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上)
4633400000017

第17章 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下(3)

三法印所说的苦、空、无常,乃至涅槃寂静,这些都是佛法的基本常识,也是宇宙人生的真理。真理是恒常如此,本来如此,所谓“法性法尔,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当初佛陀证道成佛,但是他并非真理的创造者,只是真理的发现者,所谓“法尔如是”,所以佛陀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在原始佛教的教理当中,三法印是缘起说的思想基础,缘起说是佛陀教法的代表,两者意义相通,同为最初的根本佛法。因此,若能理解三法印,也就能把握佛陀的根本思想,自然就能与真理相应了。

至于什么是佛教的真理?佛教的真理到底有哪些呢?广义来说,佛陀一代教说,三藏十二部经典,契理契机的道理,都是真理。例如上述提及的“正见”、“缘起”、“空”、“般若”,乃至“三法印”等,都是佛教的真理。以下再就佛法的根本要义,略述数点如下:

(一)苦聚:苦,通常是指我们受到业、妄想、烦恼之控制,而有五阴炽盛的身心痛苦感受。所谓“苦受”固然是“苦苦”,“乐受”也会“坏苦”,“不苦不乐受”也会“行苦”。总之,四大、五蕴所积聚的人生就是苦聚,苦聚是人生的实相,所以必须寻找灭苦的方法,才能超越娑婆苦海,从忧悲苦恼中得到解脱,也就是“照见五蕴皆空”,才能离开苦聚。

(二)无常:即前述“三法印”的“诸行无常”,也就是指世间万象,无一不是在刹那生灭变化之中,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所以说“无常”。但是“无常”也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幸福的人生是无常,穷困的人生也是无常;唯有超越世间无常,才能获得永恒自在。

(三)无我:即“三法印”的“诸法无我”。因为世间万法并没有一个真正可以主宰的“我”,或是可依赖的“我”。例如,吾人要求青春永驻、希望永远不生病,追求永远幸福安乐的人生,可是哪里能如我所愿呢!因为“我”作不了主,凡事由不得“我”,所以佛教讲“诸法无我”,这是因为宇宙万有都是因缘和合所生,不能单一、独立或自我单独地存在,所以人生要超越“假我”的执著,才能证得“真我”的自性涅槃。

(四)业感:业,是指“行为”、“行动”或“造作”的意思,它包括身体、语言、思想三业。“业”,无论善恶好坏,都会产生一种力量,能驱使我们去造作新的行为,而新的行为又会产生新的力量。如此行为生力量,力量又推动行为,辗转相生,就形成了业力轮回。所谓自作自受,就是有情生死流转的动力,由此形成了惑、业、苦,不断循环,相互纠缠。

(五)因果:因果是指宇宙生灭变化的法则,《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这揭示了佛教因果论的特点,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等待缘聚又生他果,如是相依相摄,因缘果报形成了森罗万象、无穷无尽的世界。

(六)四圣谛:是指苦、集、灭、道四种真理。“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恼的状态;苦谛就是说明人生实相是苦的道理。“集”,积聚、招感的意思;集谛就是指形成痛苦的原因,众生由于无明、贪爱、嗔恚等烦恼的驱使,而积集种种恶业,然后依照种种业报而招致种种苦果。“灭”,寂灭的意思,也是“涅槃”的异名;灭谛是指灭尽贪、嗔、痴等烦恼,而显现出清净的真如体性。“道”,是通达的意思,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道谛就是指从痛苦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所必经的道路,也就是证得涅槃的正道。

苦、集二谛是迷界的世间因果,集是因,苦为果;灭、道二谛是悟界的出世间因果,道是因,灭为果。四圣谛是一切佛法的纲要,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证悟的内容,是宇宙缘起的真理,只是缘起法则深奥难解,佛陀恐怕骤然宣说,将使尚未起信的众生望而生畏,所以在初转法轮时,佛陀再三以“四圣谛”来说明众生生死流转及解脱之道的缘起道理;进而激发众生厌苦修道的决心,目的就是要使众生“知苦、断集、修道、证灭”。

(七)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由“正见”可以了然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这是八正道的主体。再由“正思惟”以增长真智。然后“正语”就是修口业,不作妄语等。其次“正业”以大智般若灭除一切邪业,使身心能够安住于清净正业之中。进而“正命”,使身、口、意三业都能合乎正法而行止。“正精进”就是要发心修习涅架之道。至于“正念”,则以真智忆念正道,并且没有丝毫的邪念。最后的“正定”,即必须做到清净的禅定。

“八正道”是教导我们脱离邪非的八个方法,所以是“正”;最后进至涅槊的境界,也就是“道”。如果真能坚定信念,努力奉行八正道,就具足宝贵的知见了。

(八)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说明吾人三世流转的生命,是由“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循环相续的结果。也就是说,有情众生由于一念“无明”,因而造作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随着业识投胎而有“名色”,继而“六入”成形,藉着六入接“触”外境而产生感“受”,而后生起“爱”染欲望,进而有了执“取”的行动,结果造下业“有”,“生”命的个体就此形成;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于是就在“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的循环之下,有情众生一期又一期的生命便因此流转不已;构成有情生死的这十二个条件互为因缘,因此称为“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显示的是有情生命流转的因果关系,当中“无明”和“行”是过去世的因,依此二因而生出“识”、“名色”、“六入”、“触”、“受”等现在世的果;再由现在世的“爱”、“取”、“有”再次种下来来世“生”、“老死”的果。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生命。生命究竟从何处来?又将往何处去呢?只要了解“十二因缘”,只要我们开启般若的慧眼,就会知道生命的去来了。

有般若就能知道生命去来的实相,有般若也才有忍的力量面对现实的人生。人在世间生存,要有智慧、要有力量才能化解一切困难,才不会被逆境打倒。忍是智慧,忍是力量,忍是认识、接受、担当、负责、处理、化解的意思。佛教讲“忍”有三个层次.即: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生忍”就是对生存条件的认识,进而具备处理的力量;“法忍”就是对宇宙诸法的了解,从而直下承担,转化心境的作用;“无生法忍”就是如实知见一切事物不生不灭,进而自由自在游诸国土度脱众生的世界观。

所谓“生忍”,一个人要维持生命,必须要能忍。例如,为了工作上班,必须早起赶公车,必须忍受塞车、寒热、睡眠不足等身体上的疲累之苦,乃至人事上的意见不合、爱情情仇等。可以说,人要维持生命,要能生活下去,就必须忍耐,这就是“生忍”;生忍就是一种从生活中淬炼出来的智慧与力量。

所谓“法忍”,就是吾人除了维持基本的生存之外,还要活得自在,所以心理上的贪嗔痴成见,都要能自我克制、自我疏通、自我调适。也就是体认一切诸法和事物的实相为“缘起缘灭”,把心安住于此真理而不为生灭所动。例如,对于世间上的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功名利禄、人情冷暖等,不但不为所动,而且要能真正地认知、处理、化解、消除,这就是“法忍”。法忍就是一种体悟“缘起性空”,明白因缘果报,通达事理人情的般若智慧。

所谓“无生法忍”,就是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是了知一切法本是不生不灭,无所谓忍或不忍,一切都是法尔如是,这就是“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一种觉悟无生之理,察见一切无生之法的实相智慧。

总结“忍”的意义:“生忍”是为了生存在人间所酝酿的耐力;“法忍”是在转识成智,是用佛法所产生的智慧;“无生法忍”则是随缘随处能洞察一切事物本不生灭的自在境界。能够拥有“生忍”,就具足面对生活的勇气;能够拥有“法忍”,就具备斩除烦恼的力量;能够拥有“无生法忍”,则在在处处无不是桃源净土、自由自在的世界。

多年来我在世界各地推动人间佛教,所谓“人间佛教”,就是以佛法来美化人间,也就是把佛陀对人间的教化、开示,一一落实在生活里,透过对佛法的理解与实践,增加人间的幸福、快乐、美满。所以我把“人间佛教”定义为“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举凡“佛说的”三皈五戒、四摄六度、四无量心、缘起中道、无常苦空、五停心观、三十七道品等有助于提升人性之“净化、善美”本质,也就是人生所需要的教理,都是人间佛教所要弘扬的佛法。只是佛教的经典汗牛充栋,常令有心学佛的人望而兴叹,因此多年来我云游在世界各地,经常遇到信众问我:“我们想信仰佛教,但是佛教书籍那么多,不知道要看哪一本书,才能全盘了解佛教?”

对此,为了让有心深入佛法堂奥的社会大众,能够有系统、有组织、有条理地了解佛法的全貌,我经过数十年的酝酿,编纂一套《佛教丛书》,把佛教的内容分为十类:一、教理,二、经典,三、佛陀,四、弟子,五、教史,六、宗派,七、仪制,八、教用,九、艺文,十、人间佛教。每一类编纂成一册,以三十万字为限,力求条目清楚,文字简洁,内容不相重复而互辅互成。其中“教理”的部分,我更依照学佛的次第,以及学佛应该认识的根本教理,分门别类的简单介绍,例如:

(一)怎样做一个佛教徒:“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奉行八正道”。

(二)最初的根本佛法:“缘起”、“四圣谛”、“三法印”。

(三)佛教的真理是什么:“空”、“业”、“因果”、“中道”。

(四)佛教的主观与客观:“十八界——心物结合的世间”、“五位百法—一百种心事的内容”、“转识成智——成佛必备的智慧”、“一念三千”。

(五)真实的自我:“心”、“性”、“明心见性”。

(六)学佛的次第:“信解行证”、“五乘佛法”、“三学增上”、“止观双修”、“四禅八定”、“五停心观”。

(七)学道者的魔障:“五欲六尘”、“三毒五盖”、“生死烦恼”。

(八)三世流转的生命:“十二因缘”、“十法界”。

(九)佛教的圆满世界:“涅槃寂静”、“解脱自在”、“法身实相”。

(十)佛陀的样子:“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陀十号”。

(十一)佛教的时空观:“时间刹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长”、“空间须弥纳芥子、微尘容虚空”。

(十二)佛教的宇宙观:“三界二十八天”、“天堂与地狱”、“三千大千世界”。

(十三)佛教的人生观:“苦乐交集”、“五趣流转”、“四大皆空”、“五蕴非有”。

(十四)佛教的净土思想:“五乘共法的净土——兜率净土”、“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人间佛教的净土——唯心、华藏、佛光净土”。

(十五)人间佛教的建立:“从人道到佛道”、“从入世到出世”、“从自利到利他”。

(十六)人间佛教的生活:“四恩总报”、“食存五观”、“三轮体空”。

(十七)如何实践佛法:“惭愧忏悔”、“发心立愿”、“六度四摄”、“四无量心”、“回向”。

(十八)佛学的组织法:“三藏十二部经”、“结集”、“判教”。

以上只是希望有缘阅读此部《佛教》的人,都能对佛教的真理有完整的认识与了解。佛教的真理告诉我们:要离“苦”,才能得安乐;要知“无常”,才能有希望;要懂“无我”,才能融入大众;要明“空性”,才能真空妙有;要消“恶业”,才有美善的人生;要识“因果”,才能心甘情愿;要透“缘起”,才能真相大白;要行“中道”,才能安身立命;要证“般若”,才能自由自在;要圆满“涅槃”,才能究竟人生。

综上所说,般若是佛教的主轴思想,尤其阐扬“缘起”,成为宇宙最高、最微妙的真理。般若的层次内容,说明真理要有平等性、必然性、普遍性,尤其“平等”是今日世界人类和平的一个重要轴心,我在“佛光人四句偈”里就写到:“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

平等是和平的希望之所系,现在举世各界,包括学术界、政治界、宗教界等,都在倡导和平,但是大部分都只在利害关系上着眼,所以不能和平。唯有佛教的无我、慈悲、尊重、包容,尤其还要有般若的平等,才能克竟其功。因为世界所有伟大的、崇高的、深远的、殊胜的事物,没有一个不具备平等的内容,例如阳光普照大地、空气普及一切、流水普润万物、大地普载众生,所以佛陀证悟平等,他也倡导“四姓出家,同为释氏”的平等观。因此,有了般若的平等,才有和平的希望,才是人类的光明;能以平等为基础,和平才有真正实现的一天,而不会沦为空洞的口号。

二、慧的开发——知识巧思,人间慧解

如前所说.般若不等于知识,般若不必外觅,般若是从我们真如自性中流露出来的智慧方便;但是般若自性的开发,则需要透过“闻思修”,才能进入“三摩地”,所以学佛要“多闻熏习”,而且要“法门无量誓愿学”,尤其要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

学佛既然要发度众之心,自己就先要具备各种知识、能力。在古代印度有所谓的“五明”,即:

(一)声明:语言学、声韵、训诂、音乐。

(二)工巧明:科技工艺的知识。

(三)医方明:卫生保健、医药的知识。

(四)因明:逻辑推理、伦理学。

(五)内明:专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学,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学。

以上五明,涵盖面虽然很广,然而在今日多元化的社会,似乎已不敷所需。现在的社会,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学问五花八门,诸如哲学、科学、文学、医学、心理学、天文、地理、艺术等。虽然知识不等于智慧,更不是般若,但知识是人生的动力,有了知识,可以改变自己的气质;有了知识,可以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有了知识,可以为国为民做出许多建国的方案和计划。有了知识,商工的品质就会不一样;有了知识,科学、哲学就能提升;有了知识,才能启发思想,甚至改变世界。

就拿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来讲,西方哲学家一开始就研究人类与自然、人权与神权、人与天争等问题,他们重视人的存在价值,所以从哲学演变到后来,科学昌明,科技特别发达,因此西方社会十分重视“实用主义”。反观东方哲学,一向重视人心与性善、性恶的探讨,对人伦、道德、心性等人的精神世界之说明,着墨很多,因此西方文化重视物质文明,东方文化重视精神世界,此中早已见出端倪。

早期的西方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开启了西方哲学的大门。尤其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哲学之父”,在他之前,西方哲学一向偏重于宇宙自然的研究,到了苏格拉底才开始关心起与社会人生有关的伦理道德等问题。他开创的人生哲学,扩大了西方哲学的思想领域,其弟子柏拉图虽然是个“唯心主义”者,但他的“理想国”希望把国家制度化。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倡导“实践哲学”,以改善人类生活的伦理学为思想特色。因其师承苏格拉底以街头为学术殿堂的自由学风,反对刻板的教学法,后人尊为“逍遥学派”的师祖。他们的学说主张,至今仍为世人所推崇。

此外,尼采否定神权,肯定人存在的价值,主张重估一切价值,是“存在主义”的先驱之一;康德以自然科学来探讨哲学理论,是“唯心主义”的创始人;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理性主义,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乃至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鼓励人类追寻真理,卢梭呼吁人类从现代文明重返自然;甚至悲观主义的叔本华,其“意志第一”的学说,还是带给后世对人生充满无限的希望。

不过,在西方诸多哲学思想家的学说理论当中,尤以达尔文的“进化论”,说明宇宙万有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此说推动了世界的一大进步。另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发现、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观等,都对人类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大大改变了整个世界对宇宙“现象界”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