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千奇百怪之谜(全集)
4579000000024

第24章 生命中的奇迹——奇怪的生命奥秘(4)

据武警后勤总部卫生部原部长李深透露:1993年11月16日该院医务人员为老人进行心电图测试时发现,其心电图波形并不像人尸一样呈一条直线,而是在记录纸上呈现一连串、有规律的细微曲线,并每隔一段时间即有一段密集的小波。专家用同样仪器和方法分别在不导电的木头及导电的金属重复上述测试,结果都显示出一条直线,而检查其全身皮肤时,其皮肤完整,上身及四肢呈透明的深紫色蜡状且略有弹性,下腹部皮肤呈淡黄色,额头印堂穴仍有微小的油脂状渗出物。云南中医学院专家考察后认为:“老人的生物场还在频频活动。有力地证明了中医关于形神一体化的理论,即得气则生,气失则死的观点,这对人体科学的进一步研究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1997年11月15日,武警后勤部卫生部和武警总医院医务部科训处有关专家联合对周凤臣老人遗体进行了检测,其所提供的报告摘抄与记者所见无异:

头面部:头发灰白稀疏,面色较灰黑,前额正中可见一片油状物,直径3厘米,在灯光照射下有点发亮,用棉花擦之有油腻粘稠。双眼睑下陷,硬,无弹性,双眼球塌陷,眉毛和睫毛清晰可见。

颈部:皮肤变硬无明显弹性,颈椎关节无活动性,颈部呈棕黄色。……触摸身体各部位包括背部均有油腻感。气味:没有腐败气味,仅有油腻气味。

检测报告中还有对遗体胸部、腹部、双上肢、双下肢、关节部位的详细检测记录。据悉,武警总医院的专家们每年都要对其进行1~2次的医学观察,建立记录档案,有条件时进一步做组织学、细胞学以至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最近一次的研究是在今年6、7月间,目前尚未公布结果。

科学考证和史料记载表明,迄今为止,人类遗体长期保存不腐的状况有4种:一是对特殊人物遗体进行各种现代医学防腐处理后保存,如对前苏联的列宁和我国的毛泽东遗体的处理皆属此例;二是对遗体长期冰冻保存;三是在极其干燥的沙漠地区(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或金字塔(古埃及时代)内形成木乃伊;四是宗教徒修炼到高层次后封缸塔葬或人工处理形成“肉身”。然而,香河老人的“肉身”演化却不属于这4种状况。

原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局长徐静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病理学家刘彤华教授认为:老人临终前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的上吐下泻和咳痰,再加上体表排液等,导致身体大量脱水,辞世后置于暖器边,室温高而空气干燥,躯体水分已蒸发,这是造成躯体干枯的重要原因。快速失水似木乃伊,暂不腐烂可以理解。然而北京大学生物系陈守良、蔡益鹏教授却认为:木乃伊在常温下不可能保持至今,因为首先避免不了的就是大肠杆菌的繁殖问题。

航天工程研究所宋孔智教授说,香河老人现象从传统医学、宗教、气功都能解释,而现代科学却解释不了,这说明人类对自身潜能的认识仍需不断深挖掘。人文科学专家则认为:老人一生严格修炼,是肉身不腐的直接原因。传统专家表示,老人的肉身可以被看作佛家的“金刚琉璃体”或道家的“紫金琼玉身”,这与历史上存世1000多年、现仍存于广东韶关南华寺的唐朝高僧---六祖惠能的肉身情况相似,此现象说明古人能达到的修炼层次,现代人也能达到。医学专家认为:从目前采用的物理性观察和检测结果看,只是初步的检测,今后应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诸如CT、磁共振、红外线扫描等无损伤的检测,以求从生理、心理、社会等角度研究和破译这一生命奇迹。

老人辞世多年来,平均每年约有七八万人前往探访,从省部级领导、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到普通民众都有,但目前仍未有一定权威部门或机构能够对这种奇特的生命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但专家们对“香河老人”奇迹研究的意义作出了充分肯定。我国人体科学研究的权威部门,中国人体科学学会前任理事长张震寰教授说:“对周凤臣老人身体变化过程的研究工作意义重大,与21世纪人体科学研究需要突破的前沿密切相关,此项研究也将在国际上引起震动和反响。”中国人体科学学会名誉理事长、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有一句名言:“21世纪将是人体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产生继信息革命后又一次新的革命的时代。”

他可以飞起来

在印度北方的边远山区纳米罗尔村,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名叫巴亚·米切尔。他修炼瑜珈功有40多年了,据说他的身体能在山林上空飘浮,如同仙人。

美国物理学家卡莱曼思教授曾在印度各地多年,他决定去拜访这位“超人”。和他同行的有印度著名的生物学家辛格·米巴尔教授、人体形功能学者雷曼尔博士及美国《科学与生活》杂志的记者等。纳米罗尔村地处边远山区,道路艰险,人们要骑马、步行十多天才能到达。这里几乎与世隔绝。

卡莱曼思教授一行人到达后,拜会了巴亚·米切尔。这位老人长着浓密而长的银色头发、胡子,浓眉下的锐利眼神,俨然一副哲学家的风度。他能讲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当卡莱曼思教授问巴亚。米切尔能否展示一下“超人”的功能,飘浮上天空时,老人马上答应:“可以。”并请众人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升起时,在他独自居住的茅舍门前观看。

第二天一早,卡莱曼思教授等人聚集在茅舍门前,架起了录像机及各种探测仪。巴亚。米切尔盘腿坐在门前的一块薄毯上,闭目养神。人们的目光、录像机镜头、各种探测仪全集中在米切尔身上。大约在2~3分钟之后,只见他身体轻轻上升,大约升到10米高时,他改变了盘腿的姿势,伸出双臂,如同鸟儿的翅膀,开始旋转飞翔。浮在半空中的米切尔像进入浑然的忘我状态。

这一情景真令人目瞪口呆。大约在空中飘浮了30分钟左右,米切尔的身体开始摇动,接着以水平状态慢慢降下。录像机拍摄了他在空中的每一个角度。米切尔落地以后,几位科学家发现:他身体变得非常柔软,像棉花一样。当米切尔慢慢升空时,探测仪已测出从他身上喷发出一股气流把他托起。80公斤体重的人升空需要相当大的能量,这股气流和能量是从何而来的呢?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美国《科学与生活》杂志记者史密斯,目睹了现实生活中的真正“超人”后,心中无比振奋,如同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史密斯提出:用重金聘请巴亚·米切尔去美国作表演。

巴亚·米切尔很有礼貌地回绝重金之聘。他说:“我是个虔诚的印度教徒,练瑜珈功有40年了。在这深山丛林中安静地生活,对金钱、名利早已淡泊了……”当几位科学家问他是如何练成这奇妙的功夫时,巴亚·米切尔很认真地回答:“这必须经过严格的精神训练,才能学到这门技巧,而肉体上的训练更为艰辛。只有精神高度集中,才能将人体内潜藏的巨大‘魔力’解放出来……”这些话,并不能解除科学家们心里的疑问,人体内潜藏的“魔力”到底是什么?是如何突破物理学上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关于人体在空中飘浮,卡莱曼思教授和印度的几位科学家发现:在印度的古书——《佛经》上早有记载:早在2千年前,佛教的高僧们就能毫不费力地飞向天空,他们将空中所看到的景色,绘成巨画。印度考古学家们曾发现一幅巨大的石雕,它绘制的是印度2千年前恒河流域的曼达尔平原景色,完全是以高空鸟瞰角度绘制的。当时没有直升飞机,人们怎样从高空来绘制的呢?科学家们一直把印度古《佛经》中的记载当作神话,如今他们亲眼目睹了人体飘浮升空,不能不承认记载是事实。有关人体飘浮升空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人目睹。

1910年英国著名的探险家彼得·亚巴尔到缅甸北部丛林考察探险,在一座边远山区的大寺院里认识了一位修行老僧。这位老僧每天早晨在寺院门前静坐十多分钟,然后盘坐的身体慢慢升空,在深山的丛林上空飘一圈,才慢慢地落到地上。亚巴尔被这一神奇情景惊呆了,他用照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这位修行僧空中飘浮的镜头。回国以后,他在英国《卫报》发表了自己拍下的照片及自己看到的这位僧人升空的情景。当时有些英国科学家们不相信,认为亚巴尔是幻觉,中了一些宗教巫师卖弄的障眼法伎俩。亚巴尔坚决否认,他认为自己当时头脑清醒,目睹的情景真真切切。这位僧人在做人体高空飘浮时,并没有邀请他观看,是他偶尔碰上的,根本没有什么障眼法之说。

1912年,法国的探险家欧文·罗亚尼在尼泊尔和我国西藏交界的喜马拉雅山一带考察、探险。他请了一位西藏喇嘛做向导。这位藏人喇嘛在走路时,竟脚不沾地,似飘浮前进。喜马拉雅山一带积雪很深,罗亚尼每进一步,脚都陷在雪里,而要跋涉前进,非常艰难。而这位藏人喇嘛行走时脚不沾雪,非常轻松,并且时时在拉他前进。如有一阵风来,这位喇嘛的身体如同树叶一样,身体飘起,随风前进。

最令欧文·罗尼亚惊奇的是这位喇嘛带着他过康尔尼峡谷时的情景。这道峡谷约二百多米深,一百多米宽。如果爬山越过,需要大半天时间,而且非常危险,因无道路可行,随时可能跌入峡谷中,不粉身碎骨也要跌成重伤。罗尼亚正为过峡谷需要冒险发愁时,喇嘛弯下腰,把罗尼亚背在身上,要他别害怕,闭上眼睛。罗尼亚突然感到身体飘起,睁开眼睛一看,他惊呆了,喇嘛背着他腾云驾雾地在空中飞行,仅仅几分钟时间就越过了峡谷。他实在难以相信,在这荒凉的雪山地带,竟有如此本领的奇人。

欧文·罗尼亚返回法国后,把这位藏人喇嘛随风飘浮的照片,和自己的奇遇写成文章登在《巴黎时报》上。有众多的读者不相信,认为这位探险家在写“天方夜谭”般的神话。

印度的军事学家早就注意到这种人体飘浮术确实存在,并且在设想把它用于军事作战。组织一支“超人”的军队,那就不怕敌方的地雷、坦克、导弹、轰炸机的攻击,随时可以突击到敌人的后方击败对方,就不必再花更多的钱研制尖端武器。而印度的一些科学家们却认为:这样的设想很难实现,因为当前科学家尚弄不懂人体飘浮是如何形成的。当今为世人所了解的四种力量,即:重力、电磁力以及两种核力之外,我们只能假设还有第五种力量。这第五种力量又是如何从人体产生的?又如何推动人身升空?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如果人体飘浮术确实存在,今日物理学原理就彻底被推翻了。当然如今的科学水平尚不能解释自然界中的所有特异现象。特别是瑜珈术的超越冥想功,更难用科学的道理去解释。

印度的物理学家辛格·瓦杰巴博士观察、研究人体飘浮术多年,也接触过几位有此功能的人。令他奇怪的是这些人都隐居在深山大泽之中,从不愿展示自己,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的行为方式及逻辑思维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如果他们讲解此功是如何练成的就更困难了。瓦杰巴博士曾用几种现代物理探测仪器来探测其中的微妙,均无结果。越研究越感到这是奇妙的神话,令人难以理解。

所以,一些军事家想把人体飘浮术用到军事作战方面,那是令人不可思议的幻想,要揭开此谜尚需要更长的时间,人类的科技水平能真正发现、挖掘人体内潜在的特殊功能,才能揭开谜底。

无法淹死的人

在约旦同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被称作“死海”的湖泊,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下去,也可以像块木板一样,浮在水面上。这是由于水的含盐量高,海水的比重已超出人的比重的缘故。假设,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抛到其他的湖海里,那十有八九是个悲剧的结局。然而,世界上竟也有这样的人,随你把他(她)抛到任何的江河湖海里,他(她)都能安然地浮在水面上,而不会沉下去,尽管他(她)并不会游泳。这就是被称作神奇的“软木人”。

在澳大利亚的阿得雷德城,有个名叫毕格斯的50岁的女人,她从未学过游泳。不久前,她第一次来到游泳池,一进水里,发现自己像一块软木,自动地浮到了水面上,她感到十分惊奇。后来,她就有意地在身上绑了块石头,结果仍然还是不会沉到水下。为此,不仅她自己莫名其妙,就连医学家们至今也没有弄清是什么原因。

在美国,有个叫安吉罗·伏阿契克的人,也有这种神奇的“本领”。这位身高1.8米、体重90公斤的彪形大汉,不但可以在水中如同在席梦思上安稳地睡觉,而且,也可以像一根圆木一样在水面上自由地翻滚。有一次,他好奇地在脚上挂了一个10公斤重的铅球,还仍然在水上漂了14小时。还有一次,人们做了这样的试验:把伏阿契克装在用23公斤炮弹作坠子的口袋,只有脑袋露在外面,放进海里。就这样,他在海里还一直漂了8个小时。

澳大利亚的毕格斯因入水并不沉轰动了新闻界;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们对安吉罗·伏阿契克的神奇本领也进行了专门研究。专家们曾设想伏阿契克的内脏具有像鱼鳔那样储存空气的能力,但经过最先进的仪器检查结果表明,并没有发现任何同普通不同的地方。

那么,像毕格斯,伏阿契克这样的“软木人”,他们的“软木”特性究竟是什么呢?专家们至今也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千里眼

1757年7月10日傍晚,瑞典人马纽埃尔在哥德堡正和十几个好友一起进餐,突然,他大惊失色地喊道:“不好!现在斯德哥尔摩市的榭典马尔摩发生火灾,火势正在蔓延。哎哟!朋友家也着火了,我家看来危险。”过了一会儿,他才如释重负地说:“好了,火终于灭了。大火在我家隔壁的第3幢楼房处被扑灭了。”马纽埃尔的家就在榭典马尔摩,距离马纽埃尔他们正在进餐的哥德堡有400多公里,他竟然就像在目睹眼前发生的事情那样,说得十分肯定,可在一起进餐的朋友们却对他的话表示怀疑,但是不久,经过调查证实,那天马纽埃尔的话与当时发生在榭典马尔摩的一切完全吻合。人们对他“千里眼”的神力惊叹不已。从此,马纽埃尔便成了一个名闻遐迩的人物。

马纽埃尔出生在瑞典一个平凡的家庭里,他曾对天文家、地质学、心理学进行过广泛研究。他发挥自己“千里眼”的特异功能,做了许多有益的事。例如,驻瑞典的荷兰大使从一个商人手里买了一套银器,付了钱以后,不久猝然去世。商人趁机向大使夫人索取买银器的钱。这笔钱在大使生前明明已经支付,但是由于找不到当时购买的收据,无法说明事实。最后,束手无策的大使夫人只得远道赶来求助于“千里眼”马纽埃尔。马纽埃尔目视前方,稍稍看了一会儿,就对大使夫人说:“这张收据没有丢失,现在存放在您家二楼桌子的抽屉内。”由于马纽埃尔的非凡能力,使得那个敲诈勒索的人阴谋遭到破产。马纽埃尔在他的晚年,对人类的特异功能进行了研究,著有很多著作,成为最早研究人体特异功能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