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安住我身
4639300000047

第47章 人间佛教的思想理念

在佛门里,过去的祖师大德一向很重视师徒之间的传法印心;在佛光山的徒众当中,也时常有人问我:“如何才能与师父接心、印心呢?”

我说:只要能与佛光山的宗风相应,就是跟我印心!

佛光山的宗风是什么?“弘扬人间佛教,开创佛光净土”,这就是佛光山的宗风,这也是我几十年来努力推动的弘法目标。

然而什么是“人间佛教”?简单的说,就是将佛法落实在现实生活中,就是注重现世净土的实现,而不是寄望将来的回报。

过去曾经有人质疑我所提倡的人间佛教,甚至认为这是我个人提出的口号,是我自己的创见。事实上,佛教本来就是人间的佛教,佛教与人间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佛陀诞生在人间、出家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弘化在人间;佛陀说法主要是以人为对象,所以佛教本来就是以人为本的宗教,佛陀原本就很有人间性,他所强调的慈悲喜舍、五戒十善、六度万行,无一不是指导我们建立幸福人生的指南。只是自古以来,人们往往在丧葬的时候才想到要采用佛教的仪礼,甚至很多人学佛,目的只为了祈求死后往生极乐世界;由于佛教徒不重视人间生活,没有把佛法落实在生活中,导致佛教慢慢地沦落,不为大家所推崇。

为此,很早以前我就立愿要弘扬人间佛教,我的理念是,佛教一定要走向人间化、生活化、现代化、社会化、大众化、艺文化、事业化、制度化,甚至走上国际化、未来化,这些理想的实践过程,在《佛光山三十周年特刊》的序文里,我也做了一些说明。我的想法是,唯有让佛教人间化、生活化、它才能深入家庭、社会、人心,才能与生活结合在一起,成为生活需要的佛教,如此佛教才会有前途。也就是说,佛教一定要与时代结合,要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它才有存在的价值,否则一定会遭到社会的淘汰。

有感于此,早在佛光山创建之初,我就为佛光山订定了四大宗旨:

一、以教育培养人才

二、以文化弘扬佛法

三、以慈善福利社会

四、以共修净化人心

这四大宗旨是彼此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尤其是我对人间佛教思想理念的具体实践。譬如:为了让佛教徒重视现世生活,让大家在有生之年都能往“生”佛光山这片人间净土,而不是一味把希望寄托在来生,因此我创办了佛光精舍,提供老者安单;我设立大慈育幼院,抚孤育雏,乃至创设佛光诊所、云水医院、万寿园等,让人的一生之生老病死,都可以在佛光山完成,这就是佛光山的慈善事业。

不过,更重要的,我觉得佛教应该要弘扬教义,要以佛法来净化人心,这才是佛教的根本,因此佛教需要说法、需要传教、需要教育。近年来佛光山所属的讲堂在海内外陆续成立,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有固定的地方听闻佛法,让大家有机会接受佛法的教育,藉以提升信仰层次。

在此前提之下,弘法人才的养成就更形重要了,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因此早年在寿山寺我就创办了寿山佛学院,着手于人才的培养,甚至当初创建佛光山,主要也是为了兴学育才。期间虽然遭遇重重困难,也因此有人好心劝我不要办教育,因为教育事业不但费心费力,纵然有一些成果,也无法立竿见影,更别提要得到他人的真心肯定和赞美了。

但是,纵使如此,我一生对于教育理念的坚持却从来不曾动摇过,因为在我看来,度众的方法,除了教育,还是教育!如今回顾三十多年来付出的努力,所造就的人才都已弘化一方,成为佛门的法将,深感心血没有白费。最近更在众缘成就之下,我又扩大教育层面,兴办佛光大学,希望藉此能将佛教的精神注入广大的社会人群之中,甚至以更大众化、通俗化的佛学会考来推展社会教育工作。几年下来,只见参加的人数愈来愈多,影响的层面愈来愈广,得到的反响也愈来愈大,可见只要我们肯去耕耘、播种,不怕收不到美好的成果。

教育之外,文化也是佛光山弘法的重心。文化不但是千秋万载的伟业,文化更是教育的根苗,以文化精华来为社会教育扎根,大众才有正确的依循。因此,多年来佛光山一直致力于文化的弘扬,许多默默笔耕者,如今也已渐有所成,例如《佛光大辞典》于一九八九年荣获金鼎奖,对海内外学佛者的帮助,功不可没。收录历代禅宗语录、公案,汇为一股清澈“禅”流的《禅藏》,总共有五十一巨册,已于去年出版。《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将佛经予以白话化、通俗化,将有助于大家更深入理解经义。甚至过去经常有人问我,有心学佛,但不知应该看哪一部经或哪一本书,才能通盘了解佛教;为此,三年前我特别集合了近百人,着手策划编撰一套《佛教》,内容分为十类:教理、经典、佛陀、弟子、教史、宗派、仪制、教用、艺文、人间佛教,希望能把佛教作一番有系统而完整的介绍。

除此以外,普门杂志、觉世月刊、小丛书等,每月一期,从来不曾间断地按时寄达读者手中,数十年来已经接引无数初机认识佛教、进入佛门。可以说,佛光山且是寺庙,但是所从事的是综合性的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等利生工作,佛光山的事业,都是因着信徒的需要而“推”着我们去筹办的。因为信徒对佛法有不同的需求,诸如听经闻法、参禅念佛、法会共修、吃斋拜佛、座谈论道、发心义工等,佛光山的弘化也因此是多元化的,而且只要是信徒需要的,只要与佛法有关的,决不轻易舍弃一法。

曾经有《中国时报》的记者吴铃娇小姐上山访问我,事后她写道:“佛光山是个弘扬人间佛教的菩萨道场,自了汉不要上佛光山。”

诚然,我自己以为,一位行者自己可以有出离心,但是对世间应行菩萨道,如果空有出世思想,而无人世的理念,只是罗汉自了的境界。慈航菩萨曾说过一句话:“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菩萨道就是走向社会人群,以众生为根本的修行方法。因此出家人应该同时具有兰若的性格和人间的性格,既能出世:修行参禅,也能人世参与世事。因此,在佛光山,如果有人要求跟我出家,答应与否,就看他是否有人间的性格。

在我自己的一生当中,自认为一直都很用心地在推广“人间佛教”,当我在讲述佛法时,要让大众听得懂;书写文章时,要让大众能体会;兴建道场时,要让大众用得上;举办活动时,宴让大家能参与;开办法会时,要让大家能法喜;海外弘法时,也总是会提供语文翻译,我随时随地顾及大众的需要,因为实用的佛教,才是人们所需要的佛教。

甚至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与众生的根机,早在一九五四年,我率先发起倡印精装本的佛书,我提倡街头布教;慢慢地,我又将之发展为监狱学校的弘法以及电台、电视的讲演。我组织了全台湾第一个佛教的歌咏队,从事环岛布教,宣扬佛法教义。四十多年来,我努力将寺庙演进为讲堂,将课诵本演变成佛教的读物,将个人的修行扩展至集体的共修,将诵经转化成讲经:甚至为了扩大在家信众参与弘法的空间,我创办了国际佛光会,建立了檀讲师的制度,希望让人间佛教的蓝图,逐步在佛光普照的理念下,一一实现。

终于,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以及在十方信众的护持下,佛光山的确已经成就了不少值得皆大欢喜的贡献,

例如:

1.台湾佛教人口增加。

2.青年学佛风气日盛。

3.在家弟子弘扬佛法。

4.人间佛教获得认同。

5.传播媒体重现佛教。

6.佛教文物广泛流通。

7.佛教梵呗受到尊重。

8.佛光人会蓬勃发展。

9.教育学界肯定佛教。

10.政党人物实践佛教。

11.演艺人员皈依佛教。

12.佛学会考成绩辉煌。

甚至影响所及,已经带动台湾佛教:

1.从传统的佛教到现代的佛教

2.从独居的佛教到大众的佛教

3.从梵呗的佛教到歌咏的佛教

4.从经忏的佛教到事业的佛教

5.从地区的佛教到国际的佛教

6.从散漫的佛教到制度的佛教

7.从静态的佛教到动态的佛教

8.从山林的佛教到社会的佛教

9.从遁世的佛教到救世的佛教

10.从唯僧的佛教到和信的佛教

11.从弟子的佛教到讲师的佛教

12.从寺院的佛教到会堂的佛教

13.从宗派的佛教到尊重的佛教

14.从行善的佛教到传教的佛教

15.从法会的佛教到活动的佛教

16.从老年的佛教到青年的佛教

这一切的成就在在说明了:佛法不管怎么好,都要能随顺社会大众的需要,如此才有价值。因此,未来人间佛教必然是无法阻挡的佛教主流,因为唯有人间佛教,才是大众所需要的佛教。

有人说,太虚大师是人间佛教的提倡者,我是人间佛教的实践者。我与太虚大师曾经有过接触,而我少年时代的理想与太虚大师的思想不谋而合。不过最主要的是,在我的性格观念里,我总是希望别人好,希望大众好,希望佛教的发展能够蓬勃兴隆,希望尽自己的力量给人利益,希望在众缘所成之下,人间净土的理想能够实现。因此,我一生有很多的心愿,我希望办一所有特色的学校,现在我将之寄望在佛光大学;我想办一个电视台,而今佛光卫视即将开播;我想成立佛教函授学校,因为唯有函授学校才能将佛法“人间化”的理想普及于世界各个角落。我想办一份日报,甚至办一所可以传扬千秋万世的佛教文化艺术馆,里面的收藏要能媲美故宫博物院,亦能集教学、展览、收藏等功能于一体;我也想办一所可提供学者研究、教学、出版、阅览等功能的图书馆……我想要办的事业太多,来不及进行,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有“以师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的徒众来发心,这些理想才能逐一实现。

为此,很早以前我就想编印一本《佛光学》,内容收录佛光山的宗风思想、精神理念、典章制度、门规办法、历史文献等等;甚至把“国际佛光会”的内涵,把佛教对当代问题的看法,把经典里有关人间佛教的经证一一摘录出来,希望藉此帮助佛光山的徒众在思想行事上有所依循,并且确实认识人间佛教,肯定佛光宗风,进而发心立愿,誓以光大佛教为己任,这是我人生的又一心愿,也是我对徒众的深深期盼。

如今“佛光学”初稿已就,内容虽不甚完备,但雏形已具;付梓前夕,特此略抒我对人间佛教的思想理念,并此寄望佛光山人间佛教的慧命事业,能够薪火传灯,广续不已,是所至祷,并为序!

一九九七年四月初编

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出版

(《佛光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