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4515900000007

第7章 放下执着心,得轻松之福报(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全经只有一卷,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较为有名的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人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太多

南阳慧忠禅师被唐肃宗封为“国师”。

有一天,肃宗问他:“朕如何可以得到佛法?”

慧忠答道:“佛在自己心中,他人无法给予!陛下看见殿外空中的一片云了吗?能否让侍卫把它摘下来放在大殿里?”

“当然不能!”

慧忠又说:“世人痴心向佛,有的人为了让佛祖保佑,取得功名;有的人为了求财富、求福寿;有的人是为了摆脱心灵的责问,真正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几个?”

“怎样才能有佛的化身?”

“欲望让陛下有这样的想法!不要把生命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上,几十年的醉生梦死,到头来不过是腐尸与白骸而已,何苦呢?”

“哦!如何能不烦恼不忧愁?”

慧忠答:“您踩着佛的头顶走过去吧!”

“这是什么意思?”

“不烦恼的人,看自己很清楚,即使修成了佛身,也绝对不会自认是清净佛身。只有烦恼的人才整日想摆脱烦恼。修行的过程是心地清明的过程,无法让别人替代。放弃自身的欲望,放弃一切想得到的东西,其实你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可是得到整个世界又能怎么样?依然不能成佛!”

慧忠问:“你为什么要成佛呢?”

“因为我想像佛那样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

“现在你贵为皇帝,难道还不够吗?人的欲望总是难以得到满足,怎么能成佛呢?”

是啊,欲望永远没有止境!即使是皇帝也有种种欲望,有欲望痛苦便如影随形。

人人都有欲望。那么什么是欲望呢?“欲”的右边是“欠”,左边是“谷”,按会意字解释,即“缺少谷物”。如果把谷物当东西来看待,“欲”就是“缺少东西”。因缺少某种东西而产生的想要满足这种缺失的“愿望”就是欲望。

佛说,人有欲望,所以就有痛苦,欲望是痛苦的根源。这与西方哲学家叔本华不谋而合,叔本华说“欲望是痛苦的渊薮,意志越完善,痛苦越深重:动物的痛苦轻于人,植物的痛苦轻于动物。人的智力越发达,痛苦越深重。人生就是在痛苦与无聊中来回摆动的钟摆,人一旦由于满足而减少了欲望,无聊和空虚就会接踵而来。痛苦与无聊是人生的二大基本因素!”

一个叫马斯洛的外国人提出过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按照层次分作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也就是说人的每一个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都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

看来人有欲望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人的痛苦也往往源自于人的欲望,痛苦的程度与欲望的强度成正比。欲望有多强,痛苦就有多深。

一位哲人说过,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在现实中,我们很少去想自己已有的一切,往往竭尽全力去追寻得不到的东西,好像那里有幸福和快乐等着我们,而在力不从心地追寻过程中却往往忽视了眼下的快乐。《内经》有言:“老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少一份欲望,便会多一份快乐。

感悟

佛说:“人生来就是苦的,苦的根源就在于人有太多的欲望。要消灭痛苦,就要先消灭欲望。”欲望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人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太多。而真正看透的人,不会刻意去强求什么无欲。你不放纵,善加引导,欲望就难得泛滥,这样人也活得轻松一些,舒心一些。

佛心故事

放下屠刀

殃崛摩罗尊者在出家之前,权利欲很强,一心想成为他们国家的国王。一个修行未成的人告诉他,如果能够用一千个大拇指做成花冠,他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于是,殃崛摩罗千方百计地收集大拇指,甚至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这样没过多久,他就得到了九百九十九个大拇指。只要能够得到最后的一个大拇指,就可以成为国王了。

一想到这一点,殃崛摩罗就心花怒放,不能自制。可是,这最后的一个大拇指要怎么得到呢?他冥思苦想,始终想不出什么办法。在强烈欲望的驱使下,他几乎丧失了理智,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最后,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他拿起了刀子,冲向正在灶台上为自己熬粥的母亲。母亲吓坏了,苦苦地向他哀求。但是,一心想成为国王的殃崛摩罗,一点都不为所动。就在他要动手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和尚,并且,这个和尚向他伸出了大拇指。于是,殃崛摩罗放开母亲,开始追赶和尚。

和尚看起来走得很慢,并像有意在等他一样,可是,殃崛摩罗全力追赶,怎么也追不上。

原来,这个和尚不是普通的和尚,而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化身。佛祖在灵山上心念一动,知道殃崛摩罗要杀掉自己的母亲,就想趁机度化这个愚昧的众生。于是,佛祖化成了和尚,出现在他的面前。

殃崛摩罗追得筋疲力尽,最后实在跑不动了,只好高声喊道:“喂!和尚,站住!给我站住!”

佛祖回答道:“我已经停下很久了,是你停不下呀。”

殃崛摩罗听到这话,心中顿时大悟,明白了自己犯下的罪恶。于是,他放下屠刀,拜佛祖为师。由于他一心向佛,潜心修炼,最终成为了菩萨。

学会忘记一些事

阿拉伯着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马沙于是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

三人又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吉伯跟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跑到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

当他们旅游回来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上,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上?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一命,我会记住的。至于他打我的事,我只想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净。”

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忘记一些事,忘记过去曾受到过的伤害。无法忘记过去的人,常常会连今天也失去,沉迷于过去的人,很可能会错过了人生美丽的金秋、辉煌的未来。

忘记了忧愁,也就没有了忧愁,可以舒展紧皱的眉,担忧的脸。平日里所有的不公平,所有的不快乐都随忘记而远去,人就会变的明朗了,好像被乌云掩盖的天,突然湛蓝了起来。

忘记了憎恨,也就远离了憎恨。当心灵不因为憎恨而蒙蔽,当所有的一切变成过眼云烟时,整个人就会轻松起来,宽恕了别人也解救了自己。

忘记了情忘记了爱,也就忘记了一切不愿意记忆的东西。当为爱一个人在苦苦挣扎的时候,当为了一段感情在无奈彷徨的时候,忽然的忘却该是多么大的一种幸福。

学会忘记,会让自己的内心获得安宁,会提升自己的人格,使自己成熟与豁达。仔细考虑一下,其实人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矛盾,一切矛盾都可以化解。如果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理解,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矛盾就容易解决得多。

学会忘记,忘记我们对他人的恩惠,因为我们不贪图回报;忘记他人对我们的误解,因为相信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冰释前嫌。学会忘记,就像潮起潮落,花开花谢,云卷云舒,不必太在意。只要今天的我们在努力,我们就无愧于自己。只要我们活得问心无愧,我们就会觉得活得很轻松,很开心,很充实。

感悟

忘记,是对生活的一种豁达,人需要学会忘记一些东西,忘记一些你改变不了的事情。学会忘记是“去粗取精”,只有忘记那些本该忘记的,你才会活得更轻松一些,更开心一些。学会忘记,其实就是让生命轻装。

佛陀格言

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复。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欲望无边,凡事要有度

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像,青铜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佛想:若能带回寺里,开启其佛光并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见佛如此钟爱它,更加咬定原价不放。

佛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事,众僧很着急,问佛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

佛说:“5.00元足矣。”

众僧唏嘘不止:“那怎么可能?”

佛说:“天理犹存,当有办法,万丈红尘,芸芸众生,欲壑难填,得不偿失啊。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当让他仅仅赚到这5.00元!”

“怎样普度他呢?”众僧不解地问。

“让他忏悔。”佛笑答。众僧更不解了。佛说:“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第一个弟子下山去店铺里和老板砍价,弟子咬定45.00元,没有结果,弟子回山。

第二天,第二个弟子下山去和老板砍价,咬定4000元不放,没有结果,弟子回山。

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弟子在第九天下山时所给的价已经低到了200元。眼见着一个个买主一天天下去、一个比一个价给得低,老板很是着急,每一天他都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前一个人了,他深深地怨责自己太贪。到第十天时,他在心里说,今天若再有人来,无论给多少钱我也要立即出手。

第十天,佛亲自下山,说要出5.00元买下它,老板高兴得不得了——竟然反弹到了5.00元!当即出手,高兴之余另赠佛龛台一具。

佛得到了那尊铜像,谢绝了龛台,单掌作揖笑曰:“欲望无边,凡事有度,一切适可而止啊!善哉,善哉……”

人生的智慧,你可以道出千条万条,但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凡事皆有度”。度很简单的一个字,却有着很深远的意义。我们生活中的每个方面,都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关键就是如何把握好度?把握好了度,你的生活质量就一定是最佳的了。

那么,什么是度呢?度就是分寸、尺度、界限和标准,就是恰到好处。物极必反说的就是没有把握好度。所以,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正确地把握度,掌握适度,才能恰到好处。否则将一事无成。哲人说的好:真理再往前一步,便成为谬误。一根弹簧在起弹性限度以内,怎么拉都行,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弹簧就无法复原了。

做人,要把握好度。对待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保持一个清醒冷静的头脑,真诚乐观的对人。做事,同样要把握好度。每天都在发生着许多新鲜的事情,我们要拥有一颗平常心,有条不紊地来处理。

感悟

佛说,凡事都要讲个度,凡事也都要有个度。我们做人做事要把握好度,度的这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度的那一边却可能是乌云密布。过度是一种病态,严重的会变为顽疾,会害了自己,千万不可过度。

禅机妙语

陆亘大夫问南泉禅师:“弟子家中有一片石,有时坐,有时卧。欲镌做佛,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