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梦溪笔谈
450300000017

第17章 艺 文 一

欧阳文忠常爱林逋诗“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车舟”之句。文忠以为语新而属对亲切。钩车舟鹧鸪声也。李群玉诗云:“方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钩车舟格磔声。”郭索,蟹行貌也。扬雄《太玄》曰:“蟹之郭索,用心躁也。”

韩退之集中《罗池神碑铭》,有“春与猿吟兮秋与鹤飞。”今验石刻,乃“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古人多用此格,如《楚词》:“吉日兮辰良。”又“蕙肴蒸兮兰(籍)藉,奠桂酒兮椒浆。”盖欲相错成文,则语势矫健耳。杜子美诗:“红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此亦语反而意全。韩退之雪诗:“舞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亦效此体,然稍牵强,不若前人之语浑成也。

退之《城南联句》首句曰:“竹影金锁碎。”所谓“金锁碎”者,乃日光耳,非竹影也。若题中有“日”字,则曰“竹影金锁碎”可也。

唐人作富贵诗,多纪其奉养器服之盛,乃贫眼所惊耳。如贯休《富贵》(诗)曲云:“刻成筝柱雁相挨。”此下里鬻弹者皆有之,何足道哉。又韦楚老《蚊诗》云:“十幅红绡围夜玉。”十幅红绡为帐,方不及四五尺,不知如何伸脚?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

诗人以诗主人物,故虽小诗,莫不埏蹂极工而后已。所谓“旬锻月炼”者,信非虚言。小说,崔护题《城南诗》,其始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以其意未全,语未工,改第三句曰:“人面今何处在。”至今所传此两本,唯《本事诗》作“癨今何处在。”唐人工诗,大率多如此,虽有两“今”字,不恤也,取语意为主耳。后人以其有两“今”字,只多行前篇。

书之阙误,有可见于他书者。如《诗》:天夭是”,《后汉·蔡邕传》作:“夭夭是加”,与“速速方谷”为对。又“彼徂矣岐,有夷之行”,《朱浮传》作:彼者岐,有夷之行。”《坊记》:“君子之道,譬则坊焉。”《大戴礼》:“君子之道,譬犹坊焉。”《夫卦》:“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王辅嗣曰:“居德而明禁”,乃以“则”字为“明”字也。

音韵之学,自沈约为四声,及天竺梵学入中国,其术渐密。观古人谐声,有不可解者。如“玖”字“有”字多与“李”字协用;“庆”字“正”字多与“章”字“平”字协用。如《诗》:“或群或友,以燕天子。”“彼留之子,(遗)贻我()佩玖。”“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终三十里,十千维耦。”“自今而后,岁其(我)有,君子有谷,贻尔孙子。”“陟降左右,令闻不已。”“膳夫左右,无不能止。”“鱼丽于,?鲤,君子有酒,旨且有。”如此极多。又如“孝孙有庆,万寿无疆。”“黍稷稻梁,农夫之庆。”“唯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则笃其庆,载锡之光。”“我田既臧,农夫之庆。”“万舞洋洋,孝孙有庆。”《易》云:“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班固《东都赋》:“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长兮膺天庆。”如此亦多。今《广韵》中“庆”一音“卿”。然如《诗》之“未见君子,忧心炳炳;既见君子,庶几(有)式臧”;“谁秉国成,卒劳百姓,我王不宁,覆怨其正”,亦是炳、正与宁、平协用,不止庆而已。恐别有理也。

小律诗虽未技,工之不造微,不足以名家。故唐人皆尽一生之业为之,至于字字皆炼。得之甚难,但患观者灭裂,则不见其工,故不唯为之难,知音亦鲜。设有苦心得之者,未必为人所知。若字字皆是无瑕可指,语(音)意亦扌炎丽,但细论无功,景意纵全,一读便尽,更无可讽味,此类最易为人激赏,乃《诗》之《折杨》、《黄华》也。譬若三馆楷书作字,不可谓不精不丽,求其佳处,到死无一笔,此病最难为医也。

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

王圣美为县令时,尚未知名,谒一达官,值其方与客谈《孟子》,殊不顾圣美,圣美窃哂其所论。久之,忽顾圣美曰:“尝读《孟子》否?”圣美对曰:“生平爱之,但都不晓其义。”主人问:“不晓何义?”圣美曰:“从头不晓。”主人曰:“如何从头不晓?试言之。”圣美曰:“‘孟子见梁惠王’,已不晓此语。”达官深讶之,曰:“此有何奥义?”圣美曰:“既云孟子不见诸侯,因何见梁惠王?”其人愕然无对。

杨大年因奏事论及《比红儿诗》,大年不能对,甚以为恨。遍访《比红儿诗》,终不可得。忽一日,见鬻故书者有一小编,偶取视之,乃《比红儿诗》也,自此士大夫始多传之。予按《摭言》,《比红儿诗》乃罗虬所为,凡百篇,盖当时但传其诗,而不载名氏,大年亦偶忘《摭言》所载。

晚唐士人,专以小诗著名,而读书灭裂。如白乐天《题座隅诗》云:“俱化为饿殍”,作“孚”字押韵。杜牧《杜秋娘诗》云:“厌饫不能饴”。饴乃饧耳,若作饮食,当音(饮)饮。又陆龟蒙作《药名诗》云:“乌啄蠹根回”,乃是“乌喙”,非“乌啄”也。又“断续玉琴哀”,药名止有“续断”,无“断续”。此类极多。如杜牧《阿房宫赋》,误用“龙见而雩”事,宇文时斛斯椿已有此谬,盖牧未尝读《周》、《隋书》也。

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穆修、张景辈始为平文,当时谓之“古文”。穆、张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穆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曰:“(一)有犬死奔马之下。”时文体新变,二人之语皆拙涩,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

按《史记》年表:“周平王东迁(二)三年,鲁惠公方即位。”则《春秋》当始惠公而始隐,故诸儒之论纷然,乃《春秋》开卷第一义也。唯啖、赵都不解始隐之义,学者常疑之。唯于《纂例》隐公下注八字云:“惠公二年,平王东迁。”若尔,则《春秋》自合始隐,更无可论,此啖、赵所以不论也。然与《史记》不同,不知啖、赵得于何书?又尝见士人石端集一纪年书,考论诸家年统,极为详密。其叙平王东迁,亦在惠公二年,予得之甚喜,亟问石君,云“出一史传中,遽检未得。”终未见的。据《史记》年表注:“东迁在平王元年辛未岁。”本纪中都无说,诸侯世家言东迁却尽在庚午岁,《史记》亦自差谬,莫知其所的。

长安慈恩寺塔,有唐人卢宗回一诗颇佳。唐人诸集中不载,今记于此:“东来晓日上翔鸾,西转苍龙拂露盘。渭水冷光摇藻井,玉峰晴色坠栏干;九重宫阙参差见,百二山河表里观。暂辍去蓬悲不定,一凭金界望长安。”

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之句,以谓无人能对。王荆公以对“鸟鸣山更幽”。“鸟鸣山更幽”本宋王籍诗。元对:“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上下句只是一意。“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则上句乃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荆公始为集句诗,多者至百韵,皆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往亲切过于本诗,后人稍稍有效而为者。

欧阳文忠尝言曰:“观人题壁,而可知其文章”。

毗陵郡士人家有一女,姓李氏,方年十六岁,颇能诗,甚有佳句,吴人多得之。有《拾得破钱》诗云:“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得清光末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 ”又有《弹琴》诗云:“昔年刚笑卓文君,岂信丝桐解误身?今日未弹心已乱,此心元自不由人。”虽有情致,乃非女子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