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4490900000001

第1章 孔丘早年(1)

一、圣人出世

两千多年以前,世界上几个古老的文明国家,都拥有了极为灿烂的文化。

孔子出生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末期。《史记》上记载着孔子出生在鲁陬邑昌平乡。

“鲁”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小国家,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滋阳东南至江苏省的沛县、安徽省的泗水一带。

陬是山东省曲阜市东南方的一个城市。孔子的第12世孙孔安国说:“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

据考证。孔子本是商朝“成汤”的后裔,后来商朝迁到殷,由于纣王暴虐无道,周武王兴兵讨伐,因此灭了殷纣而取得商朝的天下。周武王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朝歌,当成王继位后,武庚就不安分起来。竟然起而叛乱,后被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讨平。改封殷纣的兄长微子启为“成汤”的后裔,以奉汤祀,国号曰宋(今河南省商丘以东至江苏省铜山以西一带)。

宋襄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这时候,公族繁衍得不可胜数,于是援用东周时代的“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惯例,凡是孔父嘉的子孙,一律姓孔,这就是“孔”姓的由来。

孔父嘉是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生木金父,金父生夷,夷生防叔。防叔为了躲避华氏的祸乱而逃往鲁国,并定居在曲阜。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武力绝伦、智勇兼备。在一次战役中,由于他的勇敢和机智,救了自己的战友,使其免遭敌人的伏击,因此英名远播,且被委任为陬邑大夫。

叔梁纥起初娶了一位施姓女子为妻,只生了几个女儿,没有男孩。过了不久,施氏虽然为他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为伯尼,可惜这孩子天分不高而且足部有毛病,必须拄着拐杖走路,上学的时候,经常受到同学们的欺侮和嘲笑。

叔梁纥为了这件事一直闷闷不乐。施氏虽然贤惠,夫妇两人也很恩爱,不过,没有一个壮健的男孩来继承香火,总是一件憾事。

古时候的习俗,凡是女子出嫁后不能生育男孩者,就可援“七去”之条把她给休了。所谓“七去”也就是“七出”。《大戴礼》上记载着——妇有“七去”不顺父母者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书去、窃盗去。

叔梁纥对结发多年的施氏虽然恩爱难舍,但为了后代的子嗣问题,也只好忍痛和施氏分开,准备另选一位名门闺秀为继室。他听说曲阜县的颜姓人家有三位少女待字闺中,而且都是才德兼备,于是就央人去说媒。

虽然叔梁纥是圣王“成汤”的后裔,又是受人景仰的英雄人物,但他毕竟年事已高,因此使得颜家颇感为难。做父亲的颜襄素只好将这种情况告诉三个女儿,想听听她们的意见再做决定。

当时,他的长、次二女听了之后,都低头不语,倒是第三个女儿,闺名叫做征在,她年纪最轻,才德也以她为最。她对父亲说:“依照古礼,女孩子在家从父,一切听凭您老人家做主好了。”

颜襄素看到自己的幼女如此善解人意,真是喜不自胜,于是让媒人转告叔梁纥,答应了这门婚事。

叔梁纥闻讯兴奋不已,于是择定吉日良辰,迎娶征在为继室,老夫少妻,恩爱异常。

可是,他们婚后很久仍未生育,征在当然也很着急。她向丈夫建议说:“据闻尼山神庙颇为灵验,我们何不前往祈祷,求神保佑,赐我麟儿,不知道夫君意下如何?”

叔梁纥正是求子心切,立刻欣然同意。第二天,夫妇两人斋戒沐浴后,一同驱车前往尼山神庙祈祷。

说也奇怪,果然没有多久,征在就怀孕了。叔梁纥为她在昌平乡租了一间屋子,让她在那个安静的环境里待产。

公元前551年,也就是周灵王二十一年的十月庚子日,孔子呱呱坠地了。据说,这一年,原本是滚滚浊流的黄河竟然清澈见底。这是一种祥瑞的异象,也是“圣人出而黄河清”典故的由来。

二、幼年孤苦

叔梁纥晚年得子,那份喜悦不难想象。满月的这一天,他大排喜宴,招待亲友,一时贺客盈门,热闹非凡。把襁褓中的幼儿抱出来让亲友们欣赏,这孩子生得眉宇开阔、三停平等,而且啼声洪亮,确实不同凡响。叔梁纥由于爱子是承受尼山灵气所生,因此叔梁纥当场替他取名为丘,字仲尼。

这孩子的确有异于常人的禀赋,在他牙牙学语阶段,很多事情一经指点就能领悟,而且经久不忘。

在孔子3岁的时候,叔梁纥已是古稀之年。有一次偶感风寒,身体略有不适。由于他是练过武功的人,并未把小毛病放在心上。但他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抵抗力大不如前,病情由轻转重,于是赶紧请医诊治,无奈为时已晚。从发病时起,仅短短几天时间。他就撇下娇妻爱子撒手人寰了。

年轻的征在骤遭此变,简直痛不欲生。她是知书达理的名门闺秀,虽然这种打击使她哀恸逾恒,但家庭重担还得由她一肩承挑,因此,她不得不强抑悲恸之情,遵礼治丧、安葬,并负起养育子女的责任。

她首先把一家人从陬邑搬回曲阜的故里,由于叔梁纥生前为官清廉,没有留下很多的财富和产业,征在必须克勤克俭,量入为出。才能使一家人无冻馁之虞。

这时候,施氏所生的伯尼已经9岁,由于足部有毛病不良于行,经常受到同龄孩子们的欺凌、侮辱和讥嘲,使得他把上学这件事视为畏途,说什么也不肯再去读书。征在看在眼里,着实同情他,不忍深责,于是索性由自己来教导。伯尼的资质虽钝,但对于是非善恶却能了然于心,继母的慈祥关怀使他感激莫名,因此格外地恭敬孝顺,对弟弟孔丘更是非常地友爱。

伯尼比仲尼大6岁,征在教伯尼读书的时候,仲尼只好独自一人玩耍。他曾经跟着哥哥去看人家的祭祀仪式,他专注地观看,牢牢地记在心里,因此他弄来一些小木器,当作祭祀用的器皿,依照记在心里的程序,煞有介事地搞起祭祀仪式来。

母亲见仲尼具有富于学习的精神,心里非常高兴,于是开始教他识字,本来预定要半个月才能学完的进度,他却两三天就都记熟了。没有多久,他就能跟哥哥伯尼在一起读书了。由于他资质聪颖,领悟力又强,真可谓一目+行,而且牢记不忘。到后来,连母亲都感到有点无法应付了。征在心想,这孩子有异于常人的禀赋,自己所知道的已不能满足儿子的求知欲。寻思再三,决定把他送到外公那里就读。

主意既定,征在就趁着方便的时候,把仲尼带了过去,并向父亲说明原委。颜老先生看到自己的外孙如此聪敏伶俐、活泼可爱,高兴得开怀大笑,欣然答应。他说:“关于礼、乐、书、数这四种,我可以尽情地教他,至于御、射两科,我仅知一二,将来恐怕还得另外请教高人。”

征在微笑着说:“父亲!我不想让他长大以后去当军人,御、射两科暂时不要教他,就请您把前四种尽心传授吧。”

颜老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他最疼爱自己的这位幼女,何况她生下的这个小外孙,是如此的聪明伶俐,不同于一般孩童,而且好学好问,使得做外公的越看越觉得可爱,决心把自己生平所学悉心传授给这个小外孙。

征在看到老父欣喜的神态,并且愿意倾己所学教导自己的孩子,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谢。

可怜的仲尼,3岁丧父,家境十分清苦,以致学无常师,而他偏又好学不倦,征在自忖儿子将来必成大器,有关他的教育问题,一直令她操心不已,把孩子交到外公手里,也可以告慰亡夫在天之灵了。

就这样,孔子每天随侍在外公左右,聆受教诲,不懂的地方立即发问,一经指点,马上领悟。光阴荏苒,不出几年,浩繁的卷帙他已读了不少,关于教民安乐,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已经颇有心得。

有一天,外公对孔子说:“这几年来,你跟着我读书进修,颇有进步。你应该致力于做一个君子,将来你出仕为官的时候,应当尽守文武之法,远宗尧舜之道,顺天时,察地理,小则可以致民安乐,大则可以治国平天下,你要切记这一番话。我已经年迈,精力日衰,看不到你日后的成就,只要你本着这一点去做。我也就可以含笑九泉了。”

孔子在15岁的时候就立志向学,好好读书要做一个学者,所以他在外公那里孜孜不倦地勤学不辍。就在他19岁那一年,外公颜老先生由于年事已高,在一场大病中去世了。孔子悲恸不已,他和母亲在颜家守丧百日,然后回到自己的家里。

三、少而好学

叔梁纥这么撒手归天后,留下了一摊子麻烦事。孔家是个大家,俗话说大户人家是非多,正妻生了九个女儿,二房有个瘸腿的儿子,再加上颜征在这个偏房带了才三岁的孔子,这么一大拨人住在一起,可以想像这其中的关系有多么错综复杂。

史料说颜征在不久就带孔子搬离了陬邑到曲阜去住了,这在情理上看来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再说曲阜是颜征在的娘家,帮手也多,正好可以照应他们孤儿寡母。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在今河南)人而不是鲁国(在今山东)人。有趣的是鲁国的“鲁”并非是山东本地名。周公的初封地是河南鲁山,后来周公领兵东征,打下了山东徐奄,经过再分封,得了徐奄为领地,于是将“鲁”国从鲁山迁徙到了山东曲阜,仍称为鲁。就这样,“鲁”就从河南挪到了山东,竟成了今天山东的别称。

鲁国都城的东移并无太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孔家为了避祸而东迁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幸事!

该庆幸的是孔子生在了鲁国而不是宋国。假如其他条件都不变,单是把孔子的出生地由鲁国改为宋国的话,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孔子不可能是今天意义上的孔子。也很难想像,假如没有了孔子,我们这个民族又会是个什么样的民族,这是谁也无法回答的。鲁国这个大环境对孔子来说太重要了,可以说,没有鲁国,孔子也将不成其为孔子,要想更全面地了解孔子,就必须对鲁国当时的大环境有个详细的了解。

《诗经》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指的是西周著名的贤臣周公姬旦如何礼贤下士,说他求贤若渴,在饭桌上正要把一口饭咽下去的时候,见有客人来到,就会赶紧吐出来去迎接客人。这当然是个比喻,但身为现代意义上摄政王的周公对来客如此恭谨谦让,当然很得人心,所以能万古流芳。

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在武王灭商的战争中,周公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周朝的头号功臣,因此,朝廷给他的赏赐也就特别丰厚,其中还包括许多其他分封地所没有的特权。

孔子出生的鲁国就是周公的儿子伯禽的分封地。武王死的时候,成王年纪还很小,于是周公僭天子位以辅佐成王治理天下。六年,天下大治,于是在七年后归政于成王。因为周公劳苦功高,成王封周公于山东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关于这段历史,《礼记·祭统第二十五》有较详尽的记载:从前,周公旦为周朝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周公旦死后,成王和康王为追念周公旦的丰功伟绩,想通过尊重鲁国来纪念他。于是特准鲁国举行像天子那样隆重的祭祀。从那时起,鲁国在外可以郊天祭地,在宗庙内可以举行大规模的祭祀,在祭祀登堂时要唱《清庙》诗,堂下用管乐吹奏《象》之舞曲。还有人拿着红色的盾牌和玉做的斧钺跳起《大舞》之舞,又用八列舞队跳起《大夏》之舞。这都是天子的乐舞,为了褒扬周公,就赐给了鲁国。周公的子孙在鲁国把这些礼仪都继承了下来,直到今天还没有废止,这是为了显扬周公的功德,同时也使鲁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从上可以看出,鲁国作为周公家族的分封地,其地位比其他诸侯分封地要高很多,和西周朝廷的关系当然也是最最紧密的。

《礼记》还记载说:“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也就是说一般西周朝廷所用的东西鲁国全有。除此之外,传说因为周礼是在周公的主持下修订完成的,作为周公的儿子,在坚决执行和推广父亲制定的周礼方面当然不遗余力。大家知道孔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克己复礼(克制自我,恢复周礼)”,其中的“礼”就是指周公亲自修订的周礼。

西周以礼治国。假如我们把一所现代的学校比作西周的话,周礼就相当于一本学生和教工手册大全,譬如几点打铃上课。穿什么颜色的校服,进出大门要下车,上课时要起立向老师表示尊敬,不能随手乱扔东西,在食堂买饭不得插队,奏国歌时要行礼等等等等。

当然周礼更加繁琐,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说,可见周礼内容之繁缛。我们不妨从《礼记》中抽出一段和客人一起吃饭时所必须遵循的礼仪来作为佐证:……

凡是宴客的礼仪:带骨的熟肉放在左面,切好的块肉放在右边;饭食置于客人的左面,汤置于客人的右边,肉丝、烤肉靠外放,酱醋等调料靠里放;姜葱放置于酱醋的旁边,酒浆等饮料放在右边。如在席上放肉脯和炮制的干肉,形状拳曲的放在左边,边沿部位放在右边。如客人地位比主人低一等,客人端起饭食来致辞说不敢当。主人也立刻站起来致辞请客人安席,然后客人重新坐下。主人先于客人行祭食之礼,先端上的食品先祭,各种肉食按照次序一一祭过。吃了三口饭后,主人带头并招呼客人吃块肉,然后将席上所有的肉食一一吃遍,主人如还没吃完,客人不能以酒漱口。

陪侍长辈做客参加饮宴,主人亲自布菜的话,拜谢以后再吃。主人没有亲自布菜的话,不用拜谢就可以吃。

与他人一起用餐,不可光顾自己吃饭;同在一个食器内取食吃,临食时不要搓手。抓饭时,不要把米饭团成饭团子。不要将手上所沾的饭粒再放回食器中,菜汤不可大口大口喝。吃饭时嘴巴不要发出叭咂叭咂的声音;不要啃咬骨头,吃过的鱼肉,剩下的不要再放回食器中。不要将骨头扔给狗吃,也不要专吃一样菜,或与他人争挟菜肴;不要扬去饭的热气;吃黍米饭不用筷子;肴中有菜当细嚼,不要不嚼而大口吞咽;不要往菜汤里放调味品;不要当众剔牙齿,不要大口地啖肉酱。客人往羹里放调味品,主人就抱歉说自己不会烹饪;客人大口啖肉酱,主人就抱歉说备办不够。卤肉可以用牙齿咬断;干肉不用牙齿咬断,用手将其撕开。吃烤肉时不要大块往嘴里塞。

……以上仅仅是和客人一起吃饭时的部分礼仪,真要是碰到丧事或婚嫁等重大红白喜事时,那礼仪就更繁琐了。由上可以看出,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是很多的。“曲礼三千”一说其实一点都不夸张。

周公的儿子伯禽到了鲁国后,把他父亲周公修订的周礼也一条不少地带了过来,并在鲁国全面贯彻执行,所以鲁国从开国伊始,一切活动都循礼而行。从朝廷接待来宾、祭天礼祖、与邻交战到普通百姓家的红白喜事、稼穑开耕、燕享乡射等,都有一整套固定的章程和仪式,如果出差错,就会被人取笑,被认为不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