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命典:白话遵生八笺
4613100000015

第15章 起居安乐笺下(1)

晨昏怡养条

序古名论

书室修行法:心闲手懒时,则看看书法字帖,这样,既工作了又休息了;手心都闲时,则动笔写字做诗文,这样,既练了字,又会同时提高作文章的技巧;手心都懒时,则或坐或睡,这样,就不会强使心神劳累。内心不怎么安定、平静时,看看诗及杂短故事,这些东西都比较容易理解其意思,不致于长时间坐在那里苦思冥想;心闲无事时,宜看长篇文字,或者经注,或者史传,或者古人文集,这十分适宜于风雨之际和寒夜。也有这样的说法:手冗心闲则思;心冗手闲则卧;心手俱闲则著书写字;心手俱冗则思早毕其事,以安自已体内之神。

胡昭说:“眼睛不要看不正之色,耳朵不要听污秽之声,鼻子不要闻膻腥之气,嘴巴不要尝毒辣之味,内心不要谋欺诈之事。否则将辱损寿。”

青牛道士说:“不要过分欢乐,过分欢乐的人难以长寿。也不要勉强自已去做本身力不能及的事。从早到晚,常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使手足不休息,而感觉到累时即止,然后又反复为之,这与气功导引没有什么不同啊!”

《枕中方》说:“怡养之道,主要是不久行,不久坐,不久卧,不久言。不要过分饮食,同时忘却所有的忧、苦、愁、哀。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吃过之后坚持缓行百步。晚上不要吃得太多,晚饭后,散步约三里路远,便睡。”

崔寔在《箴》上说:“动不宜于太勤,静不宜于太逸。有病便死,因为医生其实也不能给人太多的帮助。人活着,首先是防止疾病于未然,其次是把疾病根除于萌芽状态。如果腠理不蠲(免除),那骨髓能奈何吗?”

《搜神记》说:“天,清朗,地,宁和,但在这天地间生存的人却在为了功名利禄而辛勤奔波,达到了目的便喜,稍有不如意就怒。尽管想长生不老,但生命却更加快速地走向了死亡。人为什么不清心寡欲而端守自已的生命之精呢?”

《家语》说:“人有三种死亡的原因,这三种原因并非天命所定,而是人自已种下的苦果。一是没有注意寝处的选择;二是饮食方面没有节制;三是劳累、安逸过度,这三种原因造成的疾病常一起杀害生命。”

《通天论》说:“气味的辛、甘发散为阳,气味的酸、苦涌泄为阴。所以人体之中的阴阳运用,五行相生,无一不是由于饮食的原因。譬如那些年少的人,因为体内真元气壮,虽然或失于饥饱,或伤于生冷,但由于他的根本很强盛,所以不易酿为疾患。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因为体内真气几近耗竭,且五脏衰弱,所以生命力的来源全在于饮食,通过饮食来资生气血。如果生冷(食物)没有节制,饥饱不适宜,加上四时调摄无度,那么无疑会酿成疾患。而人的疾病,还没有不是因为‘八邪’而产生的,这‘八邪’是:风寒、暑湿、饥饱、劳逸。一般来说,饮食方面大抵适宜温热、熟软,而忌粘硬、生冷。每天早上宜进平补下元的药一服,女性则进平补血海的药。不感到燥热的人,才可用猪肾或者羊肾煮米粥一杯再吃下去(当然,各类粥都是可以的)。饭后行走一二百步,通过运动以促进新阵代谢。饮食不可以一下子就吃饱,则恐怕伤害脾脏,使脾脏难以接纳、消化食物,于是就酿成了疾病。没有疾病时,人不宜随便服药,只宜调节饮食,饮食调节好了,疾病自然不会发生。”

《养老新书》说:人,是万物之中的一分子,自然难以逃脱天地之数的灵动、主宰。如果天癸(癸是十天干中的最后一位)之数已经到了极限,那么人就会精血耗竭,神气浮弱,无论是心力或者身力此时都如同小孩,一切都凭借外力的保护而济助衰弱的晚年。如果遇到水灾、火灾、战乱等恐怖之事,必须先扶持老人于安全处躲避,不可以高声大叫、惊慌失惜来惊动老人。因为上了年纪的老人一旦遭到大的惊吓,就会因此而酿成疾病。所以,对于老人应该:丧葬凶祸,不可令吊;疾病危困,不可令问;悲哀忧愁之事,不可令人报之;秽污臭败,不可令食;粘硬毒物,不可令餐;弊漏卑湿,不可令居;卒风暴雨,不可令冒;烦暑燠热,不可令中;动作行步,不可令劳;暮夜之食,不可令饱;阴雾晦暝,不可令饥;假借鞍马,不可令乘;偏僻药饵,不可令服;废宅欹宇,不可令入;坟园冢墓,不可令游;危险之地,不可令行;涧渊之水,不可令渡;暗昧之室,不可令孤;凶祸远服,不可令知;轻盈女婢,不可令亲;家缘冗事,不可令营。

像以上这类的事情还有很多,这里无须一一备举,但做儿子的却必须各方面都要考虑,防薇杜渐,一旦发现有什么不适宜老人的事,都应该戒忌,以保老人健康长寿。老人自已可经常游息精蓝,崇尚佛教,使自已的兴趣爱好,都顺应善道。这应该是养老奉亲之至道。

《癸辛志》说:“饱食缓行初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脱巾斜倚藤床坐,风送水声来耳边(裴晋公诗)。”“细书妨老读,长簟惬昏眠。取快且一息,抛书还少年(半山翁诗)。”“相对蒲团睡味长,主人与客两相忘。须臾客去主人睡,一枕西窗半夕阳(陆放翁诗)。”“读书已觉眉棱重,就枕方欢骨节和。睡去不知天早晚,西窗残月已无多(僧有规诗)。”“老读文书兴易阑,须知尘冗不如闲。竹床瓦枕虚堂上,卧看江南雨后山(吕荣阳诗)。”“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持正诗)。”

孝先说:“花竹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睡也是有方法的,陈希夷认为人休息(睡觉)后魂离而神不动。《遗教经》长有“于是就有‘烦恼’这条毒蛇睡在你心里,毒蛇既然出来,当然就可以安睡了。”的说法。近代西山的蔡季通有《睡诀说:“睡侧而屈,睡觉而伸,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晦翁认为这是从古道今还没有被人发现的至理之言。

高子怡养立成

高子说:怡养一日(从早到晚)的法则是:鸡鸣后即醒来,呵气一两口以呵出夜间吸入的积毒。呵气时,用双手接住,然后将手掌互相搓热,再轻轻的摩擦鼻子的两边,再将手掌拂熨于两眼五至七遍,再将两耳轻轻地揉、捏、扯、拽,分别向前后卷五至七遍。再将两手抱手后脑,用中、食二指弹击后脑,各二十四下。然后左右耸肩舒臂,作开弓势,交替做五至七次后,将两股伸缩五至七次。再叩齿,漱津液满口,分三次咽下,此时可稍微休息。

起床时,根据春夏秋冬气候寒温的变化,酌情加减衣服。起床后喝白开水三至五口(称为太和汤),接着服平和补脾健胃药数十丸。片刻后喝稀粥一二碗,完后可再吃些蔬菜,但不要多吃辛辣及生硬的食物。然后于房间踱步,同时用手轻轻拍打着腹部,大概踱五六十步即可。待这些做好之后,可开始教小孩读书识字,或焚香、诵经、理理家政。此时应保持轻松快乐的情绪,不可因一点不如意而动气,不可因一点小事而动怒。或者拄着拐杖进入园林,令园丁种植蔬菜,开垦沟畦,除草浇花,捆缚蔓延的枝藤,斫伐横生的枝条,不可让自已过多的置身于繁杂的事务中。

有花的时候,可采些回来插入花瓶,以供书斋清赏。归家后应宁息闭目,静坐定神。过一会便进午餐,食时应当适量,不要因为吃得有滋味就不节制地吃,也不要贪求厚味及香燥之类的食物。吃完后,饮一二杯清茶,再用茶漱口,三漱三吐,这样可漱去牙齿间的积屑。然后配合呼吸,又边走边轻轻地拍打腹部,走百余步即止。这时候,既可以坐于书室,写字、读诗、做文章;也可涉及公门事务,不能谋贪他人财利;或者与客人一同品尝粉糕面食,再饮清茶一杯,但应忌食水团粽子、油炸、坚滞、腻滑之类的食物。起身送客时,可陪行二三百步,之后午睡一会。午睡起来后可行吟古诗,以宣畅胸中的幽情,会弹琴的人此时可弹琴一二曲。此时还应观察气温变化,衣着方面既不可忍热不脱也不可忍冻不添。然后拄杖趿鞋,散步于门庭或树林间,以使血脉流畅。

晚餐时,更要注意适量进食,根据腹中饥饱情况,或者饮酒十数杯,但不可让自已太醉,以通和百脉。然后燃灯读诗,或者小说,冬天则应坐于火炉边,以免着凉。晚上如在一二鼓时就寝,作主人的应迟睡一会,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火迹是否全部熄灭,以防灾害发生。睡时应服消痰导滞利膈和中药一剂。睡后不要再想过去或未来的事情,不管是人家还是自已本身的事,都只以一善为念,这样才能不做恶梦。卧房中的暗灯之上可挂一茶壶,使壶内之茶常热,以备不时之需。床前应常点苍术等香,这样就可避开秽污之气以防不祥。

夏天天热,不可将席子用水打湿;冬天天冷,不可将衣服用火烘焙,这虽然都可贪得一时之快,但日后必然会生令一些严重的疾患。年老之人身体衰迈,冬天更加怕冷,可以用锡制水壶注些开水,用布袋包裹(以避其湿气)于未睡之前放入被子,等上床睡时床铺也就暖和多了,而睡了后还可用这热水壶暖脚,况且又远离了火气。

以上这些,便是我们的一日安乐之法则,既不需要借助别人的帮助,而且又不难做到,所以人人都可以奉行这个法则。这个法则里面所藴含的福份实在是无穷无尽的。它是不是养寿延年最方便的法则呢?我们千万不可以为这个法则太方便太容易而将其疏忽。“道不在远”,它常常就在我们身边。

怡养动用事具

二宜床其形状如平常所做的凉床,但窄一尺,长五寸。四面有方柱四根,顶住一块没有缝隙的宽木板。三面用一尺二寸高的矮屏作栏,栏上以布漆画梅(或者用葱粉洒金)。夏天里挂上无漏帐,则凉风四通,这时三面的矮屏又可护住有汗的身体(不被风害),而且蚊虫之类也无孔而入。冬天,三面以及正前方的两头再做七扇木格,糊以布骨纸面,先按格数凿孔,后装纸格以御寒气,再挂一床冬帐,帐内挂一钻空的葫芦,葫芦口用木头车一个顶盖,钻眼,插香入葫芦中,使香气乘眼四出。床内后柱上订两个铜钩,用来挂笔筒。筒内四季插花,使花与人为伴,清香满床,人睡于床上就会神气清爽,身心快乐。这种床冬天和夏天都可以用,所以称为二宜床。比起那些雕銮蜔嵌,金碧辉映的,笔者认为二宜床更加耐用。

无漏帐普通的蚊帐都是从上面罩下来,但蚊子照样可以从下而上,所以有时虽挂如无。笔者所制的蚊帐有底,罩帐之下,如缀顶式,以粗布做成。先缝其三面,前面剩半幅下垂,开于床内。上下四方,无隙可漏,什么东西还能侵入呢?这种无漏帐一般在夏天以清苎麻做长,如能得到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产的撬纱那就最好不过了。冬天则用白色的厚布或厚绢做成。上画飞舞的蝴蝶,那种种意态,俨存蝶梦余趣。或者贴上剪纸梅花,似乎更加清雅。

竹榻用斑竹做成。三面有屏无柱,放入高斋中,供午睡和四时倦惫时小憩。竹榻上宜放一把靠几,或以布作扶手,协坐靠墩。夏天,竹榻上铺竹席,冬天铺蒲席。竹榻下放一竹踏,以便上榻时放鞋子。或者以花梨、花楠、柏木,大理石镶嵌,都听凭主人所好。

石枕枕的制法不一,就是石枕,虽宋磁白定居多,有尸枕,也是旧窑所出,长可一尺,但从古墓中得来,却甚不可用。另有特烧为枕的,长可二尺五寸,宽六七寸的;有在东青磁锦上花的;有划花定的,有小孩捧荷偃卧用花卷叶为枕的。这些枕头的制法都十分精绝,且都是笔者亲眼所见,但在南方却一时难得。也有人用磁石做枕头,如果没有大块磁石,便将碎块琢成枕面,底下以木板镶成枕状。这种磁枕对于明目益精有独特的功效,长期使用,则到老年后仍然可以将很细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另处还有一种枕头叫菊枕,即将甘菊用布袋装好,置于皮枕或凉枕之上,上面覆以枕席,睡者也会有奇妙的感觉。

女廉药枕神方

药枕于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取山林间的柏木锯板作枕。枕长一尺二寸,高四寸,以红色的柏心做成,枕盖厚四五分。手工务求精密,不可使其透风走气,而且还要求可开可闭。枕盖之上,钻粟米大的小孔三行,每行四十孔,共一百二十孔。枕盒内放药物二十四种,以与四时的二十四节气对应。二十四种药分别是:飞廉、薏苡仁、款冬花、肉苁蓉、川芎、当归、白芷、辛夷、白术、藁本、木兰、蜀椒、官桂、杜蘅、柏实、秦椒、干姜、防风、人参、桔梗、白薇、荆实、蘼芜、白蘅各五钱。另加有毒性的药物八味以应八风:乌头、附子、藜芦、皂角、菵草、矾石、半夏、细辛各五钱。

以上共三十二味,绞碎为末,和入枕匣装实,外用布袋缝好,使用这种药枕,百日之后面有光泽;一年之后,体内一切风湿不治而愈,而且身上还有香气泛出;四年之后白发变黑,齿落更生,耳聪目明,且十分灵验。这种药枕方是女廉传给玉青,玉青传给广成子,如此一个圣人传给另一个圣人而得以流传的,所以我们不可让它轻易失传。平常,应当用厚实的衣物将药枕包盖,不使药气散发。

蒲花褥九月采回蒲花,略蒸(否则生虫),晒燥,取柳絮状的花作卧褥或坐褥。外用粗布作袋,装好,装满,再用杖鞭抽打使其均匀,厚五六寸,最外层以褥面套住蒲花袋。这种蒲花褥虚软温燠,其他东西在这方面是无法与其相比的。春天之后,去掉褥面,将蒲花袋炕干燥后收好,第二年又可再用。

隐囊床榻上先放二墩,以青白粗布相间做成。高一尺左右,墩内以棉花装实,装满,外用针线缝好,旁边条两条带子,用来充当提手。每当从床榻上睡醒之后,可以两肘部倚墩小坐,既舒适又安逸。这还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方法。

靠背以杂木为框,中间细密地穿织细藤,高可两尺,宽一尺八寸,底下做一机关,使靠背可以活动。平时放于床榻,坐起时用来靠背,而且偃仰适情,用起来甚可人意。

靠几以水磨为之。高六寸,长两尺,宽一尺余。平时放于床榻,侧坐可用来靠肘,或放熏炉、香盒、书卷、十分方便。长江中下游一带所制的靠几样式极为雅致,大小也适中。

芦花被深秋采芦花装入布被中,以玉色或蓝花布为之。上面仍以有蝴蝶图案的被单覆盖,藉此应可与庄周同梦。而且八九月时天气还只是刚刚开始变冷,盖这种被就不会感觉过于暖和。但这只是相对南方而言,在北方,芦花被却用不上了。南方人只不过是取其轻便罢了。

倚床高一尺二寸,长六尺五寸,用藤竹编成(不用木板,取其轻便,小童可抬)。上置半圆形靠背,后面有一机关可以活动。坐在这种倚床上即可俯着或仰着看书,也可躺着观赏花卉,且感觉特别清新、奇妙。

短榻高九寸,方圆四尺六寸,三面有靠背,后背稍高。如果将短榻放于佛堂或书斋等地方,则既可以坐禅习静,又可以与僧道一起谈论玄经。若想斜躺也十分方便。还被人称为弥勒榻。

藤墩蒲墩只适于冬天,其余三季当备藤墩。象我们平时在画上所见的那种就极有雅趣。不然的话,近日吴兴一带所制的那种板面竹凳,倒也结实耐坐。再如八角水磨小凳,小角凳,也比较适宜置于清斋。至于吴中那种漆嵌花蜔圆凳,则应置于金屋,为阿娇持觞介主之用。

书枕书枕为臞仙所制。用纸三大卷,形状如碗,按品字形相叠,捆绑成枕。头枕于最上卷,三卷都缀以朱签牙牌,并使签牌下垂,既称为太清天篆,也称为南极寿书,还被称为蓬莱仙籍。睡此枕于书窗之下,便可常作清雅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