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失落的文明探索
4562700000010

第10章 亚洲(9)

古楼兰居民生活在城镇上,但他们依靠畜牧业生活,这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他们在城市周围放牧养殖,产有奶酪、酥油、食肉,还种有大麦、小麦。此外,他们还大力发展园艺和手工业,种植葡萄和石榴等,酿制葡萄酒是当时最主要的手工业,国王的大部分税收都是葡萄酒。楼兰国内设有酒局,是收藏葡萄酒的地方。如果税吏拖欠酒税,就会被国王严惩,有免职的危险。此外毛毯、陶土、制弓等作坊也是古楼兰主要的手工业。

当时古楼兰的商品贸易主要是内地丝绸,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绝伦的汉锦,每一个都绣着汉字,有“韩仁绣文丸(纨)者子孙无极(即子孙满堂)”、“延年益寿”、“昌乐光明”或“延年益寿大宜子孙”等字样,它们的成品时间是公元1世纪至2世纪。各种中西商品都在楼兰被发掘出来,如大宛玻璃、安息香料等,各国的货币如汉代的王铢钱在楼兰也被发现。

斯文·赫定、斯坦因和中国学者候灿在楼兰遗址中一共发现了575枚简纸文书。这些文书大都是官方文书,内容涉及楼兰古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屯垦、文化等各个方面,是重要的研究资料。

对于外来文化,楼兰人都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它的建筑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与中亚犍陀罗的佛寺把浮雕用于装饰寺院墙壁和佛塔不同,楼兰、米兰及尼雅等地的佛教寺院用的却是木雕,精美绝伦的雕花家具是楼兰艺术的杰出代表。

公元前2000年,木雕手工艺已在楼兰出现,在孔雀河古墓沟墓地,人们发现了许多木雕人像。此外,还有一批木雕人像在孔雀河支流小河流域古墓中被发掘。木桶、木碗、木盘、木勺等大批木器都是当时的作品。楼兰人的木雕艺」术有良好的传统,而后由佛教传人的大夏希腊化艺术和犍陀罗艺术,使得楼兰J古国的木雕艺术有了新的内容。

楼兰人在音乐上的造诣也很高,他们被称为“善善摩尼”。西域龟兹乐曾在《隋书·音乐志》里有记载:“其歌曲有善善摩尼;解曲有婆伽儿;舞曲有小天,又有疏勒盐。”学者们这样推断:“此处善善应指鄯善;摩尼,梵文犹言珠;曲名为鄯善珠,与疏勒盐正相对也。”但文献并不完整,对于鄯善珠的音乐,人们已经无从得知。

不过,曾有一幅画有女琴师弹奏琵琶的壁画,由斯坦因在米兰佛寺发掘出。斯文·赫定也收集过一个小陶俑,是他在和田沙漠古城收集的,里面是弹三弦琵琶的于阗琴师俑,当时的丝路南道正流行三弦琵琶。

很早之前,古老的楼兰王国就有了宗教活动,直到佛教进人取缔了它们。到了3世纪至4世纪,楼兰把佛教立为其国教,成为王国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之一。古楼兰的佛教僧界法规很健全,僧人在当时的地位很高,他们有自己的:土地,可随意借贷粮食,还帮助国王收税,但他们很排斥过去的宗教,法师和:女巫师都有被处死的危险。

楼兰在建筑艺术方面集中了东西方文化的所有精华。楼兰古城有两种形制:方城和圆城。先说方城,代表城市是罗布泊沿岸的LE城、LA城、LK城和米兰绿洲的伊循城,它们均是借鉴了中原的汉文化,其中LE城在西汉初年建成,甚至有的方城就是中原人屯田戍卒修建的城堡。圆城源自西方文化,“大夏希腊化艺术”对其影响最大。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分界似乎就在楼兰境内,孔雀河北岸〗的营盘古城、阿拉干湖畔的麦德克城以及若羌县城附近的孔路克阿旦城,都是:圆形古城。它们的分界线就在北纬88度线不远处。

古楼兰人的历史篇章已经打开,它们的罗布泊文化灿烂而悠远,古老的费河文化、恒河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也因它的传播更加多彩,人类的文明进步史因它而更加缩丽缤纷,“绿洲文明”将永远闪耀在人们心中。J楼兰的神秘消失

神秘的楼兰,一直是中外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乃至文学家们L向往的圣地。

在曾经名声斐然的楼兰面前,人们通常都会想到这样一些问题:楼兰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4世纪以后再也没有了痕迹?繁荣兴旺了五六百年的楼兰,为什么在史书中却没有记载,它的臣民也不见踪影,他们是怎么消失的?有些专家认为楼兰古国的毁灭是因为战争,他们推测是仃零或者北方的匈奴游牧民族把楼兰消灭了。但这样的观点难以让人信服:一场战争怎么会把整个国家毁灭?最多是一城一池。

还有的专家推测楼兰是因瘟疫而灭亡,那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急性传染病——“热窝子病”,传染很厉害,一病一村子,一死一家子。在楼兰不远处,人们曾找到一些合葬的坟墓,里面是层层叠叠的尸体,男女老少都有。面对巨大的病魔,楼兰人只能逃亡。他们逆流而上,沿着塔里木河,寻找栖息之地,在有水有树的地方停下,奔向能够安放生命的地方。但不幸的是,他们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大风沙,一时天旋地转、狼烟四起……楼兰王国就这样消失了!

目前得到最广泛认同的观点是:气候和水源变化导致了楼兰的衰落。美国的亨廷顿认为,塔里木盆地气候在第四纪以后,变得干旱起来,地理环境因此受到影响。罗布泊——这座面积曾经很大的内陆海,在干旱的气候下慢慢变小。降水量因干旱而减少了30%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古楼兰人不得不离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水的消失常常会导致湖和城市的灭亡,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楼兰就是其中强有力的代表。1980年,新疆女考古学家穆舜英挖掘出“楼兰美女”女尸,解剖之后在其肺部找到大量沙土。据考证,这具女尸已有3380年的历史,反映出当时的气候条件已恶劣不堪。

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的楼兰干旱十分严重,因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流经区域发生变化,敦煌的索勒带领旗下1000名兵士和3000名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来到楼兰,他们日夜奋战,终于把注滨河水引人楼兰,楼兰的缺水局面得到控制。随后,楼兰人又做:9出种种努力去改善和维护疏浚河道,却依然没有挽救楼兰古城干旱废弃的命运。

还有这样的观点,是太阳墓导致了古楼兰的毁灭,因为楼兰曾砍伐了大量树木去建造太阳墓。太阳墓最显着的特点是:它的外形及墓穴外围由七层胡杨木粧环绕,形成一个粗细有序的同心圆圈,圈外也是树木,它们呈放射状向四面展开,外表酷似太阳形状。有七座墓葬巳经被发掘出来,经查证,所用树木数量达一万多根,简直让人惊叹!

但更新的说法也问世了:楼兰废弃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政治的巨变和丝绸古道的变更,它是逐渐消亡的,从废弃到彻底荒废。公元376年左右,前凉退出楼兰,苏毗人人侵,内部混乱的楼兰开始衰落,政治地位彻底丧失,随后西域长史机构撤走,大批屯田者和汉族居民跟着离去,导致人口下降,农业生产几近荒废,楼兰城的生存基础彻底被撼动。:

公元4世纪后,敦煌进入西域,极大地促进了古道的发展,开通了通过伊州(今哈密)的大道以及大海道,使得交通更为便捷。其实丝绸之路是经楼兰最便捷的道路,但沿途风沙乱舞,匈奴猖獗,在高昌局势稳定以后,高昌就替代了楼兰在中西交通中的重要地位,楼兰随之成为空城,这就是“路断城空”、之说。

另外,因为劳动力的匮乏以及缺少有力的经济支撑,楼兰政府对大兴水利、也不重视,致使河道堵塞、耕地荒芜,对于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楼兰巳没有一丝抵抗之力,任由风沙人侵,土地渐成为雅丹地势,耕地面积不断缩小,植被逐渐消失,风沙阻塞了河流和渠道,使得它们不断改道,蒸发渗漏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和自然环境。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楼兰成为人类无法居住的地区,最终消失在大漠的风沙之下。

如今,几千年前的楼兰依然为人们所着迷,它的考古发现,它的文明诗篇让人们欣喜若狂又忍不住惊叹。但是,这些自以为是的狂热,楼兰永远不会知道,它只静静地站在角落里等着岁月变迁,沧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