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
4623800000004

第4章 沙漠文化的缔造者——蒙昧时代的阿拉伯人(3)

皮特拉是奈伯特王国的都城,位于海拔较高的高原地区一个由岩石凿成的要塞处,故又被称为“岩石城”。皮特拉作为王国的大都市,以其重要的自然地理位置扼守着西亚的通道,这里有沿途唯一的甘甜水源,并能为商人们提供各种生活所需。公元前4世纪末,也门、叙利亚、埃及、伊拉克的驼队和商队们云集皮特拉。可以说,皮特拉沟通了古代西亚、北非、红海以及地中海直到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奈伯特人的经济也因此而繁荣。王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技艺娴熟的建筑师和手工艺制作者共同建造了享有盛名的岩石剧场、宫殿和石窟。

富庶的奈伯特王国在与各个部落及国家之间的贸易中逐渐吸取其他文明,建立了自己的文明。奈伯特人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他们的文化属于一种“混合文化”。北方的阿拉伯语是他们的生活用语,他们还通晓阿拉米语,借用阿拉米语的字母创制了奈伯特文字体系,现在的阿拉伯语字母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公元1世纪后,从东方到西方的商道转向北部地区,奈伯特王国逐渐衰落下来。罗马军队也开始对东方各国进犯,公元106年,辉煌一时的奈伯特王国被罗马所灭,并入罗马帝国,改名为“阿拉比亚省”。

台德穆尔王国台德穆尔是大马士革以东100公里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这里水源丰富,土地肥沃,片片枣椰林给台德穆尔带来了无限生机。台德穆尔由希伯来语中椰枣“塔木尔”一词演变而来,西方人称台德穆尔为“帕尔米拉”。

台德穆尔是东西方文化和贸易相互交流的驿站,来自印度、土耳其乃至中国的驼队、商旅都汇集于此。这里还有丰富的物产、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贸易,台德穆尔实在是沙漠中难得的绿洲,是大漠中的瑰宝。

早在公元前2世纪,叙利亚的阿拉伯部落就建立了台德穆尔王国。公元前1世纪时,罗马人占领了叙利亚,把台德穆尔改名为“帕尔米拉王国”。从此,帕尔米拉王国成为罗马人的领地。直到公元254年,台德穆尔新国王阿齐纳登基,才使王国步入辉煌的鼎盛时期,成为可与罗马帝国相抗衡的西亚强国。就在王国迅速发展之际,国王阿齐纳及长子却被自己的侄子乌纳暗害。当台德穆尔王后宰努比娅得知丈夫惨遭暗杀时,强忍悲痛,以坚强的意志代幼子摄政,自封为“东方女王”。

宰努比娅不仅是一位聪慧美丽的王后,而且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的巾帼豪杰。她不畏强暴,毅然派遣使者朝见维多利亚女皇,建议双方分兵合击罗马。她派兵占领了叙利亚、伊拉克和埃及,并越过小亚细亚,直达博斯普鲁斯海峡,控制了与远东相连的海路交通要道和罗马货物的主要来源地。

宰奴比娅女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英勇果敢,不仅保住了亡夫留下的江山,而且还使台德穆尔王国得以扩展。对于宰奴比娅的扩张,罗马皇帝坐立不安,调动了最精锐的部队进攻台德穆尔王国。公元273年,奥尔良皇帝攻破台德穆尔城,宰奴比娅和幼子被俘,后押往罗马,囚禁于铁牢,直至含恨离世。

宰奴比娅酷爱独立、自由,在敌人面前她坚贞不屈的故事至今在叙利亚广为流传。沦陷后的台德穆尔王国受尽了苦难,罗马人占领了这一美丽富饶的王国,疯狂掠夺,肆意破坏,一个强盛显赫的王国虽然变成了一片废墟,但台德穆尔王国的文明并没有在历史长河中被淹没,他们的语言属于阿拉米语种,他们的文化是叙利亚、希腊和波斯文化的混合,其文化遗产至今犹存。

游牧的贝都因人

在古老的阿拉伯半岛广袤的沙漠中,生活着一群阿拉伯人。他们逐水草而居,在沙漠旷野中过着游牧的生活,这些游牧的阿拉伯人就是贝都因人。他们以氏族部落为单位,过着原始的公社制生活。在浩瀚的沙漠中赶着驼群、羊群游牧,住的是随时迁移的帐篷,终年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

半岛上茫茫的沙漠将贝都因人分为两部分:南方阿拉伯人和北方阿拉伯人。南方阿拉伯人居住在半岛上的时间最长,其历史和文化非常悠久。他们是盖哈坦人(Gahtan)的后裔,在经营牧业的同时,还从事农耕,是半岛上的土著阿拉伯人。使用古典的南阿拉伯语,即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语很类似的赛伯邑语或希木尔语。而北方阿拉伯人是外来的阿拉伯人,他们是阿德南人(Adnan),其祖先可追溯到先知伊斯玛仪的后裔。阿德南人大都生活在希贾兹和内陆地区,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局限,他们以游牧生活为主。阿德南人最初使用希伯来语,后来接受了盖哈坦人(南阿拉伯人)的语言,逐渐形成了北方阿拉伯语并取代了南阿拉伯语,而北方阿拉伯语又发展成为现代阿拉伯语。南北两部分的阿拉伯人具有“土著阿拉伯人”和“外来阿拉伯人”的区别。他们在种族、宗教信仰、文化地域及生活方式上都有差异,他们世代为仇;到伊斯兰教统一阿拉半岛时,他们的宿怨也未能完全消除。

贝都因人的职业就是养驼、养羊、狩猎和劫掠。他们都忠于本部落,为了部落的利益,勇于拼杀,不惜牺牲性命。对于其他部落的人和财物,则可以任意掠夺和杀害,彼此间的掠夺被认为是男子汉英勇气概的体现。

长期单一的游牧生活以及沙漠资源和物质的贫乏,使得贝都因人无休止地相互抢劫、掠夺。从而导致了这一民族宗族主义非常盛行,人们都热衷于血亲复仇。

在贝都因社会里,男人们负责打猎、放牧和作战,而女人们则负责砍柴、挤奶等家务劳动;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低下,生下女婴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象征。因此,活埋女婴是贝都因社会流行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婚姻方面,贝都因人则重视血缘关系和近亲繁殖。

游牧的贝都因人是阿拉伯半岛居民生活的一个折射,通过这一画面,我们可以了解到游牧的贝都因人的生活。贝都因人慷慨好客,彪悍尚武。贝都因的生活中洋溢着浓郁的阿拉伯沙漠文化的气息。

象军的故事蒙昧时期的阿拉伯半岛上有个名叫艾布拉哈·艾希拉姆的埃塞俄比亚人,他杀死了也门的国王,夺取了王位,但他并不满足,他要占领半岛的首邑——麦加,以打通希贾兹地区的香料之路,于是他以宗教为借口向麦加发动战争。

朝觐的季节到了,也门人都准备去克尔白天房。艾布拉哈见到他们,不解地问:“你们去哪儿?”人们回答:“去麦加天房朝觐。”他说:“你们不要去天房,我要给你们建一个更好的朝觐处。”艾布拉哈便用红、白、黄三色大理石修建了一座房子,上面用金银镶嵌,几个大门也都镶有金片。他命令人们向它朝拜,可是谁也不去那里朝拜。人们要朝觐的只是麦加的卡尔白天房,任何地方都不能取代麦加。

艾布拉哈恼羞成怒,决心要毁掉卡尔白天房。公元570年的一天,他亲率大军,用象队为前锋,直奔麦加而来。一路上,他接连战胜了前来拦截的阿拉伯人,很快就来到麦加,并抢走了麦加商人阿卜杜·穆塔里布的二百峰骆驼。

麦加人陷入无比的恐慌之中,纷纷来找阿卜杜·穆塔里布商量对策。阿卜杜·穆塔里布对人们说:“艾布拉哈要毁坏神圣的天房,可是古莱什部落打不过他们,应立即躲到山上去。”人们听了阿卜杜·穆塔里布的话后,麦加人感到无力挽救卡尔白,只好怀着悲愤的心情上山躲避。

但是,阿卜杜·穆塔里布却没有随人们一起上山,而是前往会见艾布拉哈。艾布拉哈问他来干什么,阿卜杜·穆塔里布镇静地说:“我要国王还给我那两百峰骆驼。”艾布拉哈不解地问:“难道你只跟我谈二百峰骆驼的事,而不谈你和你的祖先们所朝拜的天房的事吗?我可是为了毁掉它而来的。”阿卜杜·穆塔里布仍然平静地说:“我只是骆驼的主人。至于天房,它的主人自然会保护它的。”说完,阿卜杜·穆塔里布扬长而去,上山去找古莱什人了。

不一会,艾布拉哈果真带领着军队和象队向卡尔白进发,眼看一场灾难就要降临于卡尔白天房了。突然间,从北方的天空飞来一群群鸟,向艾布拉哈的军队投下飞石,天花和麻疹也顿时在士兵中间蔓延开来,士兵们的胳膊烂掉了。艾布拉哈见此情景,吓得仓皇逃走。侵略者逃走后,阿拉伯人从山上下来,朝卡尔白跑去,向安拉表达他们的谢意。正如阿卜杜·穆塔里布所说,天房确有自己的主人来保护。

阿拉伯人把这一年称作“象年”,就在这一年,穆罕默德诞生了。

阿拉伯古代诗歌的瑰宝——悬诗

悬诗在阿拉伯语中被称为“穆阿拉格”,即悬挂着的意思。悬诗是蒙昧时期阿拉伯半岛上最著名的诗歌作品,一直口耳相传,后人加以收集整理,汇编成《悬诗》诗集。悬诗是在赛诗会上胜出的最佳诗篇,用金水抄写在布上后,悬挂在克尔白天房的帷幕上,供人们鉴赏,或被人们拿回家挂在帐篷中央的柱子上,日夜诵读,背记在心。穆阿拉格有许多不同的名称,由于是用金水来抄写,又称为“描金诗”,又由于其诗句光彩精美,字字如珠落玉盘,故也叫串珠集或项圈诗。

被阿拉伯历代文学家和史学家公认的悬诗共有7首,作者分别是乌姆鲁勒·盖斯、塔拉法、祖海尔、赖比德、阿慕尔、昂泰拉、哈里斯。但也有人认为还应该加上纳比埃、艾尔萨、阿比德三人的作品,这样悬诗共有10首。悬诗往往以抒情和怀旧起兴,内容反映出游牧的阿拉伯人的思想感情、生活场景和社会状况。第一首悬诗是乌姆鲁勒·盖斯的诗作,乌姆鲁勒·盖斯首开阿拉伯诗歌“荒原”题材的先河,写作技巧高超娴熟,被认为是阿拉伯诗歌传统的开创者,在阿拉伯文学诗歌艺术史上,具有较突出的地位。

悬诗朗朗上口,词句情深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