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渊兮明兮
4558900000042

第42章 捋须自领命,挎剑出帐去

翌日清晨,俞路首先率领水军开拔。上百艘战船扬帆起航,一路顺流而下,来到豫国隆江城外。他分兵两路,一路继续向下游去赣江交汇处防范豫国其他水军,一路在城外开始准备攻城。

季峦率领的部队此时已经登船,等待俞路发起攻势后便趁势登岸。

一大早,豫国隆江城上巡逻的士兵还睡眼惺忪的没精打采的走着。他们如往常一样瞟了一眼江面,便又低头打起哈欠来。正当这位士兵埋头和往常一样在城头上走着的时候,他的搭档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快,看看江面上,这是什么情况?”

他不耐烦的瞪了搭档一眼,“你没睡醒吧,江上有什么?”他抬头望去,在浅浅的雾里,很显然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船只正在向岸边靠近。他昏沉的脑袋迅速惊醒过来,走到城墙边盯着城下江上的船只扫视而去,心里就像是打鼓一般慌张起来。

他看到了粗壮的桅杆,站满甲士的甲班,望过去,俞字大旗和梁字大旗迎风飞舞。他瞪大了双眼,拍了拍搭档的肩膀,“快,快,快去报告将军,梁国的水军!”

他的搭档此时也被江面上那无边无际的战船给吓到,两腿仿佛迈不开步子一样,在原地呆呆的点着头。

“你还在发什么呆,快去啊!”他踢了踢搭档的腿,这人也像被打醒了一般,迈开步子就跑。而他也开始大叫起来:“梁国来袭了,梁国来袭了!”

不一会,城墙上就骚动起来。士兵们敲起城上的鼓,瞬间这个寂静的边境小城就变得无比吵闹起来。可是,他们还未将沉睡中的部队全部唤醒,俞路就已经指挥梁国水军开始攻城。火矢一阵阵的飞到城墙之上,豫国的士兵根本就不敢探头。几名校尉当机立断,指挥士兵躲在盾牌后面,不要轻易反击。

而有个人,此时正端坐在城中,他就是古林易。

当梁国水军突袭的消息传入他的耳朵之时,他正在拆一封信。这封信是风良行连夜寄来的,内容是关南郡被襄国祝公赋攻破,襄国三十万大军正在关南休整,不日将会攻打怀遵。古林易早就料到关南城会丢,只是没想到会丢得这么快。他期初还在思索,梁国此番进兵是想等两败俱伤再坐收渔翁之利,还是另有所图呢。今日一早,梁国水军的行动给了让他无比确定的答案,梁国竟然会结盟襄国共同攻打豫国。

古林易在心里感叹着,可是他早却一点都不慌张。隆江的两位将军匆匆忙忙的赶到他所在的府邸,一入内便问道:“丞相,梁国水军已经开始攻城了,你看这如何是好?”

对于这两个资质平庸的将军,古林易本就没指望他们。他轻声说道:“我已着权将军在城外修筑好了工事,梁国没这么容易能攻下隆江的。两位将军现在赶快调集城中士卒,上城拒敌。身为将军,战事当先,切莫自己先乱了阵脚。”

被古林易这么一说,他们也有些羞愧于自己刚才的表现,领命便去召集士卒迎敌了。

“申仲平,你竟然敢主动出兵。梁国在你手上,的确是和以往不同了。不过,你挑错对手了。”

他起身缓慢的向外走去,这佝偻的身子显得他十分的矮小,但是在整个豫国,都没有人敢小看他。

他招来部从,说道:“下令给权将军,即刻官升四品,接管全城兵权。第二道军令,严守隆江城十五天,若有疏忽,自行军前了断。”

古林易口中的权将军,全名权昭,是隆江的一名偏将。但是在古林易来得几天里,就发现了他领兵的才能。为人忠君爱国,带兵铁血严谨,比另外两位将军要强太多。在十几日前古林易得知梁国出兵之时,他为了以防万一便亲自回到隆江城内,开始安排布放。而一切事物,交由给权昭的都能很好的完成。而就在前几日,古林易亲自下令,命权昭领兵在城外挖渠引隆江水,将整个隆江城其余三面的护城河拓宽了十几丈。并在城外深挖壕沟,广布陷阱。其目的,便是要拖延十五日。

当豫国探明襄国和梁国的动向后,古林易便上书给了奚孟苼。待古林易观察了几天后,他才正式向滋淼请援。襄国和梁国此次出兵的数量和攻势都大大超出了古林易的预料,援军经他估计需得十日才能到达前线。他之所以下死令十五日,是为了保证前十日能够顺利的挺过去。

用人之道,用兵之道,古林易都是万中无一之人。

俞路的水军在下游没有遇到任何的阻碍,而在接近一个时辰的攻击后,季峦的部队相继登岸。在简短的试探过后,季峦整备军阵,开始攻城。

攻城器械架设完毕,配合着水军的攻击,步兵开始踏着严整的军阵开始向隆江城靠近。行进不到几百米,突然像地陷一般,前排的士卒纷纷落进权昭设置的陷阱里。陷阱里面摆满了牙刺和刀阵,跌入其中的士兵死相惨烈。大军见状,纷纷停下脚步不敢上前。前方把情况刚报告给季峦,城上便突然开始了反击。梁国士兵此刻已经无法前进,纷纷开始向后窜逃。季峦见状迅速策马向前,看到城上严整的守军,他果断下令道:“全军回撤!”

全军退回到隆江岸边,季峦迅速下令道:“将前线情况迅速报告给大将军。通知季长势和刘勋将军,部队迅速过江,在城外五里处扎营。”

前线消息迅速被传回到诸城的大营,诸城没有料到第一次出兵就如此不顺,豫国在隆江竟然做足了准备。他即刻招来施步啉和几位将军商议对策。

“诸位看,现在季峦将军部队已经过江,该如何自处。”

众人将目光投向了施步啉。他思索片刻来到地图前说道:“大将军,季峦将军此举实为当时最为妥当的做法。部队好不容易跨过隆江,决不能轻易折回。让季将军并刘季二将,在隆江城外形成一处可靠的据点。据季峦将军传回的消息,豫国在隆江已经做出坚守的态势,将江水引入拓宽护城河,加上密布的陷阱,他们一定有援兵!此举定时为了坚守待援,而且援军肯定已经在路上了。”

施步啉的话,让众人觉得情势已经开始严峻起来。

“试想,如若我们攻不下隆江,士气定然低迷,等豫国援军一到,我们已经过江的士兵,就会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了。各位可以再想想,如果是枯军,该当如何?”

施步啉的话,越说越严重。

“那我们便举兵过江,直扑隆江城,速战速决!”诸城此时拔出剑来,厚重的呼吸吹动着他的胡须。

“不可!大军全部过江,粮草无处屯放,太过冒险。”陆攸急切的说道。

此时孤温,齐越都不说话,虽然他们想一举过江攻下隆江。

“我们二十几万大军,难道连一个小小隆江都打不下来吗?豫国小看我梁国已久,今日我负皇上重托,定要杀得豫国片甲不留。”诸城怒目说来,可让施步啉心里慌张了起来,他赶忙起身说道:“大将军,小心驶得万年船。在下建议,令蹋顿过江驰援季峦将军攻城,蹋顿重甲裹身,区区陷阱不足为虑。再另马槐将军领三万军,渡过隆江,在东面三路道口扎下大营。如若豫国有援军来袭,我们也可以抵挡一阵。”

诸城将剑收回剑鞘,说道:“好,我亲自去驰援季峦将军。来人,取纸笔!”

诸城洋洋洒洒在纸上写下什么,众人都不解的起身望去。

孤温像是看到了内容,他夺步向前大喊道:“大将军,你怎么能如此?”

诸城摆摆手道:“无妨,三天之内,攻下隆江,如若不行,我军法从事。”所有人震惊的看着诸城,都开始劝道他不可这样冲动。可是诸城满脸笑容的喊道:“来人,点齐蹋顿军,随我过江,夺下隆江城!”

披着重甲,诸城挎剑出帐,诸城的背影是如此的桀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