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作为
一
孔子论智者当有真性情
仁者为何“乐山”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慧的人喜欢水,仁爱的人喜欢山。智者是动态的,仁者是静态的。智者是快乐的,仁者是长寿的。
我们老家四川有个地方叫“乐山”,乐山大佛天下闻名。乐山原来叫嘉州,后来嘉州改名“乐山”,就是取自孔子这句“仁者乐山”。
仁者为什么会乐山呢?
山是安定的。
山是高大的。
山是丰富的。
山是无忧的。
山的这四大美德合于仁者,所以叫“仁者乐山”。物以类聚,像山一样的仁者当然喜欢像仁者一样的山。
仁者爱人,爱心感化世界,因此是安定的。
仁者无敌于天下,因此是高大的。
仁者与天地相往来,因此是丰富的。
仁者快乐,因此是无忧的。
仁者爱天下,为何独爱一山?这是因为人类生活在地球表面,山对人的视野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有时山又起隔离作用,有时起连接作用,有时作界碑,有时作塔标,总的来说,当一座大山巍峨耸立在我们眼前,人除了会有一种本能的对大自然伟力的赞美外,会同时想到另外一些伟大的象征,如女神、国家、诗人、哲人、圣人等。
孔子曾把圣人比作山,赞叹尧“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而当他亲自登高山,又想到圣人。在此,圣人、仁者与高人是同类,所以孔子有“仁者乐山”一说。《史记》上说: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这种“小天下”的气度并非王者靠征服所能达到,而是通达自然之道的智者所独享。
山即圣人。
当圣人看见山,就是看到了自己的外化。自己的外化是如此瑰丽,因此“仁者乐山”,这是必然的。智者为何“乐水”
“智者乐水”,道理也相同。
水是流动不息的,既使是一潭死水,它也要上面蒸发,下面渗透,依然遵循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智者像水一样流动,生生不息,老子说“上善若水”,就是这个意思。
智者除了像水的流动外,智者还像水一样多情。圣人是有情的,智者是多情的,他的人生充满喜乐欢欣,因此“智者乐水”是他成为智者后的必然状态。
智者在喜乐自身的同时,对世人充满悲悯的情,他身上肩负播种欢乐的使命。
有人问希腊智者欧里庇得斯:“普通人为什么缺乏智慧?”
欧里庇得斯答道:“智慧是由悲苦换来的,小悲苦换来小智慧,大悲苦换来大智慧,因此我们的智慧里总是充满怜悯。”
儒家说“仁义”,佛家说“慈悲”,道家说“贵生”,墨家说“兼爱”,都充满一种人性关怀。
水是生命之源。
水是平等的。
无论是奇花异草,还是普通草木,甚至是毒花毒草,水都一视同仁,都给予滋养,成全它们走完生命全过程。
圣人不仅普施善者,同时也对恶者充满怜悯。佛陀当初舍身饲虎,就是此意。
太阳也是平等而博爱的。
太阳必须是博爱的,才会成为太阳。
太阳与水,这一阴一阳都共同揭示了如此浩大的自然规律,作为一个忠诚于自然之道的自然之子,他也必是如此。智者多情
“智者乐水”,这种水无处不在,不分清浊,都是大地的乳汁。“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我有首诗写道:
良乡的庄稼地银光闪烁
晨雾浮走树根
如牛奶浇灌大地我在诗中把晨雾比作牛奶,不只是形容它的洁白,更意在指出它对大地的滋养。
牛奶是水。
人奶是水。
婴儿吃奶时对水的温柔、水的甜美必有极深感受,这种感受将指导她终身去寻找一种更大的温柔与甜美。
我们作为成人,又怎能不去寻找另一种温柔与甜美呢?
那就是人的真性情,真性情造就真正的人。
我的好朋友沙漠舟把他的自传题名为《我在人间的日子》,那么,只有真正的人才能活在真正的人间,否则与海市蜃楼何异?沙漠舟是个驼背,自比骆驼,说自己是沙漠之舟。作为一个残疾人作家,生存是困难的,但在沙漠舟身上我们看到了孔子般的不屈意志。《庄子》上记载孔子曾说自己:“丘,天之戮民也。”意思就是我们一生下来就是残缺的,所以要努力。这不只是身体上的缺陷,更有灵魂上的缺陷。
所谓智者就是残缺的人的生存方式。
所谓仁者,就是残缺的人爱自己。都已经残缺了还不知道爱自己,那就不好了。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之间真正的人诞生了,我们将更加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孔子和老子都爱水
老子说“上善若水”,孔子说“智者乐水”,都指出人应该像水一样流动而洁净。智者的智慧是透明的、流动的、浩大的、能解渴的,因此“智者乐水”就是乐他自身,体悟以一种天地证我的快感。
孔子爱山,孔子懂山,他“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路越登越高,最后自己成为一座高峰。仁者心中的爱不会像山一样积压,却像山一样充满生机,又为世人指明方向。山是立起来的,“仁者立人”,人要像山一样立起来,靠的就是志向。世间什么志向最大?爱的志向最大。让人间充满爱,这是每一个人的使命。“仁者乐山”,因为他看到一座又一座山峰终于升起。
孔子与希腊智者相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某件事来说,求知者不如爱好者,爱好者不如快乐者(乐之者)。“乐之者”是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快乐的心态让人充满智慧,直接指向成功。
有人问希腊智者伊壁鸠鲁:“快乐的秘密何在?”
伊壁鸠鲁说:“生命中有三种欲望,一种是自然而必要的,另一种是自然却不必要的,还有一种是不自然也不必要的。对不必要的欲望不要屈服,对自然的欲望要追求,这就是快乐的秘密。”
伊壁鸠鲁说的这三种欲望分别属于孔子说的这三种人:知之者、好之者与乐之者。
乐之者的欲望是自然而必要的。
好之者的欲望是自然而不必要的。
知之者的欲望是不自然而不必要的。
伊壁鸠鲁说:“对不必的欲望不要屈服,对自然的欲望要追求,这就是快乐的秘密。”智者是快乐的。
什么是“知之者”
所谓“知之者”,就是迷信知识的人,这种人看似相信知识,其实没什么知识。人类最大的知识就是不迷信知识。
所以,企图“知道得越多越好”的人注定失败,他们企图从知识上彻底了解世界,这是不可能的。
一定程度上说,从知识与经验上认知世界是不可靠的,必须依靠人类固有的心力与慧力。
我们认知自身也是这样的。哲人说:“认识你自己”,难道是要我们做一个无限的加法题吗?不,不是的。认识自己的意思是认识自己的本质与灵魂。因此,迷信知识的人是无知的,其欲望是不自然而不必要的。什么是“好之者”
所谓“好之者”,就是对某类事物有兴趣的人,如商人对钱,男人对女人,等等。这种兴趣是出自天性或环境的影响,其发生是自然而必然的。但是它注定不会得到完全的满足,因为对象太大了,虽然可以轻易击中,但得不到全部。
一支箭射进树林中只能射到一棵树,但不能射中所有的树。树林以被射中一棵树的方式吞掉了箭,欲望以被满足有限的方式吞掉了追求无限的人。因此,对无限欲望保持强烈兴趣的人也注定失败,其欲望虽然是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
什么是“乐之者”
所谓“乐之者”,指从心里喜欢,而非功利。
只有乐之者的欲望才能得到满足,因为它是自然而必要的。快乐使人与世界合而为一,他的欲望符合自然之道,使人与事与物达成和谐,所以能顺心如意。当然这指的是真正的乐于为之者,而不是貌合神离。
人们之所以有时做不好事情,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真正的成为“乐之者”。你要是真正地乐于做某件事,你就会成为你要做的事,事情本身就会成就你,成全你。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即包含这层意思,智者乐于做水就会成为水,仁者乐于做山就会成为山。只有真心喜欢一件事情,我们才会成功。原因简单,真正的喜欢投入就多,能量一充足,就可以发电,把事情干成。
乐之者是最高境界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显然是把“乐之者”作为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从前有个闲适的有钱人问古希腊智者西塞罗:“你是否愿意坐下来探讨真理?”
西塞罗回答道:“与其与一个普通人一起认识真理,不如同柏拉图一起犯错误。”
西塞罗的意思是:知识上的探讨我已不感兴趣,现在我只关心精神上的愉悦。
精神上的愉悦者就是孔子在此说的“好之者”,一个从心里喜欢的人。
冬天的时候,河里都快结上冰了。有人看见希腊智者米松光着一辑孔子的身子在河水捉鱼。人们惊异地问:“米松先生,你不穿衣服难道不怕冷吗?”
米松举着手里的鱼笑道:“它们也没穿衣服啊。”
愚蠢的人会指出米松的这个行为根本不明智,不能叫智者。而见此能会心微笑的人明白米松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快乐呀,他得自然之道,这就是智者。
原先黄帝喜欢打仗,后来清静无为了,不再打仗,反而天下太平。
黄帝无疑是个“乐之者”,他爱这个世界,又爱自身,那么一切都没有问题了。好之者与知之者也不错
中国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喜欢喝醉了倒地就睡,经常睡在酒店老板娘的身旁。酒店老板开始以为二人有染,日久细看根本没这事,阮籍只不过是喜欢这样罢了。
像阮籍这样的“好之者”已经不多了,而像孔子这样主张人生为快乐的智者也越来越少。
喜欢读书的人与喜欢喝酒的人,这两种人是最有品味的,他们明白如何才能让自己爽起来。但光这样还不够,我们要把心灵开放出去,接收进来,用心聆听先哲的启迪,这样就不用数也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了——
一种说法是天上只有一颗星星,那就是一道整体的光明。
还有种说法是天上一颗星星也没有,唯一的一颗跑到地面仰着头数星星去了。喜欢即知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孔子这话等于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道一件事不如喜欢一件事。喜欢是一种大知识。佛经上把喜欢佛学的人称为“善知识”,也是这个意思。
希腊智者西塞罗说:“与其与一个普通人一起认识真理,不如同柏拉图一起犯错误”,也是重在揭示:一,热爱智者要大于热爱知识。二,喜欢一个人或喜欢一件事本身就体现了知识。
既然你已经仰着头那就望吧望吧,数吧数吧,数累了你就不数了。耶稣上十字架之前时说:
“主啊,原谅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于什么。”
如果已经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了,那么人类就会正确而快乐,不会再有无谓的牺牲与浪费。快乐是超脱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是说:做一件事光凭爱好还不行,还必须不断收获快乐才能成功。这时人是忘我的,天真的,自然的,活泼的,就像希腊智者米松裸体下河捉鱼一样,看似疯颠,其实是自然。
米松多么天真,说鱼“它也没有穿衣服呀”,对真理的痴迷非常可爱。孔子也是放浪形骸的,无论是杖击原壤时,还是登泰山而小天下时,还是在齐闻韶时,还是周游列国、藐视天下君王时,都体现了一种“乐之者”的超凡风度。孔子风度一路传下来,形成了后世著名的魏晋风度,代表了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男人)最有品味的一种生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同时在点明:快乐也必缘于对本来的认知,有真知才能真乐。因此乐之者也必是好之者与知之者,这样他的快乐才有所附丽。孔子论学习就是寻找快乐孔子回答了屈原在《天问》中的问题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人天生的一种本事,人通过学习唤醒潜能,并在这过程中享受快乐。
“说”通“悦”,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常学习不就高兴了吗?
《论语》开篇就是一个问句,这在古今书籍文章里非常少见,在我的记忆中,只有屈原的《天问》是一开头就问,看来屈子与孔子有诸多同好。
屈原《天问》的开篇是:“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意思是上古的时候没有人,是谁把大道传来来的?
屈原这个问题非常有水平。屈原在《天问》中只管提问,自己没有回答。如果屈原问孔子,孔子就会告诉他:“遂古之初,道自传之。”
道自己把道传给自己,原本就与人无关。道为什么要自己传自己?这与孔子在《论语》一开篇就说的“学而时习之”有很深关系。
“学而时习之”就是经常练习、经常学习,包含“自己熟”、“自己会”的意思。而这种通过反复练习“自己熟”、“自己会”就是自知之道,也就是自然之道。
并不是谁把道传下来,而是道自己传下来,遇到自我觉悟之人,二者一结合,就会把道发扬光大。
看来孔子比屈原要高一层,孔子这句“学而时习之”已经圆满解答了屈原的疑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论语》的开篇解答了《天问》的开篇,这是一件非常巧合的趣事。说巧也不巧,这原是必然。屈原晚年热衷于探讨天道,所以有时陷入不可知的迷茫;而孔子越到晚年越入世,基本上不谈天道,专谈为人处事、穿衣吃饭的俗世道,所以孔子是个高得不得了的高人,有点像个大禅师。孔子是大禅师
孔子用人道破解天道,每发必中,这当然缘于孔子已对天道有深入研究,对人道有刻骨铭心的体验。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和尚之一赵州和尚有段著名的公案:
有人问:“什么是道?”
赵州和尚说:“吃茶去。”
这人以为赵州和尚没听清,又说了一遍,赵州和尚还是说“吃茶去。”不但如此,无论这人问什么,赵州和尚都说“吃茶去。”
这人烦了渴了,就去找水,不知不觉茶到嘴边,一愣,猛地醒悟了赵州和尚的禅机,心里痛快得不得了,大叫一声,把茶吃了。
很多北方朋友可能不习惯“吃茶”这个说法,现在南方人还说“吃茶”,保留了古风。“吃茶”就是喝茶,而不是把茶叶渣吃了。“吃茶去”就是“喝茶去”。
赵州和尚说“吃茶去”是什么意思呢?一是让人该干嘛干嘛;二是告诉人的生活即生命,生命即大道;三是一切皆道,不分茶与非茶。
那个问道的人悟的是第一层意思,进而悟出了第二层意思,第三层可能没有悟出。
赵州和尚这段“吃茶去”的公案与孔子在此处讲“学而时习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般人以为啊呀呀不得了,孔子既然是大圣人,那么他的书一定高深得不得了,谁知打开书一看第一句话就是句大白话,不由大跌眼镜,惊呼上当,连声失望。
孔子何曾骗人,他说“学而时习之”自有道理,不懂的人以为是杯白水,懂的人才知道这是一杯生命之源。什么是“学而时习之”
孔夫子“学而时习之”的妙义如下:
“学”就是学习,“习”则是反复练习。“习”字本作“口”,从羽从白,会意字,意思是一只白羽毛的鸟儿。鸟儿与反复练习有什么关联呢?笨蛋!这不是一般的鸟儿,而是一只白鸟儿,白鸟儿就是雏鸟,很多鸟生下来都是白的,正如很多人生下来都是白白胖胖的一样,婴儿就是一只白鸟儿。雏鸟天生爱学习,生下来就扑腾翅膀,所以古圣人造字用“口”这只白鸟儿来表示“天生学习”、“自己学习”、“反复练习”这三层“学习”的含义,你看多自然,多奇妙。
《礼记·月令》上说:“鹰乃学习。”这个“习”也就是反复练习的意思。也许有人要问:“鹰是白鸟儿吗?”我对此无话可说,只能避而不谈,说“吃茶去”。
综上所述,“学而时习之”的“习”就是这么来的,意思从雏鸟天生爱扑腾翅膀自然引申为“天生学习”、“自己学习”、“反复练习”这三层“学习”的含义。
“学而时习之”的妙处在于“习”,妙处在于反复练习。反复练习鸟儿就能悟出翅膀驭风之道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