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
4623800000021

第21章 阿拉伯人在安达卢西亚(1)

阿拉伯人对欧洲西南门户伊比利亚半岛的出征,是阿拉伯人所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它标志着阿拉伯人在非洲和欧洲的拓疆行动达到高峰。此次深入西班牙的远征,无论从其进军的速度或其成功的程度来说,都是富有戏剧性的。伍麦叶王朝的著名将领穆萨·伊本·努赛尔自公元700年担任北非长官以来,从迦太基以西,把拜占庭人永远驱逐出境,将阿拉伯帝国的边疆逐渐推向大西洋,为进入欧洲取得了立足点。

阿拉伯人在安达卢西亚长达800多年的存在,将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带到了欧洲,成为东西文明交往的重要桥梁,极大地推进了东西方文明沟通与交流,特别是有力地促进了欧洲文明的复兴。阿拉伯伊斯兰的安达卢西亚,像一把光芒四射的火炬,照亮了中世纪黑暗的欧洲。

阿拉伯人进入之前的西班牙公元5世纪初叶,西哥特人进入西班牙半岛,以独裁专制的君主制统治着那里。他们是阿利乌斯派的基督教徒,因此,信奉天主教的当地土著人对异端派的哥特人的统治大为不满。大批沦为农奴和奴隶的土著人,更是时刻想着要改变自己悲惨的命运。另外,哥特族的国王,对信奉犹太教的居民也进行残酷的迫害,力图强迫他们改信基督教。公元612年,国王下令让全体犹太教徒到教堂洗礼,违令者一律驱逐出境并没收全部财产。这一迫害政策使信奉犹太教的居民迫切盼望救世主的出现。此外,哥特族王室和贵族之间在政治上的争斗导致激烈的内部倾轧,也从内部侵蚀了王国的统治根基。公元6世纪末,罗德里克废黜威帖萨之子阿契拉,自立为王。公元709年,这位被废黜的年轻国王向北非的阿拉伯人求援,为阿拉伯人进入西班牙创造了机会。

阿拉伯人进入西班牙

公元710年7月,穆萨任命自己的侍从塔立格为队长,带领由柏柏尔人组成第一个侦察队,共有400步兵和100骑兵,在欧洲大陆最南端的一个小小的半岛上登陆。这个半岛现在叫塔立格,就是因塔立格而得名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侦察和准备,公元711年,穆萨派遣其释奴塔立格·伊本·齐亚德,统帅由7000人组成的大军,乘坐据说是由休达城的伯爵朱利安提供的船只,渡过海峡,进入西班牙。塔立格在一座峭壁前登陆,这座峭壁后来被称为塔立格山,这也是直布罗陀海峡名称的由来。

公元711年7月19日,得到北非援兵的塔立格,统帅一万大军,在詹达礁湖岸边的巴尔柏特河口(今名萨拉多河),与罗德里克统帅的两万多西哥特军队遭遇,后者被完全击溃,罗德里克失踪,其下落成为千古之谜。

在这次决定性的战役之后,除了个别由西哥特武士统治的一些城市进行了短时间抵抗,阿拉伯军队在西班牙几乎没有遇到多大的反抗,可谓是长驱直入,势如破竹。自711年春塔立格登陆西班牙至同年夏天,这位释奴出身的将军连克马拉加、科尔多瓦、格拉纳达和托莱多,在短短数月间便成了半个西班牙的主人。

公元712年6月,穆萨亲率一万多名纯粹由阿拉伯人组成的军队进入西班牙,先后攻克了赛维利亚和梅里达等塔立格避开的城市和要塞。经过约一年的时间,穆萨几乎将整个西班牙置于伍麦叶王朝的统治之下。穆萨委任自己的次子阿卜杜拉·阿齐兹担任西班牙的埃米尔(省督),自己带着数量庞大的战利品从陆地慢慢返回叙利亚。穆萨这次自北非向东的凯旋,一直成为阿拉伯史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作为哈里发帝国的一个行省,西班牙被阿拉伯人称作安达卢西亚,哈里发派省督管辖,初都赛维利亚,后迁至科尔多瓦。穆萨的继任者曾于717年或718年越过比利牛斯山脉,720年攻克赛普提美尼亚,随后又占领了纳尔榜。732年10月,图尔战役的失败,阻止了阿拉伯人继续向欧洲挺进的步伐。

半岛的政权由埃米尔掌控,虽然在名义上归北非的总督管辖,但实际上其政权几乎是独立的。自732年阿拉伯军队在图尔战役受阻后,到755年短短的23年期间,埃米尔的职务更换多达23次。如此频繁的调换,使当地政局陷入混乱,无法进行连续有效的管理。阿拉伯人内部的宗派斗争和与柏柏尔人之间的民族矛盾也日益突出,威胁着本来就十分薄弱的统治。在这危急时期,幸免于阿巴斯人屠杀之难的伍麦叶王室后裔阿卜杜·拉赫曼·穆阿维叶于755年来到安达卢西亚,乘机建立了后伍麦叶王朝(756—1031年)。自此,阿拉伯人统治的西班牙——安达卢西亚正式脱离了东方阿拉伯伊斯兰帝国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一个独立的王朝,于756年称安达卢西亚科尔多瓦埃米尔王国,于929年改称科尔多瓦哈里发王国。

后伍麦叶王朝的建立

阿卜杜·拉赫曼·穆阿维叶是伍麦叶王朝第十任哈里发的孙子,母亲是柏柏尔人。750年,这个20岁的青年,在其忠实能干的释奴白德尔的帮助下,化装成平民百姓东躲西藏,成功避开了阿巴斯人的追缉和暗杀,在巴勒斯坦、埃及等地漂泊流浪。于755年逃到摩洛哥的休达,受到他的舅家柏柏尔人的保护。阿卜杜·拉赫曼派白德尔渡过海峡与安达卢西亚的叙利亚军队联系,因为他们的首领都是伍麦叶王朝的旧部。处在动乱之中的安达卢西亚各派,在叙利亚人的鼓动下,愿意在一个大家都尊重的领袖领导下,团结起来,于是于755年末派船迎接阿卜杜·拉赫曼前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位身材修长、长着稀疏红发和鹰鼻的青年,具有政治家应该具备的良好素质。他深谋远虑,为人刚毅,行事果断,很快就控制了错综复杂的局势。于756年5月打败了埃米尔尤素福,攻克科尔多瓦,成为安达卢西亚的新主人。他没有自称哈里发,仍用埃米尔的称号,只是在聚礼日的祈祷词中取消了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的名字。

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们曾试图将安达卢西亚重新置于其统治之下。

哈里发曼苏尔于761年任命阿拉义·伊本·穆斯基为安达卢西亚总督,率军讨伐阿卜杜·拉赫曼,结果兵败身亡。正在麦加朝觐的哈里发曼苏尔听到噩耗后,大声说:“感谢安拉,在我们和这样的敌人之间,安置了大海。”

从此以后,阿巴斯人再也没有打扰过安达卢西亚。当然,危险仍然存在,埃米尔尤素福的女婿纠集安达卢西亚东北部阿拉伯各首领,于777年同法兰西的查理曼结成同盟,共同反对阿卜杜·拉赫曼。查理曼于778年进军萨拉戈萨,遭到激烈反击,被迫撤退。在“悲惨的撤退之路”上,查理曼的侄子、军队指挥官罗兰受四面围攻战死,留下了中世纪最动人的史诗——《罗兰之歌》。至此,东西方两位最强大的君主再也不敢小觑安达卢西亚的这位年轻统治者。

阿卜杜·拉赫曼在战胜外敌、平定内乱后,就偃武修文。采取了一系列治国方略,重视农业,鼓励开凿运河,兴修水利,植物引种,使农业得到很大发展;注重城市建设和美化,通过修建引水桥,将清水引入首都。另外,还试图将阿拉伯人、叙利亚人、柏柏尔人、努米底亚人、阿拉伯化的安达卢西亚人和哥特人等民族铸造成一个民族。他提倡伊斯兰教所主张的宗教信仰自由,基督教徒和其他宗教的信徒完全享有信仰自己宗教的权利,不受任何干涉,他们内部的事物,由土著的法官依照自己宗教的法律裁判。

这位被阿拉伯编年史家称为“达赫利”(潜入者)的埃米尔所建立的王朝,自756年至1031年,共持续了275年。

后伍麦叶王朝的中兴

历史总是喜欢与人开玩笑,一些雄才大略者建立国家,却常常由平庸之辈来继承。这些继承者不仅不能像祖辈一样开疆拓土,有时甚至无法守住祖上的“遗产”。阿布杜·拉赫曼于788年去世。其继任者既缺乏魄力,又无治国之才,无力完成安定国家和解决各种纠纷的任务。国内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之间、阿拉伯穆斯林和安达卢西亚穆斯林之间的不信任感日益加深;原有居民和外来统治者之间、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内乱不断。以至于有人敢用石头攻击埃米尔。公开反对现政权的暴动活动不断发生,地方政府甚至脱离中央而独立。至912年,广阔的帝国已经萎缩到只有科尔多瓦及其四邻了。

时势造英雄,正当王国存亡的关键时刻,后伍麦叶的统治者中又涌现出一位令祖上欣慰的中兴之王——第八任埃米尔阿卜杜·拉赫曼三世(912—961年在位)。他继承摇摇欲坠的王位时年仅23岁。这位年轻的埃米尔有着与祖上阿卜杜·拉赫曼一世一样的刚毅和勇敢,知难而上,励精图治,逐渐将失地一一收复。到917年,开始在又一次统一起来的安达卢西亚实施仁政。为了解除南方法蒂玛人的威胁,他扩大并重新装备舰队,使非洲海岸的大部分地区臣服于他。向北,他向基督教的卡斯提尔王国和莱昂王国发动攻势。因为,自914年起,这些大胆的统治者曾利用穆斯林国家的动荡局势,不断对阿拉伯人统治的地区进行掠夺性的骚扰。阿卜杜·拉赫曼三世曾亲自出征,几乎全歼奥多诺二世和那发尔王桑卓的联军。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安达卢西亚的南方未受到北方各国的侵扰。

平息内乱和解除外患后,阿卜杜·拉赫曼觉得有必要改一下称号。于是,选择了哈里发的头衔,并在929年1月16日宣告:当今的埃米尔,在一切公共礼拜中,在所有公文中,都要称为哈里发。这时,东方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已经有名无实了。难怪有人认为,“信士们的长官”这个尊号更适合他。据说这位君主生平只享受过十四天快乐,在他和他的继承者哈克木二世(961—976年在位)以及曼苏尔侍从长(977—1002年)的治理下,阿拉伯人在西方的统治达到极盛。国家的工业、农业、商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是这样评价的:科尔多瓦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繁荣,安达卢西亚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富裕,这个国家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威武。

如日中天的政治

在阿卜杜·拉赫曼三世时期,从北方的埃布罗河口到大西洋,从比利牛斯山脉到直布罗陀海峡,都唯哈里发之命是听。哈里发的宫廷成为全欧洲最富魅力的宫廷,门庭若市,来访者不绝,拜占庭、德国、意大利、法兰西等国国王都曾派使节前来。那发尔的摄政王后托塔则带着儿子和外孙桑卓出现在哈里发的宫廷中,一为桑卓求医,二是请求哈里发发兵帮助外孙复辟。哈里发不但治好了他的病,还让他重新坐上被篡夺的王位。

在哈克木执政时,因阿卜杜·拉赫曼三世的干涉而丢掉莱昂王位的奥多诺来到哈克木的宫廷,请求帮助复辟。据说科尔多瓦的基督教法官韦利德·伊本·赫祖兰和托莱多的大主教阿卜杜拉·伊本·嘎西姆陪着奥多诺及其王亲贵戚们去见哈里发。这位基督教国王亲吻信士们的长官之手,自称仆人,乞求援助。显然,仅从科尔多瓦的基督教法官和托莱多的大主教已阿拉伯化的名字中就能看到阿拉伯太阳在那里放射出的耀眼光芒。

哈克木去世后,先由他的妻子替年仅12岁的儿子处理国家大事,后来一个叫穆罕默德·伊本·艾布·阿米尔的文书变成了王国的实际统治者。

据说他原来是太后的属下,后来凭借才干和勇气爬上侍卫长兼大臣的职位。922年他下令,凡枢密院发出的公文,都要加盖他的印章,而不再盖哈里发的印章。不过,在他看来,保留有名无实的哈里发是明智之举。

这位侍从长有个嗜好,就是不断教训莱昂、卡斯提尔和加泰罗尼亚经常制造麻烦的国王们。他于981年夺取了萨莫拉,985年平定了巴塞罗那,988年制服了莱昂城。因此,人们说,除了阿卜杜·拉赫曼三世,安达卢西亚阿拉伯的金星,从来没有放过这样的异彩。1002年,他在完成第50次出征后班师回朝的途中去世。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诗句:

他的业绩告诉你他的生平,

仿佛你跟他本人相会。

时势永不会再造出这样的人物,

也无人能像他那样保卫安达卢西亚的国境。

伊斯兰西方的明珠——科尔多瓦

这个时期,科尔多瓦成为欧洲文化的灯塔,与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并称为世界三大文化中心。当时,科尔多瓦有113000多户居民,28处郊区,700多座清真寺,300多座公共澡堂,80多所免费学校,17所大学,70所公共图书馆,其中最大的一座图书馆藏书多达40万册,比当时欧洲所有图书馆藏书的总和还多,还有8000多间商铺和许许多多的小书店。而整个欧洲在这一时期,除了君士坦丁堡,没有一座城市的人口超过30000人。当科尔多瓦的夜晚灯火辉煌时,欧洲人仍然在黑暗中摸索。路灯将科尔多瓦的大街照得通明,700年后的伦敦,还连一盏路灯都没有。1819年的德国报纸仍然在指责路灯,认为这是对上帝权力的冒犯。当科尔多瓦的人们在铺砌平坦、干净整洁的街道上悠闲行走的时候,几百年后的巴黎,下雨天如有人敢于出门走一走,街上的烂泥,定会使他吃尽苦头。当牛津大学的教师们仍然认为沐浴有损健康的时候,科尔多瓦人,却在富丽堂皇的澡堂里享受了好几个世纪了。一位来自遥远的德国北方的撒克逊修女被科尔多瓦的华丽所震撼,她留下了所有来到科尔多瓦的外宾共同的惊叹:

科尔多瓦啊!

你朝气澎湃,

你是世界的明珠,

你是美丽的代词,

你是力量的象征,

你是城市的骄傲。

阿卜杜·拉赫曼一世去世之前两年,下令修建了科尔多瓦清真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