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有效德育:基于实践的探索
4627800000031

第31章 后记

写完最后一个字,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口气我憋了整整20年,从我对德育着了迷的关注,从我发誓自己写的每个字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那一刻开始,我的这本书一直在孕育着。

在深入中小学校教育的那些日子里,在与校长们长谈的那些时刻,我无不被实践的丰富、多彩、生动而折服,我看了许多书,关于德育的、社会学的、哲学的、心理学的、管理学的……但这么多的书,却无法让我将这些理论与厚重的实践相锲入,无法让我解开德育实践中的迷惑。因此,我改变了我的视角,我不想让阅读得来的理论将自己吊得高高的,然后一本正经地指点实践,我更愿意每天到实践中拾掇着教育者们的智慧,然后回来思考,再思考,一点点地将之串连起来,铺成校长们、教师们欲说还休的感悟体系,寻找来自实践的可能规律。

研究德育,我的着力点就是在“有效”这一问题上,如果一个理论的建构不是建立在有效的问题上,而只是为了说事而说事,又有何益呢?因此,本书的结构就围绕着“有效”而展开。

第一编,“培养社会的脊梁”就是希望通过对实践的历史分析使人们明确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从而根本上找到德育工作的关键抓手。这是解决中国德育问题的理论基点。

第二编,“学校德育的管理策略”主要通过解剖学校德育工作,表达自己的思考脉络:德育的成功固然需要现代德育理念的指导和工作思维的创新,但真正使德育发挥其社会功能的,使道德概念转化为人的素质的,最终还是落实到科学的德育管理上。无数的德育实践告诉我们,科学的、细致的学校德育管理是德育成功的关键,也是优质学校与普通学校的根本区别所在!

第三编“班主任专业成长及其管理”就是想通过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班主任,使学校管理者和班主任们能够更好地找到提升德育工作质量的途径,使所有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能够更有效地工作。

在此,感谢广大的广东省的校长们和教师们,是你们生动的教育实践故事帮助我完成了初步的德育思考,使这本小书终于可以问世。

王蕙

2012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