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全史之先秦史
4548000000022

第22章 23.两代灭商

周文王名叫姬昌,一开始他也是打算做商朝的忠臣,因为他的思想还没有到家,所以一切都是在忠顺的情况下来办的,知道一件事的发生彻底打乱了这盘和气的战局。

说起来打乱这个战局的竟然是姬昌的同僚,也就是《封神演义》中的崇侯虎。其实历史上第一个告密者便是这位崇伯侯,这里面还有一段前因:

纣王任命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的女儿被纣王纳入**,因为不喜淫乐,纣王就把她杀掉,把九侯也剁成肉酱,鄂侯争辩几句,也被做成肉干,“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

真实情况是这样么?是又不是,因为纣王再怎么混蛋,也没法仅凭一件事就下黑手,况且北伯侯又是军事实力并不亚于西伯侯的一股势力,纣王不得不防啊。所以崇侯虎又采取了第二个办法:

一天,纣王下朝,崇侯虎觐见纣王说:“西伯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

纣王听了不仅大怒,并且将姬昌永久的囚禁在羑里,本来打算杀他了事,但是碍于周国强大已不下于商朝,所以为保持国家内部的基本团结,所以他不杀姬昌。

纣王本来就没有想害死姬昌,关他只是一时的气愤。姬昌太会做人,所以她也怕机场的为人会动摇国本。

由于纣王关了姬昌,所以周地献上了美女和金银珠宝,姬昌终于在他被关的第七年被放了出来,此时的时间跨度是前1075年---前1069年。这样一切都理清了。

那么有关《封神演义》的记载,在姬昌被囚羑里的同时,伯邑考被杀并被剁成了肉酱,送往姬昌处,逼姬昌吃下,更有甚者揭示了妲己的初恋。这是正史介绍么?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此之前,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已经死了,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纣王没有杀他,当然他更不是妲己的初恋了。

姬昌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之所西岐,他觉得是时候报仇了,但是这个时候,姬昌得知了自己的长子的死讯,记住这并不是算卦得知,虽然姬昌懂得并写就了《周易》六十四卦,但是纣王的信息量很隐秘,他不会得知伯邑考进沬的消息。

但是据我们有的史书上记载,姬昌十三岁就有了伯邑考,两年后有了武王,但是,如果武王在前1137年出生,那么,我们后来讲的成王的出生年月又该从何说起呢?若文王十三岁得到长子,那么假如他被关进羑里的第一年长子就被杀了,那么伯邑考应该已经73岁了。老态龙钟,妲己都瞧不上他了。《封神演义》真是一个返老还童的东西。

其实,小说中的文王百子,也是瞎说的,文王只有十九个儿子,其中实际上的周武王的生年一般所说的是前1087年,这是为了照顾到后来的历史发展趋势。这也不对,应该说按现在的说法,周武王应该活了五十四岁,百度上说的都是一些网友改过的,一些可以信,一些不能信。最终周武王的生辰应该为前1097年。

而伯邑考的生年应该为前1099年,在这儿,我们可以说,不要相信是学界有权威和永久不变的真理,我推荐大家都可以选考古系,去探求未解之谜。

实际上,文王起兵的原因应该说是想除掉搬弄是非的崇侯虎,他觉得商朝的根基已朽的原因,就是佞臣的作乱。可见这个时期,姬昌还是将自己看成是帮助殷商清除佞臣的老好人,这样的程度是不足以使他成为最终王朝的奠基者,只能使它成为一个忠臣,最好的下场则是记载《功臣录》,一辈子只能做一个耿直之臣,没有任何的上进。

可就在文王起兵的时候,来了一个贤者。这个贤者出山的方式是与以往贤者不同的。以往贤者大多数都主动自荐,但是这个贤者却让诸侯来请他。这个人就是姜尚,事情是这样的:文王出狱后下决心灭商。出猎在渭水河边巧遇年已垂老、怀才不遇的姜尚在水边钓鱼。文王同他谈话,相互谈得很投机,文王了解姜尚确有真才,便让姜尚与他同车而归,立以为师,共同筹划灭商策略。据《尚书大传》说文王在位的最后七年中干了六件大事。头一年调解虞芮两国纠纷。虞(山西平陆县)芮(山西芮城)都是商王朝西方属国;可是他们不找商王裁决,都慕周文王的威名,求文王审断。据《诗经·大雅·绵》篇注说:虞芮两国看到周国是“耕者让其畔,行者让路”,“男女异路,斑白不提携”,“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一派君子之风。两相对比,内心羞愧,回国之后虞芮两国都主动将所争之地做了闲田处理,纠纷从此解决。

经过对这件事的处理,使得文王的口碑很好,他迈出了孤立商朝的第一步。接着又办了几件惊天地的事情:第二年出兵伐犬戎,战败西戎诸夷,灭了几个小国。第三年攻打密须(在今甘肃灵台县),解除了北边和西边后顾之忧。第四年“西伯戡黎(在今山西黎城县)”,第五年伐邗(在今河南沁阳县)。戡黎、伐邗实际上是构成了对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胁。第六年灭崇国(在今陕西户县境)。将周的都城由岐山周原东迁渭水平原,建立沣京(在今陕西长安县沣河西岸)。(诗经·大雅》:“既伐于崇、作邑于沣。”接着又向南扩展势力到长江、汉江、汝水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论语·泰伯》讲的这句话,即说明岐周实际已控制了大半个天下,而殷商已处于极端孤立的境地。就在这大功即将垂成之际,姬昌不幸死去。《尚书·无逸》和《吕氏春秋·制乐》都说他享国50年,称王前立国43年。死后葬于毕(指西安与咸阳之间渭水南北岸,境域较广)。周文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名君圣人,被后世历代所称颂敬仰,《诗经·大雅》中有颂诗。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解说了,因为这是史学而非文学。

在姬昌死后,他的次子姬发继续带领着讨伐商朝的队伍开始了大革命,由于商朝在士气上已经低迷,况且姬发此时已经获得了各盟国的承认,这注定着商朝必将亡于周国。

在姬昌去世后,武王继续任用姜尚为相,佐之以自己的兄弟周公旦和召公奭,整顿军备,进一步整顿内政,增强军力,国力日益强盛。受命九年(约前1048年)姬发在盟津(孟津)大会诸侯,前来会盟的诸侯有800个,一起举行伐商演习。

但是,在背面,商王朝文恬武嬉,四大贤臣一个不剩都远离朝堂之上。再看周国,人才济济,这使得周国打败商朝这种结果似乎已成定局了。但是,作为商王朝的国王,商纣王怎么会有一点都不知道呢?我认为这里面原因有三:

1。费中的诬告使得忠臣叛离商朝。我们都知道,忠臣是一国之栋梁,而奸臣则是一国之害虫。像费中这样进谗言的大臣才是真正人人得而诛之,这个时候如果哪一任国王要是还看不出来就是糊涂了。

2。四大罪物的影响使得纣王利欲熏心,鬼迷心窍。四大罪物的影响即是指酒色财气对人的影响。如果那时候有烟和毒品的话,我情愿将他们归为六大罪物。首先,财物多了会使人贪污,纣王最多,所以最怕失去;其次就是美色,梁武帝为什么不让僧侣招惹女色,也许真的是想管理治下良民吧,纣王不缺,缺的是超乎寻常的美;再次,酒,皇宫里面几十万坛好酒哪里缺得了啊;最后,当皇帝的哪能不生气啊,别说当国王了。‘

3。《封神演义》以及后续王朝周朝的抹黑。这是必然的,中国不像日本,虽然绝嗣但是还是本家,万世一系。中国不一样在王朝之间没有任何的血缘联系,这就造成了历史的抹黑,一个灭亡前朝的王朝必定会抹黑前朝的历史。

纣王就这样一直醉生梦死下去,这时候旁边的忠臣已经没有了,奸臣也在另谋出路,陪在身边的只有那只被“妖化”的女人,也就是妲己,这时候纣王才明白,日久见人心啊。

往常的王叔、大哥、二哥的规劝,其实都是比较中肯的,只不过有点刺伤了他的心灵,但都是很好的文件,他们都随着自己的昏聩潦倒而囚的囚,死的死。错都在辛,与你们何干?我想这就是商纣王在自己的朝歌所说的一句名言吧。

商朝的灭亡大概就是从纣王在位的第十一年开始种下了苦果,但最终收获却是在二十年以后,那么它最终会被哪一个国王摘去呢?那就是我们西周卷的最后一任国王姬宫湦的故事了。

不过在这之前,所有主演都到齐了。我们开始解开下一个谜团吧。希望不要让大家太接受不了。

请看下回:牧野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