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下)
4633300000023

第23章 人间佛教的蓝图 上(6)

“佛教以慈悲为怀”,这是人人耳熟能详的口头禅。然而如果进一步去探讨慈悲的真义为何,则不一定人人都能了解。《法华义疏》说:“慈悲即拔苦与乐。”佛教的三藏十二部虽然有无量的法门、教义,但是皆以慈悲为根本;“慈悲”是菩萨“施化之本”(《妙法莲华经文句》),一切佛法如果离开慈悲,则为魔法。《宗镜录》说:“以菩提心而为其因,以大慈悲而为根本,方便修习无上菩提。”菩萨因众生而生大悲心,困大悲心而长养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萨看到众生的忧苦,不激发慈悲心,进而上求下化、拔苦与乐,就无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慈悲心是菩萨成佛的必要条件。

慈悲不是佛教徒的专利,慈悲是一切众生共有的财富,人间因为有了慈悲,生命因此充满了无限的意义;颠沛的人生岁月里,因为有了慈悲,前途才有无限的憧憬。慈悲之心是万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慈悲就是佛性,有了慈悲,众生因此皆得成佛。

慈悲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当公理正义遭受无情的打压排挤、当正人君子受到无端的毁谤抨击时,能够挺身而出,这就是一种勇敢的、积极的慈悲。慈悲要有智慧,慈悲不是一时的恻隐之心,《摩诃止观》说:“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无缘无念,普覆一切;任运拔苦,自然与乐。”慈悲是透过公理的感动助人,慈悲不是热闹的随众起舞,而是心存正念的服务济人;慈悲也不是私心的利益亲友,更不是有所求的惠施于人,慈悲的最高境界是怨亲平等、无我无私的利益众生。

慈悲并不是一个定点,而是情感的不断升华,《华严经》的“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种“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的胸怀,就是慈悲。慈悲也是做人应该具备的条件,一个人宁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慈悲!有人说慈悲就是爱,但是世间的爱有染污性,处理不当时,反而变成痛苦的渊薮、烦恼的来源。《观音玄义记》说:“慈悲即是誓愿。”慈悲是净化的爱、升华的爱,是无私而充满智慧的服务济助,是不求回报的布施奉献,是成就对方的一种愿心,集合了爱心、智慧、愿力、布施,就是慈悲。

慈悲是自己身体力行的道德,不是用来衡量别人的尺度,真正的慈悲也不一定是和颜悦色的赞美鼓励,有的时候用金刚之力来降魔伏恶,更是难行能行的大慈大悲。

一般人都知道慈悲,人人都会说慈悲,甚至于自己也在奉行慈悲,但是对于慈悲的意义与层次却不一定能透彻了解。譬如某人做了破坏公益、伤害他人的事,必须接受惩罚时,有些人就会为此人求情说:“慈悲慈悲他嘛!”慈悲由宽恕包容变成了姑息纵容的意思,是曲解了慈悲的涵义。

佛经里曾经引用许多的譬喻来说明慈悲的可贵:

(一)慈悲如良药 身体有病痛了,适当必要的药物能医治沉疴痼疾;心理有伤痛了,慈悲的清凉法水能抚慰受创的心灵。

(二)慈悲如船筏 在茫茫无际的生死大海,有了慈悲的舟船,能够冲破惊涛骇浪,到达安乐平稳的目的地,免除在爱河欲流中灭顶的危难。

(三)慈悲如光明 有了慈悲的光明照耀,能够破除黑暗,如实地看清世间的真相。有了慈悲的光明,人间充满着希望,前途有无限的憧憬;颠沛困顿的逆境,有了慈悲的依怙,都能化险为夷、转逆为安。

(四)慈悲如伴侣 朋友随时陪伴在我们的身边,能给我们鼓励劝勉,有了慈悲的善友,必能无事不办,所到亨通。

(五)慈悲如摩尼宝珠 污浊的水中放入了明曜的摩尼宝珠,就可以杂质沉淀,清澄见底;在复杂混乱的人间,有了慈悲的摩尼宝珠,就能照破一切昏迷,化复杂为单纯,转混乱为宁静。

慈悲之心是万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人间所以使我们恋栈,是因为人间有慈悲。一个家庭如果缺乏慈悲,纵然再豪华舒适也形同冰窖;一个服务机关如果没有慈悲,即使待遇再优厚,也难留住人心。亲人彼此没有慈悲的心,形同陌路,谁也不愿经常往来。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能走进每一个人的家庭里,让每个人在家庭的正厅供奉着?就是因为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我们供奉菩萨,就是希望把慈悲带入家庭。

慈悲虽然是如此的重要,但是社会上有不少人往往曲解慈悲的涵义,遂让慈悲由宽恕包容变成姑息纵容,导致社会失序;甚至运用不当,致使慈悲沦为罪恶的温床。例如滥行放生,反而伤生害命;滥施金钱,反而助长贪婪心态等。因此,慈悲的足如果没有智慧的目来引导,悲智不能双运,有时不应该慈悲却滥行慈悲,有时应该慈悲却不知慈悲。其实有时看起来不是慈悲的行为却是大慈悲,有时候看似慈悲的举止反而不是慈悲。因此只有慈悲,没有智慧,好比飞鸟片翼、车舆单轮,无法飞翔行走,圆满成功。

所谓不应该慈悲而滥行慈悲者,譬如父母给儿女金钱吃喝嫖赌,看似慈悲,其实却害了孩子。孩子做错事,不但不加处罚,反而欣喜鼓励,纵子行凶,也是不当的慈悲。或者不明事理布施他人金钱为非作歹,助纣为虐,都是不应该慈悲而慈悲。

所谓应该慈悲而不慈悲者,譬如看到有人破坏社会的正义公理,不能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反而临阵退缩不敢去做,这就是应该慈悲而不慈悲。有人热心兴学办教育,培养青年人才,不但不能参与赞助,随喜赞叹,反而加以破坏毁谤,也是应该慈悲而不慈悲。

有时看似不是慈悲的,而实际上却是大慈悲,譬如杀一个强盗而救了成千上万的百姓,杀生看起来是不慈悲的,可是为了要救更多的人,其实是在行大慈悲。道教的三茅道士中,小师弟为了帮助妇人一家,看起来好像是贪恋繁华,为五欲所动,实际上他是在五欲六尘之中修行。三师弟的做法乍看不是慈悲,其实是充满方便智慧的慈悲之行。印度波斯匿王的王后末利夫人,她以慈悲智慧挽救了御厨的生命,看起来好像破戒、不守法,但是这种不顾己身利益,只为他人安危着想的胸怀,正是看似不是慈悲而实际上是大慈悲的菩萨行。

不是慈悲的,有时候是慈悲;是慈悲的,有时候反而不是慈悲。譬如放生本来是慈悲,但是放生不当反而成为杀生的愚行。甚至放生食人鱼,乍看之下他好像在行慈悲,可是食人鱼放在水中不仅会吃掉小鱼小虾,更可能吃人害生,这能算是慈悲吗?

慈悲不仅是理念上的了解,慈悲更应该是身体上的付诸实践。有名的沩山灵祐禅师,临终时发愿来世出生为水牯牛,替大家服务,为众生代劳。灵祐禅师这种“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的心就是慈悲心。

唐朝的智舜禅师“割耳救雉”,为了救护生灵不惜割舍自己的身体,这种“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德行,正是慈悲的具体表现。

佛教里的修行人,为了草木的生长,不忍随便践踏脚下的草木;为了可怜飞蛾的扑火,宁可晚上不点灯火;为了过往的鸟雀,常在庭院留些稻谷;为了雨季中的虫蚁,宁可安居不作远行,这都是慈悲心的流露。

慈悲也有层次上的深浅,一般凡夫的慈悲爱行,以自己的父母、妻子、亲属等彼此具有因缘关系者为对象,施予对方财物关爱。这种慈悲对象不广大,并且含有私情私爱,所以顶多只能做到一时的慈悲、一念的慈悲、有缘的慈悲、有情的慈悲、有求的慈悲、有相的慈悲、热闹的慈悲、直接的慈悲、消极的慈悲。

但是到了二乘菩萨,他们认为一切诸法皆是虚幻,由缘所生,所以能随缘度化众生,给予所需。尤其诸佛如来的慈悲,他们视一切众生与自己平等一如,一切有缘无缘众生都要度化摄受。所以佛菩萨能够做到永恒的慈悲、无限的慈悲、无情的慈悲、无缘的慈悲、无求的慈悲、无相的慈悲、寂寞的慈悲、间接的慈悲、积极的慈悲。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其实才是真正的慈悲。

慈悲是苦难人生的依止,有了慈悲,人间就有了光明希望。今日的社会充满暴戾、脱序的现象,更需要人人建立自他互易的观念、建立怨亲平等的观念,也就是凡事换个立场为别人着想,甚至把众生看成和我一体,如此就能兴起慈悲的念头了。

中国有一句话说“仁者无敌”,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慈悲没有对手,慈悲可以克服一切的魔难。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贪欲,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嗔恨,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骄慢,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怖畏。在二十一世纪科技文明发达的现代化时代,现代化的最大成就是发明了比科技文明更为重要的人际沟通。如何才能做到人际之间的完美沟通交流?只有时时以布施、爱语、同事、利行的四摄法来行慈悲、实践慈悲;唯有人人用慈悲的眼睛等视一切众生,用慈悲的语言、慈悲的面容、慈悲的音声、慈悲的心意来跟大众结缘,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和谐、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