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惊天迷案
4553800000011

第11章 秦始皇身世之谜2

在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全国以后,在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建筑宫殿,其中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据史书记载,阿房宫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

阿房宫的读法,传统上认为是[ē páng gōng],但仍争议。另有[ē fáng gōng]和[ā fáng gōng]两种说法。

以前一般认为楚霸王项羽率领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但《史记·项羽本纪》中只是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未提及阿房宫。考古发现所谓“项羽火烧阿房宫”是历史误传,当代对阿房宫遗址的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员也未发现焚烧的痕迹。

后世对于阿房宫辉煌的想象基本来自《阿房宫赋》。唐朝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但2006年考古队经过漫长的考察,以每平米五个探洞这样密集的探查下,除了发现土夯之外,没有其他。根据历史资料中的凤毛麟角,还有所记录的时间上来看,得出最后可信度很大的结论:几千年来人们所传说的阿房宫并非是不存在,而是根本没有建完。

秦始皇征70万苦力用了4年时间只建好了坚如磐石的土夯,最后秦始皇到死都没有建成阿房宫,秦二世为了完成先皇遗愿,又召集苦力打算建完阿房宫,而当时各地已经开始纷纷起义,最终还是没有建成。

而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里面的描述,只存在于人们的幻想之中。

公元前246年,13岁的秦王赢政便继承王位,而后39岁称帝。称帝12年,即公元前210年,在巡游的途中病逝。他的儿子胡亥登上王位,成为秦二世。但不到3年的时间,秦帝国就在农民起义中土崩瓦解。秦王朝略略的算,从“始皇帝”起不过15年,从秦王政即位起是40年,而从秦灭周室算起也才49年,这与当初秦始皇想要秦王朝千世万世、传之无穷的愿望相比,可谓差距甚远了。

帝王的降生总是习惯地伴着些神异,尤其是开国皇帝,都被描绘为是真龙下凡、神佛转世、圣人投胎等等。传说在他们出世时,更都有种种不凡的景象:彩霞飞舞、祥云缭绕、百鸟和鸣、满室生辉等等。例如汉高祖刘邦,据称其母“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刘邦之父)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刘邦)”。而也许是短暂的秦王朝还来不及给秦始皇的降生抹上一道神话色彩,就崩溃了,这一次皇帝的降临显得有些普通,但却给后世留下了一个难以说清的谜题。

今天我们对秦始皇的生平和功过评说,主要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而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叙述秦始皇的身世:“秦始皇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庄襄王是嬴异在死后的谥号,由于司马迁是采用追述的笔法,所以在此这样称呼他。这段记录简洁明了,清清楚楚地交代了秦始皇的身世。意思是说,秦始皇是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在赵国做人质的时候,在吕不韦家见到赵姬,一见钟情娶之为妻,生下了嬴政。出生的时间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出生地是邯郸。纪事明确地说秦始皇是子异和赵姬所生的儿子,丝毫没有对秦始皇的身世产生任何质疑。那么面对如此的记载,我们可以对秦始皇的生父有个结论,他就是庄襄王,秦国的第三十三代国王嬴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