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奇的地球现象
4562900000019

第19章 奇闻轶事(11)

在墨西哥,传说古代阿斯泰加帝国的门泰斯玛王在1519年对西班牙科尔泰斯进行残酷征服时,把财宝秘密藏于某处。科尔泰斯人为了找到这批财宝,曾拷问该帝国最后的统治者——查乌泰茅克,逼其说出藏宝之处,但该王至死不说,这一秘密也随着他的死亡而成为了一个历史之谜。

负责调查这些文物的迈德林·维拉库鲁斯大学历史学研究所所长没有肯定这些文物是传说中的财宝的一部分,但他强调指出,其中大部分珍宝是在700多年前制成的,特别是金护胸,是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文物。并且,他以装载有如此珍贵货物却未发现殖民地时代的沉船记录为依据,反对认为这些文物是西班牙沉船所载的货物的观点。

这个渔民发现财宝的消息在当地掀起了一场淘金热。为防止盗掘,政府派J出武装巡逻队加以警戒。据说,由于发现这些文物的渔民将发现的一部分金制品卖给了附近的贵重金属商人,而被政府以违反《文物保护法》罪关进了监狱。

然而,此类事件已不胜枚举。沉船中的货物和财宝已成为一些投机家和企业家的诱饵,它们的被发现给这些人创造了机会,以致这些文物随时都有可能被盗掘。

现在,让我们谈谈轻装潜水技术的普及导致了什么结果。

空气轻装潜水技术的开发使人类能像鱼一样在海底自由活动,这一方面促进了学术调查和探险活动的迅速开展,同时也应看到另一方面,在世界各地与科学研究大相径庭的以攫取传说中的宝船和财宝为目的的活动也因此而复兴。

对于那些梦想一“攫”千金的冒险家来说,海底的遇难船只及其货物中的财宝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这并不仅仅是听听而已的宝岛探险的浪漫故事。沉船的位置一旦被探明,用空气轻装潜水装置能非常容易地找到目标。由于货物中包含着不少经济价值极髙的财宝,可以刺激起这些冒险家无穷的贪欲,近十几年来,已经发布了无数关于这类情况的报道,特别是沉没在美国大陆海域中17、18世纪的舰船,更是成为了他们猎取的对象。传说17世纪的海盗,常将掠夺的财宝沉人深深的海底暂时将其隐匿起来。其真伪姑且不论,可是在1971年8月,在距佛罗里达半岛东南的巴哈马群岛海水浴场16公里的海底,当地的潜水员发现了大约9000枚的金、银、铜币。据说,这是荷兰着名的海盗彼得·海因于1628年抢劫伊恩帕尼亚的“斯帕尼休·迈因号”帆船时沉没的钱币。

1971年12月10日,在加拿大东岸的普莱顿海角的海底发现的1枚金币,在纽约市某画廊的一次拍卖会上卖得1000美元。据说这是法国路易十五世为法属魁北克移民用法国“鲁加摩号”船运送的金银币中的一枚,该船在1765年沉没于普莱顿海角海域。加拿大的荷兰籍制图工亚莱克·斯特姆和土木建筑公司的3位潜水员探察了这一沉没地点。据传说该船还遗留有价值200万美元的财宝。在加拿大被称做“黄金汉”的斯特姆,从海底捞出了4000枚银币、500枚一金币。

现在成为英联邦的一个独立国家的加拿大,18世纪初叶以前是法属殖地地。许多为法国军队和要塞执勤兵运送给养的配给船经常在普莱顿海角海域遇难。其中“夏娃号”于1976年6月被发现,该船于1724年从布雷斯特港驶出,准备向北横渡大西洋时,遇风暴在普莱顿海角海域触礁沉没。将船中1000枚金币、12000枚银币打榜上来的也是斯特姆潜水小组。斯特姆査阅了法国海军记录,搞清了沉船在海底的位置,了解到这艘船船长400米,宽9米,可载600吨货物,他只是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就将财宝弄到手。由此看来,他确实是一个无愧为“黄金汉”称号的投机家。

加拿大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打捞沉船财宝的作业结束了,斯特姆潜水小组成员当然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在这点上,这个小组作为典型的黄金狂,最终也只不过是一般冒险家们崇拜的对象。这些沉眠在海底的财宝,即使它们f是金币,也不是仅仅作为金币躺在那里,它们怎样流通的、何时铸造和流通时间为何时以及与它们有关的人类活动,同时还有隐藏它们的大海的存在,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在保护海底文化遗产的国际法律没有什么效力的期间,海底沉宝和其他许多海洋资源一样,仍然都会是你争我夺的对象。例如,日俄战争期间,俄国有一艘巡洋舰“纳希莫夫号”,在1905年5月28日被日本炮舰击沉在对马海峡琴(崎海岸外10公里附近处,据说舰上载有大型白金砖16块、金砖48块、5000镑!一箱的金块5500箱,价值估计至少在350亿美元以上。1931~1937年,日本曾进行过打捞,但只捞起几块铁片。后来,日本船舶振兴会又以巨资支持打捞作业,到1980年10月巳捞出白金砖7块。日本捞出白金以后,苏联驻日代办处立即向日本外务省要求索回“纳希莫夫号”沉船及其所装载的财宝。日本则以打捞与政府无关,要进行“了解研究”为理由作为答复。

在二战期间,英国巡逻舰“爱丁堡号”由苏联驶往美国时,在1942年4月下旬被德国舰艇击沉在巴伦支海。据说这艘巡逻舰上也装有5吨多的金块。英国、苏联、挪威一直都想打捞这艘沉船里的黄金,但因没有勘探到沉船的确切地点所以无法下手。到80年代初,英国里斯敦·皮士莱斯打捞公司终于传出消息,说它已发现了藏有金块的“爱丁堡号”沉船。随之而来的是,苏联飞机不断地在打捞作业区上空进行空中侦察,其潜艇也不时地光临监督,这表明苏联是不会甘心英国独吞“爱丁堡号”沉船里的财宝的。总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海洋探测、海洋潜水和海洋打捞方面的本领也在突飞猛进。一方面可以使人类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各种各样的海底沉宝寻找者提供了方便,使他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水下技术去寻找海底沉宝。一场争夺沉宝的比赛已经在静静的海底世界里拉开了序幕,至于人们到底能发现和打捞上来多少海底沉宝,目前还不得而知。

长白山天池怪兽

关于长白山天池怪物或怪兽的问题,并非是新闻,而是早已有的旧闻轶事。那长白山天池怪兽有的说它像恐龙,有的说像大铁锅,有的说像水牛……近年来,还有人拍下了“怪兽”的照片和录像,但由于拍摄地点均在距离长白山天池水面上千米远的山顶,加上发现“怪兽”时其身体大部都在水中,所以难以查明它到底是何种生物。

第一次于1903年5月间,据当年目击者徐永顺本人介绍说:“适来一物,大如水牛,吼声震耳,状欲扑人,众益惧,相对反失色,束手无策。俞福急取枪击放,机停火灭,物目眈眈,势将噬俞。复顺(即徐永顺之弟)腰携六轮小枪,暗取放之,中物腹,物哮长鸣,伏人池中。”

此后,又有关于怪兽出现的多次记载。

1962年8月中旬的一天,怪兽始现于长白山天池东北角上,距岸二三百米。有人用双筒6倍望远镜观察,得知两只怪兽似狗,黑褐色,前后追逐嬉戏其后波纹呈喇叭状。

1974年再次发现,遗憾的是仅为口传,无文字记录。

1977年8月初的一天上午11时至12时左右,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办公室人员金昌奎,看见从长白山天池中跃起一怪物,长约2米,黑色,长的与有4条短腿的哈巴狗相像,发现地在气象站西侧脚下长白山天池中。

1980年8月21日上午8时,正在长白山上体验生活的中国作家协会的一位人员,站在气象站门口观旭日初升、高空如洗的景致时,突然看见长白山天池中有一个喇叭状水波纹,尖端上有时露出一个大如盆状的黑物。兽头时而露出水面,后边拖着一个长梭子状的脊背。9时后,正在长白山天池边上写生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青年画家卢兴华,又在中朝6号界碑处发现一个划水线,见一只怪物正向朝鲜境内的“将军峰”(白头峰)的倒影方向游去,其游速如小快艇。一日之间,竟有两位目击者。

1980年8月22日上午8时40分,长白山天池气象站的朴龙植、崔星恩两人站在天文峰紧靠长白山天池一侧的岩石顶上,几乎同时发现池中有活物涌出水面,身后拖着一条“人”字形水波纹,速度如快艇,由南岸至北岸方向游去。当游至距岸约四五十米地方时,又被正在这里的周凤瀛、郑宝诗二人同时发现。它头似水蛇,头昂起上翘,颌下长灰白色毛须,嘴、眼、鼻则未看清晰。当周风瀛激动得大吼两声后,此物向回游去。此时,朴龙植忙从山上往山下跑,在卧牛石上等候,看见怪兽头径约有10厘米,身长约1.2~1.5米;与身体相近部位有一条白色环纹,毛皮光滑无花斑,灰白色;全身大小如耕牛。怪物见人之后,即返身游离,约至20米处时,倏然潜水不见了。又约过20分钟后,在距岸边250米至300米处它再次露出水面,此时已变为2只。

1980年8月23日,当卢兴华正在长白山天池边上静静地写生时,突然间发现距他约30米处的水面上,同时有5个怪兽出没,浮上沉下,自由戏耍。头似牛,末端似鸭嘴,身似狗,背长黑毛,腹部色浅,体露出水面约4米多。

1981年6月7日中午12时40分,正值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警察李长友,陪同5位战友来天文峰处游览时,以长白山天池做背景,摄影留念,其中一人突然指着长白山天池喊道:“看,出来一只什么东西!”大家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见有一白色“斑点”正在水中游动着。通过望远镜观察,李长友惊异现,怪物约长2米,脑袋又大又圆,似豹子头。前额、头顶皆纯白色,余下部位为淡黄色。体细长,拖着一长尾巴,浮在水面部分似一条凤尾鱼状。

1981年9月2日下午,我国《新观察》杂志社记者李某,正在长白山采访,并通过尼康照相机和近1米的长焦镜头发现在长白山天池中的“怪物”露出水面部分长约3米左右,其背如黑锅一般。李某所拍的那张照片,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张长白山天池怪兽照片资料。

1985年8月16日上午9时许,有一位为游客摄影的个体照相业户,在天文峰上给他人照相时,发现平得如镜的长白山天池水面上突然卷起一层层波澜。山上没有一点风,池水怎会漾起波纹呢?在距长白山天池水面约500米高处的几位游客,几乎同时俯视池中,全都见到了一个小黑点在水中浮动的情景。

1986年8月5日,从早晨6时35分始至7时25分止,在近1个小时的时间里,最先由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的冯某在天文峰峰巅处发现,有一棕黄色物体,长约2米,宽约0.5米,漂浮于水面,如同一块大浮石,头、颈部位抬起,头离水面约1米,呈黑褐色,后潜人水深处。6时45分时,此物再次露出水面,从长白山天池东南方向向西北方向游去,速度如快艇,它身后留下一条长长的“人”字形水波纹,划水线约20米。至7时25分,才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之中。仅此次目击者’就达64人之多。

1996年8月。据1996年8月16日《参考消息》报道:一位中国摄影师王英声称,他拍到了4张水怪较为清晰的照片。

2002年7月6日,在长白山北坡,个体摄影师薛俊林也在长白山天池中看到了“怪兽”,目击时间长达1个小时,离他最近时的距离只有10米远。薛俊林介绍说:“6号晚上我邀请朋友刘波陪我到长白山天池边去拍照片,估计是在晚上七点半左右怪兽出现了。它出现的时候紧靠长白山天池的中朝边境线,就是朝鲜将军峰那侧水面,在长白山天池中间就是模模糊糊的一个小黑点。我们没在意,就继续拍照。因为我们下山的时候没吃饭,就想到水边喝点水。到水边首先发现怪兽的是眼力好的刘波,他指给我看。我知道长白山天池里有活物,但始终不相信有大的怪物。”

他又说:“怪兽到长白山天池边时已经是晚上8点半,月光都有了,水边有点发白,怪兽巳经快到跟前了,然后我就到岸边去藏着,我想它要是到岸边我就拿两块石头扔它试试,它要是活物,一惊动一定能看出来。等它离我约10米远时,我看见它有汽车轮胎那么大,活的,还游呢!但听不到划水的动静。然后刘波突然拿手电一照,它的眼睛有反光,挺吓人的,刘波转身就跑了,我也撒腿跑了。我估计它是向我们游来的,因为当时我们在这侧,它始终是向我们游过来的。然后我们顺长白山天池岸边走,它又转向我们过来了。因为风向可以肯定了,刚开始,风向是往瀑布那个方向刮的,我们原以为是朝鲜刮过来的东西呢,后来怪兽又顶风过来了,那肯定是个活东西了。”

2002年7月25日下午2点左右,在长白山西坡山顶有一二百名游客目睹了“长白山天池怪兽”。在山顶一位经营望远镜出租业务的姓董的当地人反映,当时“怪兽”出现在朝鲜一侧的水面上,离岸边大约有100多米远。只见它一蹿一蹿地运动,蹿上来又下去,就像海豹戏水那样,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鱼在飞跃。从望远镜里看,它的样子黑糊糊的,不是很大,看不清是什么东西,但绝对不是鱼。它在水中游弋了10多分钟后消失了。

2005年7月9日晚,吉林省抚松县电视台播出了一段1分多钟的录像:《长白山天池出现了不明动物》。这段录像是抚松县北江电站郑某于7月7日上午用家用摄像机拍下的。和其他的目击者一样,郑某看到的也只是水面上的一个黑黑的圆点。

面积约为9.8平方公里的长白山天池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也是世界最大、最深的火口湖。长白山天池平均水深204米,最深处达373米。近百年来,“怪兽”一直是这个壮美瑰丽的高山湖泊的一个未解之谜。虽然一些科学家以长白山天池是300多年前火山最近一次喷发后形成的以及这里缺少食物链等充足的理由否定长白山天池存在怪兽即大型未明生物,但从上世纪初地方文献的详细记载到近几十年数以千计的人几十次的目击,使长白山天池存在怪兽成为了难以否认的事实。

在吉林省延边州成立的民间组织“长白山天池怪兽研究会”,一直致力于收集、整理、研究“长白山天池怪兽”和世界各地的“水怪”资料,力图早日揭开与野人、飞碟、百慕大“魔鬼三角”齐名的“水怪”这个未解之谜。

1957年3月2日晚,黑龙江省呼玛县西北方的天空中,出现了几颗彩色光点。渐渐地,光点放射出橙黄色的强烈光线,并且不断变化着形状。之后,光线慢慢模糊,形成幕布那样的形状,彩色逐渐变淡,最后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