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弯腰 懂得迂回
4495600000031

第31章 有礼走遍天下(2)

生命是无价的,健康就是福,所以送礼不妨从健康出发。烟酒糖茶糕点水果,这类的礼物一般少有人送了,一是送者会自觉拿不出手,二是收者更不稀罕。因此,这种礼物多是要被挡在门外的。虽说是当官儿不打送礼的,但老板更不愿因这些寻常物品损了自己的清白。前几年社会上掀起了一股送补品的时潮,王八人参都大补,而老板日理万机难免精神不振,送些补品,无异于送去了一份健康。

5.送礼送到人“心坎”

送礼有讲究,很多人办事,“礼”送了,可没送到“心坎”,结果是事没办成,礼也丢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人调查后指出,日本人办事在送礼方面是想得最周到的。特别是在交际中,小礼品是必备的,而且根据不同人的喜好,设计得非常精巧,可谓人见人爱,很容易让人爱礼及人。不难想像,很多欧美人,拿到此类礼品都爱不释手,不由得说一句“Itswonderful!”(太好了!)

小礼物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而精明的日本人此举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既聪明又精明,摸透了外国人的心理,又运用了自己的策略:一是他们了解了外国人的喜好而投其所好,以博得别人的好感;二是他们采取了令人可以接受的礼品,因为他们深知欧美法规严格,送大礼物反而容易惹火烧身,而小礼物绝没有受贿行贿之嫌;第三,他们又很执著于本国的文化和礼节。这样他们只需用“小”礼物就彻底“温暖”了人心。

可见,礼品虽小,人家功夫到了家,你不能不佩服。

如今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利”和“礼”更是连在一起的,往往是“利”“礼”相关,先“礼”后“利”,有礼才有利,这已经成了交际的潜规则。在这方面,道理不难懂,难就难在操作上,你送礼的功夫是否像日本人一样到家,不显山露水,却能够打动人心送到人的心窝窝里呢?

送礼其实已成了一种艺术和技巧,从时间、地点一直到选择礼品,都是一件很费人心思的事情。很多人在电脑里有专门的储存,对一些主要单位、主要关系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爱好、生日日期都有记录,逢年过节,或者什么合适的日子,总有例行或专门的送礼行为,以此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关系网,确立和提高自己。

人们都讲礼尚往来,本属人之常情,问题是你是否送礼送到了点子上,这不仅要合别人的需要,而且要合别人的喜好、兴趣和审美观点。合适、合时、合地又合乎人情、合乎道理,这就不容易了。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其效果往往是你意想不到的。

为把礼物送到人“心坎”,就要慎重对待礼物的轻重,一般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

一般讲,礼物太轻,意义不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更是如此。但是,礼物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有受贿之嫌,特别是对上级、同事,更应注意。除了某些爱占便宜的人外,一般人就很可能婉言谢绝,或即使收下,也会付钱,要不就日后必定设法还礼,这样岂不是强迫人家消费吗?如果受礼人家中不甚宽裕,无异于给人出难题。如果对方拒收,你钱已花出,留又无用,便徒生许多烦恼,何苦呢?因此,礼物的轻重选择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礼物是感情的载体,任何礼物都表示送礼人的特有心意,或酬谢、或祝贺、或孝敬、或怜爱、或爱情等等。所以,你选择的礼物必须与你的心意相符,并使受礼者觉得你的礼物非同寻常,备感珍贵。实际上,最好的礼物是那些根据对方兴趣爱好选择的、富有意义或耐人寻味的小礼物。比如,我们为住院的朋友送去一束鲜花,定能使其心情愉快,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为远方的同窗寄一册母校的照片,定能唤起他对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给爱好文学的朋友送上一套名著,必然使其欣喜若狂,爱不释手;为心上人送去一条漂亮的纱巾,她会含情脉脉地依偎在你的怀中……

就礼物而言,它的价值不是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而是以礼物本身的意义来体现的。因此,选择礼物时要考虑到它的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因素,力求别出心裁,轻轻地落在人“心坎”里,激起一朵朵感动的浪花。

6.送礼要“师出有名”

送礼是表达心意的一种形式。礼不在多,达意则灵;礼不在重,传情则行。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但是中国人好面子,对“师出无名”的礼物总是心有余悸,所以送礼一定要找到合适的理由。

出远门旅游捎回一点当地特产,或年节佳辰,个人喜庆,赠送一点敬贺礼品给你的上级,表现彼此间的一番情谊则是有必要的,这是一种诚挚的感情交流,是发自内心的赠与,是感情的物化。

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的上级都不会拒绝接受别人善意的礼物,但平白接受人家的东西,总是有点不好意思,这就需要送礼者找到一个送礼的借口才好。比如上级患病、生日或子女开学等特别时日,是送礼的最好时机,因这时“师出有名”,名正言顺,不用另外寻找送礼的借口。受礼的人除了感谢之外,也不会有太大的顾忌。但有些时候,人们送礼纯粹为了办事,这种时候把礼物送过去怎么说好呢?总不能结结巴巴地说:“今天想求你办事,所以才给你送些礼物让你受用。”那样一来,上级是不会接纳这个礼物的。怎么办?这就需要花点“心思”找一种让对方心安理得地接受礼物的说法。

一般而言,为了办事给上级送礼,上级总是要推辞一下或拒绝一下,把上级拒绝接纳的话礼貌得体地挡驾回去,是让受礼者心理舒坦自然的主要手段。下面是一位记者就这一问题在送礼者那里采访到的所谓“经验之谈”:

说法一:把送礼的话头推到不在身边的老婆身上。

比方说:“是啊,我也说,找您办事用不着拿东西,而我老婆却说啥也不干,非让我拿着不可。既然拿来了,就先搁这儿吧,要不然我老婆准得埋怨我不会办事,回到家也交不了差。”

说法二: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对方的孩子身上。

比方说:“东西是给孩子买的,和你没关系,别说是来找你办事,就是没办事,随便来串门还不一样应该给孩子买点东西吗?”

说法三: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对方老人身上。

比说:“你不用客气,这东西是给老爷子买的——老爷子身体最近还行吧?……你方便时把东西给老爷子拎过去得了,我就不再过去专门看他了。”

说法四: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办事的朋友身上。

比说:“这东西是我朋友给你买的,我也没花钱,咱把事给他办了,就啥都有了,咱也不用太跟他(她)客气。”

说法五:把送礼的话头推到对方可能存在的“有失”处。

比说:“你给办事就够意思了,难道还能让你搭钱破费?这钱您先拿着,必要时替我打点打点——不够用时我再拿。”

说法六:把送给对方的钱说成是暂存放在对方手里的。

比方说:“我知道,咱们之间办事用不着钱,这钱先放你这儿,用上了就用,用不上到时候再给我不是一样吗?”

以上这六种说法,都颇有人情味,对方听了,心里会好受一些,也就不便回绝了。

7.送礼最忌临时抱佛脚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日积月累的,朋友最不愿接受的情况是当你用得着他的时候抱着礼品甜言又蜜语,用不着时一脚踢开形同陌路。所以送礼要送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最忌讳的事。

人的感情具有物化性,仅用话语来表达你对上级的关心和友谊不太实际。仅凭两张嘴是无法建立友好关系的,还要有点物质上的交流。这就需要你施展策略运用一些小礼品来沟通与朋友的关系。但人往往又是很矛盾的,想要却又不好意思,所以表现出不愿意接受的样子来。

现在人们爱用礼品的轻重来衡量友情浅深,认为礼轻情亦浅,礼重情才深。所以我们再谈礼轻情意重时,似乎有点不合时尚。

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礼轻情义重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当你送给对方很重的礼物时你心里会有什么想法,你或许有事相求,或许希望得到某种更贵重的东西。而对方也不会无缘无故接受你的重礼。他会猜想,你是否有事求他。在接受你的礼品时他会很慎重,甚至会拒绝你。

我们所说的礼轻情义重,是说在无求于对方时给对方送礼品,而且也没有任何其他目的,仅仅是为了与对方相互了解,加深感情,促进友谊。当对方有喜事时前去恭贺,与对方同喜;当对方在困难时给对方送去温暖,帮助解决;当对方生病时前去安慰,表示关心……这种情况下你送的礼品虽然很小,对方也会非常高兴的。

当然,“礼轻”也要看情况而言,要看对方与你的亲密程度。随着双方感情越来越深,礼品可以适当地加重一些。但无论你送多重的礼品,都只是为了表示感激对方与你的密切合作,不要有其他想法。

送礼品最忌讳的是临时抱佛脚。尤其是你刚与对方认识就带了许多礼品给对方,然后就提出你要办的事,很明显你是在用这些东西来换取他的帮助。一般情况下他会拒绝你的礼品,就是收下了也不会马上帮你办事。

好朋友也是一样,关系好平时多走走,有事时不用送礼对方也会帮你。如果平时不来往,有事则抱着礼品来求情,对方虽不好意思说你,但同样不会买你的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