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上)
4633400000024

第24章 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1)

——论大小乘佛教融和的开展

一、四圣谛在佛法里的重要性

二、佛陀对四圣谛的解释说喻

三、大乘佛教四弘誓愿的开展

四、从四谛义到四弘愿的实践

前言

佛陀证悟的宇宙真理是“苦、集、灭、道”,由苦、集、灭、道而展开广大无边的佛法。然而这只是佛陀就真理的本体而设定的义理层次,经过了世间的实践,就发展成为“四弘誓愿”:

所谓苦谛,因为众生多苦,所以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

所谓集谛,因为苦由业集,所以发愿“烦恼无尽誓愿断”;

所谓道谛,为令众生向道,所以发愿“法门无量誓愿学”;

所谓灭谛,为使众生证果,所以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

佛陀当初在菩提树下静思冥想,发现了宇宙人生世间和出世间真理的次第——苦集灭道,而对世间广为宣说。所谓最初的“三转法轮”,第一次为“示相转”,是将四圣谛的内容定义加以解说,内容为:

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

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次为“劝修转”,是劝导弟子修持四圣谛的法门,以断除烦恼获得解脱。内容为:

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

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第三次为“作证转”,是佛陀告诉弟子,自己已经证悟四圣谛,勉励弟子们只要勇猛精进,必能一样证悟四圣谛。内容为:

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

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苦、集二谛是迷界的世间因果,集是因,苦为果;灭、道二谛是悟界的出世间因果,道是因,灭为果。

苦集灭道“四圣谛”用来讲说,这是每一个佛弟子都可以朗朗上口,但是若要实践此一佛法的真理,就必须透过“四弘誓愿”的“愿门”实践,而能到达广大菩萨道的六度万行之“行门”。因此,大乘佛教的四弘誓愿,可以说主要就是替佛陀把过去所说的四圣谛义理佛法,落实在实践、修行上,这就是佛教在时空发展中,渐次圆满。

从“四圣谛”的佛教义理,进而到行动的、实证的“四弘誓愿”,说明佛陀说法有其时代性与连贯性,甚至还有发展性,它可以在系统中贯穿起来,所以佛法才超越历史时空。甚至现在有佛教徒研修、规划为大乘佛法、小乘佛法,彼此也是相互贯通,是一而不二的,这正是本文所以提出的主旨所在。

一、四圣谛在佛法里的重要性

四圣谛是一切佛法的纲要,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证悟的内容,是宇宙缘起的真理,只是缘起法则深奥难解,佛陀恐怕骤然宣说,将使尚未起信的众生望而生畏,所以在初转法轮时,佛陀再三以“四圣谛”来说明众生生死流转及解脱之道的缘起道理,进而激发众生厌苦修道的决心,目的就是要使众生“知苦、断集、修道、证灭。”

四圣谛不但是佛陀初转法轮时所说,佛陀在临涅柴时,又对诸弟子说:“汝等若于苦等四谛,有所疑者,可疾问之,无得怀疑而不求决也。”当时佛陀连说三次,众皆无疑,也无问者,唯有阿那律知晓佛陀的心意,又将佛陀的语言重说一次:“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遗教经》)

从佛陀一再强调四圣谛的事实来看,可见在佛陀的一代时教中,对四圣谛的阐扬是自始至终的,以及此中真理的不可变异。尤其,在初转法轮中,佛陀更三度演说四圣谛的妙义,称为“三转十二相”。(如前言所述)四圣谛的重要,由此可见。

四圣谛的内容一如治病的过程:苦,如人患病;集,生病的原因;道,如治病的药方;灭,如病已痊愈(《瑜伽师地论》)。吾人学佛,正是为了断除贪、嗔、痴等种种烦恼,而趋向涅槃的境界,所以四圣谛是从迷的世间,到悟的世界;是从苦集的束缚而趋向灭道的解脱之路。正如《中论疏》说:“四谛是迷悟之本,迷之则六道纷然,悟之则有三乘贤圣。”

四圣谛说明了宇宙人生的关系:人生居住的宇宙称为世间,世间是由“苦集”所构成;如果要超脱苦集,通往出世间的法界,则要“灭道”互通。

四圣谛与十二缘起、三法印构成了佛教教义的三大纲领,名称虽然不同,意义却是相通的:十二缘起的主要内容是三法印的思想基础,而四圣谛则是缘起思想的具体型态,三者都是初期佛陀的根本思想,以后的经论,莫不由此开展出来。因此,我们将四圣谛、十二缘起、三法印,称为佛教的根本佛法。

在诸经论中,佛陀一直非常强调四谛的重要性,例如:

今说有八难,佛法之要行;一难犹尚剧,如板浮大海。虽当离一难,然可有此理;设离一四谛,永离于正道(《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 八难品第四十二之四一五》)

尔时,佛告诸比丘:如人掷杖于虚空中,寻即还堕,或根着地,或腹着地,或头着地。如是沙门、婆罗门于此苦圣谛不如实知,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当知是沙门、婆罗门或堕地狱、或堕畜生、或堕饿鬼。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学无间等。(《杂阿含经》卷十六)

佛告比丘:其诸众生于苦圣谛如实知者,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者,如我手中所执土石;其诸众生于苦圣谛不如实知,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者,如彼雪山土石,其数无量。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问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杂阿含经》卷十六)

此外,佛陀在波罗奈鹿野苑中,说明世间如果没有四谛法,则如日隐月没,将是一片黑暗;有了四谛,世间就有了光明。(《杂阿含经》卷十六)

佛陀亦曾告诸比丘,对四谛义不如实知者,则容易受外境的影响,做不得自己的主人;正如小绵丸随风飘摇,去向无方,所以对于四谛要如实知解行证。(《杂阿含经》卷十五)

在《菩萨璎珞经》中,佛陀则把四圣谛的重要喻为火炬,它能够破除十二缘起中的根本无明;常念一切法无常,就可以去除烦恼的束缚了。

甚至,佛陀在《四分律卷三十二受戒犍度》中说:“若我不修此四圣谛,三转十二行,如实而不知者,我今不成无上正真道。”佛陀因了悟四圣谛法而成就佛道,所以佛陀告诉弟子:“我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如实而知,我今成无上正真道。”(《四分律卷三十二受戒犍度》)“此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杂阿含经》卷十六)可见若无四圣谛,则无三宝应世。

综上所述,可见四圣谛在整个佛陀一代时教中,它占有最高、最胜的地位。正如《中阿含卷三十舍梨子相应品象迹喻经》说:“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滞所摄,来人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因为四圣谛是整个佛教的综合,它的特点,有以下四点:

(一)四圣谛是佛教的真理

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佛法,都需要从真理展开。例如:人生是苦,这是实相;即使人生也有快乐,但快乐也有“无常”之苦,这是必然的道理。生命有业集的烦恼,即使天上人间、成圣成贤,都必有业感缘起,这也是真理。因为世间一切都离不开因缘果报;因缘果报的真理更把人生的关系解释得透彻无比。这些真理都是不共世间的宗教,而是佛教所独有的。

苦集虽说是世间的因果,但是这也并不可怕,因为有出世间的道谛和灭谛,可以让苦集消灭,例如以八正道修行,便能够灭除苦集,而到达理想的、圆满的涅槃世界。

因此,四圣谛也可以说是佛教真理的原则,因为世间的道理,可以说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佛教的真理是需要有理则的。真理的原则就是要有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恒常性,例如佛教讲一切行无常;无常便具备有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恒常性的条件。其他诸如空性、缘起、业力、因果等根本教理,都同样合乎这许多理则。尤其四圣谛更是具备这许多的理则,尽管世间变迁、人事兴亡,四圣谛是不可更异;四圣谛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有的经论道理,必不出这四圣谛的范围。

(二)四圣谛是佛教的圣典

佛教的圣典很多,藏经有所谓阿含部、法华部、本缘部、经集部、瑜伽部、大集部、论集部、宝积部、中观部、律部、般若部等,不管千经万论,都是以四圣谛为依归。

四圣谛虽属原始佛教的根本法义,后来佛教发展成为戒定慧的三学,进而经律论的三藏,都是从四圣谛开展而来,因此,可以说,没有四圣谛,就没有所谓的佛法圣典。如《中论》说:

若一切世间皆空无所有者,即应无生无灭;以无生无灭故,则无四圣谛。何以故?从集谛生苦谛,集谛是因,苦谛是果;灭苦集谛名为灭谛,能至灭谛名为道谛,道谛是因,灭谛是果。如是四谛有因有果,若无生无灭,则无四谛。四谛无故,则无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又四圣谛无故,法宝亦无。(《中论卷四观四谛品第二十四》)

因此,佛教圣典的内容虽有三法印、十二因缘、空性缘起、平等中道等众家学说、诸派义理,但总说四圣谛不但是圣典中的圣典,而且是最早的圣典,一切法因四圣谛而有,若无四圣谛,则一切法不成。

(三)四圣谛是佛教的纲目

儒家有所谓“四维八德、三纲五常”;“苦集灭道”就是佛教的纲目。今天在全世界所流传中国大乘八宗的佛教,泰、锡、缅的部派佛教,乃至藏传的各种佛教,都不能不依四圣谛作为纲目;因为三藏十二部演绎出来的佛法经义,都是用四圣谛做为这许多法义的纲目,因此只要你懂得四圣谛,只要你讲说四圣谛,只要你修行四圣谛,你就可以说是懂得佛法了。

讲到佛法,光是佛法概论就有数十种之多,但是哪一种佛法概论能离开四圣谛呢?现代佛教的初学者,都应该从四圣谛开始研究,因为掌握了四圣谛,也就知道佛法的根本了,接着再学习以后的枝枝叶叶,当然也就不为难了。

佛陀在很多的法会中,一次又一次地宣说四谛法,说明四圣谛对人生的关系,至为重要。甚至有一次佛陀的脚趾为木刺所伤,阿阇世王等大惊,于是佛陀就说四圣谛的真理,以慰大众的悲伤之情。

(四)四圣谛是佛教的标志

现在的学校、社团,都有标志,甚至国家有国旗,基督教也有十字架;佛教的标志就是法轮,法轮就是从四圣谛“三转法轮”而来。

佛教从印度发源、传播,虽然遍布世界各地;随着各地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不同,又展开各种适合当地的佛教。但是,尽管各地对法义的解释或许有所不同,甚至对佛陀的认知也有相异;然而对于以法轮、四圣谛作为佛教的标志,全世界佛教徒应无异议。

现在的世界佛教徒友谊会,以五色旗作为教旗,意谓五乘共法;即使是五乘共法,也是以四谛做为基本的中心佛法。

有人说,佛教没有总部,太过自由、分歧,经常有满瓶不动半瓶摇的佛子,各说各话,违背圣意,失去了佛教本身的面目;佛教如果要想统合,今后应该再对四谛“三转法轮”,藉此统一世界的佛教,希望有识之士,朝此目标努力。

二、佛陀对四圣谛的解释说喻

如上所述,四谛是佛陀成道之后,于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法轮所说,为佛教中南北传的佛教、汉藏传的佛教所共遵的基本教义,彼此共同认为这是世间、出世间的唯一解脱之道。后世诸佛弟子虽认为四圣谛为声闻、缘觉之法,意思就是贬四圣谛为小乘法,其实大乘经典中亦多有四谛之论,如《胜鬟经》、《大般涅槃经》等,不仅附有大乘之解释,并对四谛之深义更有所发挥。

四圣谛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的真理。在《增壹阿含经卷十六 四谛品第二十五》中,佛陀告诉弟子:

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名为苦谛。……所谓习谛者:爱与欲相应,心恒染着,是谓名为苦习谛。……所谓尽谛者,欲爱永尽无余,不复更造,是谓名为苦尽谛。……所谓苦出要谛者,谓贤圣八品道,所谓正见、正治、正语、正行、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谓名为苦出要谛。

四谛的“谛”,就是真理;包含有审察、真实不虚的意思。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所知见,故又称四圣谛。

四圣谛大体上乃佛教用以解释宇宙现象的归纳。其中,“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与因,而“灭”与“道”表示证悟世界之果与因;即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无漏之因为道谛。

若依因果的顺序来说,四圣谛应该是集、苦、道、灭,何以佛陀要先说果,后说因?这是因为众生的根性,“果”易明而“因”难晓,为了方便化导,因此佛陀不得不先明示苦相,令众生生起厌离之心,再示业因.使之断集;继而示以涅槃乐相,令其欣慕,然后再说修道之法,令其行持。

四谛之义,综合《阿含经》、《大毗婆沙论》、《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等诸经论所说,就是:

(一)苦谛

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恼的状态。苦谛即在说明生死轮转的实相是苦的真谛,说明人生实相本来是苦的道理。

根据经典的说法,苦有二苦、三苦、四苦、八苦、八万四千乃至无量无数的苦;若依现代人的生活体验,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说,苦大致可分为:我与人的关系不调和(譬如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我与身的关系不调和(譬如老、病、死苦)、我与心的关系不调和(譬如贪嗔愚痴苦)、我与物的关系不调和(譬如居住的空间窄小、不能称心如意、所求不得等苦)、我与事的关系不调和(譬如失业、落榜)、我与社会的关系不调和(譬如治安不好、经济萧条)、我与自然的关系不调和(譬如气候寒热不适苦)、我与境界的关系不调和(譬如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正是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人间之苦无尽期”。

不管世间充满多少苦,其实佛教之所以讲苦,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知道苦的实相,进一步去寻找灭苦的方法。因此,了解苦的存在,只是一个过程;如何离苦得乐,获得解脱,才是佛教讲苦的最终目的。

(二)集谛

集,积聚、招感的意思;集谛就是指形成痛苦的原因。根据《成唯识论》卷八说:“生死相续,由惑业苦。”众生由于无明、贪爱、嗔恚等烦恼的驱使(惑),而积集种种恶业(业),然后依照种种业报而招致种种苦果(苦)。如此一来,惑(烦恼)、业(行为)、苦(苦果)辗转相因,循环不息,就形成有情无量劫以来的生死轮回。因此,烦恼能招感业力,引发未来的生死果报,具有“发业润生”的功用。

由于烦恼是迷惑自性的魔障,它能障蔽、遮盖众生的真如佛性,所以又称“障”、“盖”;它盘缠在众生心中,像是重重绞绕的绳索,所以又称“结”、“缠”;它系缚众生的身心,令不得自在,所以又称“系”、“缚”;它像污垢,因能污染众生的心性,所以也叫做“垢”;它如洪水,能使善品流失,所以又称“瀑流”;它驱使众生流转于生死之中,所以又称“使”;它能牵制众生,令不得出离生死,故又称“轭”;众生的烦恼交络繁茂,有如茂密的森林,所以又称“稠林”;众生因为烦恼,常由眼等六根门头漏泄过患,所以又称“漏”;潜在的烦恼随逐众生,眠伏在深层的意识里,以极微细的活动状态,在不知不觉中扰乱众生身心,所以又称“随眠”;烦恼又如尘埃,能染污吾人之心性,所以又称“尘劳”;烦恼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理而起,所以又称“客尘”。

此外,烦恼又有火焰、毒箭、虎狼、险坑等譬喻。吾人如果想从烦恼痛苦的深渊中解脱出来,首先要灭除集昔的原因,不再造作新的苦业;所谓“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如此则快乐的人生也就离我们不远了。因此.彻底了解造成痛苦的原因——集谛,这是追求幸福不可忽视的要务。

(三)灭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