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和名家一起回眸大清风云
4642500000016

第16章 康熙帝国(8)

“郑锦(经)已死去,贼人必乱了阵脚,宜乘机规定澎湖、台湾。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提督诺迈、万正色等,其与将军喇哈达、侍郎吴努春,同心合力,将绿旗舟师分领前进,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毋误事机。”这是康熙帝发出的进兵收复台湾的命令。

康熙决定进攻台湾,引起了朝臣们的不同反应。水师提督万正色上奏:“台湾断不可取。”朝廷高级官员讨论“进剿方略”时,“成谓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制胜,难计万全”。闽海前线最高军事长官,镶黄旗满洲都统宁海将军喇哈达 对进攻台湾也表示反对。支持以武力进剿台湾的,有内阁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福建巡抚吴兴祚等人。李光地,福建安溪人。他深知不收复台湾,东南永无宁日,不用武力,平定无期。他们支持武力征剿台湾郑氏,反映了闽浙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渴望消灭战乱,在沿海地区恢复和平与安定的社会秩序的愿望。

在康熙任命万正色担任福建水师提督前后,姚启圣曾一再上疏举荐施琅担任此职。但施琅因有长子施齐(化名王世泽)、族侄施亥(明良)都在郑氏集团供职,所以朝廷对他不甚信任,迟迟未予任用。后来姚启圣查实施齐、施亥因谋“擒郑逆献厦门以报本朝”,于十九年(1680年)二月事泄被杀,两人满门灭口。此事使清廷解除怀疑,恢复了对施琅的信任。康熙二十年(1681年)七月,李光地也推荐施琅:“他是海上世仇,其心可保,又熟悉海上情形。其人还有谋略,为海上所畏。”此时,万正色对康熙进取台湾的策略依然表示反对,但是康熙帝毅然采纳李光地的建议,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代替怯懦的万正色。他于七月二十八日向议政王大臣等宣布:

“今诸路逆贼俱已歼除,应以现在舟师破灭海贼。原任右都督施琅系海上投诚,且曾任福建水师提督,熟悉彼处地利、海寇情形,可仍以右都督充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太子少保,前往福建。到日即与将军、总督、巡抚、提督商酌统领舟师进取澎湖、台湾。其万正色改为陆路提督,诺迈还京候补。”

对于起用施琅,那些不同意进攻台湾的朝臣们坚决反对,“以为不可遣,去必叛”。康熙则坚信:施琅不去,“台湾断不能定”。于是排除一切阻力,作出正确抉择,表现了超人的胆略和见识。

严密部署,武力征讨台湾

三藩之乱后期,康熙帝在稳操胜券的情况下,把注意力转向了台湾。康熙十九年(1680年)八月,在台湾问题上,他同意大学士明珠所奏,“闽疆新定,逋逃残寇应静等它消亡,再若梗化,进剿未晚”。但君臣这一问答,已提出了用武力统一台湾问题。

康熙二十年(1681年)六月,姚启圣向康熙帝奏报郑经已死,台湾出现内乱 的情况,康熙帝认定时机成熟,谕督抚提商讨平定台湾一事,毋误事机。七月,他决策进攻台湾,迅速调整人事,根据学士李光地、总督姚启圣的推荐,他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与将军督抚商议克期进取台、澎,原水师提督万正色改任陆路提督以配合水师收复台湾的工作。

当时,收复台湾问题引起了大臣们的争论,当康熙帝决定武力征讨后,“重臣宿将,至于道路之口,言海可平者百无一焉”。当康熙问及剿取方略时,廷臣就都推说海波难测,没有可以制胜的办法。陆路提督万正色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台湾难攻,且不必攻”。比较起来,总督姚启圣对于进攻台湾最为支持。但他对清朝自己的水师信心不足,因而信奉“吾但以贼攻贼,贼亡无日矣”。在此情况下,他没有把精力放在训练水师之上,而是主张引荷兰殖民者参战,甚至提出派间谍、刺客去台湾的建议。大臣们的退缩不前,极不利于收复台湾的工作。

康熙作为最高决策者,他以坚定的决心与必胜的信心推动着整个事情向前顺利发展。

施琅自受命出任福建水师提督后,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抵厦门视事,对于攻台一事,他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整顿水师。选拔将领、训练水兵、修造海船、准备甲仗。施琅所挑选的将领有侍卫吴启爵、同安总兵吴英、兴化总兵林承、金门总兵陈龙、平阳总兵朱天贵、海坛总兵林贤等人。这项工作,施琅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完成。

第二,再三申明进征台湾的必要性和取胜的必然性。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夏,给事中孙蕙、坐塘笔帖式谭木哈图连续上疏,反对进攻台湾。七月,施琅上《决计进剿疏》,指出郑氏绝不会投降,内应又因无法得到及时的支援而不敢公然发难,只有进兵台湾才是唯一的破敌之法。

第三,要求清廷给以专征台湾的兵权。施琅作为加衔提督主持攻台事宜,仍要受督抚的节制,一旦双方意见出现分歧,便有可能被掣肘。当时福建督抚都决意进兵,平台建功,但施琅对此仍然有顾虑。从上任伊始,他就连续上疏,提出独任征剿的问题。这里反映出他与姚启圣等的矛盾。因他与总督意见不合,原定于二十年(1681年)五月的出兵计划落空了。事实证明,事权归一才能避免扯 皮,能更加顺利地开展征剿工作。施琅在《决计进剿疏》中重申要求独任,而令督抚为他提供物质供应,攻台不要有出兵的时间限制,只要顺风,他将出师台湾,如果不能收复台湾就治他的罪。他终于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明珠、李光地的有力支持,康熙看出问题症结,同意由“施琅相机自行进剿”,施琅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

第四,制定作战方案。清军水师经过近一年整顿,已有精兵二万余人、战船三百艘,与郑军在数量上不相上下,作战本领也大有提高,而且士气正旺,但海战经验不如郑军丰富,而且郑军是以逸待劳。因此,施琅提出南风盛发的五、六月出兵,首先攻取澎湖的作战方案:“夫南风之信,风轻浪平,将士无晕眩之患,且居上风上流,势如破竹,岂不一鼓而收全胜!”在澎湖决战,一举歼灭郑军主力,可知明郑虚实,直取台湾,或“暂屯澎湖,扼其吭,拊其背,逼近巢穴,使其不战自溃,内谋自应”。总之,占据了澎湖就进可攻退可守,事半功倍。

准备过程每一步都异常地艰辛。总督姚启圣反对施琅的作战方案。姚启圣坚持乘九、十月北风起时两路出击,或先打台湾,后攻澎湖。在此方案被否定后,他又重弹“剿抚并用”老调,并派人渡过台湾海峡,对台湾进行招抚。施琅反对,抚局失败。

施琅全力准备征进。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四月,他向姚启圣要求调捐膳船兵。姚启圣顾全大局,抛弃前嫌,分拨平阳总兵朱天贵统捐膳兵1100名、船61艘随同施琅出征,兴化总兵吴英统捐膳兵和陆师驾船43艘出海策应。

在姚启圣的全力支持下,六月十四日,施琅在铜山港誓师,统水师3万余人、战船300余艘进攻澎湖。

历尽艰难,成功收复台湾

当时澎湖、鸡笼都有郑军重兵把守。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武平侯刘国轩出任总督守澎湖,左武卫何佑任北路总督守鸡笼,在那里修筑城池炮台,开沟浚濠,架设火炮,加强防御。澎湖是防守重点。刘国轩在此集中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但与清军相比,澎湖守军在数量上处于明显劣势,而且粮饷不足,形势对郑军不利。但是郑军毕竟是一支久经战争考验的部队,其士兵英勇善战。右武卫林升、左武卫江胜、宣毅左镇丘辉、戎旗二镇吴潜等都表示要死守。因此,清军能否攻下澎湖是关系到整个战争的关键。

施琅水师于十五日出发,直驶澎湖。刘国轩闻讯戒备,但他慑于清军兵威,放弃了主动进攻,只作死守,幻想康熙四年(1665年)施琅征台历史重演,等候台风起,以逸待劳,不战而胜,他由此而丧失了战机。刘国轩命令陆上和各岛要口、战船都严密警戒。丘辉建议先发制人,乘清军战船停泊未定之际,发起攻击,被刘国轩拒绝。当日傍晚,清军从容进泊郑军防守力量薄弱的八罩岛、猫屿、花屿。丘辉再次请战,提出乘晚上潮落时奇袭清军,又遭拒绝。刘国轩期望夜半风起,会把清军扫荡无遗。刘国轩最终失望了。

第二天清晨,清军水师开始进攻澎湖。刘国轩赶忙指挥各部迎战。清军因战船密集,互相挤靠在一起,不得施展。在船尾指挥作战的施琅被流炮击中,他为稳定军心,站起来继续指挥。蓝理见提督坐船被困,直冲过来,连续击沉几艘敌船,总算解围。激战中,蓝理中炮,血流不止,仍高喊督战,后又被炸伤左腿,施琅见攻击不利,便下令全军暂时退出战斗。

丘辉此时又提出要夜袭清军,刘国轩仍坚持扼险守隘,坐等风起。十八日,清军进取虎井、桶盘两屿,向郑军主力逼近。施琅亲自视察岛屿形势,准备与郑军决一死战。

二十二日,澎湖决战爆发。清军吸取了上次作战的教训,改变战术,主力分路进击:战船50艘从东路攻鸡笼屿,派50艘战舰从西路入牛心澳,以牵制敌人;56艘均为八股,各作三叠,施琅领一股居中调度,总兵、游击等官分领其余七股直扑郑军大营,余船分股后援。刘国轩指挥迎战,一场血战开始了。清朱天贵喊话招降,中炮阵亡。林贤的战舰遭丘辉、江胜等的包围,林贤四面应战,身负重伤。清兵援舰到达,与林贤内外夹攻。炮火矢石交攻如雨,烟焰张天。清军东、西两路奋勇夹击。双方都奋不顾身,自辰至申,持续激战。清军8条船围攻丘辉,丘辉左足断右足伤,但他坚持督战,直到自己被炸牺牲。施琅在组织和使用力量方面,充分发挥数量上的长处,集中优势兵力,将郑军战船一只一只地消灭。他命令实行“五梅花”,即“遇贼船一只,即会数只合攻”,“以五船结一 队,攻彼一只”。这一战术十分有效,基本歼灭了郑军的有生力量。郑军被击沉、焚毁战船百余艘,征北将军曾瑞、水师副都督左虎卫江钦等将领阵亡,江胜、吴潜等自杀,1.2万名士兵阵亡,将军果毅中镇杨德等将领165人率余部4800余人投降。刘国轩仅带30只船逃回台湾。

澎湖大战以清军的胜利宣告结束,随后澎湖三十六岛皆降。清军官兵战死329人,伤1800人。几天来,施琅一面出告示安民,一面向总督姚启圣和康熙帝奏报澎湖大捷。

澎湖大战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郑军的有生力量,无论和、战,台湾都已经是清军的囊中之物。

澎湖激战,郑军主力尽灭,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奠定了基础。

清军取得海战的胜利有其必然性。清军在政治上以统一对割据,在军事上、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这决定了其将取得最后的胜利。交战双方在战争指导思想和战术运用上,施琅的正确、刘国轩的错误导致了郑军的失败。这之间也有偶然性,施琅不可能拥有科学的气候预测手段,“稽古以来,六月时序,澎湖无五日和风,即骤起飓台,怒涛山高,变幻莫测,三军命悬,悉听于天”,在这点上他又有些冒险,他此次“抵澎旬余日,海不扬波”,刘国轩期待的台风竟没有到来,是偶然性帮助清军成功。

澎湖失守后,冯锡范令台湾各港严加防备。但北路总督何韦占等却秘密向清军通谋纳款,并将淡水港的守军撤走。明郑内部发生了严重分裂。闰六月初,当郑克塽集议战守时,冯锡范等主张南走,而刘国轩力主投降。

施琅大军仍驻澎湖,一面因台湾港道深浅莫辨,到北风起时再进军,就有更大的把握。在这段时间里,施琅乘机做进军台湾的准备,一面派刘国轩旧部曾蜚乘胜去台招抚。郑克塽、刘国轩上表请降。七月,台湾兵民剃发投降。

到此,台湾成功收复,江山统一。

台湾收复后,清廷内部又发生了对于台湾的弃留之争。有人认为台湾孤悬于海外,没有多大的占领价值。而施琅则坚决反对放弃台湾的主张。他认为:台湾是浙闽粤四省之屏蔽,倘若放弃台湾必为红毛(荷兰)复占,“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虞”。“弃之必酿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康熙赞同施琅的意见,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始设台湾府与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属福建省,在台澎分别驻兵一万人,设官治理、筑城戍守,台湾宝岛得以统一于清朝政府之下。

名家回眸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是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在古代与大陆本属一块陆地,由于地壳的运动,海水内灌,从此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但是无论从板块上,还是地质结构上,两者实为一体,因此大陆与台湾本是同根生,理应统一。

着名史学家柏杨先生曾把台湾与海南岛比作两只拳头,保卫着中国的海疆。从这点看台湾又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台湾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康熙的知人善任,他既没有御驾亲征,也没有具体的作战方略做出指示,而是选用了几名得力的官员。姚启圣、万正色、施琅三人,就其出生而论,是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康熙把他们从众官将中选拔出来,大胆使用,且用而不疑。他们得到了皇上的支持,都为收复台湾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说如果平定“三藩”之乱,显示了康熙的坚决、果断与智慧,那么在这场收复台湾的战争中,则充分显示了康熙的知人善用、用人不疑的宽大胸襟和用人策略。所以柏杨赞美道:康熙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年轻气壮,有刘邦豁达大度的胸襟和李世民知人善用的智慧。

清史研究家王钟翰在《王钟翰说清史》一书中指出,近来国内史学界很多人把收复台湾之功全归于施琅而不予姚启圣。而着名历史学家戴逸主编的《简明清史》中,则以收复台湾一役,姚、施相提并论,似无抑扬其间者矣。平心而论,对于台湾一役,施琅与姚启圣的功与过,仁者见仁,智者见者,古今的评价本来就不应该强求一致。

草原豺狼的进攻——康熙三征噶尔丹

上天似乎对康熙“情有独钟”,刚刚平定了三藩内乱,就来了俄罗斯侵边;刚解决完东北,西北又杀来了噶尔丹。真是杀完了狗,对付完了熊,紧接着狼又来了,内忧外患一件接着一件。

噶尔丹是漠西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康熙九年(1670年),准噶尔部内部出现争权斗争,噶尔丹乘机从西藏回到该部,杀死侄儿,囚禁其叔,消灭竞争对手,夺取该部领导权。康熙十六年,噶尔丹出兵攻灭和硕特部,自称博硕克图汗,胁迫各部听其驱从,成为厄鲁特各蒙古的盟主。康熙十七年(1678年),噶尔丹将天山南路叶尔羌等回部各城攻灭,势力日渐强大。此时喀尔喀蒙古内部出现了不和,噶尔丹想利用此机会,一统众蒙古,称霸北部,与清王朝一较长短。

漠北喀尔喀蒙古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汗的后裔。达延汗死后,诸子大都内迁,只有幼子留居故地,将其部众分为七旗,号喀尔喀。到明末,喀尔喀又分成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和车臣汗三大部。崇德三年(1638年),三部分别向清政府上表称臣,献“九白之贡”,从此确立了三部与清王朝的隶属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