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听大愿说禅(下册)
4616200000009

第9章 禅与心灵环保(1)

前言

【编者按】

人类是地球的主人吗?是大自然的主人吗?是凌驾于所有物种的主人吗?都不是,人类只是自己的主人。

“如果说我们有享受大自然的权力,那我们同样有保护大自然的义务,不仅仅是为了使用大自然而珍惜它,更是为了表达一种感恩的心,大自然不仅仅属于今天的我们,也属于我们的后代,大自然孕育了人类辉煌灿烂的文明,是人类的母亲。感恩一切人,从感恩父母开始;感恩一切物,从感恩大自然开始”。这段感人至深又极其经典的话语就出自六祖寺方丈大愿法师2011年于6月16日在湖南省衡阳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礼堂内,为关爱戒毒人员而特别策划的《禅与心灵环保》公益讲座上作的一次深入万千人心的精彩演说,其中三百余名隔离戒毒人员和戒毒所干警代表聆听了这场广东六祖寺释大愿方丈“禅与心灵环保”的公益演讲。

古人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其实就是指我们内心的垃圾。每个人心中都有许许多多烦恼的屠刀,每解除一种,我们的心灵就能够从这种烦恼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原来心灵的自由就是解脱;烦恼的平息就是涅槃;生命的觉醒就是开悟;智慧和慈悲的圆满就是成佛。

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人有没有命运?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当这人生的四大根本问题被法师有力地提出来时,我们才发现自己的生命始终都是在无明中度过,没有谁仔细认真地思索过它们,更不懂得如何解决它们,法师的逐一解说透出的不仅仅是一位哲人的智慧,更让我们在正视自己的人生时充满无可匹敌的睿智与深沉。

禅的智慧中蕴满了慈悲,是他帮助我们成就了最究竟的心灵环保,当我们在有意无意中伤害自己和他人时,当我们的心灵垃圾堵塞我们的心智时,想想法师经典的话语吧,你辜负的又岂止是你今生的所有?

尊敬的颜政委,尊敬的各位善知识:

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回到衡阳,共同来探讨和分享禅的智慧,来净化我们的人生,启迪我们的智慧。

我1990年在衡阳出家,一直到1999年,将近十年都在湖南的岐山仁瑞寺、南岳方广寺生活,很高兴能够再一次回到衡阳跟大家一起来探讨我们今天这个讲座,就是《禅与心灵环保》。

在车上的时候我听《禅文化周刊》沈居士介绍了一下,说我们衡阳市的戒毒所在倡导戒毒从心开始,我刚进来看到有一栋楼上也有大的标语,口号说“学习传统文化,重塑幸福人生”。我想这个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戒毒我想不单单是技术的问题,更是心灵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心灵没有缺陷,就不会去吸毒。我们要真正地从心灵上面彻底能够断除的话,也是让我们的心能够觉悟和圆满。

我们这次分三个部分来跟大家一起探讨:第一部分是人类文明与生态环保;第二部分是污染的根源是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第三部分是心灵环保就是心灵健康之道。

其实第一部分是略讲生态环保,第二、第三部分都是讲心灵环保和禅的智慧对我们的启迪。

人类文明危机与生态环保

1、人类文明危机

十七大要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国家环保总局也升格为环保部,这个也都说明我们整个国家、整个社会都认识到环保的重要。

事实上环保包含了四个方面:也就是生态环保、生活环保、礼仪环保和心灵环保,最根源的是心灵环保。

在这个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与此同时,事实上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也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所以我们的生活环境、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因为人类永无休止地向大自然索取,所以使所有的资源都迅速地走向枯竭。

有个统计资料说,我们地球上全球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的储量已经不足百年之用,地球上的煤炭的储量也是只能够维持两百年。

向大自然拼命索取的另一个恶果就是,因为滥垦滥伐、破坏植被、杀戮动物而造成的生态系统平衡被严重破坏,所以也就导致了我们全球范围之内都频发气候反常、环境污染、空气和水质严重恶化、沙漠扩张等等。

事实上人类与其说是意识不到这种生存环境的恶化和危险,还不如说其实是控制不了人心之中强大的欲望和贪婪。所以当我们这个社会迅速地由道德社会走向功利社会的今天,整个社会大家的价值观都普遍比较扭曲,普遍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很多人的生活观念,这样来拼命地向大自然索取,它所造成的不仅仅是有形的生态平衡的破坏,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其实更是在不知不觉之中都在逐步腐蚀我们的心灵。

今天我们人类的物质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富足,我们有了现代化的生活,有了种种形形色色的享乐,但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幸福并没有如期而至。

事实上,现代人所面临的烦恼和痛苦甚至于比以前的人更多,生活的压力更大,活得更累,因为我们需要的不多,但是想要的太多,佛陀说这个就是贪婪。如果我们用一种贪婪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当然就会觉得活得很累,生活压力很大。

生产力的巨大的进步助长了人类更为巨大的贪婪,犹如打开了所罗门王的瓶子一样,人类心中欲望的魔鬼正在被前所未有地释放出来,这是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源。

所以,我们需要生态环保以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更需要心灵环保,因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仅仅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人生幸福,更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平衡,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人类文明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生态的危机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受到严重的破坏,内在的危机是我们片面地向外追逐财富,甚至于片面地以财富的增长来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导致到人类内在的精神田园的荒芜。由于过于看重一己的利益,也就导致到人与人之间疯狂的竞争,这个可以说是人类榨取大自然、破坏大自然的原动力。

事实上我们生存在这个世间,当然的确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但是,在我们基本的生存问题解决以后,财富并不等同于幸福。因为钱可以买到食品,但是买不到好的胃口;钱可以买到精美的床,但是买不到好的睡眠;钱可以买到药品,但是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享乐,但是买不到快乐。

并且片面地追逐物质财富,我们失去了内心的觉醒和智慧,听任贪婪的欲望成为我们人生的主宰,就会使很多人都觉得活得很累。或者因为生活节奏过快而感到身心疲惫,或者因为互相攀比而迷失自我、压力倍增,或者因为贪图享受而向下堕落,道德沦丧。

因此我们需要倡导生态环保和心灵环保,以解救人类文明的危机,使我们的精神境界能够跟随物质文明的进步而得到相应的提高。

2、生态环保

首先是要能够倡导生态文明的良好心态。

生态环保能否见效,关键是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前我们将人和大自然是看做对立的关系,人为了自己的幸福,拼命地去向大自然索取,是一种索取和被索取的关系。

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所需要倡导的应该首先是要有一种感恩的心,因为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我们需要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如果没有清净的水源,我们会干渴而死;如果没有释放氧气的绿色植物,我们会窒息而死;如果没有太阳照耀所提供的能量,地球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会停滞;如果没有平衡稳定的食物链,我们会饥饿而死。

所以我们享受着人类生存最根本的元素,也就是阳光、空气、水分,但是我们却不必为此付出任何的费用,并且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免费享受,习惯到了熟视无睹的地步。

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事实上我们从大自然所得到的又岂止是滴水之恩呢?如果说我们有享受大自然的权利,那我们同样有保护大自然的义务,不仅仅是为了使用大自然而珍惜她,更是为了表达一种感恩的心。

从更深的层面来说,大自然不仅仅是给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并且更加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孕育人类辉煌灿烂的文明。大自然所展现的大美使我们心旷神怡,就像苏轼苏东坡在《前赤壁赋》所描绘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像古人在欣赏大自然的大美之中就能够有很多的感悟,就能够消除小我的障碍,与天地万物一体而提高精神境界,陶冶情操。

但是现在很多人似乎都已经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每天所想的只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喧闹的声色刺激,所关注的也只是金钱、事业,没有闲暇去欣赏田园风光,没有心情去感受清风明月。当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悄悄溜走,消失以后,我们的心就失去滋润而变得越来越浮躁和功利。

所以,我们要从钢筋水泥的建筑之中走向大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放松身心,体会泥土带来的芬芳,在天籁、松涛、清风、明月之中感受大自然的无拘无束,无限无穷。“念天地之悠悠”,与天地合一,只有当我们真正懂得享受大自然的时候,我们才会由衷地、发自内心地感激大自然的给予,才会珍惜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不会去染污江河,那是大自然的血脉;不会去破坏植被,那是大自然的毛发;不会去过度地掠夺矿藏,那是大自然的骨骼。因为大自然不仅仅属于今天的我们,也属于我们的后代。

并且,大自然孕育了人类辉煌灿烂的文明,是人类的母亲。比如说长江、黄河孕育了绵延五千年的灿烂的华夏文明,恒河和印度河孕育了印度文明,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了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和巴比伦文明。

人类的一切文明都离不开生存的要素——大江大河,所以我们要能够以感恩的心来面对大自然。并且人类的繁衍生息、文明进步都离不开大自然,所以我们要对一切都心存感恩。感恩一切人,从感恩父母开始;感恩一切物,从感恩大自然开始。

《韩诗外传》上面有记载一个故事说,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个叫皋鱼的人,这个皋鱼在路边悲痛地哭泣。原来皋鱼一直在追求学问,所以他周游列国,到处去寻师访友,很少停留在家里面侍奉父母,在他还在路途上学习的时候,接到消息说他的父母亲都相继过世了,所以皋鱼后悔父母在世的时候没有很好地尽孝,现在已经是追悔莫及了,他感叹地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岁月是一去不复返,不可追的,如果我们父母亲健在的时候没有好好地尽孝,也是后悔莫及啊。

孔子就对弟子们说:“你们要以此为戒。”于是弟子之中有十三个人都向老师辞行回家去尽孝,好好地孝养父母。事实上这个是我们做人的基础,孝道文化是中国一切传统文化的根源。父母亲是给你生命、包容你、对你的爱没有半点保留的人,也是从你投胎受孕开始就为你牵挂一生,愿意为你付出一切的人。这个是父子有亲的天性,父母亲跟儿女的亲情是自然的天性。

圣人的教育就是把这种孝道的天性保持一生,行孝就是顺着我们这种父子有亲的天性而行,并且发扬光大,对待所有的人都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去行孝,去献上爱心和温暖,这个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仁”,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慈悲”,这样的教育就是帮助人成圣成贤的教育。

听颜政委介绍说,我们从去年底开始就在推动《弟子规》和《三字经》的教育,我想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个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德之本。我们看中国人写“教化”两个字,“教”一边是“孝”,那边是个“文”,所以教化就是“孝文化”,所以这是我们一切德行的根本。

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情商比智商更为重要。一个人幸福与否当然需要好的智商,但是更需要高的情商,智商高但是情商不高的人,他的心是扭曲的,他很难有这种感知幸福的能力。情商是什么呢?心理学上说情商就是人格,人格就是我们内在的关系模式,也就是“内在的小孩”跟“内在的父母”的关系,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在六岁以前就基本形成了。

因此我们现在的儿童教育、学前教育往往有个误区,父母亲关爱小孩子,希望小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在很小的时候就给他灌输种种的知识,背唐诗、学钢琴、学绘画,学很多,以为这样就能够让小孩子将来成大器。但事实上父母亲不必太忙于在小孩子太幼小的时候就给他灌输种种知识,给他很大的学习压力,让他的童年扭曲,这样不是好的教育方法。

因为事实上最重要的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这才是将来的人生幸福与否的压倒性的关键之所在。我们懂得心理学会知道,事实上很多后来的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心理疾病都是因为在小的时候,在六岁以前,他内在的关系模式没有平衡,不健全。

所以有一个平衡的内在关系模式很重要,我们每个人心里面“内在的父母”跟“内在的小孩子”这个关系会影响到我们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看待他人的关系的观点的不同。如果是“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这个人就懂得自爱;如果“内在的小孩”尊重“内在的父母”,那么这个人就学会了爱别人。

很多的心理疾病都是因为内在关系模式失去平衡所引起的。比如说前几年很多报纸都在报道杨丽娟,有一个女子叫杨丽娟,她很痴迷香港歌星刘德华,她的父母亲就陪着她跑到香港去要见她心中的偶像,那也没有见到。最后这个父亲在香港跳海自杀。

我们可以看到,因为痴迷刘德华而闻名的这个杨丽娟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她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不平衡,所以才产生这样的悲剧。她的父母亲极度地溺爱她,结果就导致到杨丽娟她的心中“内在的父母”这一极非常虚弱,“内在的小孩”这一极非常强大,所以杨丽娟没有爱父母、爱别人的能力。她在父母面前,乃至于后来在媒体面前都像是一个只知道索取的小孩子,没有爱父母和爱别人的能力,甚至于她对于自己父亲的死亡都缺乏正常人应该有的哀伤,这个就是内在的关系模式失去平衡了。

相反的,杨丽娟的父亲杨勤冀,他的内在关系模式也是不平衡的,跟他的女儿恰恰相反,“内在的父母”过于强大,因此他不懂得自爱,为了满足女儿的不合理要求而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后来我们看新闻报道,很多细节就可以判断心理学上这一条定律,报道上面说杨勤冀去到再好的朋友家里面也从来不坐人家的凳子,甚至于不喝人家一口水,那就说明他没有什么自爱,他是很极端地溺爱儿女,内心之中“内在的父母”过于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