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惊天迷案
4553800000019

第19章 秦始皇地宫中的珍宝之谜3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

当时人们十分迷信,认为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而且还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除皇帝外,有的贵族死后也穿这种玉衣,根据等级的不同,分别有“金缕玉衣”(帝王级)、“银缕玉衣”(诸侯王级)、“铜缕玉衣”(公侯级)几种。

我国目前已经出土玉衣的西汉墓葬共有18座,而金缕衣墓只有8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1968年满城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保存完整,形状如人体。刘胜的一套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其妻的一套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约700克。每块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经过严密设计和精细加工,体现了当时高超的手工艺水平,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

但用金缕玉衣作葬服不仅没有实现王侯贵族们保持尸骨不坏的心愿,反而招来盗墓毁尸的厄运,许多汉王帝陵往往因此而多次被盗。到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从此玉衣便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

此时我们头脑中不禁冒出一种相当大胆的想法,秦始皇的遗体在地宫中可能保护完好。为何会有此想法,主要依据以下四点:

第一,水银等“不败朽”之药的使用。

秦始皇一直想找寻长生不老之药,而想必在平时也吃了不少所谓的“长生不死之药”。在古代中国方士炼丹,吹嘘水银可以“久服神仙不死”。因此炼丹术成为人们追求产生的主要方式之一,但也许是秦始皇幻想不死,服用了过量的丹药。而炼出的丹药,本身含有汞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可当时的人们却并不知晓。所以秦始皇生前及病危之时大量丹药的服用,非但没有治效,反而加重了病情。但这种丹药的毒性却对细菌有杀灭作用,死后阴差阳错,使得他的遗体得以防腐而长久地保存下来。

第二,秦始皇死时秦王朝高官李斯、赵高、胡亥以及医术高超的御医夏无且均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