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和名家一起回眸三国往事
4642000000025

第25章 回眸三国典型人物(4)

阮咸最擅长的是弹琵琶,常为天籁之声,时人多陶醉。阮咸的音乐素养极高,当代大音乐家、权臣荀勖都对阮咸甘拜下风。有一种琵琶现在还被称为“阮咸”,足见阮咸对琵琶的影响之大。

阮咸在士林中玩得风生水起,但因为他过于桀骜驯,深为卫道士们所疾恶,包括荀勖。荀勖自知音乐天赋不如阮咸,非常嫉妒,没少在晋武帝司马炎那里给阮咸穿小鞋。山涛举荐阮咸当官,司马炎不同意,说阮咸“耽酒浮虚”,有名无实,不肯用。

阮咸的这种性格,也根本不适合当官。盘踞在官场上的都是铁公鸡琉璃猫,阮咸哪是这些人的对手。阮咸的可爱率真,只有他在心无杂念的时候,才能完全地表现出来。一旦阮咸入了大染缸,他身上的棱角很快就会被磨掉了。这对阮咸本人和后人来说,都是莫大的不幸。

阮咸因为贪酒不受重用,其实在“竹林七贤”里最贪酒的还不是阮咸,而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酒神——刘伶。刘伶实际上就是魏晋时代酒鬼的代名词,讲魏晋酒史不提刘伶,就等于讲三国史不讲曹操一样。

刘伶的人生从开始到结束,从来没有离开过酒。没有酒,刘伶一天也活不下去。刘伶家境虽然不太富裕,但酒还是能喝得起的,还能雇得起仆人。刘伶最经典的一个镜头就是:刘伶坐在鹿车上抱着坛子喝酒,身边跟着一个肩扛铁锹的仆人。刘伶醉醺醺地告诉仆人:“我在哪儿喝死了,你就地挖坑把我埋了。”

刘伶的妻子见丈夫天天泡在酒坛子里,非常心疼,就劝丈夫不要再喝了。刘伶很听话,不喝就不喝,但他有个要求,就是摆一桌酒席,向苍天诸神发誓,从此戒酒。

刘夫人大喜,立刻准备好酒肉,只见刘伶跪在地上念念有词:“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说完,刘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起酒壶,又是一番豪饮,醉倒地上。旁边刘夫人却哭了,她这辈子算是栽了,嫁给了这个冥顽不化的酒鬼。

刘伶不但喝酒喝出了艺术,而且嘴特别刁钻刻薄,谁要是把他惹恼了,他能用语言喷死人家。有次刘伶疯劲儿上来了,脱光了衣服,一丝不挂地在房间里裸奔。有朋友来找他,见刘伶这副模样,大笑讥之。刘伶嘿嘿一笑,说道:“我以天地为屋,我的屋子是我的裤裆,先生怎么钻进我的裤裆里来了?”朋友脸红无语。

在“竹林七贤”中,刘伶活得最快乐,因为他不像嵇康、阮籍那样处在权力高层,进退不得。反正刘伶只是个非主流人物,在官场上无足轻重,这反而能让刘伶活出人生的精彩。当人没有了世俗的牵绊,才能活出人的本色来。

在“竹林七贤”中,最具“商业价值”的是上面讲的那四位:嵇康、阮籍、阮咸、刘伶,而另外“三贤”王戎、山涛、向秀则相对落寞了些。他们和前四位相比,更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存在,所以“魏晋风度”相对淡了一些。不过能跻身“竹林七贤”,说明他们还是有可爱讨巧的地方,不然都像贾充那般无趣,也进不了这个圈子。

王戎出身于琅琊王氏,典型的豪门贵公子,仕途一路通天,一直处在权力层核心。王戎之所以出名,一不是他官做得大,二不是他有多么风流倜傥,而是王戎是江湖上出了名的铁公鸡琉璃猫,最一毛不拔的主。王戎的吝啬,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可以称之为铁公鸡艺术。

王戎能抠门到什么程度?王戎是天下第一等的大财主,田园无数。像王戎这等身份,家里应该有几个管账的大管家,但王戎没请管家,而是自己管账。每天王戎都抱着一把算盘,噼里啪啦地算今天赚了多少,花了多少,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时人笑之。

这还不算最绝的,王戎的抠门是六亲不认,即使是至亲,也休想从他口袋里搂钱。王戎的女儿曾经向老爹借了几万钱,一直没有还,几万钱对王戎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王戎不高兴,没少给女儿甩脸色。后来女儿明白了,把钱还给了老爹。王戎刚才还阴沉的核桃脸立刻笑开了花,对女儿非常地疼爱。

最荒唐还是王戎钻李子核的故事。王戎家里种了许多株李树,每逢李子丰收的时候,王戎都要摘李子到市上去卖。卖就卖吧,王戎怕别人买了李子后,取李核自种,这样会影响自己在李树行业的垄断地位。于是,他不怕费事,将李子核一个个钻出来,然后卖无核的李子。因为这事,王戎一夜成名,没少遭到别人的 笑骂:抠成这样,都快成精了。

名家回眸

顾炎武说:山涛和嵇康,代表了魏晋时代士人的两个人生方向,或者说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山涛的性格也闲逸如野鹤,但山涛比嵇康更能适应主流社会。山涛的名士风度和嵇康、阮籍相比逊色了些。

智能的化身诸葛亮

提起诸葛亮,人们就会想起空城计、草船借箭等奇事。可以说,诸葛亮是智能的化身、人们心中的偶像,而且还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鞠躬尽瘁的典范。诸葛亮几乎已经成了人们心中完美的代表。然而,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在这个贤与能浑然一体的偶像身上,也并非没有人生败笔可寻,比如他的连年北伐,徒劳无功,只是劳民伤财。

北伐曹魏,统一中原,是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就提出的目标。227年,一切准备就绪,诸葛亮向刘禅上了《出师表》,对后方的政治、军事作了妥善的安排后,就率领老将赵云、魏延及年轻将领马谡等,统率二十万大军进驻汉中,伺机北伐。

228年春,曹丕病死,诸葛亮乘机出兵汉中,带领大军直扑曹魏据守的祁山,同时又派老将赵云、邓艾带领偏师从斜谷出发,扬言攻打湄城,然后,伺机进攻曹魏中心城市长安。由于蜀军经过二年多的养精蓄锐,准备充分,而曹魏准备不足,蜀军很快攻下祁山。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降蜀,使曹魏朝野震动。

魏明帝曹叡马上命令大将军曹真率领十五万大军由长安出发,驰援湄城,智勇双全的名将张合领五万精兵星夜截击诸葛亮部队,曹叡也亲自到长安坐镇。

诸葛亮命参军马谡守要地街亭,迎击魏军。结果,马谡自恃精通兵法,不遵守诸葛亮的部署,私自上山,被魏明帝打得大败,失了街亭。与此同时,赵云、邓艾也出师不利。诸葛亮见此,只好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就这样失败了。回到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自贬三级。但是,此时诸葛亮并不甘心,于是着手准备再次北伐。

228年冬天,曹魏大司马曹休在石亭被东吴打败,关中的主力东下救曹休。

诸葛亮乘机杀出散关,包围战略要地陈仓,由于曹魏大将军曹真早料到诸葛亮必定会有此举,所以,事先让智勇双全的将军郝昭领三千兵马守陈仓。由于陈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再加上郝昭在上任后准备了大量的滚石、油脂、火箭等物资,还加固了城墙。蜀军在强攻了二十多天后还没有攻破。由于蜀军粮草不足,加上曹魏名将张合也带领大军前来支持郝昭,诸葛亮只得率军退回汉中,第二次北伐也以失败而告终。

229年、231年,诸葛亮又分别进行了北伐,虽然取得了一些局部战斗的胜利,但是始终未能与魏军主力决战。而且因为粮食运输的问题,均无功而返。

234年春,诸葛亮发动了最后一次北伐。此次北伐,诸葛亮用了三年的时间作准备,他还设计了木牛流马来运输粮草,并且和孙权约好同时伐魏。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从斜谷出兵,在五丈原与司马懿相对峙。为了进行长期作战,诸葛亮决定分兵屯田,使屯田兵与渭水沿岸居民杂居,一起农耕。

此时,司马懿采取坚壁拒守的对策,不论诸葛亮怎样激将,都坚守不出。由于军旅生活的艰辛和胜利遥遥无期,诸葛亮累死在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汉大军以杨仪为主帅撤退,魏延断后。魏延与杨仪不合,魏延先南归烧阁道,为杨仪所败,在和儿子逃回成都的路上被马岱所杀。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又以失败而告终。

诸葛亮二十七岁前都在隆中隐居,走出卧龙岗后,全面主持刘汉集团二十七年。其中在最后八年中,他工作的重心就是北伐曹魏,先后曾几次出兵,直至234年病逝在五丈原。尽管《三国演义》对“六出祁山”不吝笔墨予以描绘、褒赞,但无情的事实告诉我们,诸葛亮的北伐行动一无所获,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其实,诸葛亮北伐是注定不能成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诸葛亮天才地设计了立足荆州、西图巴蜀的战略蓝图,这样蜀汉才能以最弱的力量,周旋于吴魏之间,鼎足之势方能形成。诸葛亮毕生鞠躬尽瘁,他的政治手腕我们也都有领教,令人钦佩,但诸葛亮的不足和失误也十分明显。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相当高的,但陈寿又说了这样几句话: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意思是说诸葛亮的特点是擅长治军,用兵稳重,但“短于应变”,不懂得出奇制胜,不能算是一位成功的军事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诸葛亮并没有像曹操那样成功地指挥过官渡之战,为统一中原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没有像周瑜那样指挥过赤壁之战,一举促成了政治格局的确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在攻城略地的局部战争上。打小仗时,他可以神机妙算玩弄对手于股掌之中,而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中,在需要政治家的大局观、大智能及纵横韬略的大对决中,诸葛亮常常比对手略逊一筹。

在人才问题上,诸葛亮也有失误。诸葛亮不顾刘备“马谡不可大用”之戒,重用马谡。此举除表明诸葛亮对马谡的偏爱外,又说明其用人不当。而在蜀中缺俊才的情况下,诸葛亮又不该杀马谡。身为宰相,对百官应量才使用。马谡属智谋之士,任先锋统兵未必胜任,但作为高级幕僚可尽其才。诸葛亮用人失当,杀马谡足以塞其责,却使蜀中失一良谋。

客观方面,蜀国力量过于弱小。它的人口、兵力、土地大大劣于魏国。加上连年动众北伐,造成“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魏、蜀边境的地理环境也不利于进攻,蜀国作为进攻者必须动员更多的兵力和徭役。这两点使得蜀国北伐是以小国弱势之军攻强敌于易守之地,获胜的概率几乎为零。

三国鼎立阶段的战争规律和形势,与以前的群雄混战阶段的情形大不相同。

从形势上说,此时已经不利于北伐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当初诸葛亮提出兴复汉室的战略是建立在曹操政权受创和人心思汉的基础上。经过二十一年,魏国已度过了受创阶段,满足了北方人民结束战乱和大族享有特权的愿望。到曹叡时,也是“已历三世,贤能为之用”的“不可图”的大国了。此时,魏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不再是拥汉派与拥曹派的矛盾,而是“宜防鹰扬之臣于萧墙之内”的新矛盾了,兴复汉室已成了过时的口号。同时,诸葛亮期待的“天下有变”也没发生,加之北伐的对手,都是有才智的人杰,这时攻魏已失去了最重要的基础。

从战争规律上讲,此时诸葛亮难于乘势,只能力取,他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努力,当然,这样对弱者是十分不利的。

最后,在战略步骤上,诸葛亮企图积小胜为大胜,通过持久努力,逐步实现最终的目的。但这一战略完全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当他劳累早逝之后,北伐便只能中途夭折,最终不能达到其目的。并且,第二次北伐,仓促出兵,错误地进行攻坚战,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北伐期间频繁出兵,打成消耗战,劳师疲民,对于小国尤其不利。

既然北伐注定失败,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力排众议,一意孤行,“不伐中原死不休”呢?许多杰出的知识分子,时时处在“旷世奇才”的赞誉声中,会把名垂青史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为此付出再大代价也在所不惜。诸葛亮也难以免俗。一统江山、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使得他未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屡败仍屡战。报恩思维对诸葛亮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受先帝托孤,死而后已,成功与否是一回事,做与未做又是一回事,因而数次贸然行动。还有过于自信及对后来的人没有信心,也促使诸葛亮坚持要趁自己还健在的时候,早日打败曹魏,解决统一问题。

诸葛亮一意孤行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蜀兵数出,国弱民疲”、“劳军扰民,内外交困”、“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原本疲弱的蜀国局势更危,所以,诸葛亮死后不久,蜀汉也就灭亡了。纵有经天纬地才,无奈一切东流水,这可能是做人最大的痛苦。当病榻上的诸葛亮感到五丈原秋风刺骨,想到伐曹魏无寸尺之功,同时自己的身体又像蜡炬成尘一样慢慢消耗殆尽,其心情可想而知。当然他的这种表现也令今人不时洒上一掬感怀之泪!

名家回眸

马植杰曾这样说:“纵观诸葛亮的一生,我们必须承认,诸葛亮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然而,作为一个周旋于政治、军事舞台上的政客和权臣,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个特定舞台上游戏规则的制约。因此,他绝不是一个没有缺陷和没有污点的人,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诸葛亮的人格和道德魅力以及政治、军事能力,长期以来被放大乃至发展到最后的完美,而大量一直存在的、可以说明问题的资料则被视而不见,或者被斥为不可信的资料,这是不客观的。我们不能忽视真相的存在,我们要有敢于去发现真实历史的勇气。”

真智者鲁肃

一谈起三国中的智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孔明,再就是庞统、司马懿和周瑜等,很少提到鲁肃,因为鲁肃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是一个憨厚的长者,善良、可敬。在有关的史书中,并没有提到他献奇谋良策,以智力杀敌,上阵打仗更不必说了。在三国时代,一个人的智谋似乎大部分都是由战场上的表现来衡量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问题——战略,对全国形势的把握!

诸葛亮未出隆中时,曾对刘备建议:占据西蜀,联合孙权,共抗曹操,以成鼎立之势。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终于占据了天下三分之一的地盘,但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不可忽略的还有一个人——鲁肃。可以说,当时能预料天下大势的除了孔明,还有一个鲁肃。

在《三国演义》里,东吴共有四位都督:周瑜指挥了赤壁之战,把曹操杀得大败而归,挽救了孙刘两家,奠定了三足鼎立的雏形,功劳最大。吕蒙捉了关羽,夺了荆州,抢占了军事要地,使西蜀一蹶不振。而陆逊则在危急时刻大败刘备,再次挽救了东吴。以上三位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人物。相比之下,鲁肃则显得默默无闻,在他任职期间,也没有指挥过什么大的战役,仅能自保。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更多的是:诚实君子,屡屡被诸葛亮耍着玩。但是,历史上真正的鲁肃,并不是这样。鲁肃绝对是个人才,他具有战略眼光,大智若愚用在他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他的《榻上策》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