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和名家一起回眸大唐盛世
4642200000008

第8章 拉开贞观之治的盛幕(1)

李世民在拥父称帝和统一全国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作为次子,不能继承皇位。通过玄武门兵变,他获得了皇位,是为唐太宗。即位后,他经常与群臣讨论时政得失,强烈要求大臣直谏,大臣们也的确敢于触龙鳞,这为清明的政治打下了基础。太宗特别重视农业,他深知隋亡的原因在于触犯了农民利益,因此他特别注意优恤农民,宁可屈己也不愿耽误农作。太宗也特别注意重用贤臣,李靖、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等都是名垂千古的贤臣。

掀开玄武门兵变的面纱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为争夺皇位继承权,互相勾心斗角。后李世民等在玄武门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及其诸子,是为玄武门兵变。

初露锋芒

李渊建唐时,按继承皇位的传统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随着削平割据势力的战争不断告捷,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的明争暗斗逐渐显露出来。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生于武功别馆。李世民生长在军事贵族家庭,从小就娴习武功,骑马射箭及诸武艺无所不能。他所用的箭比通常的箭要大一倍,能够在百步之外射穿门板。他也喜爱读书,写得一手好字。此外,他为人豪爽有见识,临危不乱,不拘小节,进取向上。

李世民生母是隋神武公窦毅的女儿,“文有雅体。又善书法,与高祖书相杂,人不辨也”。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他的母亲仅四十五岁便去世了。

李世民孩提时多受母亲教诲,也最受母亲喜爱。高祖称帝后,李世民每侍宴宫中,怀念母后之情常常溢于言表。

李世民兄弟二十二人,窦氏所生四人,依次为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李玄霸夭折,故晋阳起兵时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参与其谋。

“世民”一名也有来历。四岁那年,在岐州有个书生自称善相面,说此子“不到二十岁便能济世安民”,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以为名”。

李世民娶长孙氏为妻。长孙氏父亲病故后,长孙氏与兄长长孙无忌由舅父高士廉收养。高姓是渤海大族,从魏至隋俱为显官。高士廉颇涉文史,才望素高。

长孙氏年少喜爱读书,做事通情达理,与李世民尚武喜好迥然相异。长孙氏与李世民的婚姻关系又将渤海士族高姓牵连进来。

李世民初露锋芒是在十六岁那年,即隋炀帝大业十一年(615年)四月,李渊携家至河东赴任。八月,炀帝北巡,突厥始毕可汗围炀帝于雁门郡。李世民应募入伍勤王,是屯卫将军云定兴的手下。他使用疑兵之计迷惑始毕,东都及诸郡救援赶到,突厥之围即解。

大业十二年(616年),农民军甄翟儿与李渊在雀鼠谷作战,李世民率领骑兵冲破义军的包围,从而取得了胜利。这一仗使李世民善于领兵冲锋陷阵的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大业十三年(617年),在李渊由晋阳进军关中的过程中,李世民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唐军占领长安,李渊以丞相辅政,李世民为京兆尹,受封秦国公一等爵。武德元年(618年),高祖建唐,李世民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晋封秦王。以击溃陇右的薛举集团的业绩又被封为右武侯大将军、太尉、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功高遭妒

从武德二年(619年)开始,李建成就嫉妒世民战绩卓着,加上他又渐渐宠幸小人,所以,礼部尚书领太子詹事李纲多次进谏,但李建成均不采纳。九月,李纲向李渊提出辞官,李渊予以挽留并提高李纲官衔,李纲再次上书谏太子,李建成依然拒而不听,仍然为所欲为。这是兄弟间争夺帝位继承权的先声。

武德三年(620年),刘武周被李世民平定;次年,李世民又消灭了窦建德、王世充两大势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他谋取帝位继承权的欲望随着战功增高而滋长。还在讨伐王世充时,李世民就曾和房玄龄微服拜访一位着名道士王远知。王远知迎接两人时惊道:“这位贤士,莫非是秦王吗?”李世民据实相告。王远知说:

“你将来要作太平天子,你要保重自己啊!”他听后一直牢记在心中。

李世民在率兵征战中,注意招贤纳士,将骁勇善战的李世积、秦叔宝、尉迟 敬德、程咬金、张公谨、段志玄、侯君集等都招在自己的帐下。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李世民灭掉郑、夏凯旋。十月,李渊因为前代官称都不足表彰李世民的伟大功绩,特创“天策上将”徽号,让李世民就任。并设“天策府”,置官员。设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军谘祭酒二人,主簿二人,典签四人,录事二人,记室参军事二人,功、兵、仓、铠、骑、士六曹参军事各二人,参军事六人。此外,李世民还兼任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管辖潼关以东地区。

李世民又以天下太平为由,设立“文学馆”,延请各方文学名士。一时,麾下人才济济。有秦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姚思廉、褚亮,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颜相时、薛元敬,谘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谘祭酒苏世长,仓曹李守素,记室薛收,国子助教孔颖达、陆德明、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他们都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李世民叫褚亮为他们写赞词,阎立本为这些人画像,号称十八学士。当时士大夫们都以能选入文学馆为崇高荣誉,把文学馆吹嘘为东海三仙山的瀛洲,把入选文学馆称为“登瀛洲”。李世民把这些名士分为三组,每日轮流值班,恩礼优厚。他每日上朝后就到馆中,和众学士讨论文籍,谈论古今。文学馆实际是李世民政治上的顾问决策机构。这些僚佐们还煞费苦心地为他招贤纳士。洛阳被攻下时,曾依附王世充的杜淹投唐,他原想依附太子李建成。房玄龄知杜淹多权术,恐他为建成所用对秦王不利,于是禀告李世民,抢先引入天策府为官。李世民还在大臣中取得了萧瑀、陈叔达的鼎力相助。

对李世民有敌视之意的李建成也早已做着准备。他首先凭借在朝辅政的条件以及自己太子的特殊位置培植自己的势力。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被擒后,魏徵和裴矩入关降唐。魏徵一到,他就恭敬拜访,引任太子洗马,将魏徵收入帐下。裴矩也被重用为太子左庶子,不久又荣升太子詹事。太子中允王珪颇受建成礼遇,一直忠心不二,助他巩固太子地位。在大臣中,李建成争取了宰相裴寂、封德彝的支持。东宫太子集团从而形成。

齐王李元吉成为建成的得力助手之一,他是经过一番权衡才和长兄结成联盟的。李元吉作战英勇,屡次打得胜仗,在随李世民平定东都王世充讨伐刘黑闼时屡立战功。但是,他骄逸放纵,性好畋猎,自言:“我宁愿三天不进食,也不能一天不打猎。”他狩猎时,随意践踏田野庄稼,放纵部下杀掠百姓牲畜;甚至在街上乱放箭,看行人们慌恐地躲避箭支而放声大笑。加上他还有刘武周攻太原时弃城逃跑的不光彩历史,因此名声扫地。在东宫和秦王府剑拔弩张的斗争中,李元吉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地位和前途。长兄李建成喜欢酒色游猎,和李元吉性格相似;建成早被立为太子,太子继位又是名正言顺的事情;秦府手下虽然有很多精兵强将,但东宫和齐王府联合起来兵力也占优势;李世民战功显赫,胆略超群,而且执法很严,如果继承帝位,自己很难以自己意志行事,在李建成下面当齐王则要悠闲自在得多;特别是他也想争帝位,认为只要除掉秦王,取东宫则易如反掌。

明争暗斗

东宫、秦府集团在后宫争取支持者的斗争也愈演愈烈。高祖晚年宠幸很多妃嫔,有近二十位小王子,妃嫔们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争相结交东宫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曲意侍奉各位妃嫔,贿赂、奉承献媚、馈赠,无所不用,以此得到皇上的宠爱。也有人说他们与尹德妃、张婕妤私通,宫禁幽深神秘,无法找到确凿证据。当时,太子东宫、各王公和后宫妃嫔的亲属在长安鱼肉百姓,为非作歹,主管部门却视而不见。李世民住在承乾殿,武德殿后院住的是李元吉,他们的住处与皇帝寝宫、太子东宫之间不再有所限制。太子李建成和秦、齐二王在皇帝寝宫出入时都身负兵器,他们之间相遇只按家人行礼。太子的令,秦、齐二王的教与皇帝的诏敕并行,有关部门不知如何对待,只好以收知令、教的先后为准。唯有李世民不去讨好诸位妃嫔,诸妃嫔争相吹嘘李建成、李元吉而诋毁李世民,挑拨李渊和世民父子之间的关系。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十一月的事件又加深了李世民同李渊妃嫔的矛盾。

那是在李世民平定洛阳后,李渊派贵妃数人到洛阳挑选隋朝的奴婢和府库珍宝。

贵妃们私下向李世民要宝物并为亲属求官,李世民说:“珍宝已登记入册上奏朝廷,官职赏有功的人或授贤德之人。”这些遭拒绝的妃嫔们更加不满。另外,李世民因准安王李神通在平洛阳时有战功赐良田数十顷。张婕妤的父亲也要这块地,李渊当时不知这块地已被李世民赐给了神通,于是要赐予张婕妤的父亲。李神通说这地秦王已先赐给了自己,坚决不给张婕妤父亲。婕妤向李渊诬告说:

“陛下手敕赐给我父的土地,反而被秦王夺去给了李神通。”李渊闻后勃然大怒,训斥李世民道:“难道我的手敕还不如你的令作用大吗?”随后对左仆射裴寂说:“世民长期在外,被手下的一群人宠坏了,已不是过去听话的世民了。”

不久又出了一件事。尹德妃的父亲尹阿鼠飞扬跋扈,秦王府的官员杜如晦经过他门前时,被尹阿鼠的几名家童拽下马揍了一顿并打断了他的一根手指。尹阿鼠恶狠狠地说:“你是个什么东西,敢骑马在我门前行走。”尹阿鼠担心李世民告诉皇上,先让尹德妃对皇上说:“秦王的亲信仗势欺压我家人。”高祖又生气地责备李世民说:“我妃嫔的家人都受到你身边人的欺凌,老百姓更不用说了。”李世民极力为自己辩解,但自始至终李渊都不听他的。

李世民每次在宫中侍奉高祖饮酒,面对诸位妃嫔,想起死得早的太穆皇后,有时不免暗自流泪,高祖见后大为不满。各位妃嫔于是暗中一同诋毁李世民说:

“天下一片太平,而陛下年寿已高,正需要娱乐调养,而秦王总是暗自流泪。

这实际是对我们的忌恨,陛下百年之后,我们一定不为秦王所留,都会被杀掉的!”说罢相互悲啼。又哭诉道:“皇太子仁孝慈爱,陛下要把我们母子托付给他,才能保我们安全。”宠妃们的娇啼悲诉,使李渊黯然神伤。此后,待世民渐渐疏远,而渐渐亲近了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也深知父亲的妃嫔是一股庞大的力量,也使尽手段对她们进行收买,以求得李渊和一些妃嫔的同情和谅解。

为使李建成在和李世民的角斗中充实党羽增加政治资本,太子洗马魏徵、太子中允王珪劝他主动请求征讨再起于河北的刘黑闼。他们说:“秦王功盖天下,天下百姓都拥护他;而殿下不过是因为年长才被立为太子,没有卓越战功能够镇服天下。现在刘黑闼的兵力溃散鼠窜之后,不到一万人,又面临着资源缺乏,如果用大军进逼,势如破竹,殿下应当亲自去攻打以建立军功声望,乘机结交山东的豪杰。

这可能会提高自己的威望。”于是太子向高祖请求带兵出征。高祖准奏,命太子统兵东讨,山东道行军元帅、陕东道大行台、河南河北诸州并受太子节制,并得以全权处理军政要务。一道东征的还有齐王李元吉,大约在此时他被太子拉拢。

这是李建成在统一全国战争中所建的唯一战功。他还借机外结了镇守幽州的燕王罗艺。后来,庐江王李瑗调任幽州大都督,也被建成所收买。建成在河北地区发展了自己的势力。

李渊食言

武德六年(623年),双方斗争愈演愈烈。李世民后来回忆说:“当时,我不为兄弟所容,虽然功勋卓越,但没有犒赏。”次年三月,辅公柘反唐失败,江南趋于安定,战乱较少。随着统一战争的完成,争夺皇位继承权的倾轧已公开。

李元吉曾劝建成除掉李世民,并夸下海口要亲手为建成除去李世民。六月,李世民随李渊到齐王府第,李元吉竟将护军宇文宝埋伏在寝室内,要行刺李世民。这时李建成还不忍手足相残,由于他的制止,暗杀才没进行。李元吉对李建成说:

“我是为了你,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随后,他又多次说以利害,终于使李建成点头。

李建成在全国招募了两千多名武士充当东宫卫士,让他们分别在东宫左右长林门驻扎下来。还在背后指使右虞候可达志从燕王罗艺那里调集来幽州骁勇精锐的骑兵三百人,将他们在东宫东面的各个坊市中安插下来,打算用他们补充在东宫担任警卫的低级军官,后因人告发而事败。于是,高祖把李建成叫去加以责备,并将可达志流放到嵩州。

李建成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曾宿卫东宫的庆州都督杨文干和太子关系亲密,建成便暗中指使他私自在庆州(今甘肃庆阳)招募士兵进入长安。这时,李渊将要到宜君县新落成的仁智宫休养,让李建成留守长安,让李世民、李元吉前往。李建成认为良机已到,对李元吉说:“生死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他叫李元吉寻机暗杀世民,又派校尉桥公山、郎将尔朱焕到庆州送给杨文干铠甲,令他速速举兵和自己内外相应,力图政变篡位。尔朱焕、桥公山走到豳州觉得此事不可轻于尝试,因恐怕获罪而驰往仁智宫告密。又有宁州人杜凤举也到行宫揭发此事。李渊知道平素东宫、秦府有隔阂,但万没想到形势发展如此迅速而险恶,非常生气,假托他事,亲笔写诏令建成速来仁智宫。

李建成见诏后心里非常害怕,不敢前去。太子舍人徐师谟劝他发兵起事,占据京城,以成其蓄谋已久的霸业;詹事主簿赵弘智劝他免去太子的礼制,摒除随从人员,去高祖面前承认罪责。于是,李建成决定前往仁智宫。还未到达,李建 成便将所属官员,全留在北魏的毛鸿宾遗留下来的堡栅里,带领十余人骑马前去觐见皇帝,向皇帝承认罪责,猛力地伏地叩头,弄得几乎晕死过去。但是,高祖仍然怒气未消。这天夜里,高祖将他放在帐篷里,只给他麦饭吃,让殿中监陈福看守着他,司农卿宇文颖被派去传召杨文干。宇文颖急速来到庆州,将情况告诉了杨文干。当即,杨文干起兵反唐。高祖派遣左武卫将军钱九陇和灵州都督杨师道平息叛乱。

事态发展很快,二十六日,李渊召李世民商量对策。李世民说:“杨文干造反,不用费太大力气,州府官员便可将他平息,若不行,也只需一名将领就足以擒获反贼。”李渊说:“事情并不如你所想,文干的事牵连建成,恐怕会有不少人响应。你还是亲赴战场,事成之后,太子位我会让你坐。但我不能仿效隋文帝,要封建成为蜀王,蜀地兵弱,如果他日建成顺从,你要保全他的性命;反之,你除掉他也很容易。”这是李渊第一次正式答应立李世民为太子。

建造在山中的仁智宫,地形不太有利,高祖担忧盗兵突然发难,连夜出山。

走了数十里地的时候,太子东宫所属的一些官员也相继赶来,高祖让大家以三十人为一队,派军队分别包围、看守着他们。第二天,高祖才又返回仁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