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和名家一起回眸大清风云
4642500000037

第37章 王朝覆灭(9)

慈禧的棺材木料,来自于云南的森林,仅运费就花去了几十万两白银。棺材做完后,先用一百匹布缠裹衬垫,然后刷49次油漆。由几千杠夫抬棺,分几十班轮流杠运,每班128人。在出殡前,杠夫在德胜门外“演杠”整10天,按照正式送葬的要求,抬着一块和棺材重量相同的大厚板,厚板中心放着满满的一碗水,直练到碗中水不溢时,演练才可停止。

出殡的那一天,送葬队伍声势浩大,旗伞飘扬,在最前面走的是64人的引幡队,举着花花绿绿的万民旗、万民伞。在其后是上千人的法架卤簿仪仗队,举着无数个金瓜、钺斧、朝天镫,刀枪如林,幡旗蔽日。跟在仪仗队后面的是由100多人组成的抬着慈禧的巨大棺材的大杠。皇家规矩特别多,还把棺材装饰成轿的模样,称为“吉祥轿”。跟在棺材后边的是十路纵队的武装兵弁。最后面是由数千辆车子组成的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的车队。送葬队伍蜿蜒十多里,所路过的地方,不能有任何障碍物,只要是有的,不问大小、多少,一律拆掉。

从北京到东陵,要走六七天。途中不仅有已设可供食宿休息的行宫,而且还每隔一段距离用高级布匹搭起芦殿、黄幄。即使这些临时住所,也是金瓦玉阶,朱碧辉煌。芦殿是供棺柩暂停用的,它先以黄绸围成内城,又以白绫子围成外城,外城之外,还有一道网城。

慈禧葬礼准备了近一年的时间,花了120万两白银,消耗资金是如此惊人。

名家回眸

关于光绪帝的死因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有的学者认为是被慈禧害死的,有的学者则认为是病死的。但是2008年11月2日,在用法医学的手法历时5年的研究之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了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会,正式宣布其死于急性的砒霜中毒。至此,一段纠缠了100年的光绪死因之谜,就此破解。

而对于慈禧这个中国历史上的“无冕女皇”的评价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但是,中国在面临近代化列强侵袭的时候,慈禧稳定大清数十年,最终没有彻底地沦为殖民地,应该说是做出一定贡献的。

近来史学界和评论界开始客观评价。慈禧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慈禧的新政是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而且成绩不小。

清帝退位,清朝灭亡

袁世凯复出

武昌起义的成功,引起一些帝国主义的仇视和惊恐,它们开始考虑对武昌起义进行武装干涉。英、美、法、德、日等国,在短短的几天就调集10多艘军舰在武汉江面待命,监视革命派的行动。但是帝国主义对中国国内形势的迅速发展感到吃惊,它们不敢贸然行动,而在所谓中立的幌子下积极寻求和扶植新的代理人,以维护它们在华的侵略特权和利益。帝国主义一直对手握北洋军事集团的袁世凯极为欣赏,袁世凯也成为它们的忠实走狗。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曾接到英国政府的电报:我们对袁世凯已经产生了极好的感情和崇敬。因此,在北京外交使团的会议上,美国公使嘉乐恒第一个提出促请清政府起用袁世凯的主张,各国公使对此表示一致赞同。

回籍“养病”的袁世凯,一直在伺机东山再起。他的心腹遍布于北京与北洋陆军之中,家中设有电报机,消息极为灵通。身为内阁协办大学士的徐世昌是袁世凯的心腹密友,他随时为袁世凯提供情报,通过他,袁世凯对政局了如指掌。

他同北京的外国使馆也一直保持着联系,依仗帝国主义做靠山。因此,帝国主义促请起用袁世凯,并不出人意料。

武昌起义的第四天,在各方面的压力下,清摄政王载沣,决定起用袁世凯。

八月二十三日袁世凯被任命为湖广总督,兼办“剿匪”事宜,除湖北原有军队归他节制调遣外,袁世凯还可以调用其他水陆各援军。袁世凯嫌职权太小,借口足疾未痊,不肯出来为清廷收拾局面,并提出6项出山条件。大要为:

第一,于明年召开国会;第二,组织责任内阁;第三,宽容此次事变之人;第四,解除党禁;第五,须委以指挥水陆各军及关于军队编制之全权;第六,必须保证充足之军费。

清政府派往南方镇压武昌起义的北洋新军,接受了袁世凯的指示,只在信阳、孝感之间徘徊,陆军大臣荫昌根本指挥不动。此时,湖南、陕西、江西、山西等省已先后独立,驻滦州的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举行兵谏,要求速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在此情况下,清廷被迫接受袁的5条要求,于九月初六日下谕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拥有指挥一切军队的大权,以冯国璋、段祺瑞分统第一、二两军,召荫昌回京。但清廷对袁世凯的第二条要求仍未置可否。这时袁仍在等待时机。九月初九,清廷下谕取消现行内阁章程,对内阁进行改革,不再以亲贵充国务大臣,起草宪法,解除党禁。九月十一日,袁世凯才同意出山,由彰德南下誓师。同日,清廷解散奕勖内阁。翌日,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

这些信条的颁布,并不能使革命者和广大人民消除他们对清廷的仇恨心理,也没有改变清廷的四面楚歌的处境,但它却使袁世凯借以取得了组阁全权。

南北和谈

袁世凯达到他的目的后,便在彰德遥领圣旨,向北洋军队下令,进攻革命军。攻陷了汉阳后,北洋军队又按兵不动。九月下旬,袁世凯进京走马上任,将清王朝的军政大权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并命令北洋军炮击武昌,向革命军施加压力。黎元洪惧怕北洋军的炮击,竟逃离武昌,武昌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于是,袁世凯一面请朱尔典出面促成媾和谈判,一面则密令冯国璋攻击汉阳。十月初一、初二,北洋军第十一协和第八协由蔡甸、驼罗口两处渡过汉水,于十月初七攻陷汉阳。次日,冯国璋接到袁世凯的命令停止攻击。北洋军进攻汉阳损失惨重,第十一协官兵伤亡507员。第八协前线官兵仅余1093名。所以,袁世凯不敢作进一步的军事冒险,转而求助于“和平”手腕。

同时,英国公使朱尔典害怕战火危及英国在长江流域的利益,立即指示汉口英国领事戈飞出面调停,向湖北军政府转达三项“议和”条件:第一,双方即日停战;第二,清帝退位;第三,选举袁世凯为大总统。革命党人在北洋军队的压力面前,同意在武汉实行局部停战。袁世凯为了实现其政治野心,以软硬兼施的手段让武汉的革命者与其议和,与此同时,以英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巩固他们在华的侵略权益,也对南北和谈极力干涉。从和谈开始到清帝退位,经过情形可分为汉口和上海两个阶段,从交涉的内容看,停战是汉口和谈双方会谈的中心内容,而到上海和谈时双方交涉的内容则变为“国体”和清帝退位的条件,这二者中后者尤为袁世凯所注目。

第一,汉口和谈。

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末,袁世凯向民军方面发出第一次和谈信息。他通过其幕客道员刘承恩向民军表示:“袁氏可与革命军合作……目前战事不能长久,当有和议的转机。”接着,他让刘承恩写信给黎元洪,希望黎能与袁合作,设法和议解决问题。九月二十日,袁又通过英国驻京公使朱尔典及驻汉口代理总领事戈飞从中活动,派刘承恩、蔡廷干到武昌谈判。由于在“共和”与“立宪”上双方存在较大的分歧,谈判未能进行下去。

四天后,俄国驻汉口总领事敖康夫开始干涉和谈,并直接要求双方代表先“罢兵”后谈判。十月初六,朱尔典致电其汉口代理总领事戈飞,要他把袁世凯的“甚愿饬停战争”的意思转达给民军方面,戈飞遵嘱,“提议停战议和”。但是,民军态度坚决,不肯与袁世凯合作。

十月初七,清军攻占汉阳并炮轰武昌军政府,这时民军中主张与袁世凯和谈的力量占了优势。于是,在戈飞的撮合下,双方签订了第一次停战协议。按照协议:双方从十月十三日早八时起,至十六日早八点止,停战三天。十月二十日,国民军攻占南京。两天后,袁世凯与朱尔典共同拟订了“续停战条款四条”,让戈飞转至湖北军政府。内容是:第一,三日停战期满,双方再停战十五日;第二,北军不遣兵向南,南军亦不遣兵向北;第三,总理大臣派各省居留北方之代表人,前往与南军各代表讨论大局;第四,总理大臣派唐绍仪为代表,与黎军门或其代表人讨论大局。以上所言南军,山、陕及北方土匪包含在其范围内。十月十六日,民军同意延长停战期三日。当日,双方于是第二次签订停战协定,规定:自十六日上午八时起至十九日上午八时止,延长停战三日。其后,第二次停战期到期,民军提出三条议案:第一,从十九日起停战十五日,期内除秦、晋、蜀三省另有专条外,两军于各省现在驻兵地方,一律按兵不动;第二,袁派唐绍仪与黎或其代表讨论大局;第三,因秦、晋、蜀三省电报不通,恐怕很难在十九日停战,因此所有以上停战条件,与秦晋蜀三省无关。十月十九日,双方又签订了第三次停战协议,双方约定停战期再延长十五日,并同意派伍廷芳与唐绍仪继续会谈。会谈地点由汉口迁往上海。第一阶段汉口谈判结束。

第二,上海和谈。

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二十八日,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里,北方代表唐绍仪与南方代表伍廷芳举行了第一次正式会谈。与会者除南北代表外,英、美、俄、日、德、法六国驻上海总领事也参加了会谈。停战问题仍旧是此次会谈的主要内容。南方代表要求北方军队遵守停战协定,在北方的晋、陕、皖、鲁及东北七省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十一月初九,第二次会议召开,主要讨论国体问题。南方代表坚决主张实行共和政体。会议约定把停战期分别再延长七日和十五日。十一月十日,双方举行第三次会议,双方约定由国民会议对国体问题做出公决。并广泛讨论了皇帝,皇室,满、蒙、回、藏三种待遇的问题。第四次会议于十一月十一日召开。会议确定了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办法细则和各省代表名额。第二天召开第五次大会,就三个优待条件达成了一致意见。一是优待皇室条件,共计6条:规定清帝退位之后,仍保留其名号,以待外国君主之礼待之;皇帝暂时还在紫城禁居住,日后退居颐和园;优定清帝岁俸,年支出多少,由新政府提交国会议决,但不得少于300万两之数;所有陵寝得永远奉祀,并由民国妥为保护;光绪的崇陵未完工程及奉安经费,仍照实用数目支给;保护其原有之私产。二是优待各族人的条件,计5条。主要内容为:他们的地位与汉族人平等;保护其应有之私产;先筹八旗生计,未筹定以前原有口粮,仍按原来的规定发放;从前对他们在从事行业及居住方面的限制,一律废除。

所有王公世爵,概仍其旧。以上条件,列于正式公文,电达各国政府,以昭大信。

在召开上述公开会议和签署公开协定以外,双方代表还在私下里进行了秘密商谈,并草签了一份重要文件,主要内容为:确定共和政体;优待清皇室;先推翻清政府者为大总统。

但是,在袁世凯为自己即将成为大总统而甚感得意之时,十一月初八南方十七省代表却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十三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消息传到北京,袁先是“十分恼怒”,继而又“极为丧气”。十四日,袁世凯致电唐绍仪,要求他辞去代表之职,概不承认以前所签的各种文件,和谈事项由他自己和伍廷芳直接电商。十七日他致电伍廷芳,质问“此次选举总统是何用意”,南北和谈陷入了僵局。二十八日,孙中山致电伍廷芳转告袁世凯说:“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张謇、汪精卫、杨士琦等人唯恐袁错过机会,不断地敦促袁世凯下定决心力促清帝退位。袁世凯在得到孙中山的明确保证之后,下定了决心,立命袁克定、梁士诒致电唐绍仪转告伍廷芳:势在必行,义无反顾。但不能由我一个人向清帝提出退位的请求。已将斯旨,指示北洋诸镇将及驻外专使,旅沪疆吏,令联衔劝幼帝退位,一举而大局可定。另拟优待皇室条件,征求南方同意。自此之后,和议中的国民会议问题一变而为清帝退位问题,于是,袁世凯开始进行逼宫。清政府的终结时刻就要到来了。

溥仪退位

袁世凯在大总统职位在望之时,开始威逼清帝退位。1912年1月16日,他率领全体阁员上奏,要求皇太后和皇上立即召集皇族开会,决定是否实行共和制。

袁世凯非常狡猾,他在去紫禁城养心殿见隆裕太后呈递奏折时,装着很伤心的样子,往红毡垫上一跪,双肩耸动,鼻子抽泣,满面是泪,哽咽着哭诉。表面上,他是个清王朝的大忠臣,暗地里,他的亲信赵秉钧、梁士诒等却在逼宫。

与此同时,北洋将领段祺瑞等人,又在袁世凯指使下,发表联名通电,要求清王朝立即同意共和,否则将带兵攻入北京。所有这些,把清帝推得离退位越来越近。

1月30日,隆裕太后再度召开御前会议,已经没有哪个王公亲贵敢公开反对清帝退位了。载沣、奕勖等人都认为,“官军既无斗志,不若逊位全终,犹得优遇”。隆裕太后见局势已经无法挽回,只好于2月3日,让袁世凯全权负责,与南京政府讨论优待退位条件,经几番修订之后,终于达成《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共8款:第一,清帝退位后,其尊号仍存不废。第二,民国待以外国君主之礼。第三,皇室岁费400万两,由民国供给。第四,暂居故宫,日后移颐和园。第五,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第六,其原有私产由民国特别保护。第七,原禁卫军归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第八,另还商定了待遇皇族四条和待遇各族七条规定。2月11日,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例。

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懿旨,清帝溥仪辞位,赋予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的权力,命其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并由外务部照会各国公使。6岁的小皇帝溥仪由隆裕太后带着于养心殿举行最后一次朝仪礼。清朝延续时间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算起是297年,自清世祖入关算起是268年,至此成为历史。

名家回眸

在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潮流中,大清王朝最终灭亡了。

对于清朝的灭亡历史学家陈寅恪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他认为清朝的灭亡在于统治者对外没有处理好与列强的关系,导致列强步步进逼;对内则没有处理好满汉关系、特别是上层官员中的满汉关系,导致种族之争。二者结合起来看,仍然为忽视了种族与文化的关系。本来乾、嘉之后汉族士大夫,已经认可了清朝这一少数民族统治的合法性,又在文字狱的恐怖下,转而搞纯粹的考据之学。少数跻身于统治集团的汉族文职官员,也是真心为王朝效力的。但到了光绪年间,慈禧等仍然视汉人为异己的力量,不敢放心重用,而搞分而治之,过于强调种族之分,忽略了此时满汉在文化上的认同感,反倒引起了满汉之间的冲突,无疑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