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阳谋
夏邑,陈国之都城,位于中州北部。
早晨的夏邑是最繁华的,登清远门之清明楼而观,从崇明正门至皇宫前乃朱雀大道,如银龙蜿蜒;两边房屋是鳞次栉比,各种商铺茶坊充斥其间,道路上是人山人海;从朱雀大道延伸出去的几条临街也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挑担卖瓜的小贩、背囊行脚的道人、设摊占字的书生、缓缓而行的马车……真是好不热闹!这一切一是因为夏邑的富足,二是因为今日是当朝皇上元光皇上的诞辰,按惯例,晚宴前要上街视察民情,与民同乐,为了一睹天子真容,不少人都趁着这日子赶来了夏邑。
而此刻的元光皇上正在宫内宴请自己的堂弟——陈王爷陈舜天。
“贤弟不远万里来夏邑为朕贺寿,实在是让朕欣慰啊!”元光皇上对着下座的陈王爷说道。
“皇兄诞辰是普天同乐的大事,臣弟自应当前来贺寿。”陈王爷拱手说道,然后向后一挥手,其子陈功托一精致的檀香木盒上前,“臣弟这次来的匆忙,但不敢惫怠,在途经余昉时,偶的一千年长寿参,特将此献于皇兄,愿皇兄长命百岁!”
“好、好、好,臣弟费心了,请与我共饮此杯。”
“皇兄请。”陈王爷说罢一饮而尽。
“上——更——羊——”一直在皇上旁侍卫的内侍官叫到。更羊其实是民间的吃食,在这块土地上,山羊是最好的牲畜,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养上两只。所以每到家里有长辈诞辰之日,必杀羊,以其里脊肉做羹汤,献于长辈食用,这个羹汤就唤作“更羊”,意为年岁又一长。陈家先祖是由农民揭竿成皇,自然把这一习俗流了下来。
“臣弟在北边可没这么好的吃食吧?!”
“托皇兄鸿福,北省近年无涝无旱,年年收CD好,倒也有些吃食,但也不及皇兄这般好。夏邑之地有皇兄荫庇,事必躬亲,自然比我们北省生活好。”
“臣弟有些夸大朕了,哎——”元光皇上非常满意陈王爷的回答,高兴之间一不小心碰落了餐刀。陈功见状,立马上前拾起餐刀,正欲交还,只听见一声怒喝:
“大胆小儿,竟敢行刺圣上!来人,把他抓起来!”
说话的是皇上的御前侍卫王莽,他正横刀护在元光皇上的后面,见殿外的侍卫涌了进来,他又继续大声说道:
“好你个陈舜天,竟敢忤逆犯上,蛊惑你的儿子行刺圣上,其罪当诛,来人,将反贼陈舜天及其子陈功压入天牢!”
“王莽!你!”陈舜天连日奔波,年老体衰,这下又气急攻心,立马一口鲜血吐了出来。
“爹!”陈功见状,欲挣脱侍卫看看父亲是否有徉,哪知却被王莽利用了起来。
“好你个陈功,竟不思其反,还欲行刺我皇,看我不折了你这个叛徒。”说罢,一刀从陈功后背刺入,整个刀从前胸刺了出来。
“我、我儿……”陈舜天当场受不住刺激竟当场气绝身亡。
没想到原本其乐融融的早宴竟然变成了如此模样,一干大臣竟也保持沉默,无一人敢言语。元光皇上一脸惊惶未定的模样,在内侍官的护送下撤离了这里。
“今日!”王莽中气十足的喊了一声,惊醒了在座的大臣。“陈王爷陈舜天欲携其子行刺我皇,我王莽乃一品御前带刀侍卫,自当护卫圣上,将他二人斩于鸿门殿,以警天下,望众臣引以为戒,不要有欺君犯上之心!”
在座大臣听了王莽的话语,不由得心里一紧,似有些接受不过来,不由得交头接耳,一些人摆出了“了然于胸”的姿态,洋洋得意;一些人却是露出唯唯诺诺的神情,眉头紧蹙。不过,没一人是迷茫的神色。
“今日之事王某相信各位大臣已经明白,圣上乃天赐之子,不由得各位乱来,哪怕是圣上亲弟也不行!今日陛下受惊,早宴不能继续,各位就此回府吧,请!”王莽威风凛凛的站在御座前,左手放在佩刀上,右手打出了“请”的姿势。一干大臣这才回过神来,快速的在侍卫们的注视下离开鸿门殿。
…………………………从前有个分割线……………………………
“快、快看,城门口贴皇榜了!”
“走、走、走,过去看看。”
熙熙攘攘的人群涌向了城门的皇榜,连不识字的地痞、乞丐也站在了最前面。
“写的啥?快说说,写的啥?”“是啊,是啊,写的啥?”“不清楚诶,那占字的王道士过来了么,问问他。”“前面的不认字就别瞎起哄,快让开!”“哎呀,别挤别挤,挤什么劲儿!”
“安静!”负责护卫皇榜的城门校尉怒喝到,转身又对旁边的一名士卒说道:“你来宣读一下皇榜。”
“是!”那士卒应了声,立马站在了皇榜前,看了看榜上的线条,挠挠后脑勺小声回道,“老大,我不会认字啊——”
“狗东西,尽会吃白饭,一个大字都不识。”那校尉劈头便骂,不会突然想想,自己也不会认字,只有讲自己知道的了,幸好发榜的文官教了他一些,“咳咳,那个,今天是吾皇大寿,早上在鸿门殿设宴款待舜天王爷,哪知舜天王爷忤逆犯上,竟然准备行刺皇上,幸好有王大人舍身救主,护住了我皇,逆贼舜天和他儿子被王大人斩于鸿门殿;舜天一脉,理应当诛,吾皇念及旧情,亦为亲兄,不忍诛杀,特赦其家眷。”
“啊——”榜前听到的人莫不哗然一片,丝毫没注意到城门校尉脸上得意的神情。
“舜天王爷怎么会想着杀、嗯呢?”说话的人忽的想起了什么,把后面的话转为了语气助词。
“散了吧,散了吧,别在这里说话。”一些经常在皇城混迹的人明白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开始叫退他人,“迅哥儿,走王跛子的茶馆喝个茶呗。”
于是一群人迅速的远离这是非之地,互相邀约,一一步入那些茶馆酒肆,看来这茶余饭后的谈资又添新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