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的剑桥历史课笔记
4612200000020

第20章 近代史(5)

最后的冲击开始了,战场上出现了一幅极为壮观的景象:大约4000名身经百战的法国近卫军官兵组成了一个排列极为严密的进攻方阵,他们同内伊的部队一起,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向敌军阵地挺进。他们边挺进边整齐地高呼“皇帝万岁”。法军很快突破了英军的防御,冲到了山顶上的英军阵地。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突然听到威灵顿一声令下:“近卫军,起立,准备战斗!”从山后的反斜面上一下子出现了两个营的英国近卫军,他们等法军离他们只有五六十步的时候,一起猛烈地开火。面对仿佛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英军,法军来不及还击,就一排排地倒下来了。

普军的2个军则更加猛烈地向法军右翼发起进攻。法军两面受敌,阵脚大乱。这时的拿破仑再也没有预备队可用了,威灵顿意识到发起全线反击的时刻已经到来了。他骑马来到阵前的突出部位,脱下帽子在空中摇晃着,大声喊道:

“是时候了,我的孩子们!”反击信号一经发出,4万名英军官兵从山上直扑下来,法军招架不住,纷纷败退。

那一天前还是青翠碧绿的田野和山坡。此时铺满了血肉模糊的尸体、伤员以及无数残缺的肢体,绿色的平原变成了血的海洋。据估计,此战威灵顿军团死伤1.5万人,布吕歇尔军团死伤7000人,而法军死伤2.5万人,被俘虏8000人。

滑铁卢战役使拿破仑彻底的失败了,这对于他是致命的一击,在百万联军压境的情况下,议会不敢再支持拿破仑。6月22日,拿破仑宣布第二次退位,百日统治结束。7月15日拿破仑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曾经叱咤风云的军事天才拿破仑终于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滑铁卢之战是一个永留纪念的会战,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拿破仑的失败,宣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彻底灭亡,也宣告了长期以来法国与英国争夺霸权的失败,法国失去了欧洲霸主的地位,而英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了一个日不落帝国。同时拿破仑帝国的覆灭,也使欧洲各国腾出了力气和时间来在世界各地开辟殖民地,由此亚非人民陷入了无边的苦难之中。

拉美各国独立战争

拉丁美洲是指从墨西哥湾格兰德河以南,一直到南美最南端的合恩角的广大地区。面积有2100万平方公里,印第安人世代生活在这里,并创造了美洲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墨西哥地区,玛雅地区和印加地区三个古代文化中心。由于1492年新大陆的“发现”,使这一地区长期处于拉丁语系的国家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的殖民统治下。独立后又以拉丁语系的语言为官方语言,并在宗教、风俗文化上带有浓厚的拉丁语系国家的色彩,所以被称为拉丁美洲。

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胜利,促进了拉丁美洲民族意识的觉醒。一些到过欧洲或受到革命影响的知识分子,开始在殖民地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进行争取独立的准备和秘密活动。而拿破仑战争期间,西班牙、葡萄牙参加欧洲“大陆封锁”,英国隔断了他们与美洲殖民地的联系,这为拉丁美洲独立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海地首先吹响争取独立的号角。它原为西班牙殖民地,1697年被法国割占。

到18世纪末,统治海地的法国殖民者约4万人,而占海地人口十分之九的黑人奴隶有48万人,全无人身自由,处境悲惨。还有约3万人的自由有色人种,包括混血人和自由黑人。1789年法国大革命给海地人民以极大鼓舞,促进了海地革命爆发。1790年发生自由有色人种的武装起义被镇压。1791年又发生大规模武装暴动,大批黑人奴隶参加进来,起义领导人是杰出的黑人领袖杜桑·卢维杜尔(1743-1803)。他原是一个种植场的奴隶和马车夫,自己钻研过启蒙思想家着作,向往自由。他率领起义黑奴打败了1万多名法国远征军,接着又打败了接踵而来的西班牙、英国殖民军。1801年宣布海地独立,颁布了宪法,废除了奴隶制。拿破仑派遣自己的妹夫勒克莱尔于1801年率领54艘战舰和近3万名军队在海地登陆。在遭起义者痛击后,1802年勒克莱尔以“和平谈判”为名把杜桑骗去,杜桑被逮捕后送往法国,1803年死于法国监狱。海地人民展开了更加英勇的斗争,1803年10月,法军终于被迫投降。拿破仑先后派去侵略军4.3万人死亡了3.5万人,勒克莱尔本人也死于传染病。法国舰队最后载着8000名老弱残兵离岛回国时,途中又被英国海军俘去。1803年11月29日海地人民发表《独立宣言》,1804年1月1日海地正式独立。海地革命有力地推动了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海地独立后,在西班牙殖民地爆发了更大规模的民族独立运动。1808年,法国拿破仑军队入侵西班牙,国王全家被囚禁。1810年法军占领西班牙全境,这一消息成了西属美洲殖民地独立的信号。西属美洲殖民地独立战争主要有3个战场:以委内瑞拉为中心的南美北部战场;以拉普拉塔为中心的南美南部战场;以墨西哥为中心的中美战场。

独立战争前,委内瑞拉人米兰达(1750-1816)曾在美国组织一支远征队,1806年企图在委内瑞拉登陆,后失败。1810年法军占领西班牙的消息传到委内瑞拉,4月19日加拉加斯爆发起义,成立革命政府,得到各地响应。1810年米兰达回到委内瑞拉,1811年召开国民议会,7月通过《独立宣言》,委内瑞拉正式宣布独立,成立了以米兰达为首的共和国政府。但新政府站立未稳,1812年被殖民军扼杀,米兰达本人被捕,后死于西班牙狱中。第一共和国虽然夭折,但其另一领导人西蒙·玻利瓦尔(1783-1830)继续领导人民进行斗争。玻利瓦尔出身于土生白人地主家庭,曾留学欧洲,受法国大革命影响;第一共和国失败后,他历尽艰险,重组队伍,打回加拉加斯。1814年4月,宣布成立第二委内瑞拉共和国,但不久又被镇压,玻利瓦尔流亡海地。他积蓄力量,1816年又回到委内瑞拉,1818年10月宣布成立第三委内瑞拉共和国。1819年,他率军远征,翻越险峻的安第斯山,解放了哥伦比亚地区。1819年12月,成立了包括委内瑞拉在内的“哥伦比亚共和国”。1822年占领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后,又成立了统一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至此,南美北部的独立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南美南部拉普拉塔地区,从1810年起也展开争取独立的斗争。布宜诺斯艾利斯土生白人推翻了西班牙总督,成立了临时政府。1814年临时政府任命圣·马丁担任北方军总司令,负责解放上秘鲁地区。圣·马丁出身于阿根廷土生白人船主家庭,留学西班牙期间参加秘密革命团体,1812年回国参加革命斗争。他有丰富的指挥经验和军事才能。他认为要保障拉普拉塔联合省的独立,必须摧毁西班牙在南美洲的顽固堡垒秘鲁;而解放秘鲁,不能取道上秘鲁,必须先解放智利,由海路北上。为此,他在阿根廷的门多萨城做了3年多的准备工作。1817年春,圣·马丁率一支5000人的远征军,翻越终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进入智利,1818年2月智利宣布独立。1820年9月他亲率舰队向秘鲁进军,1821年攻下秘鲁首都利马,秘鲁宣布独立,圣·马丁被授予共和国“保护者”称号。1822年7月,圣·马丁在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与玻利瓦尔举行了秘密会谈,商讨军事问题。

圣·马丁回到利马后不久,辞去了秘鲁政府首脑职位离开秘鲁。玻利瓦尔及其战友完成了最后解放秘鲁的任务。1825年1月,上秘鲁解放,宣布独立,为纪念玻利瓦尔的功勋,新共和国命名为玻利维亚。1826年1月,西班牙残军最后投降。

1810年墨西哥地区在伊达尔哥领导下爆发人民起义。伊达尔哥(1753-1811年)是多洛雷斯镇的牧师,熟悉启蒙学者着作,积极宣传法国革命的“自由”和“人权”思想。1810年9月16日晨,他敲响教堂的钟,召集群众,号召争取自由,群众高呼“独立万岁”,这就是着名的“多洛雷斯呼声”。这一天后来被墨西哥定为独立节。起义席卷西北部地区并逼近墨西哥城,队伍扩大到8万人。

但因起义领导人缺乏军事经验,丧失了歼敌的战机。1811年在转移中遭伏击,伊达尔哥和几名主要领导人被俘牺牲。他的学生和战友莫瑞洛斯(1765-1815年)继续指挥战斗。1813年11月宣布墨西哥独立。1814年再次遭到失败,1815年莫瑞洛斯被捕后壮烈牺牲。1820年西班牙本土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墨西哥反动军官伊都维德篡夺政权,1822年建立墨西哥帝国,不久被人民推翻。1824年通过新宪法,确定墨西哥为联邦共和国。

在墨西哥独立运动影响下,中美洲地区于1821年宣布独立并加入墨西哥,1823年又脱离墨西哥建立联邦共和国(中美洲联合省)。1838年又分成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5个国家。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葡属巴西也展开了争取独立的运动。因起义和斗争比较分散,没能最终推翻葡萄牙统治。1807年年底,拿破仑军队侵入比利牛斯半岛,葡萄牙王室逃到了巴西,使巴西一时成了葡萄牙王国的政治中心。1820年葡萄牙本土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新议会的要求下,葡王约翰六世于1821年回国,他把儿子彼得罗留下统治巴西。当时巴西局势动荡,要求独立呼声很高。葡议会要求彼得罗也回国,被他拒绝。1822年,彼得罗自立为帝,宣布巴西脱离葡萄牙独立。1823年7月,最后一批葡萄牙殖民军被迫从巴西撤走。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就其性质来说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摧毁了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17个独立国家,绝大部分建成为地主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有巴西保存帝制到1889年),推动了拉丁美洲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现在南美大陆的政治格局。然而,由于独立战争是在土生土长的白人地主和种植园主的领导下进行的,胜利后建立的白人政权继续维护了封建大地主制度。因此,影响了拉丁美洲国家后来的发展。

中英鸦片战争

当西方诸国进行如火如荼地资本主义革命时,中国清政府正闭关锁国,自以为是“天朝上国”,不思改革,致使中国远远地落后于其他国家。

1840年,英国侵略者在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支持下,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英国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引起的,所以史称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100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8世纪时,鸦片便经阿拉伯人之手,输入中国,一直作为药物使用。大概到了16世纪,人们发现它可以被烧成烟雾吞到肚子里。当时葡萄牙是最大的贩毒国。17世纪末,英国征服印度后,把鸦片专卖权授给治理印度的东印度公司,遂大量向中国倾销,然后再从中国把茶叶、生丝等输往英国,英国人在这种三角贸易中大获其利。除了英国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外,美国也从土耳其向中国输入鸦片,俄国则从中亚向中国北方输入鸦片。

当时的鸦片价格,每公斤约值白银五两。在鸦片战争以前的40年中,英国共走私运入中国40多万箱鸦片,从中国掠夺去约三四亿银元,造成中国国内银元枯竭,银价上涨一倍以上,工商停滞,国穷民困。当时吸食的人越来越多,不仅贵族官僚、地主豪绅、商人学士吸,到后来连农、工、兵、役也抽起鸦片来。到1838年,全国抽鸦片烟的人达200多万。一些坚决主张禁烟的爱国志士痛心地指出:“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对此,清政府不得不考虑处置的办法了。

1838年6月2日,力倡禁烟的鸿胪寺卿黄爵兹向道光皇帝上疏,提出一个“重治吸食”的严禁方案,主张吸鸦片的人,必须在一年内戒绝,过期不戒者,普通百姓则处以死刑,官吏则罪加一等,本人处死。其子孙不准参加科举考试。湖广(湖南省、湖北省)总督林则徐、两江总督陶澍等支持黄爵滋的主张。林则徐从1838年7月至9月,三次复奏道光皇帝,赞成黄爵滋的主张。他尖锐地指出,如果不切实禁烟,长此下去,几十年后,军队就会衰弱,国库就会空虚,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国家无可以充饷之银。在这种情况下,道光皇帝被林则徐打动,决定禁烟。

1838年,道光皇帝授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加兵部尚书衔,节制广东水师,前往广东厉行禁烟。1839年1月8日,他奉命离开北京,前往广州。3月10日,林则徐一到广州,立即开展禁烟运动。原来对禁烟不太积极的两广总督邓廷桢,在形势推动下,也转变为禁烟派中的积极人物。他向林则徐表示,一定要“合力同心除中国大患之源”。3月18日,在经过周密调研后,林则徐令外国商人把现存的鸦片,于三天内全部交出,还要具结保证:“以后永不夹带鸦片,如果违犯被查出时,甘愿船只立即没收,人员就地处决。”第二天,外国商人所住的商馆即被包围,中国仆妇跟附近居民,也都撤退。其他国家都愿作此承诺。英国商务监督查理义律也愿具结保证以后英国商船绝不夹带鸦片,但遇到有违犯这项禁令时,他要求两点:一是没收鸦片,必须付给补偿。二是对于违法人员,不能就地处决,必须经过公开的审判,才可以定罪。

3月22日,三天期限已满,毒贩们只交出一个零头(1037箱)。见此情况,林则徐立即下令派兵封锁商馆,停止中英贸易,断绝商馆与鸦片船之间的交往,并撤退商馆中的中国雇员。义律无计可施,只得命令交出全部鸦片。林则徐会同邓廷桢亲自验收。从4月12日到5月21日验收完毕,共收缴鸦片2万多箱,约230多万斤,值白银800万两。

为了不让鸦片毒害人民,林则徐决定将收缴的鸦片全部销毁。1839年6月3日下午两点钟,林则徐宣布销烟开始。士兵们向挖好的池子里放满海水,投进鸦片,再撒上石灰。刹那间,满池鸦片很快化为渣沫。这时正是退潮的时候,林则徐命令打开闸门,满池废渣随滚滚潮水卷入大海。从1839年6月3日起,花了23天时间,终于把2万多箱鸦片全部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