书城传记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
4646600000015

第15章 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2)

卫子夫一直十分小心谨慎,以恭顺和体贴来保住武帝的温情。她知道自己出身寒微,又是容颜渐老,武帝宠幸那些年轻貌美的妃嫔在所难免,所以她从来就不显现出妒忌。她也知道武帝对外戚心有余悸,所以她不希望卫氏一族过于煊赫招摇。卫子夫对卫氏子弟的管教格外严格,她看出弟弟卫青的四个儿子都不成器,于是就流着眼泪向武帝禀告,请求武帝削夺卫氏子弟的封赏。武帝就说:“我自有分寸,不会让皇后担忧。”终于有一天,卫青的少子因为罪恶极大,依照当时的法律被杀,武帝就一并削夺了卫青其他几子的封爵。之后,出于对卫子夫的尊敬,武帝对一位大臣说,皇后肯定非常伤心,你马上到她那里去,安慰她,并代表我向皇后道歉。那位大臣回来说,皇后非常痛苦,也很感激皇上。

卫子夫的原则是待人和善,但如果这些与武帝的心意相悖,她马上就会顺着武帝。太子刘據品性正直,为人宽厚,经常看不惯武帝手下的酷吏,于是致力于平反冤狱,虽然得到百姓的拥戴,却也触怒了那些酷吏。当时,“群臣宽厚长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毁之”,卫子夫见状就劝太子:“作为太子,你要经常揣摩父亲的心思,理解父亲的意图,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而不能擅自做主,做一些与父亲的想法不一致的事,比如平反冤狱。这本是你父亲制造的冤狱,你却给予平反,不是否定你的父亲吗!”果然,武帝并不喜欢太子的“仁政”,但他仍声称太子的做法正确。

武帝越来越觉得刘據性格太仁厚软弱,才能也远远比不上自己,朝中大臣对太子又是毁多于誉,所以逐渐冷淡了他。卫子夫对此感到不安,武帝知道后,就叫卫青传话宽慰她,说:“现在汉家基业不稳,又有匈奴犯境,天下不安;太子敦厚好静,善待百姓,必能守业治国,为朕解忧。欲求守文之主,还有谁比太子更贤德?我听说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你把我这番意思告诉他们吧。”卫子夫知道后,感激得热泪盈眶,马上脱去头上的簪饰去向武帝请罪,表现得非常谦恭。

卫家的显赫终于遭致妒忌。公元前91年,武帝非常信任的一个名叫江充的酷吏,以“巫蛊”之罪栽赃陷害卫后和太子刘據。武帝听信谗言,派人抓捕太子,收回了卫子夫的皇后印绶。卫子夫与太子宁死不愿受辱,先后自尽。后来冤案昭雪,武帝深感懊悔,狠狠自责,却什么也无法挽回了。

卫子夫死后,卫家的外戚势力从此也纷纷落马,实力大减。尽管如此,他们还是留下一根独苗——卫子夫的另一个侄子,西汉著名的权臣霍光。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汉武帝晚年宠幸过很多年轻貌美的嫔妃,但似乎并没有再立皇后的打算。他宠爱过一位王夫人,可惜王夫人因病早逝;还宠爱过一位赵婕妤,把赵婕妤的儿子刘弗陵立为太子,但为了防止自己死后母壮子弱,朝纲败坏,他狠下心来随便找个理由把赵婕妤处死了。不仅如此,他剩下的那些妃嫔,但凡留下子女的,也多因各种理由获罪致死。这些女人不仅下场悲惨,连个正当的名分也没有。

唯一得以善终的是一位李夫人,她出身比卫子夫还低贱,但是姿色绝佳,气质出众,不仅活着的时候把武帝迷得神魂颠倒,死后还让武帝抓心挠肝地思念了好一阵子。

自从王夫人死后,武帝很长时间都落寞烦闷,无所事事。后宫佳丽人数不少,合他心思的“可人儿”却难找。

当时武帝宠信一个叫李延年的乐师。李延年出身倡家,精通音律,唱出来的歌声极美,所有听他歌的人都会莫名感动。他有个妹妹名叫李妍,是在风月场里卖笑的歌女,生得是姿容秀媚,体态轻盈,很会讨人欢心。李延年想把妹妹引荐给武帝,但自己身份低微不便开口,就求平阳公主帮他说话。

一天,汉武帝在宫中摆酒宴,平阳公主是在场宾客之一。待到酒酣之时,李延年出来唱歌助兴,歌词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一听来了兴致。他这辈子见过女人无数,无非就是姿色分三六九等。倾国倾城?那究竟是什么程度,还真让人好奇。又想到最近宫闱寂寞,绝色女子可遇而不可求,于是触动心事,叹道:“世间哪有你所唱的那种佳人?”平阳公主知道李延年的用意,于是趁势说:“陛下有所不知,延年的小妹,就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武帝果然动心,马上命召李氏入宫。李延年把妹妹送来,武帝眼睛一亮:果真是清丽绝尘,风姿无双呀!于是大悦,当即纳李氏为妃,封为夫人。

这位李夫人确实与众不同,除了绝顶姿色,还有一种旷世脱俗的风骨。风尘里打滚的人,最懂得谄媚之道。李夫人不卑不亢,不冷不热,总是在不动声色之中触及武帝的心弦,以一种若即若离的姿态撩拨着武帝的欲望。武帝经历过很多女人,有骄横跋扈如陈阿娇的,谦卑谨慎如卫子夫的,更不乏笑语盈盈、投怀送抱的,可就是没有见过眼下这阵势。这也正显示了李夫人的高明之处,她不会去主动逢迎男人,她明白“征服”和“追逐”的过程才能带给男人最大的愉悦,所以她尽管把自己装点得娴雅优美,与武帝保持一定距离,引得武帝主动接近。武帝果然觉得这女人捉摸不透,又神秘又有新鲜感,遂而兴致大增,对她迷恋到极点。

李夫人又是歌舞双绝,时不时地献艺邀宠,伺候得武帝十分满意。

武帝从此专宠李夫人,旁人看在眼里既羡慕又妒忌。传说有一天,武帝去李夫人宫中,忽然觉得头痒,就用李夫人的玉簪搔头。这件事传到后宫,人人想学李夫人的样子,于是都在头上插玉簪,一时长安玉价倍增。从此,玉簪就多了个颇有情调的别名:“玉搔头”。大概因为戴玉簪的人太多,武帝想突显李夫人的与众不同,于是转而命令工匠用象牙制作梳篦,给李夫人插在头上。

带进坟墓的心机

李夫人进宫没多久就怀孕了,生下一个男婴,武帝把这孩子封为昌邑王。哪知李夫人产后经血失调,身体越来越虚弱,最后竟卧床不起了。随着病重,她的容貌也日渐憔悴。色衰意味着失宠,这不是她期待的结局。她希望给武帝留下完美的印象,想尽办法掩藏现在这副病容。于是她传话给武帝:“陛下朝政荒废已久,趁我卧病期间,务期专心国事,我也好安心养病,暂时不必见面。”

武帝答应了,但他实在忍不住思念之情,没过多久还是以探病为借口去了李夫人的寝宫。李夫人一见他来,马上用被子遮住脸。

武帝纳闷地问:“为什么不见朕?”就听李夫人幽幽地说:“我病得太久,容貌憔悴不成模样,不能再见皇帝。我死后,希望您能好好照顾我的儿子和兄弟们。”说得是情意绵绵,肝肠寸断。武帝心痛不已:“你已是病到不治的地步,我此来也许是见最后一面,你当面托付后事,不是更好?”李夫人却回答:“不整理仪容,不得见君父。我不敢有违圣人的教诲。”武帝有点急了,哄道:“只要你肯再让我见你一面,我就赐你千金,封你兄弟为高官。”李夫人坚持:“封不封官全凭皇帝您的心意,并不在于见不见这一面。”她越是不愿见,武帝就越想见。可是不管怎么哄怎么劝,李夫人就是不肯露脸,最后索性背过身子抽泣起来。

堂堂皇帝号令天下,没人敢抗拒他的旨意。现在他耐着性子去求一个女子,只想瞧瞧她的面容,竟被拒绝了!武帝很不悦,一言不发就拂袖而去。

这时李夫人的姐妹也来探病,看见武帝生气,都吓坏了。武帝走后,她们责备李夫人:“你想托付儿子和兄弟,见一见陛下是很轻易的事,何苦这样拂逆于他?”李夫人叹气道:“你们有所不知。我之所以不肯见皇上,正是为了要更好地托付兄弟和儿子。我身份微贱,之所以得到陛下的宠爱,全是因为美貌。世上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弛,爱弛则恩绝情断。我重病之后,从前的美色尽失,如果真被皇帝看见我如今这个样子,他只会厌恶唾弃我,就连从前留给他的好印象都会一扫而光,他哪里还会肯回想旧情,照顾我的孩子和兄弟呢?”

几个姐妹听后茅塞顿开,纷纷赞叹李夫人的深谋远虑。

此后没多久,李夫人就病逝了。事情果然如她所料,武帝不但没有记恨她,反而大放悲声,追悼不已。没能见李夫人最后一面,这无疑是个极大的遗憾;李夫人蒙着被子哀哀哭泣的情景犹在眼前,更是让武帝又怜又悲。

李夫人被以皇后之礼安葬。武帝想起她生前嘱托,就把她哥哥李延年提升为协律都尉,弟弟李广利封为贰师将军,恩宠有加。为了让李广利建立功勋,武帝仅以夺回几匹汗血宝马为由,就派他率领大批人马去远征大宛国。此战损失惨重,但终于赢得了形式上的胜利,武帝就借机封赏李广利,待遇不亚于当年的卫青、霍去病。

李夫人死后,武帝满脑子想的都是她生病前的如花美貌,袅娜身姿。按照这样的印象,他命画师把李夫人的样子画下来挂在甘泉宫,睹画思人,惆怅与日俱增。后来有一个方士少翁前来觐见,说自己能召李夫人的魂魄来与武帝相见。

于是在一个晚上,少翁摆下灯烛,设起帷帐,在帐前陈列酒肉祭品,又另设一帐让武帝坐在里面。其实他只不过要利用光影投射的效果,演出一场皮影戏,但武帝相思心切,不知其中奥妙。少翁摆弄了片刻之后,只见在摇曳的烛光中,一个姣好的身影徐徐飘来,恍然是李夫人的模样。还没等细看,这身影又渐去渐远,直至消失。眼前又恢复成一片静寂漆黑,凄凉无比。武帝极为动容,伤感之下作诗云:“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后来又作一首悼念词《落叶哀蝉曲》:“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武帝令宫廷乐师将两首词都配上音乐,让宫女们在后宫中传唱。

还有一次,武帝在延凉室内休息。恍惚中他看见李夫人出现,还将手中的一把蘅芜香送给自己。后来他猛然惊醒,发现这只是一场梦,但那阵阵异香仍然留在衣枕之间,好几个月都没有散去。武帝便将延凉室更名为“遗芳梦室”,以示纪念。

汉武帝对李夫人情深意切,多年不能忘怀,这一点连朝中的大臣也注意到了。武帝去世时,皇后之位是空着的。他生前重用的大臣霍光体念帝心,请求继位的汉昭帝追封李夫人为“孝武皇后”,将其衣物与武帝合葬,希望能慰藉武帝的相思之苦。

李夫人,一个命薄如纸的风尘女子,仅在汉武帝生命里留下极短的痕迹,却获得了至高殊荣,与天之骄子同穴而眠。

人物点评

伴君如伴虎。汉武帝执政清明,然而他的性情十分乖戾,喜怒无常。他一面创立丰功伟业,一面也杀人如麻。他不吝于溺爱女人,但如果女人拂逆了他的意愿,或者阻碍了他的事业,他一样会痛下杀手。陈阿娇、卫子夫、赵婕妤,都是这种性格下的典型牺牲品。李夫人呢?或许她也只是运气“好”一些,死在了失宠之前。

何况,汉武帝对女人怀有疑忌之心。他早年时期,身边有好几位与权术撇不清关系的女人,捆住了他的手脚:祖母窦太后垂帘听政,姑母馆陶公主横行霸道,就连母亲王娡的娘家人也喜欢胡作非为;姐姐平阳公主看似厚道,其实很是精于算计。所以他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定下了选女人的“潜规则”:不许干政。

在与生俱来的政治背景下,陈阿娇难以享受到真正的爱情。她的身份首先被当做一个交换权力的筹码,其次才是一个女人,一个妻子。没有她的家族的协助,汉武帝很难坐稳皇位,所以汉武帝首先对她是敬重和感激的。汉武帝心里也喜欢她,但只是出于青梅竹马的友好之情,并非男欢女爱。后来汉武帝渐渐成熟,在政治上有了独立的地位,陈阿娇却还是以前的陈阿娇:个性娇蛮,不懂得进一步讨好丈夫,政治地位也没有提高。汉武帝是个雄浑大气之人,更喜欢女人对她臣服、顺从,陈阿娇多少触犯了他的逆鳞。何况陈阿娇多年未能生育,已经不具有为人妻的职能。汉武帝把她废黜,实在是有充分理由的。

卫子夫出现在汉武帝最需要她的时候。她与渐渐失宠的陈阿娇形成强烈对比:柔顺对骄横,多子对无子,草根对强权。哪个更能讨汉武帝欢心,一目了然。为了缓解陈阿娇及其家族带来的压力,汉武帝迫不及待地投入卫子夫的温柔乡里。卫子夫麻雀变凤凰,受宠若惊,以恭顺贤良来报答汉武帝的恩宠,维护自己的地位。她差一点儿就成功了——只是再美貌的佳人也难敌衰老。卫子夫的日趋平庸正应了李夫人的名言:“世上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弛,爱弛则恩绝情断。”当卫子夫把爱情变奏为“琴瑟和谐”、“举案齐眉”时,汉武帝却仍然需要满足色欲!按照俗世的标准,卫子夫是个贤妻,可汉武帝不是俗人。汉武帝对卫子夫的情爱,不可避免地被相敬如宾所取代。

李夫人比前面两位皇后更加老于世故,工于心计。她总结出千古以来绝大多数帝王后宫的“游戏规则”,其睿智和自知之明可见一斑。她一介弱女改变不了现状,也无法避免疾病与死亡,只好想办法把她最美的形象刻在汉武帝心里。汉武帝对女人又爱又残酷,这说明他不怎么会用情,可是又迫切需要感情。李夫人就抓住这一点,巧施引导,让汉武帝纯纯粹粹、轰轰烈烈地爱了一场。李夫人福薄命短,没能享受长久的恩宠,但她总算诱使汉武帝照顾了她的孩子和兄弟,完成了一个平凡女人能为家族做到的最仁至义尽之事。在汉武帝的后妃中,只有她能在死后享有皇帝经久未绝的思念,这也是霍光推选她与武帝合葬的原因。

纵观三个女人与汉武帝执政生涯的关系,陈阿娇出现在汉武帝创业之初,为他争取了牢固的执政地位;卫子夫存在于汉武帝基业稳固、大力发展之时,协助他守业、治家;李夫人登台于汉武帝生命晚期,作为他忙碌之余的慰藉而存在。汉武帝爱过她们吗?某种程度上很爱,但汉武帝总是很笃定地把女人之外的事情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