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智慧哲理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4494600000096

第96章 利令智昏

【释义】令:使。昏:糊涂。因贪图私利,使头脑发昏。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赵胜是战国时赵国人,此人聪明过人,能力非凡,为赵国立了许多功劳。起初,他的封地是平原县,因此,被称为平原君。他曾担任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相国,三次被罢免,又三次被复职,在诸侯中很有名气。

但是,平原君有时也不能识大体,结果被眼前的小利蒙住眼睛,致使赵国蒙受了重大的损失。

公元前262年,秦国派大将白起,带领人马,攻打韩国。秦军先占领了韩国的野王(在今河南沁阳县),这里是韩国的上党同内地之间的重要通道。野王被占,上党受到孤立,上党的郡守冯亭说:

“上党眼看就守不住了,我们与其投降秦国不如投降赵国。赵国得到上党后,秦国肯定会去攻打它。那时,赵国受到攻击,必然求韩国援助。赵国和韩国联合起来,就可以抵挡住秦国了。”

于是冯亭派人带着上党的地图去见赵孝成王,要把上党献给他。这时,平阳君赵豹认为,无缘无故收下这块地方不好,最好不要接受。但平原君赵胜认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这块地方,没有什么不好,应该接受。最后赵孝成王便派平原君把上党这块地方接受过来,并封冯亭为“华阳君”。

赵国接收上党地区后,立即激起了秦国的愤怒,秦国便派白起为将,率领军队攻打赵国。赵国的四十万大军被围困在长平,最后被秦军打得全军覆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