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钟吕丹道修炼入门
4626300000002

第2章 钟吕丹道概述(2)

道家是以老子《道德经》为核心的学说派别,道家也是对天道的系统概括和认知升华。《道德经》已经说明了这一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里明确指出:“道”是可以用心感知的,是用心感知的异乎寻常的存在。所以,“道”就是妙,就是玄,不妙不玄不足以为“道”。玄妙是“道”的特征。就天道而言,天道是用心灵认知玄与妙。就“道”而言,天道是心灵认知“道”的过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的生成是有层次性的,不同层次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万物遵循“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存在势态。这是对《周易》气理结构的系统概括。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人认识“大道”的方向和过程,人想要成就为“四大”之一,必须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也进一步指明了认知和认识天道的方向。

《道德经》是集东方古老的华夏民族的天道思想、宇宙哲理、思维智慧之大成,并把它推到了人类智慧最高的境界。在世界思想史上,极少有人能达到老子的境界。许多著名思想家只能认识到现象界,他们只知道相对而不能了解绝对。《黄帝内经》和《周易》作为阴阳之道,把人们引向了隐象界,并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老子之“道”这一超绝古今的伟大发现,是世界上最具有智慧的学说,因为它不仅把握了现象界,超越了隐象界,还达到了无象界——宇宙的本体境界。老子实现了从现象界到隐象界、再到无象界的个人超越和升华,又为后人指明了超越之路。由此促成了道家学派的产生,标志着中华文化的内核完美地建立起来了,中国的古代文明达到了鼎盛时期。

由此也促使人们参悟天道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人类古代文明的标志不是物质文明,而是灵性文明。透过史前文明的遗址和文明古国的遗址,人们不难有所意识。在神人杂居的远古时代,神(巫觋)以灵性认知客观世界,人以意识认知客观世界,两者的相互结合开创了人类的古代文明。世界上大多数民族或国家没有实现灵性认知的理性化,也没有使灵性认知与意识认知的结合得以延续。人们不得不依靠主观意识认知客观世界,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积累,才有了今天的物质文明。庆幸的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实现了灵性认知的理性化、系统化,经过由整体到局部、由轮廓到精细的漫长积累,形成了以天道文化为核心的内核文明。它与表象的人文文化相结合,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天道文化进一步延伸,形成了道家文化、道教文化、丹道文化等。天道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文化,是根就不表露在外,它承袭上古,以隐象和无象为研究对象,从更高的层次深入认知客观世界,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和积累,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方法体系,人们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却不甚了解,称之为神秘文化;是根又不断地滋养于外,它支持和辅助着社会人文文化的发展,形成儒道相兼相容的文化构成,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政治上,参与和推动社会的进程;在思想上,影响和渗透在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在医学上,创立中医并推动其发展;在民族性格上,体现出对天地万物有着特殊的感受和理解;……正是因为拥有丰富、多层、深邃、博大的内核文化,中华文化本身就具有着超强的向心力、凝聚力,表现在文化的自主性、整体性、稳定性。这是中华民族特色的根源所在。

5.《周易参同契》——道、易、法三位一体的丹道体系初建

天道文化经过长期的理性积累,形成了《黄帝内经》、《周易》,经过老子的集大成,形成了《道德经》。人们如何能够深入天道之中,达到高深的境地,需要具体的方法,这便促使了丹道的形成。现存最早的丹道著作是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是以黄老之道为核心,以《周易》为理论,借外丹炉火之法,阐述凡人经修炼而能成仙得道的全部过程。“道”是宇宙的本源,它可生化为一、二、三和万物,又是天地万物的最终归宿。它包含着宇宙生成之理,蕴藏着宇宙运化之机。人要参悟大道,修真成仙是明智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周易》是天地万物生成和运化的基本模式,其中包含着人们认识天地万物的思维方式。人欲与天地同在,必须顺天理而行,合人道于天道之中。由此,形成了修真过程的基本原则或系统,为后人修炼指明了方向。《周易参同契》融道、易、法于一体,它告诉人们:人体是一个宇宙,其中又包含着诸如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脉路,内外窍穴等无数个小宇宙;同时,人体又是地球中的一个小宇宙,是太阳系乃至天体宇宙中的一个小小宇宙。小宇宙只有顺应大宇宙而生化,方可与大宇宙同在。具体来讲,修炼五脏六腑之气与地球自转相合,修炼任督二脉之气与月亮运行相合,修炼十二经络之气与太阳运行相合。按照这条思路进行探索,就一定可以修真成仙,入虚合道。

《周易参同契》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建立了一个道(思想)、易(理论)、法(实践)于一体的完整思维模式,为探索人体奥秘和宇宙奥秘,提供了一整套独特的世界观、认识观和方法论,初建了丹道体系。它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思想源泉,也是东方思想文化的精妙典范,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永久性的价值和支撑力量。

6.《灵宝毕法》——丹道体系的形成

钟离权,字云房,生卒不详,咸阳人。师承王玄甫,得长生之道,乐于寻仙访道,云游四方。隐于终南山时,于石壁间得《灵宝经》,尽获修真奥秘。

吕岩(公元798~?),字洞宾,号纯阳子,渭南西逸人。吕洞宾师承钟离权,得丹道修真全要。

钟离权、吕洞宾之所以能够修真成仙,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套系统的、完善的修炼方法(这套修炼方法被王重阳称为“三仙功”)。为了说明这套修炼方法,钟离权传吕洞宾《灵宝毕法》,为了进一步论述《灵宝毕法》,师徒二人以问道传道的形式著《钟吕传道集》,“深达道妙,凡仙家不传之秘,于此尽情掬示,纤悉无隐,循环参修,此无歧误之弊,能入真仙之境,是成五祖七真、一切圣贤之要典。”吕洞宾完成了《灵宝毕法》的修炼后,又传世《太乙金华宗旨》。《太乙金华宗旨》是《灵宝毕法》的一部分,是专门修炼人的元神、灵性的方法。《灵宝毕法》、《钟吕传道集》和《太乙金华宗旨》构成了浑然一体的性命双修的钟吕丹道体系。其特点是:

第一,集以往之大成。

《灵宝毕法》从六个方面的说明,《太乙金华宗旨》针对灵性的专论,《钟吕传道集》用十八个专题的论述,三者相得益彰,构成了一整套系统规范的丹法体系,其内容和形式都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创绝世之新奇。

《太乙金华宗旨》中关于识神、元神和灵性的修炼方法精巧无比,绝世无双(后人称之为“千古之秘”),它连接和沟通着《灵宝毕法》中的诸法诸段,使钟吕丹道的体系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第三,立丹道之正统。

后世丹道诸派皆奉钟吕为宗祖,皆称是钟吕丹道的传承,这客观上确立了钟吕丹道的正统地位。

第四,开精妙之绝伦。

钟吕丹道包含着人类的三层认知(识神认知、元神认知、灵性认知)、三层思维(识神层面的理性思维、元神层面的灵感思维、灵性层面的特异思维)、三层文明(精理、气理、神理),开示了生命的本质和境界。

总之,钟吕丹道以宇宙生化之理,阴阳演化之机,五行运化之妙,阐述了丹道的全部过程,系统、完整、透彻、精确地记述了道家修真的思想和理论,完美地建立了道家修真之理之法的体系;它犹如架设在凡人和“真人”之间的天梯,只要凡人能沿梯而上,就能实现“真人”之梦;它穷究人生之生死历程,完成了人体生命的自我超越和再生;它探幽人类之起源和归宿,实现了宇宙中不同种类生命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它透彻宇宙之生化玄机,悟得了宇宙本源的虚空和有无,使天地万物之灵——人——通过炼功、修德、悟道,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达到“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的人生最高的终极境界,映照古人、今人、未来人之心。

二、钟吕丹道的主要经典

钟离权、吕洞宾的主要著作有:

钟离权的《灵宝毕法》、《破迷正道歌》,钟离权据《周易参同契》而作的《云房三十九章》,吕洞宾作《百字碑》、《沁园春》、《谷神歌》、《敲爻歌》、《窑头坯歌》、《指玄篇》、《太乙金华宗旨》等,钟离权述、吕洞宾集、施肩吾传《钟吕传道集》,施肩吾作《西山群仙会真记》,钟离权弟子陈朴作《陈先生内丹诀》,彭晓作《还丹内象金钥匙》,陈抟作《无极图》,后人辑作《吕祖全书》等等。以吕洞宾署名的著作很多,其中多为后人依托或扶乩降笔,甚至是伪作。

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把与钟吕丹道相关的著作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核心著作,即系统论述丹道的主要经典著作,有《灵宝毕法》、《钟吕传道集》和《太乙金华宗旨》。

第二类是论说著作,即针对丹道的某一侧面进行论说的主要著作,有《破迷正道歌》、《云房三十九章》、《百字碑》、《沁园春》、《谷神歌》、《敲爻歌》、《窑头坯歌》、《指玄篇》等。

第三类是相关著作,即由他人写的与钟吕丹道相关的著作,有《西山群仙会真记》、《陈先生内丹诀》、《还丹内象金钥匙》、《无极图》、《吕祖全书》、《大丹直指》等。

钟吕丹道对后代道教修持产生的影响巨大,南宋张紫阳为代表的南派丹法和金代王重阳为代表的北派丹法,均以钟吕为宗,再往后的三丰派、西派、东派、中派等也都奉钟吕为祖。关注各个道派的经典著作,有助于全面认识钟吕丹道。

三、钟吕丹道的传承脉络

按道家规矩,“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道士在古代分为六阶:一、天真道士,二、神仙道士,三、山居道士,四、出家道士,五、在家道士,六、祭酒道士。道士据道行高低另有道号,粗分之,道士有三类:山道(山洞穴居道士)、家道(道观道士)和居士(居家道士)。

山道以修阴阳五行、五术(命、卜、相、医、山)、人与天之间的关系等为宗旨,主要寻找人的三世、三界之间的关系,方法是以自己的身体为实验对象,对证天体和人体之间的关系,总结人体长生的经验及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目的是要寻找宇宙的祖宗,最终达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目的。

家道以修经文、礼仪,并继承道教传统的仪式、文化、传承为主,任务是保管、整理和学习道教经典,主要是寻找人类的祖宗。

居士分多种,有山道居士、家道居士及信徒居士等之分,名号不同,其传承、信仰各不相同。山道居士的传承来自山道,其信仰及修炼方法与山道基本相同;家道居士的传承来自家道,其修炼的体系及信仰主要来自于家道。只要信仰道教,都可成为信徒居士,无论其有无传承。

钟吕丹道有着玄妙神奇的特点,其传承的独具特性也是理所当然的。

1.法脉传承与道派传承

由于钟离权、吕洞宾都不是道士,而丹道又属于道教的修炼方法,这就有了法脉传承与道派传承之别。法脉传承是指丹法的传承者也可能是道士,也可能不是道士。道派传承是指道教内部派别的传承,一般都是在道士之间传承。道派传承中,极少数的道士得到了丹法的传承。

钟吕丹道的传承脉络是:

北宗始祖:王玄甫,名诚,字玄甫,号东华帝君或紫府少阳君,汉代东海(今山东兖州)人。幼慕真风,白云上真引之入道,遂居于昆仑山烟霞洞,韬光晦迹,又徙居代州五台山紫府洞天。后授度门人钟离权,嗣弘法教。全真之道由此盛行,故被尊为北宗第一祖。

北宗二祖:钟离权修道前官至大将军,后因兵败入终南山,遇东华帝君授以至道,遂弃俗入道。世称东华帝君为北宗始祖,钟离权为北宗二祖。

北宗三祖:吕洞宾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幼登仕途,屡考不第。遇钟离权,始知“黄梁梦觉,忘世上之功名”,于是入道,炼成仙道。常翱游人间,自称回道士。世称北宗三祖。

北宗四祖:刘海蟾修道之前官至丞相,得自称正阳子的道人点拨,豁然醒悟,出家云游,专心修行,后得道仙去。世称北宗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