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和名家一起回眸大宋风采
4642400000006

第6章 崇尚文治,天泽书生——太宗、真宗朝(2)

战争初期,北宋进展顺利。东路大军连克新城、固安,四月进围涿州,进兵神速。但由于辽军坚守,未能及时攻克,加之供给又被敌军切断,无奈之下,退还雄州。太宗接报,非常震惊。皇上立即飞传诏令,命曹彬暂缓进军,沿白沟河慢慢向米信部靠拢,待西路潘美克复敌后数州,与中路田重进东移,再合力夹进。太宗的这个策略还是非常正确的,岂料西、中两路已率先奏捷的事实,给了曹彬所部上下以很大的压力,众将都认为本军拥有重兵而不能有所攻取,且已退兵一次而丧失战机,纷纷要求立即进兵再攻涿州。

曹彬是宋朝杰出的开国将领之一,素来以诚实稳重、中立不倚着称,很得太祖赏识,在平西蜀、灭南唐中立有大功。此番以幽州行营前军马步水陆军统帅的身份领掌东路军北伐,接受的任务本来是佯攻。太宗也曾反复叮咛:“持重缓行,不得贪利。”然而曹彬在诸将喧闹之下,竟也没能坚持原则,以疲惫之师行不得已之役,发兵再攻涿州,犯了兵家大忌。结果被辽军以轻制重,在岐沟将曹彬疲乏之众一战击溃。

兵败如山倒,曹彬主力一败,整个东路军便全被冲垮,十万大军狼狈逃窜,从雄州一直退到高阳。此战宋军死者数万,人畜相蹂践而死者则更不可胜数,可怜曹彬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六月初八,败军之将曹彬等人被召回京师,诏鞫于尚书省。当曹彬素服长跪在殿前时,连太宗都忍 不住长叹不已。

岐沟之战的失利,使得西、中两路的进攻丧失了意义。五月初九,太宗便命两军回师,潘美退守代州,田重进退守定州,由攻转守。但得胜的辽军却不愿善罢甘休,从六月开始,在诸路兵马都统耶律色珍的率领下,辽军十万人马南侵,一路连克云、朔、寰、应数州,将战场推至宋境。此次轰轰烈烈的北伐就这样以三路大军相继被挫后彻底失败了。这次失败的意义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挫折,更重要的是它使得北宋北伐的意向从此泯灭,自上而下都完全丧失了与辽军战斗的勇气,失去了收复幽云诸州的信心,从此对辽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辽兵则不断南侵。务实派如宰相赵普等更是以此为由反对丧师耗财而无一成果的徒劳之举,太宗也终于把一腔热血变成了安于现状的心安理得。这个结果对于太宗和立国未久的帝国来说也许是合适的,但对于称霸中原与国家前途来说,它却是一个无穷的隐患。

名家回眸

历史学家周汝昌说,宋太宗三次北伐,虽败犹荣!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帝王应该具有的英武之姿!自此之后,宋太宗的帝位才得到了巩固和“认定”,因为他也为大宋的基业浴血奋战过。虽然结果失败了,但不做怎么会知道结果呢,这比之后宋朝那些软弱无为的帝王不知要强多少倍,凭此,他也算作有作为的帝王。至于自此之后,大宋在北方战事少有作为,以致北兵不断入侵,最终偏安东南一隅,这也许是大宋命中的定数了。

冰城之计,巧退敌军

杨家将的故事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然而故事毕竟多为虚构,杨家男子真正在历史上以军功赫赫而闻名的,不过是杨业、杨业之子杨延昭及杨延昭之子杨文广。

杨业青少年时代为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的部属。刘崇在太原割据,建立北汉政权,提拔杨业为建雄军(今山西代县)节度使,并赐名刘继业,让他长期镇守北方重镇代州,在那儿抵御辽兵的侵扰。杨业每战必捷,立下不少战功,当时就被人称作“刘无敌”。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率大军亲征北汉,兵围太原,杨业把守太原城的东南面,令在此进攻的宋军胆寒。当刘继元出城向宋太宗投降时,杨业仍领人在城南苦战。宋太宗非常欣赏杨业,命刘继元派人去通报降讯,杨业听后,一个人向着北面大哭一场,才解甲投降。宋太宗对杨业厚加赏赐,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郑州防御使,仍带兵镇守代州,在河东战场上抗击辽兵。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辽景宗派驸马萧多罗率军十万进犯雁门,杨业手下只有几千人马,知道不能和辽军硬拼。他派遣少数士兵固守关城,自己率领几百精兵抄小路绕到雁门关以北,转到辽军背后发起进攻。辽兵一路向南进军,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正在得意时,忽然从后面响起一片喊杀声,只见烟尘滚滚,一支骑兵从背后杀来,像猛虎冲进羊群一 样,乱砍猛杀。辽兵毫无防备,又弄不清后面来了多少人马,个个心惊胆战,阵容大乱,哪儿还抵挡得了,纷纷向北逃窜。此次战役,杨业刀斩萧多罗,生擒辽将李重海,被辽军称为“杨无敌”。自此契丹人每同宋军作战,只要一看到杨业的旗帜,就悄然引兵退走。杨业在这次战役后被提升为云州观察使,由于杨业威望太高,使他遭到其他宋将的妒忌,有的甚至上书诽谤他,但太宗并不相信这些不实之词,还把举报的书信交与杨业本人,以示对他的信任。杨业对此自然是感激涕零,更加决心效忠太宗。

过了几年,辽景宗耶律贤死去,即位的辽圣宗耶律隆绪才十二岁,由他的母亲萧太后执政。宋朝有边将向太宗上奏章,认为此时辽朝政局变动,是收复燕云十六州失地的大好机会。宋太宗接受了这个建议,于雍熙三年(986年),派出曹彬、田重进、潘美率领三路大军北伐,杨业做潘美的副将。

三路大军分路进攻,开始都比较顺利。潘美、杨业的一路人马出了雁门关,很快就收复了四个州。但是曹彬率领的主力因为孤军深入,被辽军杀得大败。宋太宗赶快命令各路宋军撤退,并将四个州的百姓迁入宋境内。

潘美、杨业接到命令,领兵掩护四个州的百姓撤退到狼牙村。此时,辽军已经占领了寰州(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区东),兵势很猛。杨业建议潘美避过辽军主力,只派兵佯攻,达到吸引辽军主力的目的,然后派精兵埋伏在退路的要道,掩护军民撤退。

这个作战计划遭到监军王侁等人的反对。王侁说:“我们现在有几万精兵,难道还怕他们不成?我们只管沿着雁门大路大张旗鼓地行军,这样让敌人见了也会害怕退让。”

杨业认为这样太过冒险,说:“现在敌强我弱,这样干一定会失败。”

王侁带着嘲笑的口吻说:“杨将军不是号称无敌吗?现在怎么在敌人面前畏缩不战,不会是另有打算吧?”

这一句话把杨业激怒了。作为北汉降将,他最不愿意被人看作是对宋室有三心二意的人,他说:“我并不是怕死,只是现在战机不利,我不愿让兵士们白白丧命。如果你们一定要打,那我可以打头阵。”

主将潘美支持王侁的主张,杨业没有办法,只好带领手下人马出发。

临走的时候,他流着眼泪对潘美说:“我本是后汉降将,早该一死。我这次只是想看准时机,然后痛击敌人,以报答皇上隆恩。现在既然大家都责备我避敌,我不得不先死于敌中。”

杨业与潘美商定在陈家峪(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区南)会合,他嘱托潘美:“你们在这个谷口两侧,埋伏好步兵和弓弩手。我兵败之后,会引辽兵退到这里,你们带兵接应,两面夹击,或许可以转败为胜,否则将全军覆没。”潘美答应了杨业的请求,在陈家峪谷口布下了军阵,以备救援。

杨业出兵没有多远,就遭到辽军的伏击。杨业虽然率军英勇杀敌,但辽兵人数实在太多,不断地像潮水一样涌上来。杨业拼杀了一阵,带领将士一边打一边后退,从正午至傍晚,终于把辽军引向陈家峪。

到了陈家峪,已是太阳下山的时候。杨业退到谷口,却发现两边静悄悄的,根本没有宋军的影子。原来杨业走了以后,潘美派王侁率人马埋伏在陈家峪,可是等了一天,听不到杨业的消息,王侁认为一定是杨业打退了辽兵。他怕杨业抢了头功,就将伏兵撤去,离开了陈家峪;主帅潘美明知王侁撤军,却没有加以阻止。等潘美和王侁率军离开陈家峪十公里远的时候,听到杨业兵败的消息,但他们非但不前去援救,反而率兵从另外一条小道逃跑了。

杨业见约定的地点无人接应,气得暴跳如雷,但也没有办法,他仰天长叹:“此遭必死矣。”随后带领部下转身跟追上来的辽兵展开厮杀。兵士们虽然个个奋勇抵抗,但是辽军越来越多,到了最后,杨业身边只有一百多个兵士。他含着眼泪,高声向兵士说:“你们都有父母妻小在家,请不要和我一起死在这里,赶快突围出去,也好让朝廷知道我们的情况。”

兵士们眼见杨业浴血奋战的情形,听了这话无不感动落泪,没有一个愿意离开杨业。最后,所有的士兵都战死了,杨业的儿子杨延玉和部将王贵也牺牲了。只剩下杨业一人,身上也已经受了十几处伤,浑身是血,仍旧来回冲杀,杀伤了几百名敌人。一支冷箭射中了他的战马,马倒在地下,将杨业摔了下来,辽兵乘机围堵上去,把他俘虏了。

杨业被俘以后,辽将劝他投降。他抬起头叹了口气说:“我杨业本来想消灭敌人,报答国家。没想到被奸臣陷害,落得全军覆没。哪还有脸活在世上呢?”他绝食了三天三夜,死于被押往燕京的途中。

杨业战死的消息传到东京,朝廷上下都为他哀痛叹息。宋太宗丧失了一名勇将,自然也感到难过,把潘美降职处分,王侁革职查办。

杨业之死震动了北宋朝野。特别是许多人听了杨业受陷害以及同部下一起英勇不屈、壮烈牺牲的事迹后,更是为他流下热泪。宋太宗追赠杨业为太尉、大同节度使,以褒奖杨业为国捐躯的英雄行为,杨业的儿子延朗(后改名延昭)、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延彬也都得到升迁。为平复民愤,太宗将潘美连降三级,王侁则被除名编管。

杨业的七个儿子中,杨延昭的成就最大,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继续驰骋在宋朝抗辽的战场上。杨延昭在小时候就深得杨业喜爱,说“这个孩子非常像我”,每次出征,都把他带在自己身边,让他经受战斗锻炼。雍熙北伐时,杨业攻进应、朔等州,命延昭为其先锋。延昭英勇杀敌,在朔 州城下被流箭射穿了胳臂,仍不下战场。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辽国又一次向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宋军不断败退。当时杨延昭守卫遂城(今河北徐水县东),九月初,辽军赶到遂城城下,开始进攻,杨延昭请求宋室派兵增援。河北大将傅潜却畏缩不前,不敢与辽接战,由于没有增援,杨延昭被辽军困在了遂城。

遂城城小,并没有多少储备,辽军的进攻又非常猛烈。杨延昭虽然指挥部队将他们一次又一次打退,但辽国萧太后亲临城下,自执桴鼓督战,箭飞如雨,形势已非常危险。延昭仍然从容自若,他率领的守军不满三千人,于是他下令征发城中居民壮丁登上城墙,也像士兵一样被甲执械,日夜守护。这样一直坚持到十月间。此时正是初冬,并不是太冷,正好有一股寒潮袭来,气温骤降。杨延昭命城中军民从井中打水提上城墙,沿城墙往下倒,一夜之间遂城城墙结满冰凌,变得又坚固又光滑。这样一来,辽军更是攻不下这座城了,只好绕过遂城去进攻别处。这次战役使杨延昭威震边庭,人们将杨延昭守卫的遂城称为“铁遂城”。宋真宗还为此特意召见他,向其询问边策,还称赞他是“治兵护塞有父风”。

咸平四年冬,辽再次发兵侵边,杨延昭与杨嗣一同守卫保州,他在遂城西北的羊山设置伏兵,当辽军攻城时,派出少数骑兵从北面袭击辽军,边战边退,将辽兵引至羊山下,一时间伏兵四起,辽军全军覆没。当地居民为纪念“羊山之伏”的胜利,将羊山改名为杨山。杨延昭也因此役备受朝廷褒奖,升任莫州团练使。

景德元年(1004年),辽圣宗和萧太后又一次举兵南侵,一直打到黄河北岸的澶州,当时的宰相寇准和杨延昭等都力主抵抗,杨延昭更是上书建议,乘辽兵大举南下之际,后方空虚,可出奇兵取幽、易等州,但此时的宋真宗根本没有挫败辽军的信心,杨延昭的建议被否决了。澶渊之盟订立后,杨延昭视之为国耻,他拒绝朝廷发布的“勿伤北朝人骑”的命令,不断痛歼辽军游骑,而在辽军北退时,他又不顾朝廷“勿追契丹”的命令,独自率领部下打到辽国边界,攻本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第二年杨延昭升任莫州防御使,并出知保州,后又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主持河北一线的边防。

杨延昭守卫边境达二十多年,他和父亲杨业一样,能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士卒而不居功,深受士卒爱戴。他的名字也为契丹人所畏惧,被称为“杨六郎”。他死后,边疆军民都望棺而泣,就连敌方的契丹人也举哀致敬。

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也是一名武将,北宋中期在陕西与西夏征战,立下不少战功,后来杨文广还出任过定州守将,为抗辽作出了贡献。

在宋朝,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等杨家几代人英勇杀敌的事迹已被广为传诵,后来,人们根据自己心中的愿望,或出于评书本身的娱乐需要,为其添枝加叶,逐渐演变成了着名的杨家将故事。

名家回眸

学者翦伯赞先生曾作诗赠杨门忠烈说:“杨家传说遍河东,妇孺皆能说令公。莫道封侯无李广,人民巨眼识英雄。”这等赞扬,实在中肯。

诸葛亮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赠给杨氏三代男儿,是最为合适的。杨家各个男儿皆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一日为臣,终身为国,求仁得仁,求义得义。纵使功有不成,名却千秋彪炳。在北宋的民间,曾有人说:男儿当有杨家男子之气魄。他们的功绩在当时受到了肯定,在后世也得到了极大的赞扬。

寇某上殿,百僚股栗

寇准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小时候家庭贫困,虽然十分聪明,却不认真读书。寇准结识了不少市井浪子,每天和他们一起玩狗斗鸡。母亲待寇准非常严厉,但仍然管不住他。有一次,母亲看他又出去鬼混,气极了顺手拿起一个秤砣砸向儿子,正好打在寇准的脚背上,一时血流满地。寇准终于意识到不能再这样浪荡下去,开始发愤读书,十九岁那年就考上了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第二年被派到巴东(今重庆奉节)当了知县。

年轻的寇准在知县任上非常负责,他走遍了巴东的山山水水,走访大村小户,体察民情,了解老百姓的疾苦。在摸清了基本情况之后,他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治理。巴东县乱派差役、乱收费和长期积案是民怨最大的问题,寇准雷厉风行地推行自己的新策,将乱摊派的差役全部减免,长期的积案迅速审结,该平反的平反,该严惩的严惩,并处理了一批民愤极大的污吏。寇准上任不到半年,巴东县已变得政通人和、百业兴旺。老百姓将这位年轻的知县亲切地称为“寇巴东”。

寇准在知县任上的作为提高了他的知名度,官职提升得很快,先后升任盐铁判官、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等官。寇准少年得志,不仅在当时,就是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也是少见的。寇准官运亨通,凭的并不是阿谀逢迎、依附权贵,他刚正廉明,连续升迁完全是靠自己的忠诚与 智谋,宋太宗就曾经夸他是一个“临事明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