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精准杀手:巡航导弹
4504700000012

第12章 王牌巡航导弹概览(4)

俄罗斯Kh-555导弹在设计使命、作战需求等方面与美国的AGM-129A导弹如出一辙。Kh-555由Kh-55导弹发展而来,但由于采用了俄罗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早期开发的大量新技术,因此绝不是Kh-55导弹的简单改进型,而是介于Kh-55与Kh-101之间的一种导弹,主要用于打击敌人纵深的重要目标,如政治军事中心、铁路枢纽以及碉堡掩体、野战车队、部队集结地等。

两相比较,美国AGM-129A导弹在基木设计上更具有现代化特征,采用全新设计;俄罗斯Kh-555导弹则采用较为传统的外形结构,并结合了俄空射巡航导弹的一些设计风格,如发动机布置方式,各有特色。AGM-129A导弹的尺寸和重量均稍大于Kh-555导弹,两者的最大射程相当。

由于巡航导弹的飞行速度普遍相对较慢,因此良好的隐身性能是躲避敌方防空火力、保存自身并完成预定打击任务的重要指标。AGM-129A和Kh-555是美俄现役最新的低可探测性战略空射巡航导弹,是同类导弹中的佼佼者。其中,美国AGM-129A导弹从外形、结构设计到材料、发动机都坚持“将隐身进行到底”的设计思路,因此其隐身效果更佳。俄罗斯的Kh-555由于在整体设计上没有摆脱Kh-55导弹的旧有框架,所以其隐身效果稍逊一筹。如果是全新设计的Kh-101导弹,则可与美国的AGM-129A相提并论。

AGM-129A导弹采用多种手段来降低雷达反射截面面积,如独特的隐身气动外形设计、巧妙的翼身融合结构布局和大后掠多面体的头锥设计,主弹翼可收缩进弹体内,尾部三片控制面也可折叠成埋人的低阻构形,使导弹具有较好的隐雷达、隐红外和隐声学的性能;弹体和翼面均采用吸收电磁波的复合材料和吸波涂料,大幅度地减小了导弹对雷达电磁波的反射;选用耗油率低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并用气冷式高压涡轮叶片,可提高推力和增大射程,明显降低红外信号特征;进气道和排气装置均进行了特殊设计,其中进气道采用埋人式设计,前端窄,后端随深度逐渐变宽;排气装置装在翘起的尾翼下面,喷口放在凹陷处,靠后弹身遮蔽,以减少发动机喷气流的红外信号特征,可躲避敌方战斗机下视雷达的探测。94

俄罗斯Kh-555导弹运用了原本为Kh-101导弹开发的部分隐身技术,由俄第二中央科学研究院与彩虹设计局共同完成。基于技术上的差距(主要是制造工艺方面)以及资金上的困难等因素,俄罗斯在Kh-101导弹上采用了与美国同类导弹不同的隐身技术,包括使用雷达吸波涂层和吸波材料,采用有频率选择性的材料对弹上雷达进行屏蔽,以及使用离散的等离子场对弹上雷达进行隐身等。据计算,采用上述隐身措施后,Kh-101导弹的雷达反射截面面积比原来大为减少。当然,Kh-555导弹只使用了部分技术,其隐身效果达不到Kh-101的水平。

导弹的作战性能最终体现在战斗威力上,而战斗威力又与战斗部的爆炸当量、命中精度、载机所能携带的弹药量息息相关。美国AGM-129A导弹配备与AGM-86B一样的W-80-I可变当量热核弹头,爆炸威力为0.5万~15万吨TNT当量,也可改用常规高爆炸药战斗部。制导系统为一套中段惯性导航系统以及一套末段地形匹配制导系统,圆概率误差在30米到90米之间,进入作战部署的AGM-129A导弹在升级改造期间很有可能配备GPS接收机,以进一步提高命中精度。美国空军最初计划将AGM-129A安装在B-1B轰炸机上,但至今只部署在B-52H轰炸机上。一架经过改装的B-52H可携带多达20枚的AGM-129A导弹,其中8枚装在内部弹舱的旋转发射架上,另外12枚分别挂装在两个机翼下面。

Kh-555导弹主要携带常规装药战斗部,重约360千克,可选用子母弹头,当然也可携带一枚2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制导系统采用了为Kh-101导弹开发的相关技术,采用惯性制导系统,并由卫星导航系统支持中段制导,使用一套图像匹配制导系统实施精确末段攻击。俄罗斯空军目前现役的图-95MS和图-160轰炸机稍加改装后均可携带Kh-555,这两种轰炸机经空中加油后均可抵达全球任意地点实施精确打击任务。俄宣称这种导弹的制导系统能够突破世界上任何先进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和防空系统。

美国已经开始研制全新一代的战略空射巡航导弹。美国空军对新型战略空射巡航导弹提出的技术要求包括:采用新的制导技术,提高命中精度和增加机动能力,其中打击精度在3米以内;采用新型发动机和高能高密度燃料,大幅度增加射程,在载荷不变的情况下,射程比现役导弹增加至少一倍,达到6000千米以上;使用更先进的隐身材料和技术,通过综合利用雷达、红外和声学等隐身技术,导弹的雷达反射截面、红外信号特征和噪声将进一步减小,使敌方的防御系统无法探测和跟踪;发展高超音速技术,提高快速打击能力,新一代空射巡航导弹的飞行速度将是目前导弹的数倍。照这样的技术水准,俄罗斯在新的角逐中将无法再与美国竞争。

四、德国“金牛座”战术巡航导弹

2007年底,德国TSG公司向西班牙交付了两枚“金牛座”战术巡航导弹。这是该导弹系统的首次出口,具有标志性意义。目前,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系列占领了北约及西方国家通用型巡航导弹的主要市场,此外,其最新型AGM-158“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也即将进入这一领域,而俄罗斯通过与印度联合研制“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正积极争夺中小国家市场。“金牛座”的入围,意味着欧洲自主防务在踏出重要一步的同时,也为巡航导弹的全球化加入了新的竞争

因素。

“金牛座”关键性能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射程远。“金牛座”标准射程为350千米,有效射程可达400千米,这在现役战术巡航导弹中属于远程。一般意义而言,射程超过600千米的巡航导弹往往用来执行战略任务。二是精确制导。“金牛座”导弹的中段制导方式比较独特,同时采用了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GPS/INS)和地形导航系统三种导航方式。即使在GPS导航系统受到干扰时,“金牛座”仍然可在其他两种导航系统的引导下,飞达目标区域,并根据地形匹配制导,在低空进行自动规避敌方拦截,准确命中目标。三是通用性好。巡航导弹的系列化发展从军事角度而言,意味着战力通用性好、后勤维护简便、快速部署等优势。目前“金牛座”包括两种型号,即350A和350t。350t是减少燃油、降低重量的改进型,发射重量约1240千克;350A的战斗部改用子弹药,已准备采用的子弹药有MUSJAS、STAB0和SMArt-SEAD。MuSJAS子弹药爆炸后能产生破片,用于打击轻装甲目标;STAB0是一种反跑道子弹药,采用串联高爆战斗部;SMArt-SEAD可扫描约2万平方米的区域,利用“爆炸成型弹丸”对目标实施攻击。

五、印度“布拉莫斯”巡航导弹

2006年初,在曼谷举办的“防务-2005”国际武器展览会上,印度展出的俄印联合研制的新型“布拉莫斯”反舰巡航导弹引起了各国军火商的兴趣。

“布拉莫斯”巡航导弹由俄印两国共同研制,俄罗斯称之为PJ-10导弹。为了研制“布拉莫斯”巡航导弹,俄印专门成立了“布拉莫斯公司”。根据协议,两国将共同研制、生产和销售这种超音速巡航导弹。其特点是:

一是速度快。与其他国家同类导弹相比,“布拉莫斯”巡航导弹速度上拥有2倍的优势、射程上有1.5倍的优势、反应时间有2至3倍的优势。

二是隐形能力强。该型导弹采用梭镖式气动布局,导弹表层涂抹有印度自行研制的雷达吸波涂料,可在最大程度上躲避警戒雷达的搜索探测,降低了被提前发现的可能性。它能携带250千克常规弹头,可在10至1.4万米高度内攻击各种目标。从目前世界军事技术来看,要拦截体积如此小、速度如此快的巡航导弹绝非易事。即使美国正在研制中的导弹防御系统也对其奈何不得。

三是精确性高。据称“布拉莫斯”导弹在已经进行的6次试验中,全部击中目标。如今,它已完全实现了从舰艇、潜艇、飞机乃至地面车辆上发射的“全方位作战”的设计意图。

六、法国“风暴阴影”巡航导弹

“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由法国马特拉公司和英国宇航公司联合研制,于2000年12月首次试射成功,2002年开始投入生产,装备在英、法两国的战斗机上。1

2003年3月的伊拉克战争中,英国皇家空军首次使用了“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摧毁了巴格达多个军事目标,取得良好战果。

目前,印度等国也在加紧发展自己的巡航导弹。可以预料,在21世纪的战争和军事冲突中,巡航导弹仍将扮演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