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上)
4633400000015

第15章 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下(1)

——二○○六年十二月十日讲于香港红磡体育馆

人间佛教的慧学

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各位居士,大家好!

时间过得真快,三天的佛学讲座今天已经进入最后一天了,今天的主题是“人间佛教的慧学”,这是一门开发般若自性的学问,也是“人间佛教戒定慧”三学的圆满。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佛教里有一位“观自在”菩萨。“观自在”指的就是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观世音菩萨又名“观自在”呢?主要的是因为观世音菩萨是从“般若观慧”里获得自在的菩萨,他能自由自在地观察人间的心意,解救众生心理上的痛苦,拔除众生身体上的烦闷,所以名为“观自在”菩萨。

不过这种说法其实也不尽然,因为佛陀成道时曾经宣示过:“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的自性,其实都本自具足“般若智慧”,只是被烦恼无明所覆盖,因此不能显发;现在如果我们能够开发自心本性的“般若智慧”,以般若的慧眼洞彻世间实相,让我们生活能够超越一切好坏、得失、有无,不被世间的金钱所买动,不受感情的诱惑而妄动,不因权势的威迫而盲动,能够活出?自己的尊严,过着不被外境所动的般若人生,时时观人自在、观事自在、观境自在、观心自在,那么人人都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自然就是人人都是“观自在”了。

“观自在”就是观照自己在不在。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活得自由自在,而不愿意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但是谁能给我们自在呢?答案是:唯有自己开发般若智慧,找回般若自性,才能活得自在。因此,继前面两天讲过“人间佛教的戒学”、“人间佛教的定学”之后,今天所要讲的“人间佛教的慧学”,就是希望帮助大家从佛法里开发“真如佛性”,让每个人都能像观自在菩萨一样,以“般若观慧”来“照见五蕴皆空”,如此才能“度一切苦厄”。

说到苦,人都怕苦,喜欢快乐,但是苦是人生的实相,人的内心有贪、嗔、痴三毒之苦,身体上有生老病死的无常之苦,乃至忧、悲、苦、恼、无明,甚至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苦苦”,都让人生苦不堪言。

烦恼是苦的根源,虽说人生“苦乐参半”,偶尔也有快乐的时候,例如金榜题名是快乐、事业有成是快乐、妻贤子孝是快乐、财源滚滚是快乐、大病初愈是快乐、喜获麟儿是快乐、苦尽甘来是快乐……但是世俗的快乐.无论是感官或精神上的,都不究竟,也不长久,都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短暂的快乐过后,还是会有失去的落寞之苦,甚至有时候因为耽于快乐,不知上进,往往乐极生悲,这就叫做“坏苦”。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求闻达于诸侯,是个安于平凡的人,既不贪爱权势名位,也不羡慕高官厚禄,我能甘于淡泊,不被外在的物质有无,不受人事的好坏所动,因此能够无忧无喜地过日子。然而一个人即使有此修养,只是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迁流不住,都是刹那生灭,无法常住安稳,因此身心仍不免受到无常的逼恼,而有“世事无常”的慨叹,这就是“行苦”。

苦、空、无常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是佛陀所说的三法印,但佛陀同时也指示对“涅槃寂静”的追求。因此“苦是增上缘,不是真目的”,佛教之所以说苦,主要是让众生知苦、离苦,其最终目标还是为了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所以苦是人间的现实,但并非我们的目的,佛教的目的是要脱苦,寻求快乐;现世悲苦的实相不足以代表佛教,佛教的真相是禅悦与法喜。佛教其实是个欢喜的宗教。

然而过去佛教界的人士大多偏重“苦”的倡导,因此常令有心学佛的人望而却步。我个人一向提倡人生要追求快乐,人人应该乐观进取,不要老是把“苦”挂在嘴边,应该彻底了解苦的形成原因,找到对治的方法,那么我们就可以远离痛苦的渊薮,享受真正快乐的人生了。

关于苦的原因,我曾经把它归纳为七点:

(一)我与物的关系不调和:苦的来源,第一个因素是我与物之问的关系不调和。譬如居住的房子空间太小,家里人口又多,拥挤不堪,不能称心如意,自然感到痛苦。晚上睡觉时,所用的枕头高度不合适,一夜无法安眠,精神不济,难免心烦气躁,也会痛苦不安。

除了身外之物会带来种种的不便与痛苦之外,甚至长在我们身上的毛发、指甲等,如果不加以适当的修剪、洗涤,所产生的污垢也会带给我们困扰,因此古人常拿毛发来比喻烦恼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又说:“头发是三千烦恼丝。”没有生命的物质,和我们的生活,其关系实在密不可分。

(二)我与人的关系不调和:人我关系的不调和,是苦恼的重要因素。譬如自己喜爱的人,偏偏无法厮守在一起,而自己讨厌的人,却又冤家路窄,躲避不了。这就是佛教所谓的“爱别离苦”和“怨憎会苦”。

有时由于个人的见解不同,办事方法千差万别,彼此引起冲突摩擦,产生痛苦。有时自己小心翼翼做事,生怕得罪了人,但是看到一群人背着自己窃窃私语,心中就感到惶惶不安,以为别人一定是在批评自己。由于人我关系的不能协调,也会让人感觉人生痛苦,日子难过。

(三)我与身的关系不调和:有人说:“健康是第一财富。”假如没有健康的身体,纵然拥有天下的财宝、旷世的才华,也无法发挥功用。偏偏身体的衰老病死是自然的现象,任何人也逃避不了。再健壮的人,也有衰弱的一天;再美丽的容貌,也有苍老的时候。年轻时,虽然可以逞强称雄,但是随着岁月的消逝,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器官也会跟着退化,眼睛老花了,机能衰退了,动作迟钝了,完全不复当年的生龙活虎、叱咤风云。一个小小的感冒,就足以使我们缠绵病榻数日;一颗小小的蛀牙,就够我们整夜辗转反侧,不能成眠。由于我与身体的关系不能调和,种种的苦恼也会接踵而至。

(四)我与心的关系不调和:心是我人的主宰,如一国之君,操纵着一切。古人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我们的心如野马脱缅,到处奔窜,不接受我们意志的自由安排。譬如当我们的心中生起贪嗔痴等烦恼时,虽然努力加以排遣,却是那么的力不从心,又譬如心中充满种种的欲望,虽然极力加以克制,却又事与愿违,不能随心所欲。这种由于我与心的不调和而产生的痛苦,实际上并不亚于身体不调和所带来的苦痛。身体的病苦,依靠珍贵的药材、高明的医师治疗,痊愈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心理的毛病,有时连华佗也束手无策。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埋怨别人说:“你都不听我的话。”其实最不听话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的心。我们无法叫自己的心不起妄念,不生烦恼,自己的心实在是世界上最难征服的敌人,我们和心如果处于敌对的关系,每月干戈不断,痛苦交迫也就是必然的了。

(五)我与欲的关系不调和:人不可能没有丝毫的欲望,欲望有善欲和恶欲之别。好的欲望譬如希望成圣希贤、成佛作祖,或者希望创一番事业,服务乡梓社会,造福人群国家,所谓立功、立德、立言等三不朽,佛教称这些向上求进的欲望为善法欲。另外如贪图物质的享受,觊觎官运的显赫,眷恋爱情的甜蜜等等,佛教称这些可能使我们堕落的欲望为恶法欲。善法欲如果调御不当,会形成精神上的重大负担,产生很多的痛苦,更何况恶法欲,如果无法善加驾驭,和我们的心保持良好的关系,其所带来的痛苦,更是不堪负荷。

(六)我与见的关系不调和:见,指的是思想、见解。物质上的匮乏、欠缺,还能够忍受,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思想上的寂寞、精神上的孤独,古来多少真理的追求者,都是孤独的彳亍于真理的道路上。因此陈子昂有“独怆然而泪下”的悲叹,佛陀也有人涅槃的念头。而令我们感到痛苦的思想是“似是而非”的邪知邪见。

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些邪见外道,主张修持种种的苦行:或者倒立于林间,或者在火边烧烤,或者在水里浸泡,有的人绝食不饮,有的人裸形不穿,极尽能事使身体受苦,企图藉着苦行以获得解脱。但是由于这些外道的思想不纯正、见解欠适当,徒然使身体受到折磨,增加许多无谓的痛苦。邪知邪见能陷我们于痛苦之中,是障碍我们追求真理的最大绊脚石。

(七)我与自然的关系不调和:从人类的文化史来看,人类最初的活动,就是和自然一连串战争的记录。自古以来,自然界带给我们的痛苦,举凡地震、海啸、风灾、水灾、旱灾、森林火灾等,真是不胜枚举。任何一个天灾,都会带来严重的灾情,譬如水量过多,泛滥成灾,平地变成汪洋,无处安身;反之水量太少,干旱成灾,大地龟裂,无法耕作,都足以危害生存。所以,我与自然界的不调和,所带给我们的苦恼,都是显著而且直接的。

总说人生有无量无数的苦,而万般痛苦,都是因为有“我”,如老子所说:“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人因为有“五蕴和合”的色身假我,因此有贪爱、执著、嗔恚、愚痴等轮回生死的烦恼根本。

所谓五蕴和合,是说我们的生命,由物质的“色”和精神的“识”,加上心识活动所产生的作用——受、想、行三者所积聚而成。这五者只不过是条件的组合,是暂时的存在而已,如果因缘不具足的话,一切都将归于幻灭。但是一般人的观念认知里,以为五蕴和合的色身是永远不灭的,因此将它执著为真实的自己,于是产生种种的贪爱,因而流转于痛苦的长夜。假如我们能够洞察“我”的虚妄性,证悟本来无所得的“性空”妙理,自然能超越一切的痛苦。因此“我”是烦恼痛苦的根本,唯有“无我”才能解脱自在。

话说在一场超过十万人观赏的足球赛里,有一位先生一边抽烟,一边观看球赛。由于全神贯注,忘了手上的香烟,一个不小心,烟屑燃烧到隔壁一位先生的衣服。“嗳哟!好痛!”抽烟的人一看,不得了!我的香烟烧到别人了,赶忙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被烧的人也聚精会神地看着激烈的比赛说:“不要紧,回去再买一件。”

两人的对话才刚结束,不知不觉中香烟又烧到前面一位小姐的头发上,“嗳哟!好痛!”小姐抚摸着秀发,娇呼一声,抽烟的人一听,糟糕,自己又闯祸了,忙不迭地又赶快道歉说:“对不起,我的香烟烧坏了你的头发。”小姐不假思索的脱口说:“没有关系,回去再买一个就是了。”说完又全神贯注地看起球赛来了。

为了看球赛,衣服烧了不要紧,连头发被烧也不介意,这就叫做“浑然忘我”。这还只是“忘我”的境界,就已经能够不受外境所苦,可见如果能够有“无我”的智慧,当然就更能远离一切痛苦了。

苦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真理,而好乐恶苦是众生的本性,现在举世之间,各种学术、经济、医药等不断精益求精,乃至科学家多少的发明,无非都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活,希望将痛苦减少到最低程度,甚至政治家的口号也都是为了替人民除苦。但事实上,一般社会上的济苦助贫,解衣推食,只能方便地解救一时的困苦,不能彻底拔除痛苦的根本;唯有自己有了般若智慧,才能洞烛苦的来处,然后加以“应病与药”,如此才有力量除苦。也就是说,有了照见五蕴皆空的“无我”智慧,才能究竟离苦得乐,这也是为什么学佛要“勤修戒定慧”,要不断“三学增上”的原因了。

今天针对“人间佛教的慧学”,仍然提出四点看法如下:

一、慧的根本——般若缘起,人间慧本

二、慧的开发——知识巧思,人间慧解

三、慧的应用——生活行仪,人间慧用

四、慧的圆满——同体共生,人间慧圆

一、慧的根本——般若缘起,人间慧本

世间上一般的宗教,大多重视信仰或慈悲,唯有佛教重视理性,追求智慧。佛教认为开发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伪,断除烦恼,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脱,所以“人间佛教的慧学”第一点提出:“般若缘起”,是为“人间慧本”。

谈到般若,人生有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那就是如何找到自己.也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所谓“本来面目”,就是“般若自性”。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一个问题,佛陀成道时曾经说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也就是说,凡夫众生与佛一样,都具足成佛的性能,可是为什么佛陀早已证悟成佛,而我们却还在生死轮回呢?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把自己的般若自性发掘出来,就如月亮被乌云遮蔽,所以不能放出光明。现在如果我们能找到自己的般若自性,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那么在人间生活不仅富贵荣华,更是一种无上的解脱自在。

般若对人生的重要,从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他所讲说的内容有偈云:“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架共八载。”从这首偈语可以知道,佛陀四十九年的说法当中,光是讲说般若经就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可见般若的重要。

般若经讲的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佛教对宇宙人生的看法。般若不是知识,不是学问,不是哲学,般若就是我们的法身、真如,般若是众生的平等自性。在般若、法身里,没有生、佛的名词对待,没有自、他的形象差别。所以经中说:“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

般若甚深微妙,所谓:“般若自性无能喻,凡夫二乘不能测,等觉菩萨不能知,唯佛世尊独能了。”般若是诸佛证悟的境界,本来不可说,也不容易说,但为了便于大家了解,我把它分为四个层次,即:众生所能了解的般若是“正见”,声闻、缘觉二乘人的般若是“缘起”,菩萨的般若是“空”,真正的“般若”只有三世诸佛知道,也就是要到成佛之后,才能真正认识般若。

首先从浅的方面来讲,一般众生的了解,总以为般若就是智慧,但智慧不能代表般若,智慧是一般的知识,“知”识生“病”会成为愚“痴”,以致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般若不能说是知识,也不能说是智慧。般若是我们永恒的生命,是不死的真如,但事实很难说得明白,勉强举譬来讲,例如我们用眼睛看外境,是山是水、是花是草,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能把万物看对了,看正确了,就如照相机,把光圈、距离调正,照出来的相片没有走样、没有偏差,只要我们对世间的看法正确,这就是几夫众生的般若,也就是“正见”。

正见就是离诸颠倒邪见的正观,是如实了知世问与出世间因果的智慧,是透过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佛教的教理来观察宇宙万象而获得的正确见解。就广义来讲,凡是佛教所认可的道理,都属于正见,例如正见因缘果报、正见善恶业力、正见无常苦空、正见佛道永恒,这都是正见。

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往往可以影响其一生;学佛修行就是要修正过去不好的习性,改往修来,所以正确的观念、见解,十分重要。有的人学佛,受到一些委屈,遭遇一些困难,就退失道心,半途而废,甚至对佛教诸多怨言,责怪佛菩萨没有好好庇佑他,这就是没有正见。所谓正见,就是对于自己所信仰的真理,不论遭遇任何疑难,都不动摇信念,反而更加坚定信心,把持立场,为护卫公益、宣扬真理而奋励不惧。也就是说,我们要明了世间有善有恶、有业有报、有前生有后世、有圣人有凡夫的道理;有善恶,圣凡、三世、业报的观念,才知道摄护三业,行善止恶,而能免堕三途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