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待人用人恰到好处
4496700000014

第14章 化解人际矛盾与冲突:以德宽人,恰到好处(1)

一个越国人养了一只擅长捕鼠的猫,可是这只猫不仅吃老鼠,还喜欢吃鸡,结果家中的老鼠被捕光了,鸡也所剩无几。儿子想把吃鸡的猫弄走。父亲说:“祸害我们家的是老鼠而不是鸡,老鼠偷吃食物,咬坏衣物,挖穿墙壁,损害家具,不除掉它们,我们必将挨饿受冻!没有鸡吃比起没有粮食吃、没有衣服穿,谁更可怕呢?”

这个世界上任何事都存在着利害两面,关键是你如何去面对与权衡,取利除害,给自己为人处事带来更多的方便,更大的利益。例如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过激了会伤害人的感情,破坏人际关系,但冲突也是一种正面刺激,把握了度,它又有益于增进彼此的了解,如俗话所说“不打不相识”。金无足赤,你对人不可苛求完美,任何人都难免有些小毛病,只要无伤大雅,何必过分计较呢?

不可以仇解仇

主动退让,息事宁人,以理智战胜冲动,矛盾就能很快解决。在争论中取胜的最好方法就是避免争论。

佩恩·马尔特霍人寿保险公司为其代理人定下的规矩是:“不许争吵。说服某人并不意味着同他争论,说服人跟与人争吵毫无相同之处,争吵不能改变别人的看法。”

1950年的最后几个月,是杜鲁门执政生涯中最难捱的日子,下期总统竞选受挫,美军在朝鲜半岛的战局不利,与麦克阿瑟将军矛盾激化,接着又遇上了一件让他头痛的事。

那天,杜鲁门和夫人去观看一场演出,自己的酷爱艺术的女儿将登台演唱。他们走进演出大厅,里面早已座无虚席。一会儿,只见女儿玛格丽特走上舞台,她身穿粉红色的绸缎服装,显得容光焕发,当她向总统包厢鞠躬时,杜鲁门微笑着向她鼓掌,给予她热情鼓舞。

玛格丽特唱的几首曲子都比较轻快,包括舒曼、舒伯特的选曲以及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一个咏叹调。

第二天,华盛顿《时代先驱报》发表了赞美性的评论。但是,观众中的一些人却认为玛格丽特的演唱不够出色。同时《华盛顿邮报》也登出了评论文章,这份报纸是杜鲁门每日上班前必浏览的,他读到了音乐评论家保罗·休姆这样评价他女儿昨晚的演出:“女高音玛格丽特·杜鲁门昨晚在宪法大厅演唱。杜鲁门小姐是美国演艺界的一位才女,她悦耳的嗓音音量很小,音质尚好。她在台上极具吸引力——然而,杜鲁门小姐无法唱得很好,观众们情态反应上可以看出他们眼前的演唱家在大多数时间里唱得平淡。我个人的感觉是,昨晚杜小姐的演唱甚至比过去我听到过的任何一次演唱都平淡,毫不隐瞒地说,我在听她演唱的过程,几乎没有一刻感到轻松和愉悦,这让人十分扫兴。杜小姐的演唱水平没有提高,可我却付出了听世界上最优秀的歌唱家演出一样多的门票费,多划不来啊……”

杜鲁门把报纸狠狠地揉成了纸团,他的情绪本来就很不好,昨晚听女儿演唱后,稍有一点开心,可心情又被人搅乱了!他拿起纸和笔,立即给保罗·休姆写下了一封讨伐式的信,让白宫的收发员塞缪尔把信寄给《华盛顿邮报》。

《华盛顿邮报》很快就把杜鲁门的公开信发表了出来,一下子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杜鲁门的信的内容多是跳出评论艺术的角度,而成了对音乐评论家休姆的人格攻击,他说:“在我看来你是一个灰心丧气的老头,是一个捡破烂者……”他的这种不能容忍一篇评论的做法,大失总统的风度,激起了民愤。美国民众纷纷表示谴责,对总统的狭隘的度量感到遗憾。有人撰文批评:“我们不能容忍一国总统对一篇评论这样耿耿于怀。这是民主的国家吗?执政民主的国家的总统可以随便用权力压制民声,侵犯艺术的尊严吗?”

还有一封封谴责信直接寄到白宫,望着这些信,杜鲁门感到后悔和遗憾。这是不能容忍别人造成的后果。

富兰克林说:“你与人争论和提出异议。有时也可能取胜,但这是毫无意义的胜利,因为你永远也不能争得你的对手对你的友善态度。”

在争论中你的意见可能正确,但要改变—个人的看法,你的努力大概会是徒劳的。威尔逊内阁财政部长威廉·马卡杜声称在多年的政治活动中他悟出了—个道理,就是:“任何一论据也不会说服—个不学无术的人。”仅仅是不学无术的人不能被说服吗?这样说未免太简单了,任何—个人无论其修养程度如何,都不可能通过争论说服他。

佛祖说,不能以仇解仇,而应以爱消恨。误会是不能靠争吵消除的,它只能靠接触和解的愿望与理解对方的真诚心愿来消除。

有一次,林肯斥责—个年轻军官,原因是他同自己的一个同事进行了激烈的争吵。林肯说:任何—个想有作为的人都不应在和人争吵上浪费时间,这不是说他不应该允许自己发火和失去控制,而是说在重大问题上如果你感到你和对方都正确。那你应该让步;在枝节问题上,即使你明明知道对方不对,你也应让步。

渡过交际危险期

在交际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际范围增大和相互了解的加深,人们的态度,行为方式和感觉都会有所变化。交际会带来新鲜的快乐和甜蜜,同样也会引起矛盾冲突,潜伏着危险。我们不妨把交际过程的开始阶段称为交际“蜜月”期,在这期间,大家都有一种新鲜感,希望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并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发展双方的友谊。更有甚者还会“一见钟情”。交际“蜜月”期的长短与交际中个人的社会成熟度、年龄、文化程度、经历以及性格有关,也与交际对象和交际环境有关。

那么交际危险有些什么表现可以使我们能够加以识别呢?首先从交际中的个人来说,就是个人对周围的环境和人已感到很熟悉了,并已了解和看到环境和个人的一些缺点和不足,不愿再去主动注意与了解环境情况和交际对象的思想要求,开始有一种烦躁不安的感觉。这时,交际中的个人对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怀有某种无所谓的批判情绪,甚至想逃避的敌视情绪。不论处于交际的什么时间,只要你有这些表现和感觉,你大概已处于交际的危险期之中了。

其次是交际对象态度的变化。在交际“蜜月”期,大家对你会有一种友好的关照和信任,有什么话可以不回避你,工作上尊重你的意见,即使不同意也会耐心地解释,每天见面时总要打个招呼。但过了三四个月或六七个月后则不再这样,首先是对你的询问少了,甚至每天见面了也不太乐意打招呼。许多事不再当着你的面商量或交谈,而是回避。有时你会发现你出去一会再返回你上班的地方时发现大家正聚在一起说话,见你来了则突然停下来,然后慢慢散开。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就说明你的交际过程已处于相当危险状态。在这个阶段你可能会从一个或两个人口里听到这样一类话:你才来不久,在有些地方应该注意。或是:大家对你有些事有点看法,说你做得不太好。

再次就是在交际中出现问题、矛盾和冲突。这时你认为有人不喜欢你,并知道是哪些人,同样你也不喜欢他们。在言谈、工作上采取不合作态度,甚至发生口角和冲突。这是表示处于交际危险期最明显的现象。

如何渡过交际危险期,我认为不外有以下几点:

一是泰然处之。既然危险期来了,就让它来好了,这是一个必须有的过程和阶段,大家都一样。要做到镇定自若,在这个期间要保持与大家的正常交往,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害怕扭捏。与人交往要热情,尽可能帮助他人。

二是公正待人。对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应一视同仁,不能搞感情倾斜。即使看到不同人之间的区别,在态度上也要始终一贯,对上司不要刻意讨好,做到不亢不卑。对你愿接受和不愿接受的人不能表现得“爱憎分明”,尽量做到平衡。不能参与原有的派别之争,要甘于当一个局外人,搞“全方位外交”。

三是避免冲突。直接对抗和公开冲突对交际中个人的形象损害最大,一定要避免,即使别人找上门来跟你“决斗”,你也要忍辱负重陪笑脸,并迅速转身走开。罗斯福曾对手下的人说过:“我很少发火,我从不在敌人布下的陷阱上往下跳。”

四是埋头工作。不要向组织或个人提出什么要求,埋头工作,做出成绩来以站稳脚跟。越是你不愿做的事,你越要用力去做,早点做完,你就不用做了,也得到了解脱。同时也不要对他人的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专注于你自己的事,有什么好主意不要说出来,而要干出来。

五是私下交际。在别人不在意、不注意的情况下随便地谈谈工作遇到一些情况和工作进展。只谈工作,时间一般为3至5分钟,听完对方的意见,然后说:“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是该这样。我该去办事了。”然后走开。

当你被大家所接受、欣赏,时常有人叫你的名字,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的时候,当你认为自己掌握了一些主动权,交际过程变得自如而快乐时,就说明你已经顺利地渡过了交际危险期。

不要先发脾气

古人说,刚过为悔,柔过为吝。凡事做过了头,出现了错误,便会后悔。既悔必吝,吝是失误后接着产生猥猥琐琐的消极状态。因为这种消极状态,不但会影响大局,还会疏远朋友之间的关系。如果你是一位领导,在这种消极的状态中工作,还有谁会愿意跟着你真干、实干呢?

不怕人指出错误,就怕人故意刁难。有的人喜欢指出别人的过错,这种人是难得的,哪怕对方对你是恶意的指错,但只要你确实有过错,还得感谢他。如果你是一位领导,对指错的人发脾气,那么这种情绪是会让下级对你更加不满。你是将怒气全部发泄到下级身上,还是自我反省,及时检查自己的过错?善处理人事关系的人肯定会选择后者。因为他明白了解自己的缺点,就应该及时去改正,而不是摆领导架子,依旧我行我素。否则,只会增加一些下属的愤怒。

一些下属对你的领导工作方法心存不满,你是可以看出来的,如见到你之后总是表情十分冷淡,有时对你竟不予理会。作为领导,你自然会感觉很没有面子,心里多少会有一些不畅。但是,你要善于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其中存在的原因。

但也有故意刁难你的人,你对他先不以为然,但如果他跑到你头上拉屎,就不能忍让了,你得与他理论理论,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心怀歹意喜欢刁难的人,你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教训他,最好有几个支持你的人为你说话,批评对方的不是。

不怕人批评,就怕被人逼得跳墙。虽然我们主张以柔和的态度对待犯错误的人,用分析问题的方法使对方知道自己的所为或对或错,但是有时也需要正面的批评,甚至是严厉的批评,这可以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所以对于别人的批评,应该接受。即使对方批评错了,只要相互之间做到坦诚相待,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透露给对方,相信对方也会对你诉说衷肠的。因为你能以坦荡的胸怀对待别人,对方是会被感动的。

可令人害怕的是批评者凶神恶煞的面孔,他得理不饶人,抓住你的过失不入,把你逼得跳墙。可怜好话说了三千句,一句也不能让对方“放下武器”;致歉的态度诚恳得连老天都落下泪来,而对方还是不肯原谅你。到了你别无选择的后路时,你就要与其“正面交涉”了。你一旦害怕到不再害怕的程度,对方反而会思考你的话了。当然,任何时候不能用暴力手段,而是用自己想到的能够解救自己的语言去回敬对方,话说重一点不要紧,手要放在衣袋里,以防它变成语言的辅助工具。

你主动与对方谈自己的想法,让对方原谅你的过错,如果一次交谈没有结果,或者没有达到你满意的程度,你也不要太灰心,更不能放弃。你要相信,只要友善地与对方保持经常的接触和交流,你与对方的关系也就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对朋友、对同事、对下属,还是对其他人,产生矛盾,先要以礼相待,不要把对方逼急了,也不能让对方把自己逼急了。你不能发火。火发起来容易,扑灭就难了,即使扑灭了,而留下的疮疤一时很难愈合。所以,理在你手上,并且谦让在先,到了你用“兵”的时候,你的品格是不失的。

也就是说,对朋友、对同事、对下属,先要以礼相待,“柔”字当先,只有对方是一块化不开的顽石时,才可以开始把它敲开来看看,找到别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笑脸应对别人的谴责

人要是想做事就不免会出错,除非什么事也不做。在工作中出错是常有的事,但造成问题很大的时候,许多人的做法往往是以隐瞒的手段来应付,久而久之,领导一旦知情,其局面就难以挽回。如果我们能主动向领导报告,就会使我们显得更加具有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并具有勇于承认错误的精神——这就是处世之刚。我们要及早地发现问题并且要及时地报告,这样有时可以想出一个好的办法来控制局势,扭转乾坤。我们一定要正确地去对待自己犯下的错,对方谴责时,虚心接受——这是处世之柔。

躲躲闪闪不是处理过失的好手段,开门见山说出事情的真相通常是最好的策略。既然失误已经发生了,领导迟早都会知道,隐蔽一时,或是搪塞、将责任推开等,都不是好方法。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出现差错后的第一个反应是逃避,想方设法兜圈子,不想涉及问题,弄巧成拙后,自己反而下不了台。“纸始终是包不住火的”,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不坦诚。我们坦诚,反而觉得心里没有压力感和负疚感,这时,我们会发现,问题并不见得如我们预想的那么糟糕和严重。因而开门见山地说出我们的失误和失误的原因,与上司与大家共同讨论是比较好的办法。

需要一点勇气来接受谴责。也许你没有勇气,或者原本也并不想错,错了,已经超出自己的想象,所以不愿检讨自己。多数人在做事之前,想到的是积极的一面,极少会去想“错”。当事情真的出错了,却无法积极面对。

我们需要一些认错的勇气。我们的目的是处理事情,而不能把事情搞大,能这样想的话,就会有勇气。吱吱唔唔地,会让人感到我们是在“编故事”。而坦白了效果会更佳。详细说明事发事件的背景情况,表达得越仔细越好,包括我们介入此事的时间、心态和认识角度,以及我们当时的计划,以让大家看清真实的一面。千万不要含糊其辞,简单地陈述事发背景。

失败了,还有什么不好张口的呀!我们也不必担心说出真相来,别人会瞧不起我们自己。开诚布公地说出一切,领导会感到我们更有专业道德,我们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精神。

我们不妨提出自己现在的处理意见,并积极听取领导的建议和意见。如果我们是做完了以上步骤,却没有提出方案,领导常常会觉得我们的价值也就那么一点。说不定领导看问题的角度,与我们有很大的分歧。领导在某些方面才是真正的专家。关键是我们能否与他们产生排解问题的共识,不听他们的意见,我们又怎能让他顺心,怎能将工作做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