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金刚经讲话
4615800000031

第31章 见身无住离相见性分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①

【原典】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②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③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译文】

“须菩提!你认为,佛可以从具足色身见到吗?”

“不可以的,佛陀!不应该从圆满庄严的色身之处去见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说过,圆满报身,只是因缘假合的幻相,缘尽则灭,不是真实不变的实体,只是假名为色身而已。”

“须菩提!可以从具足诸相中见到如来吗?”

“不可以的,佛陀!不应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处去见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诸相具足,是性德圆满而示现的幻象,是为了度化众生才显现的,并非真实的相貌,不过是一时的假名罢了。”

【译文】

①此分说明如来的圆满报身,有相皆是虚妄,离诸相才能见性,也才能见得如来。

②具足色身:指圆满报身佛的总相,即三十二相。

⑧具足诸相:指圆满报身佛的别相,即一相中也有无量相好具足。

【讲话】

关于身相的问题,在第五分及第十三分,佛陀问须菩提:“可以身相见如来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此身相与三十二相,是应化的色身。第二十分经文中的“具足色身”和第五分、第十二分的色身,有什么不同处呢?

前分佛陀建立佛眼贯通五眼,遍知恒沙界众生心行,且以“三心不可得”的智慧为用,空去内心之相,而广行布施。此分为除行者对佛显现于外的具足色身,及五眼神通妙用生起住相,因此再以“见身无住”,铲除吾人对诸佛的色身,生起贪著。

一、圆满报身非如来心。

二、随形相好非真如体。

第五分和第十三分的身相、三十二相,是指应化身,但此分的“具足色身”则为万德庄严,百福相好的圆满报身。经文中佛陀言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此句的“如来”是报身佛,亦即具足圆满的报身佛,非真如理体,无相的法身佛。

一、圆满报身非如来心

此分佛陀正显“佛非色见”之理,盖清净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哪里有永恒存在之相?佛陀借“见相非住”亦推广福德无实之性。具足色身之相,仍属有为的,不是不染一尘的般若本体。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二《分别三身品》: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了知法身?为除诸烦恼等障,为具诸善法故,唯有如如智;是名法身。

前二种身,是假名有;此第三身,是真实有;为前二身而作根本。何以故?离法如如,离无分别智;一切诸佛,无有别法;一切诸佛,智慧具足;一切烦恼,究竟灭尽,得清净佛地。是故法如如,如如智,摄一切佛法。

善男子!譬如日月,无有分别;亦如水镜,无有分别;光明,亦无分别;三种和合,得有影生。如是法如如,如如智,亦无分别;以愿自在故,众生有感,现应化身。如日月影,和合出现。

经论中关于如来三身之说,约有三种:

(一)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

(二)法身,报身,应身。

(三)法身,应身,化身。

其关系如下:

自性身——法身;

爱用身:自受身——报身,他受用身;

法身:法身,报身;

变化身——应身;

应身:应身,化身。

佛陀在第五分和第十三分先破除应身非法身,在此更进一阶把圆满报身也一并剔净,令行者不被有相的身所惑,而忘失有个如如之身,独超三乘六道之色身。

如来说具足色身,是佛顺俗谛说;即非具足色身,是顺真谛说;是名具足色身,则为中道第一义谛而说。

法身离言诠形色,非有为的色身能涵盖得了,其功德庄严,又岂是三十二相之法数可说尽。如《维摩诘经》:

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或以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

又黄檗禅师之《传心法要》:

如今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佛法等。

太原孚上座有一次在扬州光孝寺讲《涅槃经》时,有一禅者因听讲至三德法身,广谈法身妙理时,禅师忽然失笑,孚上座讲罢,便请禅者喝茶,问道:

“我对佛学的研究,仅是依文解义,不够深契佛旨,适蒙见笑,希望您能不吝慈悲,给予指教。”

禅师:“座主刚才所讲的三德法身,在我听来,座主并未认识法身。”

座主:“我刚才所讲的,有哪些地方不妥当呢?”

禅师:“你再讲一遍。”

座主:“法身之理,犹若太虚,竖穷三际,横遍十方,随缘赴感,靡不周遍。”

禅师:“我不说座主讲的不对,只说座主对法身体相妙用,未能认识。”

座主:“既然如此,请慈悲为我开示。”

禅师:“你信得过我吗?”

座主:“我怎能不信呢?”

禅师:“那你从现在起,停止讲经旬日,于室内端然静虑,收心摄念,善恶诸缘,一起放下!”

座主就听从禅师所言,每日静心息虑,从初夜至五更,一天闻鼓275角声,忽然契悟,便去扣禅师的门。

禅师:“教你保任大法,夜来为何酒醉?”

座主:“今日始知过去讲经,将生身父母鼻孔扭捏太紧,致使不能任性逍遥,从今以后不敢在语言文字上多生是非!”

座主便罢讲经,遍历诸方,终能名闻宇内。

孚上座离却文字解义,敛心澄虑,观照寂然,善恶诸缘一时抛下,终明白语言文字不过是渡河之舟,背负无用,而契人生身父母,思议不及的真人面孔。

吾人对于形相色身,心起尊卑高下的妄想,不知自尊自重,昧于本心,向迁流幻化,败坏危脆的四大、五蕴之身,苦苦探求消息!不知泥佛不度水,金佛不度火,汝不唤醒内里的真佛,致使有寺无佛,有佛不圣,任庙堂颓圮,香火断绝。

挑水禅师离开了寺院,而与乞丐共起共住。他在贫穷的乞丐中,冶炼自心,从困苦的物质,体会法界无限的妙用。

当他日渐衰老时,有一位朋友教他一种不用行乞的谋生之道——以饭做醋,而他以此,直到圆寂。

在他离开乞丐的行列时,他的一位乞丐朋友给了他一张佛像。他将这张佛像挂在茅屋的墙上,并在它的旁边贴了一张纸笺,上面写道——

阿弥陀佛先生:此室颇窄,你暂且委曲在此,但请不要误会,我是求你帮助我往生你的极乐净土。

挑水水禅师,自尊自重,不求净土,不羡诸佛,随所住处恒为安乐国土,知生死不息,非他所造,皆是无明妄想,起贪嗔邪念,错乱因果。

占卜算命,算不尽恒沙界的心行,消灾祭禳,岂能销尽川流不息三心的妄想?四祖道信谓牛头融禅师:

百千妙门,同归方寸;

恒沙功德,总在心源。

进入日本的永平寺境内,经过半杓桥,即有刻上“杓底一残水”、“汲流千亿人”的石门。

道元禅师在日常用水时,杓底一定还留有余水,再倒回谷川中。有一次,侍者问其原因,禅师回答:“为了让儿孙使用。”道元禅师所遗留下来的佛法之水,经过七百年后,至今仍能解除无数人心中之渴。

在识透法身非三十二相能述尽,见“诸相非相”的真谛,知方寸显百干法门,心源现恒沙功德,吾人在行住坐卧中,即能如道元禅师“常留一滴水”,遍流千亿人,为恒沙界一切有情,解除生死的旱季。

二、随形相好非真如体

《金刚经》所言的“如来说……,即非……,是名……”此三句都是揭示“三谛”的道理,即俗谛、真谛、第一义谛。前文的“具足色身”,是报身佛的“总相”,下文的“具足诸相”指的是“别桐”。例如佛的肉髻顶相来说,此相也有无量相,无量的美好,如溥畹大师在《金刚经心印疏》说:

如来有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人相,一一身份,众宝妙相以为庄严,所谓相相无边,无一相而不具足。

综论此分,佛陀一再表示:如来不应以色身见,如来不应具足诸相见。这个“如来”是指无相的法身如来,不论华藏海,微尘数都无法穷尽其功德。

应身佛显现在凡夫与二乘的心外,应化身属心外之相;报身佛虽于菩萨位示现,亦落有相有为,不离心外之相。佛陀在第五分、第十三分中,破除凡夫二乘对应化身相,不应执著,进至第二十分,把显现于菩萨位的报身佛身相,也一并空去,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法身如来,不在心外,是自己心内的本地风光,只是无明障蔽,见相迷却,不信胜妙般若大法,能斩断妄想葛藤。

从前,有一个迷恋金子的齐国人,大清早就穿戴整齐赶往集市,直奔卖金子的地方,抓了金子就走。差役们将他捉住,奇怪地问:“很多人都在那里,你为什么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抢人家的金子呢?”他回答说:“当我拿金子的时候,眼睛没有看到人,只看见了金子。”

我们的心被黄金、财利、名禄、权位、感情蒙蔽心性,就像这个抢黄金的齐国人,眼中只有黄澄澄的金子,却看不到聚集的人潮。我们对于财富,贪恋不舍,全心创造有相的巨资,却忘记背后的祸害。《三慧经》说:

山中揭鸟(即山鸡),尾有长毛;毛有所著,便不敢复去,爱之恐拔罢;为猎者所得,身坐分散,而为一毛故。人散意念,恩爱财产,不得脱苦,用贪淫故。

我们的心受困妄想分别,于世间诸相生起喜爱怨憎,万劫干生,不得脱苦,就像爱惜羽毛的山鸡,丧失宝贵的身命。

何山守殉禅师先后参谒广鉴瑛禅师和太平佛鉴禅师,都得不到入门处。

何山回寮后就钻进被子里说:“今生如果不得彻晤,誓不出此被。”从此他白天在被子里打坐,晚上裹着被子站立着,如此经过了四十九天。

这一天,何山突然听到佛鉴从法堂上传来的声音:“森罗与万象,一法之所印。”何山闻此言,心开意解。于是爬出被子去见佛鉴禅师。

佛鉴一看到他便说:“可惜一颗明珠,被这疯和尚拾去。”佛鉴又诘问他:“灵云说: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不怀疑。他为什么不怀疑?”

何山答:“别说灵云不疑,就是要我找个疑处也找不到!”

何山禅师四十九日不出被窝,只求个不疑处,吾人在修行的历程中,没有精勤勇猛的信念,怎能受持奥妙的法义呢?我们的身心世界与佛不二,只是迷惑颠倒,心住恶浊。如太虚大师所言:

众生与佛,虽同此身心世界,但众生的心迷惑颠倒,故由身心世界,即所谓劫浊、见浊、烦恼浊、命浊之五浊众生的身心世界。

将污浊的转为清洁,乖戾的变为和善,紊乱的整成条理,散漫昏浊的变为严肃清明,从日常生活行为上转变到最深处,即达到心的转变。使此心变为清净光明之心,即时心为佛心,身为佛身,世界为清净安乐之佛世界矣。

《金刚经》要我们不断对有相的否定,尔后找到肯定的下手处,心境空故,度尽心外心内恒沙数苦厄,即现无声无色,无是无非,无爱无怨,无有分别,普遍平等的佛心。

在盘禅师门下担任典座的大良,有一天,顾及师父的健康,决定给他吃新鲜的味噌。盘珪禅师发现他吃的味噌比其他徒众所吃更为新鲜美味,便问:“今天是谁掌厨?”

大良解释说,依据他的德望和健康,他应该受到更好的供养。盘珪禅师听了说道:“佛陀一直强调,自己是众中的一个,哪里有地位高低的分别?”说罢,立即返回丈室,反锁房门。

大良待在室外,请求师父原谅,但盘珪禅师默然不应。

就这样盘珪禅师关在房内七天,而大良则在外面守了七天。

最后,一位信徒向盘硅禅师大声叫道:“师父!您不吃东西,也许没有什么关系,但您年轻的徒弟总得吃些东西呀!”

盘珪禅师才打开方丈门,微笑着对大良说道:“我坚持和徒众吃相同的食物,等你以后做了老师,也要如佛陀有着平等的心。”

盘珪禅师不贪美味利养,因为他中没有“老师”的相,以一颗平等心教育后学,吾人要和诸佛心心相印,应泯绝尊卑分别,不取相貌,心作思维,一切诸法,一切世间色相,皆如幻等,无主无我。《观无量寿佛经》: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亦译如来)阿罗诃(阿罗汉)三藐三佛陀。

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只是随缘赴感,有形容有色相,有言语动止,这些都是生灭法,时时变易,就像前文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在透彻三心了不可得的实相,即独具佛眼融通六道众生心念起灭,做个不被佛魔诳骗,大自在人。

有一天,一头迷路的鹿跑进高山寺境内,明惠上人看了连忙说道:

“哪里来了一头鹿,快把它赶出去!”

他不但召唤弟子们驱除,自己也拿起拐杖赶鹿。

弟子们都感到大惑不解,心想:平时慈悲亲切的上人,连一只蝼蚁尚且护念,为什么今日会如此严厉的鞭杖赶鹿呢?门徒们不禁议论纷纷。

明惠上入耳闻此事后,便向弟子说道:

“我是为了不让鹿习惯人,所以才赶它出去,如果鹿习惯了和人相处,就一定会时常跑到有人的地方,这么一来,就会对人松去警戒心,因此丧失生命,你们只看到我鞭策迷鹿,却看不到我的慈悲。”

明惠上人一番护鹿悲情,惜哉!吾人往往只看到挥杖鞭策的外相,见不着无相的慈悲。禅门中,师资相授,其中的唇枪舌剑,机锋对峙,都是老婆心切,乃至棒喝拳打,寂默相对,无一不是殷勤护念。禅门的大慈大悲,非外相能论定,历代的法器大匠,在无情无理中,冶炼自性,那一喝人我消,一喝狂心歇,一啄开道眼,一默转乾坤。

石头希迁禅师的肉身现在还供奉在日本横滨总持寺。石头希迁十二岁时,见到六祖惠能大师,六祖一见到他,知道他是个人才,就收他为徒。

但是,不幸三年后六祖就圆寂了。圆寂前,一个十五岁的小沙弥见师父要去世了,就问他:“老师百年以后,弟子要依靠谁呢?”

“寻思去!”六祖告诉他。

希迁把“寻思”误为“用心思量去”,就天天用心参禅,后来有一个上座告诉他:“你错了!师父告诉你‘寻思去’,因为你有个师兄行思禅师,在青原山弘法,你应该去找他。”

石头希迁听后,立刻动身前往,当他从曹溪到青原山参访行思禅师时,行思禅师问他:“你从哪里来?”

石头希迁回答道:“我从曹溪来。”

行思禅师又问道:“你得到什么来?”

“未到曹溪也未失。”这意思是未去曹溪以前,我的佛性本具,我也没有失去什么呀!

“既然没有失去什么,那你又何必去曹溪呢?”

石头希迁回答:“假如没有去曹溪,如何知道没有失去呢?”

不到曹溪,怎知未失?去得曹溪,亦无增添!《金刚经》的每一分义趣,都在向吾人显示“无得无失”,本具的佛性。苦于众生看不穿浮生烟云,有我有生,昼夜忧患随身。明朝唐寅(唐伯虎)的《一世歌》:

人生七十古来稀,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和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须满把金樽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白头多;

春夏秋冬拈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多少高低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一勺曹溪水,永除万世旱,拔去心田里有相的芜草,引注般若的活水,他年,万顷累累的道果自成。就像李白的诗: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间;

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行者胸中无半分沾染,善恶放却,一坐度尽河沙劫数,眼耳声色俱寂时,处处无系绊,青山一座万缘休,任天地景象自开还自合。

习题:

1.为什么具足身相和具足诸相都无法见到法身如来?

2.《金刚经》的“如来说……,即非……,是名……”,此三句都蕴含什么道理?

3.何山禅师四十九日不出被窝,生活中我们要如何学习其精进求道的心?

4.盘硅禅师坚持和徒众一样的食物,如此没有尊卑的平等心,我们要如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