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犹太商人羊皮卷
4601200000025

第25章 缔约立富(2)

再说那个男人,他的妻子给他生了两个孩子,而他们的两个孩子,一个一天在外玩耍时被一只黄鼠狼咬死了,另一个在井边玩耍的时候掉进井里淹死了。

这时候,男青年才想起了他和姑娘的婚约以及黄鼠狼和水井。于是,他就和妻子离了婚,终于回到那个忠贞不渝的姑娘身旁。

这个故事就是犹太人告诉违约者应得的下场,任何人都不得违约,否则,就一定会遭受上天的严厉惩罚。犹太人在商业上最为重视的就是信守承诺。

日本人在这方面是深有体会的:

有一位日本商人和犹太商人签订了10000箱蘑菇罐头的合同,合同规定每箱20罐,每罐100克。但在出货的时候,日本人却装了10000箱150克的蘑菇罐头,货物的重量虽然比合同多了.50%,但是犹太商人却拒绝收货。日本出口商无奈地表示,愿意超出合同的重量不收钱,但是犹太商人还是不同意,并要求赔偿,理由是违反了他们之间签订的合同。

最后几经谈判,出口商无可奈何,赔了犹太商人lO多万美元,还要把货物另作处理。

这件事情传出后,各国的商人都开始“理解”犹太人的这一做法的用意。一位英国律师这样说:“从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惯例来讲,合同的品质条件是一项很重要的条件,英国法把他称为要件。合同规定的商品规格是每罐100克,而出口商交付的却是150克,虽然重量增加了50克,但是卖方没有按规定条件交货是违反合同的。按国际惯例,犹太商人完全有权拒绝收货并提出索赔。”

“犹太商人购买这样规格的商品,是有着自己特定的商业目的的,包括消费者的爱好和习惯、市场供需情况、对付竞争对手的策略等。如果出口方装运的150克罐头不适应市场消费习惯,那犹太商人是不会接受的。最简单的就是如果这次150克的蘑菇罐头和100克的蘑菇罐头的价格一样,那么以后这位犹太商人的生意还怎么做?比如说,下次他继续按这个价格卖,但是重量又回到了以前的loo克,消费者会怎么看待?”另一位熟悉市场的人士这样分析。

而且很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在一些进口管制比较严格的国家进口申请许可证是100克的,而实际是150克,那很容易遭到有关部门的质疑,被怀疑为有意逃避进口管理和关税,以少报多,是要受到罚款的处罚或者被追究责任的。

犹太人听了哈哈大笑:“我们可没有考虑这么多呀。”

于是他们完全懵了:怎么回事,不是这个原因还是什么原因呢?

还是一位犹太商人告诉了他们答案,原来犹太人特别重视合同,一旦建立这种契约关系,就必须遵守。在他们的传统里,他们和上帝是有契约的,人之所以存在是与神签订了和约所致。犹太人被称为“契约之民”,他们把和约引入了生意,并且认为和约是生意的精髓,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谁若无缘无故毁约,就是对神的亵渎,轻慢和不尊敬神的人必遭到神的惩罚。犹太人极为注重合同,一切买卖都笃信合同,而他们自己也从来不敢毁约。谁不履行契约,就被认为违反了神意,犹太人是绝对不会容许这样的人存在的,他们…定会严格追查到底,不留任何情面。所以,日本人虽然多给了,但是仍然违背了合同,当然应该赔偿了。

犹太人一旦与你谈判成功,达成一致的意见,不管是口头的协议,还是文字的协议,他们都认为这是对神签订的协议。在执行过程中,不论发生多大的困难,他们也不毁约,同样,也不管任何的借口和理由都必须严格的遵守。

谈判中,双方都要心向神明,诚意地表达他们的诺言,语意表达准确无误,不许有任何模棱两可的东西混匿其中。此后,双方必须严格地遵照执行,与神签订的合约决不可以不履行。

诚实的支柱

“鱼离开水就会死亡,人没有礼仪便无法生存,而不讲诚信则会受炼狱的惩罚。”

——《羊皮卷》

《羊皮卷》中这样告诫人们:一个人死后进入天国前,上帝会先问:你生前做买卖时是否诚实无欺?如果欺诈,将被打入地狱。

尽管各民族皆有“经商应童叟无欺”的说法,但只有犹太民族是最严格执行这种正直交易的民族。《羊皮卷》记载了许多关于诚实经商的实例,培养了犹太人诚实的商业原则。“惟有诚实正直的经商之道才是生存处世的最高法则”,这是犹太人从违反与上帝的契约而遭受的痛苦中深切体会到的一点。

在犹太商人作为“世界第一商人”的商旅生涯中,犹太民族与其他民族打交道最多。作为一个弱小的民族,在2000多年的流浪中,没有被其他民族同化或湮灭,并且还能不断从他们的腰包中大把大把地赚钱,其原因除了我们前面述及的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诚信经商、坦诚为人、尊重他人、彼此宽容的道德操守。因为严于律己,重信守约,犹太商人才赢得了“世界第一商人”的口碑;而诚信经商,更使得犹太商人得到了世人的信任和尊敬,这在商业社会无疑是一笔最重要、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在犹太人看来,诚实是支撑世界的三大支柱之一,另外两个是和平与公正。2000多年的流浪生涯中,犹太人遭人歧视压迫,更遭受了无数的欺诈和恶意的毁谤,他们饱尝了美丽的谎言背后的凶险和恶毒。因此,他们对说谎者极为反感,对欺诈深恶痛绝,他们绝不纵容自己撒谎骗人,也不允许别人欺骗他们。但是,与众不同的是,对说谎者他们不会鄙视,也不会有置之于死地而后快的报复心理,他们想到的往往是宽容与救赎;他们会抱以可怜与同情之心,因为他们认为撒谎者失去了人性中最为宝贵的东西,而且死后还要受炼狱之苦,这太可怜了。可见,犹太人可真是宽人严己、仁慈悲悯的大化之民。

在商业社会,人类制定了纷繁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目的就是要消除人性中恶的因素。但是,我们却不无忧虑地看到,尽管人们可以针对制度、律法的不足不断地完善它、修正它,但人类永远不能靠它来构建起人类良知善性的大厦。为此,道德作为社会中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内在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尽管不能保证人人向善从善,但它却比制度、法制有着更深刻、更基础性的教化力量。因此,现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却日益呼唤着人类的道德良知,道德的力量将是永恒的。人类道德中包含着诚信、宽容、善良之类的基本要义,犹太民族可谓是人类道德的忠实实践者,这不但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犹太商人的商业行为中。

《羊皮卷》这样告诫犹太人:你们不可偷盗;不可欺骗;不可抢夺他人的财物;不可向着我起假誓,亵渎我的名。

商业就是提供一种服务。只有诚实对待,取得别人的信任,自己才可以获得利润。而单纯地想从别人的口袋里捞钱的,不过是抢劫。

诚实为经商的第一要务,这是犹太人的经商法则。他们对于善于欺骗的人的态度是非常激烈的,并认为他们是不可饶恕的;犹太人认为不贪图小便宜,不偷税漏税,做一贯诚实的人是很好的。

犹太先知说,世界末日一定是早晚要到来的,当末日到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要接受大审判。如果谁在这个世界上做了好事,他死后灵魂就会进入天堂;如果谁在生前作恶多端,那他死后,灵魂就会被打入地狱,接受炼狱之苦。世界末日来临时的大审判判断孰好孰坏要问5个问题,这5个问题是:

你在做生意的时候诚实吗?你腾出时间学习了吗?

你尽力工作了吗?

你渴望得到神的救赎吗?

你参与过智慧的争论吗?

可以看到,犹太人把做生意是否诚实、遵守信誉放在第一条,把做生意的诚实摆在学习、工作、信仰和智慧之前,可见犹太先知对诚信经商的重视程度。最直接的事实就是如果一个人借了别人的钱,但他又不想归还,而又没有其他证据证明他是借过钱的,村里的拉比就会告诉他:你手摸《圣经》对上帝起誓说:“我没有借过这个人的钱。”最后,99.9%的犹太人会感到很惭愧,承认自己的罪过。

《羊皮卷》中有个故事就是这样教育犹太人应该诚实、决不可以用任何办法来不劳而获地取得财富的:

有位拉比平日靠砍柴为生,但是为了研究《羊皮卷》,他决定买一头驴来代替自己运柴以节省时间看书。

拉比到了集市上,从一个阿拉伯人那里买了一头驴回到了家,徒弟们见了非常高兴,就把驴牵到河边洗澡。恰好此时,驴脖子上掉下来一颗很大的钻石,光芒四射,徒弟们欢呼雀跃,认为这是上天赐给拉比的礼物。而且,这样_来,这位贫穷的拉比从此就可以不用天天砍柴,他就可以专心致志地研读《羊皮卷》了。

当徒弟们兴高采烈地把这颗珍贵的宝石给拉比看的时候,拉比却平静地说:“我们应该把这颗钻石还给那位阿拉伯人。”

徒弟们不解,拉比严肃地说:

“我们买的是驴子,不是钻石,我们犹太人只能买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阿拉伯人见到徒弟们手里的钻石,非常惊奇:

“你买了这头驴,既然那钻石在这头驴的身上,那你们也就拥有了这颗钻石。所以,你们不必还我了,还是自己拿着吧。”这位拉比说:“这是我们犹太人的传统,我们只能拿支付过金钱的东西,所以,这颗钻石必须还给你。”

阿拉伯人听后肃然起敬,说:“你们的神必定是宇宙里最伟大的神。”

犹太人就是这样,经商的时候一定讲究诚信,决不用那种欺骗的手段来获取财富。因此,犹太人从来不做那种“一锤子买卖”的事情,更不屑于做“只要每个人上当一次,我就发财了”的生意。他们厌恶那种流寇式的作战方法和短期策略,即使是在到处被人驱赶、朝不保夕的时候,他们看重的也是长期的合作、注重信誉、拥有很好的商业口碑,而且他们的商品绝少有假冒伪劣的。诚信意味着平等的交易、公平的竞争,《羊皮卷》中是这样说的:“你们不可行不义,要用公道天平、公道砝码、公道升斗、公道秤。”

然后他们把这种交易情况作了细致的规定:

不可有一大一小两样的砝码和量器。

批发商每个月清洗一次量器,小生产商一年清洗一次。

小生产商要经常清洗砝码,以其不发粘为度。

店主每周要清洗一次量器,每天清洗一次砝码,每称完一样东西都擦拭一次天平。

他们说,诚信经商是商人最大的善,所以在犹太人的生意场上,他们最为看重诚信,对于不诚信的人,他们是无法原谅的。在犹太人的内部,他们之间极为重视诚信,极为重视契约,一旦签订了就必须遵守,绝对不可以有任何理由不履行契约。为了维护契约的神圣性,他们极为慎重,决不让契约有什么漏洞,以给欺诈带来方便。

法兰西国王弗朗西斯一世经常患病,于是就想找个犹太医生做他的御医。他请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查尔斯五世推荐一个,查尔斯马上派遣自己的犹太医生到他那里。但是这位国王却是基督徒,医生一到,他立即开始诋毁犹太教,无奈中,这位医生说自己已经皈依了天主教。一听到医生的回答,国王立即把他打发走了,告诉查尔斯说,请他再派一个真正的犹太医生来。

虽然国王可以诋毁犹太教,但是犹太人良好的职业道德、巨大的声誉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缺少的。在他们看来,只有真正的犹太人才是可靠的、值得信赖的,其他任何民族的人都是很难相信的,他们的信誉让人怀疑。改变了犹太教信仰的人也就很难是犹太人,就不值得那样信任,犹太人获得的崇高声誉由此可见一斑。

人们称他们为“世界第一商人”,意思就是犹太人的信誉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可以获得全世界的信赖,这一光荣称号是他们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诚信经商的结果。

所罗门时期的某个安息日,有三个犹太人来到耶路撒冷,他们由于身边带钱过多不方便,大家商议将各自带的钱埋在一块,然后就出发了。结果,其中有个人又溜回来,将钱偷偷地挖走了。

第二天,大家发现钱被盗了,便猜想一定是自己人所为。但又没有证据是哪个人所为,于是,三个人便一起去素以断案英明著称的所罗门那里请求仲裁。

所罗门了解了事情经过后,没有急于问案,反而说:“这里正好有道题解不开,请你们三位聪明人帮忙解决一下,然后我再为你们裁决。”

所罗门先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姑娘曾答应嫁给某男,并订了婚约。但不久以后,她又爱上了另一个男子。于是,她便向未婚夫提出解除婚约。为此,她还表示,愿意付给未婚夫一笔赔偿金。但这个男青年无意于赔偿金,痛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但是不久,这个姑娘又被一个老头拐骗了。后来,姑娘对老头说:“我以前的未婚夫不要我的赔偿金就和我解除了婚约,所以,你也应该如此待我。”于是,那个老头也同样答应了她的要求。

讲完故事后,所罗门询问道:姑娘、青年和老头,谁的行为最值得赞扬?

第一个认为,男青年能够不强人所难,不拿一点赔偿金,其行为可嘉。

第二个认为,姑娘有勇气和未婚夫解除婚约,并要和真正喜爱的人结婚,其行为可嘉。

第三个人说:“这个故事简直莫名其妙,那个老头既然为了钱才诱拐姑娘的。可为什么不拿钱就放她走了呢?”

所罗门不等第三个人说完,就指着他大喝一声:“你就是偷钱的人!”

然后,所罗门解释道:“他们两人关心的是故事中人物的爱情和个性,而你却只想到钱,你肯定是小偷无疑。”

犹太人的这则故事说明对于钱的态度是一个人人格高低的体现,品行卑劣的人心中只有钱而没有道义,而高尚的人由于注重道义而往往忽视钱。在现实生活中。犹太人也往往根据一个人对于金钱的态度判断一个人的品质。

诚信经商是犹太商法的灵魂,是商业活动的最高技巧。在现代商业世界,恪守信用已构成了许多企业的市场竞争手段。世界商业史上第一个提出“不满意可以退货”的就是犹太人。注重商业的诚信,视信誉为经商的生命,这是犹太人走遍世界各地都受到欢迎、让犹太人获得巨大财富的生命之源。

信任的价值

“人最大的痛苦不是被人欺骗,而是不被人相信。”

——《羊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