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确有亚马逊女人国在希腊神话中,关于亚马逊女人国的故事实在是最为丰富也最为精彩的部分。亚马逊是一个异常凶悍的女性国度,她们——族发源于小亚细亚的峡谷和森林之中,其大体位置在希腊以东黑海沿岸的庞图斯地区,都城在铁尔莫东河畔的泰米细拉。据说亚马逊人有两个女王,一个负责战事,另一个则负责政务,并一同管理整个国家。相传每一个亚马逊女战士长大成人时都会烧掉或切去右边乳房,以方便于投掷标枪或拉弓射箭。亚马逊人在女王的统治下,她们相信:自己是战神阿瑞斯的后代,此外她们也崇信狩猎女神阿尔特弥斯。战争、特猎、简单的农业构成了女人国女人的全部生活。绝大多数的亚马逊女战土都是在马背上作战,精于骑射,甚至有不少亚马逊人以雇佣兵的身份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军队中。
传说中男人不能进入亚马逊人的国境,为了避免种族灭绝,她们一般会一年一度地访问临近部落加加里亚人,之后所生的若是女婴,就妥善抚养下来,倘若是男婴,一般直接杀掉,偶尔也送还给他们的父亲。
亚马逊武土多次与希腊英雄交过手,例如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12件苦差之《一就是取走了亚马逊女王的那件漂亮黄金腰带,他因为误会又杀死了女王希伯吕忒和她的很多侍女,于是女王之妹安提奥帕为了报仇,率军入侵希腊,结果战死在提秀斯所率领的军队中,从今天所发掘的希腊绘画中,还能看到那场战争的规模之大。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也提到,亚马逊女人国曾经援助特洛伊,结果在第十年女王被阿喀琉斯所杀。
在《哥伦比亚百科全书》中,也有关于亚马逊女人国的词条。它是这样描述这一奇异部族的:亚马逊是一个尚武的部落,生活在小亚细亚。这是一个女〃权制的社会,妇女善于打仗和管理,男人操持家务。每个妇女必须杀死一个男人才能结婚,而且所有的男婴在出世后就必须被杀死。据说她们英勇善战,征、服了小亚细亚的许多地方,如佛里吉亚、色雷斯、叙利亚的许多地方。
长期以来,在神活和事实之间,人们存在着许多的疑问,这亚马逊女儿国仅仅是诗人们的凭空想像,还是确有其事?许多人认为,亚马逊女战土不过是一个神话,因为直到今天,我们也没能找到她们的遗迹。但是假如她们果真压根儿就不存在,那为什么希腊人不惜浪费时间和笔墨去雕刻亚马逊女人的雕像,并且为她们谱写赞歌?
有人说所谓亚马逊女儿国不过是男性统治的希腊人的想像,并且这种想像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实际上中国也有类似的记载,例如中国唐朝圣僧玄奘法师写的《大唐西域记》中就提到一个女儿国,说东罗马帝国的西南海岛上,“全是女人”,“有产男子皆不养也”。后来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又对女儿国的事情作了夸大处理,结果成了全书极其精彩的一章。一直到了16世纪,一支西班牙寻宝队还宣称在亚马逊河遭到——群酷似传说中亚马逊女战士的袭击。
但是除了神话传说、美术雕刻和文学作品之外,亚马逊女人国在历史典籍中也有涉及,这就不能不引起人的重视了。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对亚马逊女人国的轶事作了详尽的描述,其中最为详尽的是亚马逊人与希腊人的最后一场战争。希腊人最后打败了她们,并准备把大量俘虏运到雅典,可是当船到海上时,由于看守不严,亚马逊女战士杀死了押运她们的希腊人。但是她们却对航海知识一无所知,于是随船漂流到黑海东北部的亚速海地区,遇到了塞西亚人,旋即与他们发生了战斗,可是一旦塞西亚人发现这些身着男人服装的剽悍女人,马上放下武器,转而向她们求爱,这样最终他们中的年轻男子和这些女武士生养孩子,组成了一个“女权制部落”。希罗多德说这是绍罗马特亚人的起沪。但是究竟希罗多德自己有没有见过亚马逊女战土,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1997年的考古大发现,也许为这个千古之谜打开了冰山一角。在这一年,美国和俄罗斯联合组成的考察队在靠近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南部草原上开启了150多个公元前600年到公充前200年前的游牧部落的坟墓。里面的兵器和女性骨骼被埋葬在一起,其中一个妇女的身上深深地嵌着一个箭头,估计是在战斗中被射杀而死的。其中最为惊人的是一个年纪约在14岁左右的女孩子,她的骨架旁边除了放一把剑外,颈上的一个皮革小袋子里还放着一个护身符和一个铜制的箭头,右边是一把匕首,左边一个箭袋装有40多支箭。她的双腿有些弯曲,估计和长时间骑马有关。由此可见她所在的部落是从小就开始训练打仗的。
这么一幅“巾帼武土”的图画,令很多人都忍不住发问:难道她们就是传说中的亚马逊女战士?但是研究者仔细观察后发现,她们虽然看起来像是武士,但是骨架上并没有显示出更多暴力死亡的迹像。这是一个很大的疑点,由此一些俄罗斯的专家认为,可能她们属于一个好武的部族,这些武器只是陪葬品罢了。亚马逊女儿国是否子虚乌有,看来仍要时间来验证了。
人类与“大爆炸”
通古斯,位于前苏联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附近。80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次极其猛烈的大爆炸,其破坏力相当于500枚原子弹和几枚氢弹的威力。爆炸使许多人和上千只动物丧生,6000多平方公里的森林全部被摧毁。
几十年来,苏联和全世界的众多科学家,对这场灾难的起因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探索。遗憾的是,他们至今仍未作出确切的结论。
11908年6月30日凌晨,一场罕见的灾祸降临到西伯利亚偏僻林区的游牧民头上。
一位有幸逃脱这场灾难的农民谢苗诺夫回忆说:“当时天气很热,我正坐在阳台上乘凉,突然,西北方向出现了一道强烈的火光。刹那间,我看到一个巨大的火球,它几乎遮住了半边天空。火球逐渐变黑,然后就消失了。这时,我听到一声爆炸的巨响,接着一阵狂风袭来,将我甩出了几米远,我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时,又听到一声巨响,响声几乎要把我的房子震塌了。房屋剧烈地摇晃着,窗框散了架,房中的玻璃杯也被震得粉碎。房子附近,我看到土地被震裂了……”
谢苗诺夫的那座房子离爆炸中心有65公里。另一位农民当时恰好在谢苗诺夫的房子附近。后来他对前来考察的科学家们说,随着爆炸声响,一股热浪迎面扑来。他用双手捂住耳朵,但耳膜的震痛还是使他几乎直不起腰来。
离爆炸中心较远的人也无一例外地遭了殃,以至800公里以外的地方都清楚地听到那两次巨响。遇难的牧民被弄得晕头转向,有些人甚至休克过去。他们最先看到的是一个大火团,火团的光越来越强,当它从空中掠过渐渐消失之时,是一阵巨响,同时一条刺眼的光柱直冲天空,紧接着出现了一团巨大的蘑礼菇云。
然后,在一连串的爆炸声中,大地剧烈地颤动起来。
巨响和颤动刚刚停歇,立刻就刮起了狂风。咆哮的飓风将树木连根拔起把牧民从马背上掀翻在地,房顶和篱笆被旋风卷走,窗玻璃全被风刮碎,到处是一片残败景象。
风未住,天空又布满了乌云,顷刻间下起了滂沱大雨。雨中出现了令人惊异的奇怪现象:尘土和地上的沙石像喷泉一样旋转而上,消失在阴云之中。
最为奇怪的是,爆炸之后整整三天,通古斯地区没有出现黑夜。人们看到那几天,当太阳光穿过云层时,马上射出了怪异的绿光和玫瑰色的光,有时云团还会呈现出银光,并显得边界分明。一位幸存者后来说:“当时我以为一切都完了。在那一段时间里,我们总是感到忧郁、烦恼,这件事简直把我们搞得魂飞胆裂。”
这场灾难使通古斯地区上百万株树木被烧焦,熊熊大火一直持续烧了几天几夜,西伯利亚所有的河流都波涛汹涌,洪水泛滥。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一直传到中欧,德国的波茨坦和英国剑桥的地震观测站,都用自动测量仪器记录下了地球受到的强烈震动的情况,甚至华盛顿和爪哇岛也得到了同样的记录。
一开始,前苏联科学家们认为,是一颗巨大的陨石从天外飞来,引起了这场大爆炸。1927年6月,气象学家兼陨石研究者库利克率领一支考察队来到通古斯。他在爆炸中心只发现了一处陨石坠落的痕迹。此外,在一个名叫南池的沼泽地周围,他看到许多倒在地上的树木。它们都呈辐射状躺在那里,看上去很像一把大扇子。库利克不禁产生了疑问:一颗陨石怎么能造成如此之大的破坏力呢?于是,他尽一切努力去探索通古斯爆炸的真实起因,然而直到他生命终结的1942年,他的研究仍未取得什么成果。
几十年中,许多支考察队年复一年地前往出事地区,仔细搜寻着各种物品,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定。然后,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论点,彼此之间争论不休,这是因为,许多科学家的理论只能解释爆炸产生的某些现象,而对另外一些现象则无能为力。直到如今,尽管已经存在80余种说法和推测,但争论仍无止境,以至苏联科学家把通古斯爆炸事件称为“百年之谜”。
1945年12月,前苏联物理学家亚历山大·卡萨柴夫在日本广岛的昔日皇宫前徘徊。面对一片废墟,他不禁感到毛骨悚然。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而一枚原子弹就使它顷刻间面目全非了。原子弹还使20多万日本人死亡,另外20多万人因受到核辐射而永卧病榻。
卡萨柴夫发现,虽然原子弹的冲击波削掉了大树的皮和叶子,但树干却仍像电线杆子一样耸立着。他的脑子里立刻闪出一个念头:看来广岛并不是首批原子弹的牺牲品,因为比起1908年通古斯的大爆炸来,这颗原子弹的破坏力并p不算大。须知,通古斯地区的树木没有留下一丁点枝梢和树皮,爆炸后的冲击波将那里幸免于天火的大树全都变成了“秃头”。
卡萨柴夫决心找到西伯利亚爆炸的答案。后来,他的计划似乎并未实现。与卡萨柴夫平起平坐的两位前苏联学者——地球物理学家索洛托夫和天文学家齐盖尔,曾多次带领科学家到事故现场进行考察。他们在那里发现了放射性物质的痕迹。索洛托夫还用实验证实了事故现场存在着“生物物理能源”的辐射残余,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只有原子弹和氢弹中才含有的铀235和钚。而当时的地球人类还没有能找到这两种放射性元素。
由此,这三位科学家推测说,通古斯大爆炸是一个外星人的载人飞行物体气造成的。所请生物物理能,实际上是这个飞行物的推进能,它的爆炸是因放射性推进燃料过热引起的。
齐盖尔根据1908年大爆炸发生时的目击者提供的证言作出解释,这个飞行物体,当时是从南向北飞行的,这一点许多人都亲眼看到了。然而一个陨石或其他自然飞行体绝对不可能做这样的移动。因此他认为,这个飞行物是由有思维和理智的智能生物操纵的。天外来客的这只飞船,在进人地球大气层时,受到了损坏,从而导致了飞船失事爆炸的悲惨结局。
与这几位科学家的说法完全相悖的是苏联科学院院士彼得洛夫的观点。他认为,在通古斯爆炸的,并不是什么天外宇宙飞船,而是一个由稀松的雪团组成的彗星,它来自太阳系遥远的地方。1908年6月30日早晨,当它以每小时4万公里的速度冲破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时,由于摩擦产生了过热的气体。这种气体一接触地面,就发生了相当于数颗原子弹破坏力的巨大冲击波。
根据前苏联乌克兰科学院地球物理化学研究所的测算,这个彗星的重量为500万吨,它的头部直径约300米。爆炸发生那天,它进人地球大气层上部头部迅速蒸发,在到达离地球表面20~30公里的时候,光化学和电离反应遭到破坏。
彗星熔化所产生的速度很快的游离氧开始同臭氧结合。于是,面积达几千平方公里的臭氧保护层在瞬息之间被破坏,形成了一个“窟窿”、“太阳风”便从这个窟窿乘虚而人。由于彗星很快便蒸发完了,所以地球上没有留下任何残骸作为“物证”。
在80余种有关通古斯爆炸起因的解释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三位美国科学家的见解。他们在一篇调査报告中说,1908年6月30日,一个由“反物质”组成的陨石意外地闯入了地球,是它导致了这场灾难。他们认为:半克“反铁”与半克铁相撞,就足以产生相当于在广岛爆炸的那颗原子弹的破坏力!
还有人说,这次爆炸是一次规模不小于3500公里范围的磁化转向现象引起的。
此外,前苏联一批科学家成功地从爆炸地区的泥炭灰中测得了放射性碳元素。他们的结论是:一个在大气层中起爆的陨石降落在通古斯,从而导致了爆炸事件的发生。正当没有人能拿出确切结论的时候,苏联科学院的一些学者在1984年6月的一次全体会议上透露了以下的情况:经全面研究通古斯爆炸事件,现已查明:“通古斯陨石”的爆炸发生在5至7公里的高空。强大的冲击波推倒了几千平方公里面积内的树木,冲击波诱发了地震,地震时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一颗2000万吨级氢弹爆炸时产生的能量。
多年来,人们对从通古斯搜集来的多种样品进行了科学的测定。现在,几乎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以断言:这些人侵物是由多种轻元素组成的。然而究竟是哪些轻元素,仍然还未搞清楚。
此外,通过考察还发现,通古斯地区的地质结构非常复杂。实际上,爆炸中心的地下就是古代火山的喷火口。因此,学者们曾经发现的地质化学异常现象,则可以视为古代火山的遗痕,而不一定是通古斯惨祸留下的证据。
总之,要想说明通古斯大爆炸的真正起因,仍然有待于全世界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和探索,“百年之谜”终究是会被解开的。
柬埔寨吴哥遗迹群之谜
热带丛林中发现的古城
在柬埔寨王国国旗的正中,有三个金色佛塔组成的寺庙建筑,这就是被誉为东方四大古迹之一的吴哥窟。这座建于中世纪的寺庙建筑,是柬埔寨国家的象征,也是人类建筑史上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珍品。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遗迹群作为文化遗产,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讲到吴哥窟,就不能不提到法国博物学家亨利·穆欧。
1860年,亨利·穆欧为了寻找珍稀的植物标本而钻进了柬埔寨密林深处。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他意外地发现,在浓密的树影之中,竟突然出现了一批巨大的石雕佛像、宝塔和寺庙——整个就是一座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