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要获得很好的职位和薪水,仅凭做事的才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出众的口才,这是克敌制胜的武器之一。一个人善于谈吐、长于辞令,就能增添自己在社交中的魅力,引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这样的人是最易获得成功的。
1.口才是一门综合艺术
口才是一门综合艺术,而且也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但是,优秀的口才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大多是后天刻苦学习与锻炼得来的。
口才就是口语表达方面的才能,或者可以这样说,是口语表达方面的艺术和技巧。具体地说,口才就是在各种口语交谈的实践活动中,能够运用准确、得体、恰当、有力、生动、巧妙、有效的口语表达策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取得圆满交际效果的语言表达技巧。
可以说,口才是人类生活中最难能可贵的艺术。但现实生活中,一百个人中又有几个人长于口才呢?只有少数人有好口才可以说是因为出于天赋,但是大多数人有口才,却是出于常常训练的缘故。其实说话也是一种技能,只有通过强化锻炼才能精通并掌握,练习是成为口才高手的重要手段,传授要重学施教。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口才呢?
1.说话时要尽量流畅、清晰、准确
这是口头表达的基础。这一点,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达到的。
一些同志,很有才华和见解,但一开口,却语塞言滞,真是满腹经纶难以说清,说者费劲,听者着急;也有的讲起话来口头禅很多,打乱了自己正常的语序;有的抑扬不明、顿挫无序。这些,都妨碍了思想的准确表达,使讲话效果大打折扣。
在纠正语病的时候,要提高表达的能力,只要下一番工夫,都是可以办到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首相丘吉尔曾以雄辩的口才,劝服美国总统罗斯福提供援助。就是这位伟人,谁能相信,他原来讲话时总是结结巴巴的,另外还口齿不清。
他曾因口才不济,第一次在下院演讲,只讲了一半就败下阵来了。而他却毫不气馁,潜心研究演讲诀窍,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总结出演讲“节奏、措词、比拟和中心”四要素。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丘吉尔终于成为世界级的演说家和卓越的政治家。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和英国前首相撤切尔夫人在步入政坛之后,为了努力提高自己的演讲技巧,都做了不懈的努力。撒切尔夫人还特意请来教师,指导自己发声,使讲话更加悦耳,更富有魅力。
2.要言简意赅,一定要记住勿冗长繁杂
经常听到有这样一种说法:“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某某来讲话。”其实这反映了人们对“逢会必讲,一讲就长,没完没了,空洞无物”的某些讲话者的厌烦,中青年干部应引以为戒。
有人认为,说话时,如果“分量”不重,就不易引起重视。因此,为了加重“分量”,讲出效果,就反反复复,多次强调,不厌其烦,一一列举,说起了“车轱辘话”,开起了“中药铺”。殊不知过犹不及,冗音赘语,淹没了重点和主题,造成逻辑混乱,往往使听者不得要领。
特别是有几种情况,讲话万万长不得。联欢、庆祝、娱乐、礼仪性活动的开场白,在场者的兴奋点不在于听人说教,因此绝不可不合时宜地发表长篇大论。
露天集会,群众精力不易集中,滔滔不绝只能适得其反;时间很紧时,要理解别人心情,尽力压缩自己的谈话;座谈、对话、了解群众意见,更要讲短话,少讲多听;另外需要让别人有更多的表达意见的时间和机会时,话在实而不在长,语言在精而不在多。
要努力提高讲话的提炼能力和概括能力,增强讲话的逻辑性、条理性和层次性,善于运用凝缩性很强的哲理、成语。在“时间就是效率”的今天,使自己的口语更简洁精练、详略得体、语短意丰,对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是大有益处的。
3.讲话应该注意场合、情境和对象
黑格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既然要产生一种好的实践效果,演说家首先要充分地考虑到演讲的场合和听众的理解能力及一般性格,否则的话,他的语调就会由于时间、地点和听众多不适合而不能表达出所期望的实践效果。”讲话的目的是让人接受,一定要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人代会、党代会、劳模会等大型会议讲话,如果只见稿不见人,照本宣科,几面薄纸似一堵墙,隔断了自己与同志情感的交流,就会大大影响讲话的效果。
在与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农民及农村妇女交谈的时候,要注意从他们身边的事谈起,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使人家听懂、听清、听进去。
与知识分子座谈、研讨,所言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深度,这样才能与对方形成在同层次上的交流。同时,内事用语和外事用语有很大差异,如果把外事往来中十分得体的言谈照搬到与同行、兄弟单位的交往和业务洽谈中,会使人产生玩弄“外交辞令”之嫌而远之的负效应。
和同志谈心更要注意对象的年龄、身份、职业、文化层次、性格及处境,讲究谈话的措词和方式,达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目的。
人们常用“看人下菜碟,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来讽刺那种见风使舵、虚情假意、玩弄辞藻的人,但讲话说话有针对性,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沟通自己与同志的了解和交流,它与实用主义的处事哲学显然是不一样的。
4.言从己出
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动人心者莫不先乎情。”言为心声,情真才能词切。有大部分的演讲词都是由演讲者自己去写的,为什么动人心者莫不先乎情,强调一个“情”字,因为只有演讲者自己动情,才能打动听众。这是由于每一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行为方式,每一个都是独特的,举世无双的“这一个”,但情感却是相通的。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是位杰出的演讲家,他从政28年,做过无数次成功的演讲,他成功的秘诀之一是每次演讲都做充分的准备,认真写演讲稿。
1954年,为了欢迎英国首相丘吉尔,他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准备了一份只讲一分钟的欢迎词。
演讲者面对公众发表演讲,其目的在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所以演讲者必须有“自我”思想的闪光,以影响和感染他人。
如获“做文与做人”演讲赛特等奖的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采访季羡林先生的故事深深震撼了他,同时他也感受到了老人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发出了“渴望年老”的独特心声,这种“自我”心声的独特魅力,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散发出思想的光芒。
一次成功演讲的全部魅力,首先要显示出鲜明的个性,进而强调自己的喜怒哀乐,强调自己独特的观点与感受,而重要的一点是做到“我”就是“我”,要有勇气亮出一个活生生的“我”来。要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没有个性,就没有魅力。
古今中外口才巨匠,皆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同是外交能手,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外长言语就各有千秋。同是谈判高手,戈尔巴乔夫和里根的表达则风格迥异。
很显然,个人语言风格的形成是长期积累、锻炼的结果,尤其重要的是,说自己的话,少说一些套话。
5.得体表达
有些人在讲话时表现得过急、过冲,容易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因此,要特别注意摆正自己和工作对象的关系。要给人一种平等、谦逊之感。
口才,其实是一个人的知识、气质、性格乃至思想观念的综合反映。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同时拓展眼界和知识,并且加强学识和生活的积累,进一步使口才与才干成为事业腾飞的双翼。
2.用知识武装你的舌头
一个口才好的人,一定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话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你看得多、学得多,话自然就会说得好。
最近几年,快餐文化已成为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最新流行的学习方式之一,但是如果一味存有这样的侥幸心理,极易造成对事物的曲解。因为,对任何事物真相的了解,都有一个认知的过程,那些只要求稍具某种专业知识的人,其实不过是个积累符号的机器。因此,一旦你希望成为一个具有“涵养”的人,就应广泛猎取各种知识,即使对与己无关的事物,也应有相当的关注,并努力地学习、了解。
我们在与人进行谈话之前,必须有一种心理准备,预备一些知识性的话题,这对于你口才的发挥相当重要。
话题的准备来自生活的各个层面,不妨以自己身边的见闻、经历或体验作为素材,或者收集些你觉得很有意思的资料。将其输入自己的大脑,再视谈话的时机或气氛,适当而巧妙地运用这些话题。
这其中,书本就是增长知识的重要工具,即使是最伟大的演说家,也要借助得自书本的资料。
读书!这就是成功的秘诀。想要增加及扩大文字的储存量来锻炼口才的人,必须经常让自己的头脑接受文学的熏陶。
英国着名演说家福克斯每天都高声朗诵莎士比亚的着作,以使他的风格更趋完美。古希腊着名演说家及政治家狄摩西尼斯亲笔抄写历史学家修昔底斯的历史着作达八次之多。英国桂冠诗人但尼生每天研究《圣经》,大文豪托尔斯泰把《新约福音》读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可以长篇背诵下来。
林肯也因为使用这个方法,获得了惊人的成就。他能把布朗特、拜伦、柏思斯的诗集整本背诵出来。后来他进入白宫,内战的沉重负担耗费了他的精力,磨难在他的脸上刻下深深的皱纹。但他仍然忙里偷闲把英国诗人胡德的诗集放在床边好在休息的时候躺在床上翻阅。有时候他在深夜醒来,不经意地翻开这本诗集时,会意外地发现特别能启示他或令他感到高兴的一些诗句。他在白宫时,也经常抽空反复看他早已背熟的莎士比亚名着。
罗宾森在《林肯的文学修养》中说:“这位自修成功的人物,用真正的文化素材把他的思想包扎起来。可以称之为天才或天子。”这位“自修成功的人物”所依赖的方法就是永不停止地读书。
但作为交谈者,应当掌握最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
1.掌握交际应酬的基本知识
社会是一个整体,而我们每一个人则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必然有牵连。要想使自己的言语达到彼此交流沟通的目的,就必须掌握交际应酬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说出与当时的情境适宜的言辞。如果不懂得这些知识,在交际过程中,就会因某一细微疏忽讲错话而造成不良后果,导致交际失败。
在日常生活中,诸如称呼、访友、求职、待客、赴宴、送礼、赠物、探病、致歉、打招呼、打电话、问候、介绍别人、自我介绍、拒绝、祝贺、吊唁等等,所有这些,都各有自己的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这些规矩,一般都是自然形成或约定俗成的,无需去特别地学习、钻研,只要不脱离社会生活,耳濡目染,即可把握。但若想进一步提高说话水平,就必须积极投入社会生活,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处世言辞。只要掌握文明、礼貌、得体、合适的原则即可。
比如,你去别人家里做客、拜访,最好先电话预约。电话不通的,或其他原因而径直上门的,人家有门铃,应按门铃;无门铃,应轻叩其门。按后或叩后要稍待一下,若无动静,再按或再叩第二次。一般说来,按、叩第二次后仍无动静,就不宜再按、叩下去。这种情况说明:一是主人不在家,二是可能此时主人不愿让人打搅。若主人开门后,应先向主人问好。待主人请你入室时,要留心是否要换拖鞋,最好主动提出:“我换双拖鞋吧。”如果来开门的是你不认识的人,则应问:“请问,这是不是某某先生的家?”得到肯定后,还得问:“他在家吗?我是某某人,有点事儿拜访他一下。”如果找错了门,应当向开门者表示歉意。如果需向其打听你所要找的人家之所在。无论其是否知道或指点,都应表示谢意。
2.掌握社会生活的常识
人们经常会对一些人说:“我可以原谅你没有知识,但不可原谅你没有常识。”常识较之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而言,更是与人们休戚相关的。
人们要想丰富自己的语言修养,实现与人沟通交流的目的,必须具备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常识、经验、教训、风土、人情、习俗、掌故等等。一个人即使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如果不明世事,也会被看成“书呆子”,说话、办事的时候容易闹笑话、受挫折,成为被别人轻视和嘲讽的对象。
生活常识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但有时对某些知识,人们却没有实践的机会或可能。比如你从甲地到乙地,对甲地的基本情况,你可能具备一般的了解,而对乙地的,你可能就不具备了。但你却不能没有言辞的表达。怎么办呢?这就得学、得问。孔子有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国历来也有“入乡随俗”之说,到哪个地方,就要了解哪个地方的习俗。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交际效果。照搬甲地的世事或不顾乙地的世事,都会自讨苦吃。
清洋务大臣李鸿章一次出访美国,在一家饭店宴请美方人士。开席前,他按中国习俗讲了一番客套话:“这里条件差,没有什么可口的东西招待各位,粗茶淡饭,谨表寸心。”不想饭店老板却火冒三丈,认为李鸿章诋毁了饭店的声誉,非要其公开赔礼道歉不可。李鸿章的客套话,在国内是很普遍的,但美国却没有这样的习俗,老板冒火也在情理之中。
3.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经济、法律等这些方面的知识都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开阔视野,从而使表达者的言辞更具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但这些知识的获得,要靠大家孜孜不倦的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言辞的表达才会有绵绵不绝的生命力。但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某些方面的文化知识不足,那就不要轻易涉及这方面的话题,倘若信口开河,就会闹笑话,会影响交际效果。
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行业,每一个行业都有专门的知识。一个人处在哪个行业,从事什么工作,就应当具备本行业、本专业的知识。
专业知识的获得,一是靠学习,二是靠实践。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
即使你原来的专业知识已经很丰富了,在新的形势下,也会产生许多的盲点,如果不认真学习,既不利于自己的工作,更不利于本行业言语的交际。
以身作则和言之有物同样不能缺。你的行为将带动与推动团体的力量,言之有物的“物”不能空洞且不确定。
3.言之要有物,切忌夸夸其谈
在办事中,最忌就是夸夸其谈,大话连篇。因此,要想用语言打开办事的渠道,就要做到言之有物。
一个说话言之有物、内容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虽不至“才高八斗,学富五年”,至少也是“胸中有物”“胸有成竹,欲发则出;积之愈深,言之愈佳”。对交谈者来说,知识是多方面的。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识要求,不同的人,对知识的把握程度也不尽相同。
美国诗人佛洛斯特从说话的角度,把人巧妙地分成两类:第一类是满腹经纶,却说不出来的人;第二类是胸无点墨,却滔滔不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