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半中岁月
4615000000028

第28章 一座书的天堂乐园

从小喜欢看书,书店里一排排、一迭迭琳琅满目的书籍,于我宛如“高山仰止”的巨人那般至尊至贵。于是心中立下志愿:“长大后要开一家书店”,可以看很多书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的志愿改来改去,没准儿。

开书店,哪只是“可以看很多书”那么单纯!倒是学校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确实都和“书”有关,不是教书,就是编书、写书。

在杂志社、出版社工作好长一段时间,一本书(甚至一套书)从规画、书写、编辑、印制、发行等流程都熟悉,与作家、画家、经销商、书店老板之接触亦不生涩。所以,我对书的认识应比一般人多些,而和书有着如此的“亲密关系”,自诩为“爱书人”是绝不腼腆的!

但是,和钟芳玲相比,真是自叹不如,只能用“差得远”三个字来形容。

八年前,钟芳玲出版了华文世界第一本报导西方书店的《书店风景》,风靡了不少爱书人。在书中恣意翱翔,练剑八载之后,一本满溢书之美、书之爱的《书天堂》,又以风华冠盖之姿呈现在我们眼前。

一般“有关书的书”,大都是介绍书本内容的“书评”、“书介”、“导读”,或如此书《半中岁月》,介绍好书,并将自己的读书心情心得和读者分享。《书天堂》不一样,它是一本有关书人(BookPeople)与书地(BookPlaces)的书。

书因人而有,因人而展现丰富多采的内涵与风貌;书因地而有承载的空间,并让其生命得以扩展延续。书、人、地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于是,这位为书走天涯的爱书人,她造访了无数与书相关的人物、地方。

拜高科技之赐,我们看到了栩栩如生的古书珍本的原版面貌;在她介绍下,得以目睹贩卖数年前至上百年老杂志、老照片、老海报的“杂志店”,及那些越陈越美、熠熠生辉的印刷品;收到书之后,一般人为阅读方便随即丢弃的“书衣”,关系其收藏价值呢,《魔戒3王者再临》的一张原版书衣(不含书),标价550美元,难以相信吧!

对古董书商、收藏家而言,有时书的形体比书的内容更重要。中世纪羊皮卷、手抄本、古埃及的纸草书,已稀有难得,名家名著的第一版,或有作者本人签名、题赠、注释等,都会令此书身价百倍……

历史的堆陈,添增好书的价值。走进古书的嘉年华,面对珍贵古籍,钟芳玲这位超级书迷,不只爱不释手,她常形容自己深深迷恋、垂涎三尺、兴奋得发抖、厚颜索求……我想《书天堂》带给我的知性喜悦及灵性感动,倒不如说,更多的是怦然心动于作者对书本的悸动!

除了书籍收藏家关注的古董书展、古籍拍卖等话题,其他如著名的图书馆、电影中的书店风景、百年老店打造的各种书梯、与书脱离不了关系的书架,以及从看书、摸书的视觉、触觉享受,到一口一口将书吃进肚里的“书痴吃书”,一篇篇都是一座座花团锦簇,似迷宫又似花园的美丽天堂。

作者的书籍之爱有两种,她将内容比拟为“柏拉图式的精神之爱”,书的各种形体之欣赏则喻为“肉体之爱”。藉由书本的内外诱惑力,她有了许多感人的邂逅。

“查灵歌斯路84号”,是一家已消逝的英国书店的地址,也是一本书的书名。一位美国女作家荷琳因越洋购书,与英国书商法兰克有着温馨互动。荷琳每次读完书就写信给法兰克,表达她对书籍的热爱及独特的见解。他们笔交十九年,这些往返书信购成了一本书。如此简单的情节,竟让此书成为畅销书,且被改编成电视剧、广播剧、舞台剧,还被拍成电影,着实不可思议!

钟芳玲依址寻访伦敦这已不存在的书店,也至纽约拜访已垂垂老矣的八十岁荷琳,并得到她在书上最后的题辞。结识唯一来自台湾的读者,不到半年,荷琳即离开人世。

跨越了时间、空间、语言,这些爱书人在茫茫书海中,因书而交会交集所绽放的光华,就像夜空里一颗颗幽微、清亮又永恒的星星。

能想象“花园”即“书园”吗?大树下,篱笆旁,书架与书籍如一件件的装置艺术,妆点一座九百坪的大庭院。还有,以书造镇,集合众多书商,吸引无数作家、艺术家进驻,而营建出的一个个弥漫人文素养的“书镇”,也让我“逛”得醉醺醺的。

获得今年金鼎奖“最佳人文类图书奖”的《书天堂》,无论内容、编排、印制都相当精致。虽然是介绍西方世界的书、人、地,对大部份东方人来说,或许有些生疏,但是,在作者热切且一流的向导下(还体贴附上各个相关的网站、联络电话、地址),又配上四百余帧珍贵的图片,倘佯其中,真会让人有“香花抱满怀”的惊喜呢!

书中提到当代阿根廷有名的作家波赫士,由于家族遗传,视力一直不好,不到六十岁,眼睛就无法阅读,不过他并没因此而停顿读书、写书,还乐观的假装眼睛没瞎,依然不断的买书、添书。他说过一句话:“我总是想象天堂将如同图书馆一般。”

爱书如我,也因家族遗传,视力不佳,长期长时间使用眼睛的恶性循环,不免让我有失明的恐慌症。波赫士的乐观鼓舞了我,我想将来不论处于光明或黑暗,天堂里有书香围绕,我也能满足、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