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提高为人处事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4610200000043

第43章 别让机会溜走

一个人的竞争能力如何,往往就看其是否善于抓住迎面而来的机会。善抓时机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夺得事业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能否抓住这样的时机,是一个人一生事业成败的关键。没有机会,纵然才华横溢的人,也未必能够登上成功之巅;因失掉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而遗憾终生的也大有人在。善于抓住时机。是伟大人物成功的奥秘,学会抓住时机,是自我训练的精华所在。

1.寻找时机。寻找时机,既要敢于冒险,也要有自知之明,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与可能。日本一位青年心理学专家指出:“青年在不能确认自己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活动和实践,只能是一种逃避和消遣。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必须首先从正视和分析此时此地的我开始。”所谓“确认自己”,也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认识机会的先决条件:有志于干一番事业的青年人,都渴望在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我们日常所说的确定奋斗目标,实际上就是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考察自身价值到底在哪一领域中才得以最充分的实现,从而确定自己的最佳发展方向。这一考察过程当然需要学识与经验,然而,更需要的却是勇气——有敢于面对人生,敢于无情地解剖自己,敢于对自己讲真话的勇气。

人的一生,总是有几个大的转机的。大的转机,必有大的变化。没有大变化,也就没有大的发展。而要有大发展,就要善于抓住时机。哲学家培根说过:“造成一个人幸运的,恰是他自己。”

培根说过:“幸运的机会好像银河,它们作为个体是不显眼的,但作为整体却光辉灿烂。”只有抓住一个“不显眼”的时机才能获得光辉灿烂的成功。

2.看准时机。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时机问题。运动场上,抓住时机,则金牌垂胸;疆场对阵,抓住时机,则赢得战机;科坛夺魁,抓住时机,则独占机会鳌头。国际知名管理学家哈洛尔德·康茨和西里尔·奥登纳尔在其颇有影响的著作《管理学精华》中特别强调要“认识机会”,并指出:“认识机会是规划的真正出发点”。只有认清机会,才能“建立起现实主义的目标”。提出可行性方案。人才是时代的产儿,但是在同一时代、同样条件下,不同的人发挥的作用有时会有天壤之别,除了其他条件之外,关键在于能否认清时代,抓住机会。只有当人们不失时机地认识和利用这种历史条件,才能取得成果。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认识时机,学会抓住时机,是现实生活提出的重大命题,也是走向成功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

看准时机是成功的真谛。美国学者阿瑟·戈森曾问著名演员查尔斯·科伯恩:“一个人如果想要在生活中获得成功,需要的是什么?大脑?精力?还是教育?”

查尔斯摇摇头:“这些东西都可以帮助你成功。但是我觉得有一件事甚至更为重要,那就是:看准时机。”

阿瑟·戈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多少生活中的不幸和坏运气,只不过是没有看准时机!”

3.把握时机。在人生的旅途上,一次偶然的机会,往往会导致伟大而深刻的发现,使科学家因此成名;一个突如其来的机会,使有的人大展才华,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从而名垂青史;甚至一次意外的事变,竟影响了一个人的整个生涯,对他的发展起着转机作用……凡此种种,在实际生活中都是常有的。

经过个人的努力,时机是可以把握的。“弱者等候机会,而强者创造它们”。时机虽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不管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经过个人的努力,时机是可以把握的。美国有位学者曾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员、总经理、宇航员、政府首脑以及其他获得成功者的多年追踪探访,逐渐认识到成功者绝非是特权环境、高智商、良好教育或异常天赋的结果,同样也不是一时走运,而是由于他们对自己的作为负责。他们认识自己的才能,追求自己的目标,迎接挑战,适应生活。他把这些称之为“成功者的优势度”,是成功者与普通人之间存在着的一种微妙的差别。有的人天赋甚高,却恃才自傲而短于行动,丧失了不知多少成就事业的良缘。有的人在一时走运、初建成果后,便陶醉于快乐而忘记自己面临更多的机会,难成大器。唯有那些创造奇迹之后,忘记快乐,清醒地面对和选择无限的可能性者,才终成伟业。而所有这些,无不是为生活态度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