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
4623800000019

第19章 “黑衣大食”——阿巴斯王朝时期的阿拉伯人(4)

安萨里的学说,不仅对伊斯兰东方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西方基督教经院哲学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启蒙,也产生了影响。基督教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巴斯喀和犹太教哲学家迈蒙尼德等都曾直接间接地受其思想的影响。安萨里使伊斯兰教正统派教义学理论得以完善,他建立的伊斯兰教义学体系受到正统派学者的广泛欢迎,对后世伊斯兰思想的发展一直产生着影响,被誉为“伊斯兰权威”、“苏菲神秘哲学大师”,西方学者则称他为“伊斯兰教的圣·奥古斯丁”。

《一千零一夜》

相传古代中亚有个萨桑国,国王沙赫鲁亚尔生性残暴,平生喜欢打猎。有一次,在他外出打猎时,其王后与宫中乐师私通,他发现后,愤怒之极,不但将王后和乐师一起杀死,而且还要对所有女人进行报复性惩治。

此后,他每天娶一位新皇后,第二天黎明前就把她杀掉。国王的残暴行径引起了老百姓的极度恐慌,许多年轻的女子不是被他杀死,就是随家流亡他乡,整个城市十室九空。负责为国王搜寻女子的宰相,经常为找不到一个女子而一筹莫展。有一天,正当他为没有找到一个女子不能向国王交代而发愁时,他自己的女儿山鲁佐德告诉他,为了拯救其他女子,她愿嫁给国王。在万般无奈之下,宰相只好将女儿送进王宫。山鲁佐德每夜给国王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每当故事讲到关键时刻时,天就亮了,国王为了听完故事,暂缓死刑,这样讲故事一直持续了一千零一夜,暴君国王终于被这个聪明机智的女子感动了,并与她结成长久夫妻。萨桑国也从此国运亨通,老百姓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山鲁佐德所讲的故事神奇美丽,情节起伏曲折,扣人心弦,不但在国王沙赫鲁亚尔眼前打开了一个个异彩纷呈的世界,而且还传遍了世界各地,为无数的读者带来一幅幅或赏心悦目或惊心动魄的画面,那里有丰富的宝藏,展翅的木马,诡秘的巫师,美丽的少女,勇敢的骑士,忠贞的爱情,惊险的流浪……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主要来源于几个地区:第一部分是古代波斯和印度的故事;第二部分,也就是主要部分,是以巴格达为背景的阿巴斯王朝时期的各种传闻趣事;第三部分是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时期的民间故事。

《一千零一夜》生动地反映了从公元8世纪到16世纪阿拉伯世界不同阶级和不同阶层的生活写实。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大量的诗歌、谚语和格言,采用故事套故事的结构,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引人入胜,感人至深,是中世纪阿拉伯文学史上一部最优秀的民间文学巨著。俄国著名文学家高尔基将它誉为民间口头创作中“一座最壮丽的纪念碑”。

《一千零一夜》共有主要故事134个,但在这些故事中又有许多故事,如在《驼背的故事》中,既有驼背在裁缝家里吃饭被鱼刺卡住而死的故事,还有皇帝过问此事时,商人、总管、医生对皇帝所讲的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形成大故事套小故事的结构,单取中间包含的一个小故事来看,也觉得完整美妙。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最后成书是公元16世纪的事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及写作风格对许多东西方著名作家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世界各地有各种各样的译本,最早的译本是法文译本,1714—1717年陆续出版,多达12卷,是一个叫贾兰的法国学者翻译的。一位欧洲评论家评论说:“贾兰的12卷译文,轰动了世界。几年之后,英译本《天方夜谭》便蜚声英格兰全岛。通过《天方夜谭》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伊斯兰世界的黄金时代。这些传说集合了有关古代波斯、印度、阿拉伯、希腊和希伯来的包罗万象的知识。阿拉伯人给《天方夜谭》涂上了独特的伊斯兰色彩,人们经常把辛巴德的许多美妙奇趣与荷马的奥德赛相提并论……它启发后人写出了大量航海小说,包括《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

阿拉伯—诺曼文化艺术

位于地中海中部西西里岛,是联结北非和欧洲的海上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一个交汇点。阿拉伯人对西西里岛的征服始于公元827年,阿拉伯人最先攻占了马萨拉、巴勒莫等地区,到902年占领了整个西西里岛,并统治该岛近200年之久。

西西里岛被阿拉伯人占领之后,大批穆斯林迁徙到该岛,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也随之而至。然而,西西里岛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真正繁荣,则是诺曼人于1091年征服该岛之后的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没有因为穆斯林统治的结束而衰落,反而在诺曼王朝时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发展。诺曼统治者不遗余力地吸收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重用阿拉伯穆斯林学者,从而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得以在西西里岛开花结果,形成了所谓的阿拉伯—诺曼文化艺术。

罗吉尔一世(1031—1101年)占领西西里岛之后,热心提倡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他保留了阿拉伯人制定的行政体系,留用高级穆斯林官吏,规定希腊语和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他儿子罗吉尔二世(1130—1154年在位)继位后,更是醉心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他的保护下,巴勒莫宫廷成为文人荟萃之地。其中就有中世纪杰出的地理学家和地图学家伊德里斯,他著有地理学的杰作《云游者的娱乐》,其中附有地图71张,他还制作了一个银制地球仪和一张圆盘形世界地图。这些成就为后来美洲新大陆及好望角的发现提供了主要依据。伊德里斯绘制的地图版本至今仍保存在欧洲的博物馆里。

罗吉尔二世的孙子是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1215—1250年在位),他扮演了一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捍卫者的角色。他精通阿拉伯语,热衷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研究,命人翻译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著作和阿拉伯文本的亚里士多德哲学著作作为学习的教材,他本人还将伊本·鲁世德的哲学著作中的一部分译成拉丁文。公元1224年,腓特烈二世创办了那热亚医学院,主要研究和传播阿拉伯医学,1244年,这位迷恋阿拉伯文化的德国皇帝又创建了那不勒斯大学,这是欧洲第一所官办大学,其中使用的教材都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典籍的译本。大学图书馆藏有大量阿拉伯文图书。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通过西西里岛及其他桥梁深入到西方,唤醒了沉睡中的欧洲,给欧洲打开了知识领域的大门,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早日到来。

绿衣大食——法蒂玛王朝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所在国家——埃及更是世界有名的文化古国。埃及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法蒂玛王朝就是埃及历史上一段创造出辉煌文明的时期,中国古代称之为“绿衣大食”(909—1171年)。

阿巴斯王朝建立后,什叶派人遭到迫害。什叶派的支派伊司马仪派更是潜伏四方,秘密活动。伊司马仪派传教士艾布·阿卜杜拉·侯赛因选择了到远离巴格达的北非地区活动,他宣传的伊司马仪派思想,得到众多柏柏尔人的拥护。后来,东方的伊司马仪派又派传教师赛义德·本·侯赛因从叙利亚出发,乔装商人,远赴北非。但赛义德一到突尼斯,便被官府擒获,投入监狱。于是先行者艾布·阿卜杜拉·侯赛因便组织信徒,将赛义德救援出狱,并一举起义,成功推翻了历时百年的艾格莱布王朝,将其末代国王齐雅德放逐境外。赛义德·本·侯赛因夺得了起义的胜利果实,自称是先知的女儿法蒂玛的后裔,故称新王朝为“法蒂玛王朝”,自己则改名为欧贝杜拉·麦赫迪,成为该王朝的首任哈里发。

欧贝杜拉是个铁腕人物,对内镇压反叛,对外扩展领土,相继占领了从摩洛哥到埃及边境地区的大片土地。欧贝杜拉的继承者继续向外扩张,法蒂玛王朝的舰队曾畅行于意大利、法兰西和西班牙的海岸,王朝的军队还一度占领了热那亚。到第四任哈里发穆伊兹(952—975年在位)时,曾派大将焦海尔率海陆军多次出征。公元968年焦海尔率十万大军东征埃及,终于将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希贾兹地区全部纳入到法蒂玛王朝的版图之内。937年,穆伊兹离开突尼斯的麦赫迪亚,迁都于埃及开罗。

至第五任哈里发阿齐兹(975—996年在位)时,法蒂玛王朝的势力达到顶峰,成为版图横跨亚非两洲的强大的阿拉伯帝国,与东方巴格达的阿巴斯王朝和西方科尔多瓦的后伍麦叶王朝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个时期,埃及的工商业和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空前繁荣。

焦海尔于972年建成的开罗艾资哈尔清真大寺被改为艾资哈尔大学,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地位最高、最负盛名的大学,开罗也成为伊斯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中心之一,至今仍是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

阿齐兹还在开罗建立了一座皇家图书馆,藏书多达20万册。该馆收藏了大量的珍本,其中有阿拉伯著名史学家泰伯里的手稿,有伊本·穆格法的真迹。这一时期,埃及涌现了一批在阿拉伯语言、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以及天文、数学、医学、建筑等许多领域颇有建树的著名的学者。

例如,伟大的天文学家阿里·伊本·优努斯(1009年卒)编著的天文历表,依据实测结果,修正了当时通行历表的错误。伊本·海赛木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光学家,他的专著《光学书》,是当时世界上光学领域的著作,对中世纪光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在工艺与建筑上,法蒂玛人创造出具有伟大风格的作品。例如公元1125年修建的著名的阿卡玛尔清真寺,就是法蒂玛人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法蒂玛人制作的陶器、木刻品、金属制品及青铜器工艺品,是今天世界各大博物馆里常见的古代艺术杰作。法蒂玛人的彩陶制品极为精美。可与中国的彩陶相媲美,许多建筑特色和花边装饰艺术,尤其是库非克式的雕刻,被欧洲的教堂建筑效仿和应用。

千年学府——艾资哈尔大学

千百年来,在古老的开罗城,日复一日地重现着这样一幅情景:每当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铺展在尼罗河面上,波光粼粼,分外迷人,金字塔的神秘与壮观也被笼罩在这光与影交织而成的暮色里。只见不远处,不同肤色、装扮各异的人们,正在三五成群地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疾步而行,他们去哪里呢?原来他们要去艾资哈尔大学参加礼拜并聆听各种讲座。

艾资哈尔大学成立于公元988年,“艾资哈尔”是以先知穆罕默德的爱女法蒂玛的昵称“艾尔资哈尔”命名,阿拉伯语的意思是“无比妖娆华丽的”。最初,艾资哈尔是法蒂玛王朝建造的一座规模较大的清真寺。法蒂玛王朝第五任哈里发阿齐兹是一位酷爱文学的诗人,对发展科学文化极为重视。作为发展文化事业的具体措施之一,他把父亲穆伊兹的大将焦海尔于970年建成的艾资哈尔清真大寺改为大学,这是伊斯兰历史上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

艾资哈尔继承了巴格达智慧宫的精神,广纳东西方学者,收集散落各地的各种文献典籍,广泛开展学术文化活动,渐渐取代了以巴格达作为伊斯兰学术、文化中心的地位,长期以来一直成为伊斯兰世界最负盛名的文化中心。艾资哈尔大学于988年起开始正式招生,开设的主要科目是伊斯兰教义学、法律学、阿拉伯语言文学。中世纪后期曾一度开设哲学和医学课程。成立以来,艾资哈尔大学为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伊斯兰学者,使艾资哈尔大学成为穆斯林宗教学者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