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从工厂到散兵坑的军事后勤全过程的可视化,是精确后勤的中心环节。保障全程可视化是指通过资产可视化系统,利用传感装置和技术,及时、准确地向指挥管理部和目标用户,提供保障部队、人员、物资或装备等可用资源的分类、标识、描述、位置、状况、中转停顿、动态运输等方面信息。依靠军事后勤可视化平台,一方面各级后勤能够及时了解和准确预测作战指挥官的位置及其后勤需求,及时预测补给机构和其他保障设施的配置位置;另一方面,后勤指挥人员能够适应战场变化,及时修订保障方案,确保保障在时间、地点和数量上的精确。由于军事后勤活动的高可视性驱除了传统军事后勤存在的“军事后勤资源迷雾”和“军事后勤需求迷雾”,使保障过程透明化,大大提高了军事后勤保障效率。精确后勤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等为主要依托,通过对数据、文字、图形和图像等信息的实时传递,建立起实时、准确、透明的保障信息技术平台,实现对所有保障资源、保障需求、保障状态的动态可视,实现对保障过程的精确控制,从而为全时段、全方位的保障创造条件。
7.保障环境透明化
战场后勤保障系统一方面要为前线输送物资,一方面要加强防护、展开对敌斗争以换取自身的生存条件。在高透明数字化战场上,敌我双方都把破坏对方的物资补给作为重要的军事手段,将切断对方的后勤补给线作为战略、战役目标来赢得战争的主动权。这给战场后勤系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生存环境更为恶劣,战场后勤系统自身的防护、生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生存能力,同时也为了适应高机动部队实施分散打击的作战模式,单元小型化、组成模块化的战场后勤保障形式更加受到重视。
(第二节)未来战争的后勤体系
一、军事后勤的基本体系
军事后勤应立足整体筹划,从军事供应链整体出发,多方筹划军事后勤保障力量和资源,并将各种保障力量和资源形成有机结合的整体,在军事后勤的全过程和整个战场空间,协调一致地对各种作战力量、各种作战行动实施全面、及时、高效的后勤保障。为此,必须立足全局,把军地各种保障力量组合成严密的整体,即形成军地一体、三军一体的军事后勤网络,实施整体优化,充分发挥整体功能。
1.采购体系
构建适应现代军事后勤发展的军事采购体系,要推进采购管理法制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军事采购法规体系;要推进采购队伍专业化建设,尽快建AL—?支稳定的采购专业人才队伍;要推进采购手段信息化建设,抓紧建设可视、可控的军事采购信息网络系统;要推进采购保障社会化建设,协调建立平战结合(就是指人民防空建设各个方面的软、硬件设施,在不影响防空袭能力的前提下,用和平时期的社会)、军民一体的军事采购安全保障机制。理顺采购体制,优化结构布局,完善采购模式,调整采购职能,逐步构建采购保障三军一体、采购力量区域配置、采购对象综合统管、采购保障体系。
2.储备体系
目前供应链节点布局分散,后勤中的仓储、运输等环节相互独立,储备管理集中在军队内部,不利于军事后勤系统的协同、快速运作。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物资储备体系必须进行合理调整,力争实现“三个配套”——功能配套、方向配套、结构配套;“两个一体”——军民一体、三军一体;“一个适应”——与战时后勤指挥体制和作战指挥体制相适应。
二、未来军事后勤的样子
1.系统化
把战场后勤的各个环节(或各子系统)联系起来,视为一个大系统,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组织结构、最好的保障力量配置,充分发挥整个战场后勤系统的功能和效率,实现系统的合理化、最优化、高效化。系统化的内涵是统一性、协调性和整合性,其目标是“以部队需要为核心”,形成一个高效通畅、可调控的流通体系,更好战场后勤保障效能、减少后勤环节、节约后勤费用、提高服务质量,量限度地提高战场后勤系统的军事经济效益。
2.标准化
以军事后勤供应链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战场后勤信息标准,并形成与国家民用物流标准接轨的标准化体系。标准化是后勤作业自动化、信息化的前提,是实现运输合理化、仓储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实现三军联勤、建立军民一体化后勤系统、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关键。
3.信息化
在战场后勤领域,借助和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装备和手段,围绕提高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战场后勤保障的质量和效益,最终建立起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战场后勤保障体系。信息化是战场后勤建设的基础,是实现高效后勤保障的必然途径。信息化表现为在整个战场后勤保障流程中,后勤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后勤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后勤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后勤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4.自动化
在战场后勤供应链上各作业环节中,应用各种后勤自动化系统及设备设m,利用自动检测技术自动获取所需信息,再经过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作控制,实现战场后勤保障各环节的无人化作业。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网络化,核心是机电一体化,关键是后勤设施的自动化。自动化的实现,一是有利于提高后勤系统的作业水平,降低后勤作业的差错率,减轻作业的劳动强度;二是有利于提高物资的快速保障能力,减少作业人员,加快物资收发,缩短保障时间,提高后勤作业的效率。
5.可视化
以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物资保障模式,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技术、数据传输技术、条形码技术以及电子射频等技术,实现后勤数据实时跟踪,使物资保障部门以及保障单位随时能够知晓军事物资在仓储或运输途中的位置、性能、质量,实现后勤系统的“全部资产可视”。可视化系统的实质是对信息化战争后勤信息的可视,而不是能看到所有活动场景,其特点是是实时、精确、透明、一体。
6.精确化
充分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在精确预测保障需求和随时掌握需求变化情况的前提下,精细而准确地筹划和运用各种后勤保障力量,对整个战场后勤供应链中的在储物资、周转物资以及在运物资实施可视化管理,实现在准确的时间、地点为作战提供数量准确、质量合格的物资技术保障,使战场后勤保障的适时、适地、适量原则达到尽可能精确的程度,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保障资源,提高战场后勤保障效率和效益。战场后勤的精确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保障资源信息的精确掌握;二是对保障资源的精确配送;三是对后勤保障力量的精确运用。
7.一体化
军事后勤一体化是指通过对相对独立的军队后勤系统与地方后勤系统进行1效的整合和优化,实现军±1后勤兼容部分的高度统一、相互融合、协调发为牵引,充分利用国家的后勤保障资源,实现整个后勤空间内所有后勤保障力量的协调运作,发挥国家后勤的保障合力。战场后勤一体化有四层含义:一是军民物流一体化;二是军兵种后勤一体化;三是各专业后勤一体化;四是保障全程一体化。
8.实时化
通过应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识别与信息采集技术等信息技术,主动消除战场后勤保障环节中的管理与执行的延迟,从而提高整个战场后勤系统的反应速度与保障效率。战场后勤实时化不仅关注战场后勤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成本,而且更关注整个战场后勤物流系统的反应速度与能力。随着现代后勤技术的日趋成熟,战场后勤可以通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等手段使供应链上各个后勤作业环节实时化,实现战场后勤保障的实时配送、实时追踪、实时反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