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奇妙的宇宙发现
4563000000026

第26章 神秘的外星现象(5)

1952年9月18日,日本渔轮“妙神丸”号返回港口,他们说,海面上“恶浪翻滚得都形成了巨型的穹顶。”“妙神丸”号带回来的报告引起日本科学界的注意,因为他们估计渔轮水手所描述的现象很可能是海底火山爆发所引起的。日本列岛饱受地震之苦,所以对此事格外留心注意。3天之后,日本航海安全署派出它的巡逻艇“敷根丸”号驶向这片海域。

与此同时,东京渔业大学召集一批专家,连同《朝日新闻》记者,一起登上前去考察的海洋考察船“新阳丸”号。

9月23口,“新阳丸”号的仪器记录下海底火山爆发的情况。这时,“敷根丸”号巡逻艇返回港口报告说:海面上发现一个黄烟袅袅新冒出来的小岛。然而,当“新阳丸”号赶到现场时,除看到两块岩石裸在海面之外,所谓新冒出来的小岛已沉人海中。

由于海底火山爆发越来越厉害,“新阳丸”只得返航。可是日本水文地理署的官员开始为他们派出的另一艘考察船“海阳5丸”的安全问题担心了。这艘船于9月21日载着一批专家驶离东京,至今音讯全无。

他们耐心而忐忑地等待了几天,仍然毫无音讯。“海阳5丸”自离港后,未发回一封电报。水文地理署立刻开展营救工作,派出人员、船只前往搜索。因为船上载有日本最着名的一批学者,连同船员共计31人。前往搜索的人空手而归,他们说除了发现那座海底火山重新爆发之外,什么也未发现,“海阳5丸”失

踪了。

可是,搜寻的人员在海面上找不到任何的漂浮物。那么,为什么“海阳5丸”连份电报都没发回?船上装有30吨燃料,为什么遇难水域连一点油花儿都没有?

这片海域被日本人称为“魔鬼海”,它位于日本列岛和小笠原群岛之间。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一起失踪事件,人们是不会把这里称之为“魔鬼海”的。

早在1928年2月28日,一艘6000吨级的美国轮船“亚洲王子”号驶离纽约港,经巴拿马运河驶入太平洋。一个星期之后,一艘名叫“东部边界城市”号的轮船曾经收到“亚洲王子号”发出的呼救信号,这个信号重复了几次就消失了。

驻夏威夷的美国海军动用很多力量前往搜寻,但一无所获。

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日本的“魔鬼海”作祟?1957年4月19日,日本轮船“吉州丸”正在这一带海域航行。船长和水手们都奇异地发现“两个闪着银光,没有机翼,直径约10米长,圆盘状的金属飞行物”从天而降,钻人离船不远的水中,当时海面激起巨浪。船长马上记下当时的位置:北纬31度15分,东经142度30分。

很明显,飞碟是涉嫌对象。不,除了飞碟之外,包括日本魔鬼海在内的远东海域,还发现一种被称作“闪闪发光的海底巨轮”的神秘物体。

1967年3月,3艘货轮上的水手都看到了一个泛着磷光的车轮状物体高速地在水下运行,光是从旋转的中心辐射出来的。3艘船中有一艘船上的水手,一周之内两次见到这个怪异的现象。另一艘船的水手在10月份又在同一海域发现同样的现象。半年时间之内,人们总共5次观察到它。这片海域是在曼谷到婆罗洲西北的一条直线上。

研究这种磷光巨轮的权威人士、汉堡的库特卡勒教授说,这种磷光轮在旋转中似乎放射着千道光芒。中国的“成都”号货轮的船长说,他也曾见过一种乳白色雾状波浪,这种波浪宽9来,彼此间距9米,在水下2.5米的深处,以每秒钟起伏两次的节律从船下穿过。这表明磷光轮的支臂以每秒钟至少30米的速度在旋转运行。

这位“成都”号货轮船长一个星期之后又看到两个巨“轮”。这一次观察到的现象颇为古怪,它每秒钟放射5~6次光,其闪光照亮了近80%的海面,其亮度虽不强烈,但能看得清书上的字。

“格伦法洛赫”号船长称,他曾观察到一种发光状雾似的沙堆,从一个直径15~30米的中心点踊了出来。他还发现两个海底巨轮,叠在上下做反向旋转。

卡勒教授说,这些“海底巨轮”在婆罗洲和暹罗(泰国)湾海面最容易发现。美军“河狸”号船上的官兵也曾在这一带海域发现过“巨轮。”

有些学者试图以海洋中发光的微生物作用来解释这一现象,但那些微生物怎么能构成一种比风速、气流速度都快的光辐射线呢?

百慕大谜题尚未解开,“巨轮”现象又给我们的科学家带来了麻烦。

幽深的蓝色墓穴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潜藏着对浩瀚海洋的畏惧。尽管人类进人文明社会后有无数的船只航行在大洋之上,但直到今天仍然有两个海域令航海者们谈之色变,其中一个是尽人皆知的“魔鬼百慕大”,而另一个的名气虽没有前一个大,但它的“杀伤力”却绝不逊于前者。在这里,船只神秘失踪、潜艇一去不回、飞机凭空消失……令这片海域拥有了“太平洋中的百慕大三角”的恶名,被称为“最接近死亡的魔鬼海域”和“幽深的蓝色墓穴”,它就是尚不为人所知的——日本龙三角。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无数巨轮在日本以南空旷清冷的海面上神秘失踪,它们中的大多数在失踪前没有能发出求救讯号,也没有任何线索可以解答它们失踪后的相关命运。如在地图上标出这片海域的范围,它恰恰是一个与百慕大极为相似的三角区域,这就是令人恐惧的日本龙三角。

连续不断的神秘失踪事件引发了人们的好奇,科学工作者们开始以不同的方式试图去揭开魔鬼海之谜。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曾经发生在龙三角的神秘事件。

1980年9月8日,相当于“泰坦尼克”号两倍大小的巨轮“德拜夏尔”号装载着15万吨铁矿石,来到了距离日本冲绳海岸200海里的地方。这艘巨轮的设计堪称完美,已在海上航行了4年,正是机械状况最为理想的时期。因此,船上的任何人都会感到非常安全。

这时,船遇上了飓风,但船长对此并不担心,在他眼里像“德拜夏尔”号这样巨大并且设计精良的货轮,对付这种天气应该毫无问题。他通过广播告诉人们:他们将晚些时候到达港口,最多不过几天而已。

可是,岸上的人们在接到了船长发出的最后一条消息(我们正在与每小时100公里的狂风和9米高的巨浪搏斗)后,“德拜夏尔”号及全体船员便失踪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它并不是孤立的、唯一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的潜水艇同样在这里遭遇了厄运。据美军统计:凡在此执行任务或路经此处的美军潜艇中,有1/5因非战斗因素失踪,总数达52艘之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夺取海上优势,美国海军第38航母特遣队对日本的神风突击队发起了三天三夜的狂轰滥炸。正当舰队重新补充燃料,准备再:战的时候,他们在这片海域却不得不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展开了一场生存之战。当时在强大的飓风和18米高恶浪的袭击下,16艘舰船遭到严重破坏,200多架飞机从航母上被掀到大海里,765名美军水兵遇难,这是美国海军在20世纪所遭遇最严重的自然灾难。

1957年3月22日凌晨4点48分,一架美国货机从威克岛升空,准备前往东京国际机场,机组成员是67名军人。飞行时间预定为9个半小时,飞机上准备的燃料足够13个半小时的航程。在开头的8个小时,飞机飞行状况一切正常。下午2点,驾驶员发出信号,预计到达时间为下午5点,飞机所有的设备都处于正常状态。此时飞机所处区域天气晴朗,对于飞机飞行而言,条件几近完美。1小时15分钟以后,驾驶员在距东京300公里的地方发出讯号,空中交通控制中心回复说希望能够在2小时以内到达。然而,这架美国飞机却永远没能降落到东京机场。搜救队在方圆数千公里的海面上来回搜索,最终无功而返。这架为战争而造、飞行条件凡近完美的飞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今天依然无人知晓。

在1980年9月9日巨轮“德拜夏尔”号在此失踪后,仅仅过了几年,她的两艘姐妹船只同样在此遇难。2002年1月,一艘中国货船“林杰”号及船上19名船员在日本长崎港外的海面上突然就消失了。没有求救呼叫,没找着残骸,货船就仿佛在人间蒸发了,人们无法知道他们遭遇了什么。

连续不断的神秘失踪事件引发了人们的好奇,科学工作者们开始以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角度试图去揭开魔鬼海之谜。由于实地考察有一定的条件局限性和较大的风险性,因此五花八门的猜测便纷纷出台了:流传最久的是海洋怪兽兴风作浪的传说,但在当代科技面前这一假设巳渐渐褪色。

磁偏角现象使航行中的船只迷航甚至失踪的假设也难以成立。磁偏角是由于地球上的南北磁极与地理上的南北极不重合而造成的自然现象,这种偏差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存在,并不是日本龙三角所特有。早在五百年前哥伦布提出磁偏角现象后它早已成为航海者的必备知识,故它不可能简单地成为拥有现代化设备的船只迷航和沉没的原因。

飓风说:据海洋专家观测,强大的飓风经常在日本龙三角的海域中酝酿这片不幸的海域是飓风的制造工厂,其温暖的水流每年可以制造30起致命的风暴。这一点可在那些失事船只最后发出的只言片语中得到印证。于是有些专家认为是飓风使得那些过往船只的导航仪器在一瞬间全部失灵,最终导致船舶失事的。但是,当今大型的现代化船舶是按照能抵御最坏情况的标准制造的,按理说仅凭一场飓风并不能击沉它们。

外星人所为:1980年8月18日,原苏联的“乌拉基米尔”号船在完成任务后从日本沿海返航途中,一位随船教授突然发现一个不明物体从海底冲了上来。这件物体呈圆筒状,能够发出耀眼的蓝光,当它滑过船只时将船的一片区域烤得焦黑。这个来历不明的物体环绕轮船数分钟以后,与它的出现一样突兀又骤然消失在海洋中,这位教授认为如此怪异的东西绝非地球所有。

人们似乎总愿意相信外星生命一定降临过地球,动用外星人似乎是解释世界上任何难解或未解之谜最简单的方式,一切现在所不能理解或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可以由外星人做出简单的回答。这也许更可以归功于人类思想的惰性,就像中世纪的人们将所有难以解释的现象都归于上帝一样。

但这毕竟是假设。

可喜的发现只有找到能使假设成立的实证,假设才能变为事实。对此,人们或千方百计地为假设寻找证据,或独辟蹊径以求殊途同归,总之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从未间断过。

在多种科研途径中,日本科学家采取了试图从研究海底世界这一层面来解释海难事故发生的原因。日本海洋科技中心向这片魔鬼海的黑暗之处投放了一些深海探测器,这些探测器可以到达世界大洋最深的底部。

海洋科学家们在黑暗的深海花费了大量时间,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看不见的世界。科学家们发现,在日本龙三角西部的深海区,岩浆具有随时冲破薄弱地壳的威胁。这种事情的发生毫无先兆,其威力之巨足够穿透海面,而且转瞬之间它又可平息下来,却不会留下任何证据。

当大洋板块发生地震的时候,超声波达到海面表层,形成海啸。海啸引发的巨浪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800公里以上,这是任何坚固的船只都经受不起的。

此外,毁灭性的巨大海啸在生成海浪时于广阔的洋面上只有1米或者比这还低的高度,这种在大洋中所发生的缓慢的浪潮起伏是不易被过往船只所察觉的,它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大约在20分钟至1个小时后,灾难就开始降临。如果在海啸发生时又正好赶上飓风,那么遇难船只甭说自救,就连呼救的时间可能都没有了。

在上述科考工作进行的同时,另一些科学家试图通过寻找到失事巨轮“德拜夏尔”号,通过对失事原因的研究来揭示这片海域的秘密。

大卫莫恩是一名失事船只搜寻专家,在确定沉船地点方面业绩辉煌,同时,他始终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从纯科学技术的角度进行研究,给出答案<1994年7月,由大卫莫恩率领的海洋科技探险队向魔鬼海进发,他们坚信可以揭开事实的真相。

当时他们全部的希望只悬于一条渺茫的线索——“德拜夏尔”号失踪的时候,搜救飞机曾经报告说,在它最后出现的不远处发现了油渍。但谁也不能确定整个区域有多大?

油溃是在沉船的正上方,还是漂移了10英里、50英里或100英里?考察队利用了平面扫描声纳、潜水机器人等先进没备,经过长时间的搜寻,最终在水下约4000米的海床上找到了一堆变形的金属,接着考察队又从附近找到了发光的铁矿石。

由于知道当年“德拜夏尔”号运载的就是铁矿石,通过这条线索,人们从而推断变形的金属就是目标物——“德拜夏尔”号的残骸。

原来,当年“德拜夏尔”号行驶到这片海域时就遇到了飓风,但像“德拜夏尔”号这样的巨轮应该可以抵御最大的飓风,所以船长也自信地认为他们最多也就是晚几天到达目的地。

但这时又突然发生了海啸,海啸形成的两个涌浪将钢铁之躯“德拜夏尔”号架了起来,于是悬空的“德拜夏尔”号被自己的重力压成了三段。巨浪进m致使整艘巨轮快速下沉,下沉的速度之快使得船员们没有任何逃生的机会。

此外,巨轮在下沉过程中随着海水压力的增大,被挤压变形,最后沉到海床上时已变为了一堆扭曲的钢铁。

这一建立在科学论证基础上的结论不仅为日本龙三角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同时也足以告慰那些碧渊深处的亡灵,也给了那些长久沉浸于痛苦之中的亡者亲人们一个圆满的答案。

纵观历史,两千年来共有100多万艘船只长眠在这片深蓝色的水下,平均每14海里便有一艘沉船,它说明海洋无愧是地球上最神秘莫测的生存地狱。迄今为止,人们依然无法知道在这浩瀚的大洋之下到底还隐藏着多少秘密等待着去探索、发现。

英国出现“新百慕大三角

大西洋的百慕大三角神秘地带闻名遐迩,现在英国北海也发现一个“新百慕大三角”,权威杂志《新科学家》报道,航经该处的船只会突然下沉,并警告飞过该地带的飞机也会有爆炸危险。

《新科学家》刊登了英国森德兰大学海洋地理学家尤德的研究报告,指这个神秘区域位于北海的炮台油田附近。科学家指该处海底有一个海底沼气(甲烷)的喷口,名为“巫婆洞”,相信是从该洞大量喷出的沼气令船只沉没。

科学家利用迷你微型潜艇,在500米深海底的洞口附近发现一艘拖轮的残骸,认为是沼气把船“拉往”

海底的证据。

该艘75米长的钢制拖轮估计建于1930年间,其残骸极为完整,表面毫无破损,也没有侧翻,而是完全垂直地下沉,葬身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