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半中岁月
4615000000042

第42章 拜访汉字故乡

当我们受冤枉、被诬赖时,是不是会伸出手向内指着鼻子,气急败坏的辩白:“我?我怎么会做这种事?有没有搞错……”当得意的艺术作品被赞美,别人询问作者是谁时,有人会自豪的指着自己的鼻子:“是我!”

嘿,没错!我们汉字的“自”,最初的意思是“鼻子”,从甲骨文来看,它即是有鼻梁、鼻翼的鼻子正面图!

当谷物成熟,饱满、橙黄的谷粒,在夕阳映照下,闪着踏实的幸福光芒;燃烧秸秆的火焰,为这一年的劳动画下休止符。“禾”和“火”组成“秋”字,满合乎逻辑的。

不管是甲骨文或金文,霍然的“霍”字,“雨”下面都有三只鸟。一群鸟在草地上吱吱喳喳玩耍,突然下起雨,大家拍着翅膀快速飞走了;不解,为何还剩下一只呢?

一根长长的木栓横在两门中间,“闩”上门,锁住一家人的甜蜜情爱;早上双手用力往两旁推“开”门,迎入晨光;有人跑进门里,“闪”得不见人影。

中国文字的奥妙与趣味,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汉字的故事》在今年三月一出版,就引起高度的瞩目及好评。作者林西莉(CeciliaLindqvist)是瑞典著名的汉学家,师事瑞典知名的汉学巨擘高本汉。她从一九五○年开始学习汉语,六○年代曾留学北京大学,之后又多次造访中国,对中文及中国文化非常熟稔。

此书是她费时八年完成的力作,除了瑞典文、中文,尚有英文、芬兰文、德文、法文的翻译本。林西莉对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化,并不是盲目的欣赏、喜爱,而是经过理性研究探讨之后的真实认同。

全书诠释三○四个和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汉字,包括人体、动植物、山水大自然、交通工具、器皿、农耕、文物、乐器……不单是对汉字构造、原始形貌的解说,以及运用近几十年的考古新发现来修正传统的文字学,更有配合她丰富的知识、实地田野调查、具体取材的图片,撰写成一部厚实精彩,具历史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的故事书。

作者说她不采用学院的论文体,她用自己的经验、经历与观点,以说“故事”的方式,叙述了汉字的起源及其发展的中国文化史。

一个热爱汉文,对中华文化如数家珍,对文字运用如斯精准、优美的外国人;读其书,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是否该汗颜?

有一阵子,总统、教育部长的“罄竹难书”事件,带来不少余波。一则负面的网络笑话,说因为政府爱护百姓的功绩“罄竹难书”,所以放假一天,爸妈带他们到动物园玩。“出门前,我那徐娘半老的妈妈打扮得花枝招展,鬼斧神工到一点也看不出是个糟糠之妻。头顶羽毛未丰的爸爸赶紧洗心革面,沐猴而冠,换上双管齐下的西装后,英俊得惨绝人寰……”一个乱用成语,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现代许多年轻人不爱看书,一篇文章,一封书信写下来,更是错字连篇、不知所云至“惨不忍睹”!

尤其,现在计算机打字极为方便,“字”是从键盘上敲出来,不是一笔一笔写出来,当要执笔写字时,不是为哪个字突然从记忆版上消失而尴尬,就是为丑陋的字迹而羞赧。

大学时,上“文字学”的课,使用的教材是许慎的《说文解字》。那一年,对小篆着迷,认为它是中国文字里最美最有深度的字体,用心且兴趣盎然的研究、书写好一阵子。不过印象中,当时老师也只是按照这本教材,从字义、形体构造和读音依序教授。到现在这些篆文、字义也忘得差不多!

《汉字的故事》可生动有趣许多了,如“茧”字,《说文解字》只言“蚕衣也从丝从虫”,林西莉在字义字形分析之外,更描述蚕的生命史、养蚕业的生活、蚕丝的制作过程等等。

写到“车”字,她用了六页的篇幅介绍不同时代的车,有马车、人力车、拉车、手推车、黄包车、运粮车等的结构、用途,也附上在安阳出土的商代战车、十九世纪后期慈禧太后坐过的黄包车、用大水车作动力的连水磨等珍贵图片。书上还说汉朝有位皇帝对车子的噪音厌烦,下令拆掉车轮,让仆人抬着他,于是诞生了轿子。看这本书,我正坐在火车上,想着底下那么多的轮子,“轰”隆隆的声响不绝于耳,如果那位皇帝来到这个时代,对这多轮的长虫怪物,不知会怎么处理?

这些年,全球兴起“中文热”,但是大多数的人都是学简体字。五○年代之后,中国大陆为了扫除文盲,将汉字简化,方便不识字的人学习。简化的字体结构错乱,往往丧失汉字象形、指事、会意之表现特色,不只没有美感,反不利学习记忆。

不久前,为了让繁体字(正体字)回归主流,台湾“抢救国文教育联盟”等十多个团体联署,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把“正体字”列为世界遗产。成效如何?是个未知数。

林西莉把正体字说为“原体字”;这是她接触汉字的源头。她不排斥简体字,只是更肯定原体字的美感与逻辑性,她相信“原体字”永远都会是汉字研究屹立不摇的根基。更重要的是,“透过原体字,可以和充满智慧的造字祖先面对面,接触到科技、艺术、建筑及文化等璀璨的中华文化传统,当然也能让人一窥古老中国的地理景观与市井小民的生活面貌。”

当我们对文字的形、音、义,都能清楚领会,相信在文字运用上就更能得心应手。《汉字的故事》是教材,是百科全书,是让人心悸动的文化书。作者以轻松自如的说故事方式,娓娓讲述与我们相关的汉字故事。走进汉字的故乡,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汉字之美之妙,也进一步阅读中国的文明史、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