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新婚知识读本
4576300000013

第13章 计划生育与安全避孕(1)

(第一节)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实行有计划的生育,将人口的出生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由于我国的资源有限,如果人口盲目的增长,其生活质量就难以保证。势必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其意义深远。计划生育抓得好坏,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强盛与民族的兴亡。

虽然我国各级政府为推行计划生育做了大量的工作,加之国民的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压力!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新婚夫妇在缱绻缠绵的蜜月里,也不能忘记计划生育这件大事。

我国宪法已明确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经济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经济基础,人口的生存与发展就不可能;人口则是经济的运作者,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就不能推动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总之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人口发展必须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不然会导致社会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

我国的人口问题相当复杂,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因素,它们交织在一起,很难理顺。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从1962年至1970年间出生的3.6亿人正接连不断进入生育期,我国的第三次生育高峰已经来临,并将引发大量社会问题。特别是当前农村的计划生育的前景相当严峻:农村的生育年龄结构较城市年轻,从而缩短了传宗接代的周期,加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观念在人们思想中作祟,成为无节制生育的理论根据。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对劳动力的需求扩大,也进一步刺激了农村的人口生育。不少人情愿交纳罚款来换得超生子女。有的干脆外逃,避开生育和监督,使得“超生游击队”或“超生盲流村”日益增多。这些给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难度。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的可耕地只占世界可耕地面积的7%,却要养活占世界总人口20%的人口。而另一个重要事实我们也要认清:我国的人口每年以一千几百万人的规模递增,可耕地面积却以每年5%的速度递减。可见,如果不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国民吃饭都成问题。同时,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相当大。比如:草原逐步退化,森林日益消失,土地不断沙漠化,淡水日趋紧张,污染指数增高。

据有关资料记载,前些年,一个孩子从出生到1岁所需的抚养费:在城镇为18,740元,其中社会承担部分占36.5%;在农村为66元,其中社会承担部分占20%。而且这种费用正逐年上升。另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每年新增国民收入的20%被我国每年新增人口消耗掉。如:1987年,我国45.6%的增产肉类和48.5%的增产粮食用于新增人口,35%的医院新设病床和37.7%的城镇新建成的住房用于城镇地区的新增人口。可见,人口增长过快,是以牺牲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代价的,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通过上述对大量事实的分析,充分说明: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不能动摇,不然,就会造成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上压力的增大,使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一句空话。如果不控制人口的增长,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进一步毁林垦荒,使得绿洲沙漠化,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沙漠秃岭遍布神州大地,最终会导致中华民族的衰败。

我们要坦然面对迅猛而来的第三次生育高峰,采取全方位的各项措施,保证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年轻的新婚夫妇,更要不折不扣地响应国家的号召,做到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并努力地把孩子培养成祖国的有用之才,为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节)晚婚晚育有利于

计划生育

一、晚婚

1.晚婚的定义:男性年满25周岁、女性年满23周岁的初婚为晚婚。

2.初婚年龄的计算方法以结婚证书上批准的日期为准。计算公式:初婚年龄=结婚证书上批准的日期一本人的出生日期。

3.注意事项

(1)初婚年龄不能以举办婚礼的日期来计算。

(2)正确把握法定结婚年龄和晚婚年龄之间的关系。法定结婚年龄是《婚姻法》规定的最低结婚年龄,晚婚年龄是计划生育法规所规定的提倡结婚年龄,在男女法定结婚年龄基础上各往后推3年。在实际工作中,应通过宣传教育大力提倡晚婚,但对于不到晚婚年龄而申请结婚的,应当允许其结婚。

二、晚育

1.晚育的定义:女性年满24周岁的初育为晚育。

2.初育年龄的计算方法以孩子出生的日期为准。计算公式:初育年龄=孩子出生的日期—母亲出生的日期。

3.注意事项

(1)晚育以女方年龄为准。只要女方初育时年龄已达到24周岁。就属于晚育。

(2)晚育应大力提倡,主要通过宣传教育方式,但对于没有达到晚育年龄而怀孕的,应允许其生育。

(第三节)避孕

所谓避孕,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来阻止和破坏正常受孕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以避免怀孕,节制生育。目前所采用的避孕方法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防排卵

具有抑制卵巢排卵作用的避孕方法有女用短效、长效避孕药以及皮下埋植避孕剂等。卵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受下丘脑和脑垂体的影响,这类避孕药能抑制下丘脑和脑垂体的功能来阻止卵细胞发育,从而达到避孕目的。另外,妇女在哺乳期也具有抑制卵巢排卵的作用,所以哺乳期也可产生避孕的作用。

二、防生精

从棉子中提取的棉酚具有抑制精子正常发育的作用,长期服用棉酚可使精子数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从而达到不能生育的目的。目前这种男用避孕药尚未推广使用。近几年来有些地方采用物理方法(如超声波、微波、温热等刺激睾丸)来抑制睾丸的生精功能,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三、防受精

这类避孕方法较多,其目的是不让精子和卵子结合,以达到避孕的目的。例如,使用避孕套、阴道隔膜等,使精子不能进入阴道,或进入阴道的精子不能进入子宫腔;外用避孕药具有较强的杀精作用,将其放入阴道内能杀死已进入阴道内的精子,使精子不能进入子宫腔;男女绝育手术能阻止精子排出或阻止精子与卵子结合,是一种永久性的避孕措施;在性交过程中,采用体外排精或会阴部尿道压迫法,使精液排在阴道外或逆行射入自己的膀胱,使精液不进入阴道。

四、防着床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地方,如果设法干扰子宫的内部环境,就不利于受精卵的生长发育。在子宫内放置节育环以及各种探亲避孕药均可使子宫内膜发生变化,阻止受精卵着床和发育。

错开排卵期避孕。错开排卵期避孕就是在安全期避孕,即利用月经周期推算法、基础体温测量法及宫颈黏液观察法等,掌握女性的排卵期,避开排卵期性交来避孕,使精子和卵子错过相逢的机会。

改变子宫腔内在环境。构成子宫腔内在环境的一是子宫内膜(蜕膜),二是宫腔液,二者起到保护胚泡使之有利于着床及促进胚胎发育的作用。因此,改变子宫内膜的形态和功能,改变官腔液的成分,均可阻碍受精卵着床。临床上常用的宫内节育器、阴道避孕环和速效避孕药即是应用上述原理而达到避孕目的的。

五、防早孕

将已着床的胚泡或胚胎从子宫腔内清除。应用负压吸引为主的人工流产的方法是当前抗早孕的主要措施之一。应用药物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则是目前临床上较新的另一种抗早孕方法。其原理主要是与蜕膜内孕激素争夺受体,使孕激素不能发挥作用,引起蜕膜变性坏死,诱发子宫收缩,导致胚胎流产或直接杀伤胚泡或胚胎;加上米索(前列腺醇)使子宫收缩和软化宫颈的作用,使胚胎排出体外,也可直接引起宫缩,排出胚胎。

六、防发育

中断胎儿在官腔内的发育,并使之与其附属物排出体外。如应用人工流产或钳刮术,人为地使胎儿排出体外;应用水囊、前列腺素等直接诱发子宫收缩以终止妊娠;应用药物如完花、雷凡诺尔等使胎盘缺血坏死,从而使其合成与释放的前列腺素增加,引起宫缩并导致流产。

(第四节)安全避孕措施

一、药物避孕

(一)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是雌激素、孕激素的复合制剂,主要是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宫颈黏液黏稠度,使之不利于精子存活、穿越,抗着床来达到避孕目的。适用于要求避孕而无禁忌证的育龄妇女。主要有短效口服避孕药、长效口服避孕药、口服探亲避孕药等。优点是安全、简便、高效、可逆、不影响性生活,并且可以治疗痛经,减少月经量,使月经周期有规律,还可以减少盆腔炎和宫外孕的发生,对贫血者有利。缺点是短效避孕药必须每天坚持服,如漏服可能造成避孕失败,还可能减少母乳量,药物能随母乳进入婴儿体内,因此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有些用药者还可出现恶心、乳房胀痛、体重变化、点滴出血、褐斑等副反应。患有子宫肌瘤、急慢性肝炎、肾炎、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甲亢、癌症、癫痫、精神病、血栓病史及有乳房肿块等的妇女均禁忌,哺乳期及40岁以上的妇女也不宜服用。

(二)避孕针和皮下药物埋植

避孕针和皮下药物埋植也属于激素类药物避孕,是两种长效避孕方法。长效缓释避孕皮下埋植剂是将避孕药(18一甲基炔诺酮)装在硅胶囊内(6根),在局麻下埋入妇女上臂皮下,避孕药以缓慢稳定的速度释放,避孕有效期5年。这种避孕方法的优点是妊娠率极低,平均妊娠率为0.5%,高效、长效、可逆、简便、不影响性生活;如有副反应可以随时取出;取出后可以很快恢复生育能力;为不宜服避孕药和放置宫内节育器失败的育龄妇女理想的新型节育方法;缺点是有的人出现月经不规律或点滴出血等副反应。注射避孕针其原理是抑制排卵,使宫颈黏液变稠阻止精子进入官腔,干扰子宫内膜正常发育。优点是有效率达98%以上,简便,每月1针或3个月1针,停药半年或1年可恢复生育能力;副反应是可能出现月经不规律或闭经等。

二、工具避孕

(一)避孕套

避孕套是一种很薄的橡胶鞘状物,顶端有小囊,开口部有橡胶圈,有大、中、小号三种(直径分别是35、33、32毫米)。作用原理是通过阻止精子与卵子相遇而达到避孕目的。使用避孕套是一种安全而简便的避孕方法,但要保证其使用效果,必须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前,先检查避孕套有无漏气,方法是将避孕套吹满气体,捏紧其开口部,如不漏气即可使用;用前将避孕套前部小囊中的空气排出,以免射精后精液将小囊胀破而造成失败;必须在阴茎插入阴道之前,戴上避孕套,如果在射精前才戴,可能在阴茎分泌的润滑液中已有少量精子进入阴道,从而造成避孕失败;射精后,应在阴茎尚未软缩之前,捏紧套口连同阴茎一起抽出。避孕套如果和避孕药膏同时使用,效果会更好。

(二)宫内节育器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避孕工具,一次放置能长期避孕,取出后可以很快恢复生育能力。我国现在已经生产出了多种不同形状和材质的宫内节育器。在决定使用宫内节育器以前,还应首先考虑一些问题:如目前是否已有怀孕的可能;有无淋病史,有无盆腔感染症状,有无性交痛,有无异常出血及阴道分泌物增多,有无输卵管妊娠史,是否出现过乳液涂片异常、子宫内膜增厚、子宫纤维瘤、子宫息肉、子宫形状或大小的异常,对铜有无过敏史,有无糖尿病史、风湿性心脏病史等。如存在上述的问题。需详细听取医生意见之后再作决定。放节育器时间应选择在月经干净后的第3~7天(无性生活);哺乳期闭经者须先排除早孕可能后再放节育器,产妇须产后42天;剖宫产半年后放节育器比较合适。放节育器后会有腹痛现象,腹痛的时间因人而异,有人可持续几小时,一般均可自行缓解。宫内节育器失败及副反应(脱落、带节育器妊娠、月经过多等),以放节育器1年内较多见,尤其在放节育器后的最初3个月内最多,以后逐渐稳定。因此,应于放节育器后1、3、6、12个月各去医院检查1次,以后每年查1次。若发现不良情况应随时就诊或考虑取出宫内节育器。

(三)阴道隔膜

阴道隔膜俗称“子宫帽”,是形如帽状的乳胶制品。在性交开始前将其放入阴道顶端,盖住宫口,犹如“胶盖”一样,使精子无法进入宫腔,从而起到避孕的作用。

若妇女有子宫脱垂、膀胱膨出、直肠膨出者不宜使用子宫帽。因阴道过度松弛及子宫下垂者子宫帽往往安放不牢,不严。甚至可随之脱出。阴道过紧者安放子宫帽也较困难,且可产生疼痛,故应改用其他避孕方法。有阴道炎与重度宫颈糜烂者,若使用子宫帽避孕,则有使原来炎症加重的可能故也不应选择子宫帽避孕。

使用子宫帽避孕者应注意:必须根据阴道穹窿直径的大小,选择相应号码的子宫帽。如使用的子宫帽过大,可使阴道壁受压水肿或破溃。过小,则宫颈被遮盖不严,子宫帽易移位,致避孕失败。若选择号码适当,则子宫帽后缘达阴道后穹窿,前缘达耻骨联合后上缘,其他各缘紧贴阴道侧壁,使用者无不适感。

选择佩戴子宫帽的型号时,应先排尿,经妇科医生检查无禁忌证后,医生戴手套,用手指测自阴道后穹窿至耻骨联合后缘的距离,然后用尺测量长度,根据测得的数据,选择子宫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