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养生 受益一生:健康长寿的养生之道
4577700000005

第5章 头部的养生(2)

头痛是中医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如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使气血运行受阻;或内伤病久,气血不足,失于充养;或痰浊淤血,阻于经络,都可导致头痛。头痛的辨证主要在于区别外感与内伤。外感头痛,一般发病较急,痛势较剧而无休止,多属实证,治疗以袪邪为主;内伤头痛起病徐缓,病势也较缓,时作时停,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证,治疗以补虚为主。

头痛的食疗保健可采用以下的方法:

★姜糖水:取姜3片、红糖15克,加水煮沸,趁热服。每日3次,每服500毫升。适用于外感风寒而致的头痛。

★桂圆红枣汤:取桂圆肉10枚、红枣7枚,煎汤。每日睡前服用。适用于头痛、贫血。

★丝瓜根煮鸭蛋:将鲜丝瓜根150克洗净,与鸭蛋2枚水煎服。适用于头痛、偏头痛。

★白菜根汤:取干白菜根50克、小葱3根,切碎后加水,旺火烧沸后改文火煎煮约20分钟即成。每日2次,温服,每服400毫升。适用于风寒头痛患者。

★葱白桂皮粥:取连须葱白10根,洗净切细,加入粳米50克煮成薄粥,粥中再放入桂皮9克,煮20分钟即可。每日2次温服。适用于头痛、恶风、骨关节酸痛者。

2.头晕及中医保健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有头昏、头胀、头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等感觉。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于发热性疾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综合征、神经症等。此外,还见于贫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药物中毒、尿毒症、哮喘等。抑郁症早期也常有头晕。头晕可单独出现,但常与头痛并发。头晕伴有平衡感觉障碍或空间定向障碍时,患者感到外周环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称为眩晕。

以菊花晒干作枕芯称为“菊枕”,为民间常用药枕之一。菊枕可以治疗头晕眼花,夜晚催人酣睡,翌晨起床神清目明。故民谚有云:“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身轻眼不花。”古人喜用菊枕,就是取其清热疏风、益肝明目、抗感染等特性,通过吸入含微量龙脑、樟脑、菊油环酮的挥发“药气”,刺激头颈皮肤,起到“通关窍、利滞气”的作用,促进神经、肌肉与关节功能协调,收到解痛祛病、醒脑明目的效果。

3.健忘症及中医保健

健忘症就是大脑的思考能力暂时出现了障碍。从传统中医角度来分析,健忘症是气不能均匀释放所致。由于到脑部的气不足,脑的血液量减少导致记忆力减退。有孕育经历的女性有更多的体验。据统计,健忘症患者中女性占了60%,而家庭主妇80%以上有健忘症经历。

健忘症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进饮食调理:

★核桃:核桃果仁内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可营养大脑、促进细胞的生长、延缓脑细胞的衰弱进程、提高思维能力。每次1-2个核桃,每日2次,生吃,可增强记忆。

★海带:海带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卵磷脂等营养成分,有健脑的功能。

★黄豆和沙丁鱼:被称为“植物蛋白之王”的大豆中所含的谷酰胺和沙丁鱼中的牛黄素是大脑必需的蛋白质。将适量的黄豆洗净,与切成小块的沙丁鱼一起加水炖食或红烧,每天或隔天食用1次,有增强记忆、延缓脑细胞衰老的作用。

失眠困扰及中医疗法

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是季节变换的自然规律,而我们人体也属于自然界的一分子,也有“入夜则寐,入昼则寤”昼夜睡眠规律,这两者是相关的,中医理论称之为“天人相应”,“天”是指自然界,人类生长在自然界的怀抱里,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衡协调的,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对于每一个人的健康而言,良好的睡眠犹如一个人正常的饮食、呼吸一样,显得太重要了。当今失眠症发病率甚高,很多失眠症病人既受失眠困扰,又摆脱不了镇静催眠类西药依赖,非常痛苦。

失眠,中医古籍记载称“不寐”,其内涵与现代医学“失眠”概念基本一致。中医学以“天人合一”理论来认识人体“入夜则寐,入昼则寤”的睡眠与觉醒现象,认为睡眠与觉醒是人体适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即昼夜节律)的一种自我调节的生理菜单现,是人与自然协调一致、赖以生存的生理规律,这个规律顺之则生,逆之则害。因此,人类必须重视睡眠,遵循睡眠与觉醒规律,身体才会健康。

中医介绍失眠的发病机制有以下两种情况:

1.属于虚证者,表现如下:

★情志创伤,影响五脏及脑神,皆可使人发生不寐,尤其过喜、过怒、过思、过悲为常见。

★劳心过度,伤心耗血,或妇人崩漏日久。

★若身体虚弱,或久病之人,肾阴耗伤。

★肝气郁结,气郁不舒,郁而化火,或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心虚胆怯,决断无权,遇事易惊,心神不安,导致不寐。

★思虚过度,所求不得。

2.属于实证者,表现如下:

★外感风寒。

★饮食不节,“胃不和则卧不安”。

★情绪过度紧张,兴奋,“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坐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此血府血瘀。”

从中医学来分类,失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肝郁化火

症状表现:难以入睡,平时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渴喜饮,口苦目赤,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2.痰热内扰

症状表现:不寐,心烦,口苦,头重,目眩,胸闷,恶心,嗳气,痰多,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3.胃气不和

症状表现:不寐,脘腹痞满,甚或胀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嗳腐吞酸,大便泄泻或不畅,舌苔厚腻,脉弦滑或滑数。

4.心脾两虚

症状表现:不易入睡,或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肢倦,饮食无味,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5.心胆气虚

症状表现: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

6.阴虚火旺

症状表现:心烦不寐,心悸健忘,头晕耳鸣,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中医认为,失眠主要是由于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不和引起的。因此,对失眠患者应着重调治脏腑及气血阴阳,如补益心肺、滋阴降火、疏肝养血、益气镇惊、化痰清热等。另外,本病的治疗,也应以辨证论治为主,首先辨清虚实,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基本治则。虚者宜补其不足,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实者宜泻其有余,消导和中,理气解郁,清火化痰。虚实夹杂者,应补泻兼顾为治。不论虚实,皆宜宁心安神。

治疗或改善失眠症状的食物有很多,但要根据体质情况进行选择,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常用的食疗方有以下这些:

★桂圆肉30克,西洋参6克,白糖少许,加水煲,适用于心悸、气短、健忘者的失眠症。

★莲子、百合各30克,猪瘦肉200克,加水煲,适用于体质较弱者的失眠。

★核桃仁6个,五味子3克,蜂蜜适量,捣成糊状服食,适用于肾虚耳鸣、盗汗、腰膝酸软者的失眠。

★当归15克,枸杞子12克,羊肉100克,加水煲,适用于血虚失眠,特别是女性血虚者。

★冬虫夏草6枚,甲鱼400克,加水煲,适用于各种虚症引起的失眠,对先天发育不良,体弱及老年患者的失眠更为适宜。

治疗除用药物以外,尚需要注意病人的精神因素,劝其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避免情绪激动,睡前不吸烟,不喝酒和浓茶、咖啡,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可配合气功治疗。

中医对多梦的研究与治疗

中医学理论认为,多梦的根本原因是由机体内在变化引起的。《素问·方盛衰论》中说:“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所谓少气,即气不足,气不足则阳不守阴,神失其守,故为多梦。其为原因之一。而情志损伤,伤及脏腑,耗损精气,令神魂不安,发为多梦;阴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潜涵肝魂,制约相火,而使神魂浮游,发为多梦;若因痰热内扰肝胆,魂不得宁而发多梦;劳欲过度,水火不济,心肾不交,则心神不宁而发生多梦;饮食失节,使土虚木郁,神魂不宁而多梦。多梦的出现,以致睡卧不宁,梦幻纷纭。

中医对梦的成因及其生理和心理机制有系统的论述,具体阐述如下:

1.由躯体的刺激引发的

列子曾说:“藉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东汉哲学家王符指出:“阴雨之梦,使人厌迷;阳旱之梦,使人乱离;大寒之梦,使人怨悲;大风之梦,使人飘飞。”

2.机体内部的刺激引发的

机体内部的刺激包括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机体的阴阳失调和病变脏腑的影响等,这会引发梦境。如“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意识就是,饱食的人多梦见招待他人用膳,而饥肠辘辘的人则梦吃食或向人索取食物。当人体生病时,也会出现相应的梦境反应。比如说,肾气虚时,则可能梦见舟船溺水;若是腰椎劳损,则可能会梦见受伤的蛇。

3.精神情志变化引发的

人的精神情志因素的起伏也会致梦(情志为内脏的精神属性),诸如“精念存想”、“精化往复”、“心弱”、“情溢”所发生的梦。其中“精念存想”致梦系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总之,梦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基本作用在于建立一种心理上补偿性平衡,确保生理和心理的自我调节。

有关中医专家总结了一些治疗多梦症的方法,现列举其中的几种方法:

1.宁心安神法

《血证论》云:“魂魄所主者,神也,故安神为治梦要诀。”安神药常用朱砂、磁石、琥珀、珍珠、龙骨、牡蛎、紫石英、生铁落、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夜交藤、淮小麦、榆钱等。方如茯苓丸、定志圆、大定心汤、安神丸等。适用于心神不安之各种梦证。

2.疏肝解郁

肝主疏泄,喜条达,藏魂。若肝气郁结,失其条达,甚或化火上炎,则肝魂不宁,魂魄飞扬。治宜疏肝解郁,化火则宜清肝泻火。疏肝常用柴胡、香附、郁金、橘叶、青皮、枳壳、乌药、香橼皮、佛手等,方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适应于肝气郁结甚或化火所致的多梦、梦魇、梦怒、梦游、梦飞扬、梦登高等。

3.交通心肾法

《类经·阴阳之逆厥而为梦》云:“心肾不交而精神散越,故为妄梦。”治宜交通心肾。药用丹皮、生地、泽泻、麦冬、百合、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黄连、阿胶、肉桂等,方如交泰丸、黄连阿胶汤、坎离丹等。适用于心肾不交所致多梦失眠、梦魇、梦遗、梦交、梦水火等。

4.益气安神法

明代医家汪机云:“阳气虚不能养神,则梦寐弗宁,而神弗藏一心。”治当益气养神。药用人参、党参、黄芪、山药、白术、五味子、茯苓、炙甘草等。方如参香散、六君子汤、人参散、益气安神汤、安神定志丸等。适应于心气不足之多梦、梦魇、梦游、梦尿、梦悲喜、梦坠、梦救火等。

5.养血安神法

心主血脉,藏神。心血不足,则神不守舍而睡中多梦。治当养血安神。常用当归、白芍、阿胶、熟地、玄参、龙眼肉、何首乌、桑椹子、紫河车等,并酌加安神之品组方。方如归脾汤、养心汤、琥珀养心丹等。适应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多梦、梦魇、梦游、梦呓、梦交、梦悲喜等各种梦证。

小贴士

中西医关于梦的解析

关于做梦,中医的理论认为是魂魄飞扬。中医一再强调,人体的五脏皆有神明,那么魂和魄各是哪个脏器的神明呢?魂是肝的神明,魄是肺的神明。人在睡眠中,不同的时间段由不同的经脉所主。夜里十一点是胆经当令开始睡觉,凌晨一点到三点是肝魂所主,凌晨三点到五点是肺神所主。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做梦,属于魂魄收敛不住的一个现象。肝魂跟理智相关,肺魄跟本能相关。那么人在三点之前做的梦是跟肝魂有关,也就是跟理性有关;三点后的做梦跟肺魄有关,也就是跟人的本能有关。

西方社会对梦也有所研究,比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就非常注重梦的问题,他认为所有的梦都是潜意识心理的曲折或象征的表现方式。比如梦到水了,可能就跟出生有关;梦见大树可能跟性有关;梦见去旅行了,可能跟死亡的观念有关。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认为人有两个最基本的本能:一个是死本能,另一个是性本能。所以他的意象分析(就是关于梦境的分析)基本上都是从这两个角度去分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