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宇宙未解之谜
4563200000030

第30章 地球的秘密(7)

如果不及时采取任何措施,全球气候的巨变将不可避免。只要北极的水表温度再升高几度,海洋冰层将会全部消失。即使只有部分融化,也会对北半球的气候产生影响。届时,冰川的融化和降雨量的增加将会使大量的淡水在北大西洋上形成淡水层,漂浮在海水的上面。而北大西洋的海水通常是比较冷,且在下沉。如果比重较轻的淡水不下沉,就会阻断在关键位置上通过海洋把热量进行循环的垂直环流,这就如同正在运行的传送带被你紧紧抓住,最后慢慢地停下来。

那么,这种情况又怎样使原来温暖的气候转冷的呢?通常来说,“大洋传输带”是被大西洋中大量的由下沉水流造成的阻力推动。所以,一旦这种推动力减少,湾流北部暖流的运动将会慢下来,或者完全停止。这样,就会造成欧洲、北美,或者其他地区的气温下降。

很早以前曾经发生过这种情况。在1.2万年以前的冰期时代,升高的气温融化了圣劳伦斯河的冰川,并流到了北大西洋,造成了洋流停止运行。从而使欧洲陷人了1300年的严寒期。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担心海洋冰层的继续融化会使历史重演。

这种大灾难也许是人类自作自受的结果。很多科学家都认为气温变暖与人类不断增加废气排放量有很大的关系。

在21世纪要想避免气温的变化,无论是升高还是降低,也许都不太可能了。尽管地球的自身调节系统在发生这些变化时会起到一些补救作用。但是,可能性比较大的是,这种气温的变化会促使我们无论如何要尽快改变目前全球矿物原料的废气排放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一问题解决了,人类将会在各方面受益,而对目前面临的气候问题也大有好处。

十八世纪期间整个欧洲都对地震深具戒心。所以,一阵轻微地震就使人们瑞惴不安,预言家正好利用过去发生的大地震妄做预测。1750年4月,伦敦有人提出可怕的警告,说将会发生像世界末日来临似的大地震,因此引起一次大恐慌,成千上万的市民离城避难。可是,预言的大灾难并未出现。

后来那个世纪的大天灾发生了。日期是1755年11月1日星期六,地点在葡萄牙里斯本。那天是万圣节,大半居民都挤在大小教堂里。上午九时三十分,传来隆隆响声,建筑物也动摇起来。

第二次震动袭来,整整两分钟不停。在那种毁屋夺命的隆隆巨响中,屋顶、墙壁、教堂、住宅和商店都震坍了第三次震动接踵而至。随后灰尘笼罩全城有如浓雾一般,使人透不过气来。

白昼变成黑夜,大火四起。余震一再袭击这座灾城。大理石筑成的教堂摇摇摆摆,像海上的船。太加斯河巨浪滔天,河水涌入城市三次。

除葡萄牙整个西南角和西班牙部分地区外,北非也发生剧烈震动,生命损失很严重。地震波的反射,激起欧洲各地海岸浪潮澎湃,影响所及远达西印度群岛。

里斯本有些宏伟建筑在地震时未致倒塌,可惜在随后的大火中化为焦土。大火烧了七天,城内较低地区全遭烧毁。

里斯本的珍藏大半毁于大火中,包括缀锦画、藏画、织物、油画、家具等。一项报道列举洛里卡尔侯爵府的损失:

二百幅名画,包括谛善、葛雷基欧、鲁本斯等人的作品一万八千册书籍一千卷珍贵手抄本。此外还有无价的档案、地图、图表等,其中一些与葡萄牙在新大陆开拓殖民地有关。

在皇家医院内,数百名病人葬身火海。一座教堂内有六百人丧生,另两座教堂内分别有四百人和三百人死亡。全部遇难人数可能超过六万。轻微的地震延续几个月。西班牙一位外交官问来自里斯本的使节:“难道贵国的土地永远不会静下来吗”

里斯本大地震是最早存有精确记载的大地震之一。长久以来,博学之士一直想解释为什么有这种骇人大祸。奠立科学思想方法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震是困在地球内部的风所造成的。他说:“我们必须假定,风在地球内部的作用,与风力在我们体内所造成的颤动与悸动类似。因此有的地震属于颤动,有的属于悸动。”这是一种论说的起源,此后流传了许多世纪,还有一段长时期公认是科学真理。

文艺复兴期间,一般看法认为是困在地球下面的空气“还有疫症”。地球破裂的时候,就会释出带疫症的空气,引起霍乱和在灾区猖獗的其他可怕瘟疫。莎士比亚把这项观念写进《亨利四世》(上篇)里说:

大自然有病就常发出奇异的灾象:

大地肚皮膨胀是困在肚子里的风使它苦恼和腹痛……多亏像马利特等人的学说,科学思想才进入启蒙时代。马利特是英国一位土木工程师及科学研究者,在1846年发表第一篇地震概论。他认为悬崖断裂及大地面貌变更,只有遇到“一种弹性压缩波,或一连串此种波,以平行或交叉方式,通过受扰地区的地面和固体物质”时才会发生。

地震波通过地壳是一种新观念。马利特相信,地震主要源自火山活动,还认为例如过热蒸汽或熔岩冒出裂缝所造成的某些地下爆炸,会使地球剧烈震动。他指出地震时常发生于火山区,以支持这个论点。

马利特曾估计,在整个地球上,过去四千年内至少有一千三百万人死于地震。这个数目不能说是过高的,因为地壳一直在移动中。

震动的发生可能非常简单:地壳某一断层上岩石堆的张力突然松弛。断层上的岩石急速移入新位置时,便引起地震冲击波,在地球的坚固外层传送极远。地震似乎多半源于四十英里深处,但有些震源则深达450英里。不管震源多深,地震学家常称由震源垂直投影到地面的点为震央。震央地点是根据几个地震报告站的记录,用三角测量法推定。

震央周围不一定是受灾严重的地区。地震波袭击的远处地壳断层,如果比震央周围的断层易受影响,那么损害可能会更为严重。

想充分了解地震及其破坏力,必须知道震源和岩石在震央滑动时所发生的威力。多年之前,美国地震学家李克特制订一种强度表,就能用仪器测出的最轻微地震强度列为最接近零级的一级人类能感觉到的轻微地震,强度至少在约为三级。理论上来说,最强烈的地震没有最高极限。地震在李克特强度表上的级数,是把各报告站录得的资料综合起来求出的平均数。

到目前为止,依据李克特地震强度表定出的最大地震,强度为八点九级,这可能是地震的最高强度。如果发生十级地震,全世界马上都会知道。地震强度分级法虽然在五十年前才开始采用,但是本世纪初已有各种可靠的测量仪,使我们在定出地震强度表之前也能估计地震强度。只有过两次地震达到最高的八点九级。一次是1906年1月31日的哥伦比亚一厄瓜多尔地震一次是1933年3月2日的日本三陆冲大地震。

每年除发生无数次轻微地震外,总有几次强烈地震。地震学家认为:七级或七级以上的震动,都是主震。每年发生多少次主震呢?李克特指出约为二十五次。

地震强度最高可达什么程度?李克特说:

“地震强度显然必有极限……自然的极限,必取决于地壳岩石的坚硬度,即岩石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历史上的地震,还没有一次可以列为八点九级以上。”

果真如此,破坏力这么厉害的里斯本地震,也就不比近年一些大地震更为强烈。

甚至最有名的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也不是最强的地震。其强度有人估计分别为八点三级和八点六级。但因发生在人口稠密区,所以造成极大的破坏。

虽然世界各地都会有地震,但在很清楚的地震带上特别频繁。其一是有名的“火环”,在太平洋东北西三面边缘上,另一条自地中海经过阿尔卑斯山、高加索,再从喜马拉雅山脉至东印度群岛。

地震可借陆地传播,也可借水传播。“海底地震”的报道很多,下面是1855年一艘英国船上的海员报告:

“我站在舵轮附近,听到一阵好像远方传来的雷声走往左舷看看南边时感觉到船好像擦过一个珊瑚礁,发出一阵嘎嘎响声。声音停止后,所有东西都摇动约一分钟。全部过程约两分钟。我试做探测水深。一百二十英尺长的测深索也探不到海底。水面毫无波浪,但声音似乎来自船底。船的移动很像在深水中抛锚,锚链迅速放尽的情形。”

在陆地上也有些罕见的怪现象发生。如果地下水充足,地震可能使地壳爆裂,迫地下水喷出,形成喷泉及间歇泉。这情形有时称为水柱或泥火山。一九:三四年印度发生地震时,有人把这种现象描写得很生动:

“我的汽车忽然摇晃起来……摇晃一停止,公路两旁村落的泥屋就开始倒塌。在我右边,一株孤立的秃顶干枯棕榈树干剧烈摇摆,好像一个人在激怒中挥动手杖似的。接着整个地区的地面上冒出几百条水柱,喷出水和沙。沙粒积成小火山,水从小火山口喷出。有的水柱高达六英尺。几分钟内,眺望公路两旁只见沙和水,水和沙。公路上也喷出水柱,我看到前面路上有许多大裂缝。我的汽车下陷,水和沙不断带着气泡冒出、涌来,把汽车车轮淹没了。我们主仆两人马上要‘弃船’,踩进深可及膝的热水和泥水里,逃上岸。那天下午特别冷,踩进那样的热水里倒感到意外。”

在地震的所有现象中,最骇人的莫过于地面裂缝开而复合,不过这种情形毕竟极少。1797年厄瓜多尔的略凡巴市地震时,地面出现不少裂缝,许多人掉进去,裂缝又合起来,夹住那些遇难人的大腿。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爵士讲述1692年牙买加地震时的情形说,地面如滔滔大海般翻腾,裂开后旋即复合。许多人被裂缝吞噬,有人齐腰被裂缝夹住,活活钳死,有人只剩头颅露出地面;还有人掉进裂缝后,接着又被大水冲浮出来。

假如人类能预测地震,或许能逃过许多可怕的灾难。像1923年9月1日日本腹地发生地震时那种恐怖情景,多半可能不致出现。

那天黎明时风雨交加。阵雨停止后,风力已略减。天空晴朗,旭日东升,阳光炽烈。东京、横滨及周围七县地区,都炎热异常。当时盛夏已过,秋老虎好像更难忍受,特别是那天早晨更热。

正当家家户户都在烧午饭的时间,灾难便来临了。房屋坍下,大火四起。一柱柱浓烟缭绕上升,与建筑物倒毁后漫天飞滚的黄色尘土混合一起。天空由黄色变成褐色,最后变成黑色。

海湾里的舢舨着火脱了索,被烈风吹得到处漂流,把火焰蔓延到港内其他船只。

就在那个时刻,一阵恐怖的海啸(津波)从湾内涌起,扫上海岸,把许多尸体和燃烧的碎片带人城内。

在伊豆半岛南端,成千上万座小山纷纷崩解。其中一座山崩解时直冲整个根府川村,埋葬了全体村民。

东京,《日本记事报》特约记者报道:“有些人逃到街头,也避过了火焰。他们死后的尸体很完整,但有许多惨不忍睹的燎泡。他们必定比那些尸体烧成焦炭碎片的人死得更痛苦。烧死的人在一堆堆碎砖、乱电线和商店货物中,可能只剩下一小块烧焦的头盖骨。在这些乱堆里到底埋了多少人?没有人知道。但是恶臭冲天,尤以运河附近为甚,许多人跑到那里逃生,结果无一幸免。”

骇人的破坏力。下午四时左右,一个陆龙卷出现,引起隅田川上游洪水泛滥。

陆龙卷沿河向下游吹袭,把河里许多小船卷离水面。再带着呼啸声吹到正在燃烧中的高等工业学校,卷起一大堆燃烧着的碎物,吹到对岸去,那里的建筑物立即起火。火势迅速蔓延到本所区军服仓库的空地当时估计有四万人从坍塌燃烧的建筑物逃到那里避难。

黑烟和火焰立即封住整个仓库地区。灾民和他们的财物都烧焦了。整个地区真正变成一片火海,陆龙卷呼晡旋转,猛袭这些不幸的灾民。

在人类灾难史上,这是与人间地狱最相近的一次惨祸。四万人之中,幸存者无几。

火烧东京三天三夜。为了减少破坏,火道上的建筑物都予以爆毁。地震还之在继续,凄惨而恐怖。地震发生当天,余震共224次,第二天245次,第三天95次,第四天83次,以后次数逐日减少,直至完全停止。

东京几乎全遭毁灭。横滨也是一样。死亡人数97331人,失踪者43476人欠总计142807人。

豪雨洪水接踵而至,大地震时未崩解的东西,这时也倒下了。一座悬于山溪上的绝壁崩落,阻塞溪流,结果造成了山洪泛滥,把房屋冲到山下。一个约有一百七十户人家的村落,掩埋在一百多英尺厚的泥土之下。一列载了二百多名乘客开往真鹤的火车,被洪水冲走,连同全部乘客一起,坠入相模湾底。一个地区同时受到这样多天灾的蹂躏,生命财产损失如此浩大,这或许是历史上仅有的一次。

如果罹难者需要墓志铭,某报记者已经写好一篇:“应该说些什么呢?一个男孩踢坏一个蚁丘,只剩下几根既无用、又不成形的土柱子。这就是横滨。蚂蚁忙着在那里或其他地点再造蚁丘。人们在原地重建家园,因为无论有什么危外星人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很多人声称见过飞碟,甚至见过外星人,同时他们也拍到了各种各样的有关飞碟的照片。这一切到底是真是假,外星人真的存在么?据自称见过外星人的人们描述,他们所见到的外星人大多是一些个子矮小,脑袋圆大、嘴巴窄长如裂缝、身穿紧身衣的类人生物。但也有人声称他们见到的外星人是高大的巨人、机器人状怪物、满身长毛的怪兽甚至美丽的裸女。对这种现象,有人认为这些外星人不止来自一个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