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4490600000009

第9章 英法战争(5)

布雷多克仍然坚持留在战场中心,拼命想挽回战局。负责掩护他所在的阵地、成绩出色的弗吉尼亚巡逻骑兵,差不多全都阵亡或受伤了。将军的秘书威廉?雪莉也在将军身边牺牲。他的许多军官和他的许多弗吉尼亚轻骑兵卫队都在他的面前被打死。他骑的马有五匹被打死。可是,他仍然坚守阵地,努力阻止士兵逃跑,或者至少监督他们有条不紊地退却,但也无济于事。最后,一枚子弹穿透他的右臂,进入他的肺部。他从马上摔下来了,弗吉尼亚卫队的斯图尔特上尉把他抓住,在另外一位美洲人和一位仆人协助下,把他安置在一辆二轮车上,他们费了好大劲才把他运出战场—他在绝望之中还是希望留在战场上。

乱作一团的部队在渡过莫农加希拉河以后,继续溃退。原来在这条河两岸以金戈铁马的阵容列队前进、充满胜利信心的一支威武雄壮的部队,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在86名军官中,有26名阵亡,36名受伤。士兵伤亡人数在700名以上。弗吉尼亚的部队伤亡最重。一个连几乎全部被歼。还有一个连,下士以上的军官全部阵亡,此外还有不少士兵阵亡或受伤。

在离开渡口大约四分之一英里的地方,有100名左右的士兵停了下来。布雷多克和他的受伤的副官以及一部分军官就停在这里。克雷克医师给将军包扎了伤口,华盛顿对将军给予忠诚的无微不至的照应。将军继续发布命令;他还抱着一线希望,盼望能在这里坚守阵地,等待援军的到来。

在这些日子里,虽然华盛顿身体虚弱,将军却发现他在边疆上办事干练,因此决定派他到40英里以外的邓巴上校的营地去,命令邓巴立即派出两个掷弹兵连,护送食品、医药用品和运送伤员的车辆前来。

华盛顿在黄昏时分抵达营地,发现营地内气氛仍然很紧张。他带来的命令当晚得到执行。第二天一早,华盛顿随着运送物资的车队出发了。在13英里以外的吉斯特的种植园,他迎到了盖奇和护送布雷多克和受伤军官的少量部队。斯图尔特上尉和弗吉尼亚轻骑兵的可怜的残部仍然跟随着布雷多克,充当他的卫队。斯图尔特上尉在退却期间无微不至地照料着将军。他们在邓巴的营地留了一天,好让伤员们休息一下。13日,他们又走上了旅程,那天夜里到达大草地。

由于打了败仗,布雷多克的傲气已经消失殆尽。在战斗结束后的头一天晚上,他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在夜间突然高喊了一声:“谁能想到呢!”第二天,他还是一句话也不说,可是他心中还抱着希望,因为他又高喊了一声:“下一回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对付他们了!”

13日夜间,他在大草地去世。这是一年前华盛顿出师不利的地方。葬礼在拂晓前进行。随军牧师已经受了伤,因此,由华盛顿来宣读为死者祝福的祷告词。葬礼在默哀中进行,没有张扬,以免引起潜伏在暗处的野蛮人的警惕。

他死后也受到了舆论的责难。在英国和美洲,人们都把这次远征的失败归因于他为人固执,在技术问题上过于保守,在军事问题上骄傲自大。别人一再向他提出警告,要求他提防伏击和突然袭击,他却视若无物。假如他采纳了华盛顿和其他人提出的意见,派出印第安人和巡逻骑兵进行侦察,他应该不会遭到意外的袭击,也不会一败涂地。

不过,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说明他仍然是一个具有大无畏精神的军人,是一位举世公认的纪律严明的将领。他虽然失利了,也使人们在责难他的时候,不愿过分苛刻。

五、临危受命

盛夏的一天。一位骑马的传令兵正由卡玛兰特要塞赶往费城。当地政界和财经界的名流士绅等齐聚在州长官邸,为的是要听取布雷多克将军作战的消息。

他们对于华盛顿的英勇精神赞佩不已:“真是一个勇敢的年轻人,一个足以信赖和寄托的年轻人。他可以担负起重责大任,或许他身上流淌着贵族的血液。”

布雷多克将军败北之后,严重影响了美洲殖民地人民的心理状态。似乎整个士气都受到了影响,连后方支援部队也纷纷将大炮捣毁,把车辆破坏,食粮及火药被投入河中,然后争先恐后地逃窜无踪。

按理说,指挥后方军阵的拉布玛上校应该留在卡玛兰特要塞继续集中兵力来反击对方。事实上,人们一看情况紧急,每个人都舍弃要塞不顾,逃的逃、跑的跑,一溜烟地冲向菲拉列鲁菲亚,就连拉布玛上校也无心恋战了。

另一方面,朝尼亚加拉瀑布进攻的夏雷行政长官率领的支队,也未等建立战功就开始打退堂鼓。至于裘桑上校所率领的支队,曾经好不容易在华盛顿湖畔攻破敌军阵地,但是,最重要的昆布兰高原之战却又出师不利,既定的国境守卫计划终于全盘失败。

历经一番苦战,浅尝胜利滋味的法军迅速蜂拥至俄亥俄地区。又由于英军的撤退,印第安土著更是肆无忌惮,将所到之处财物掠夺一空。

究竟有谁愿意挺身来守卫这危机四伏的边境地带呢?大家在考虑这个问题的同时,所有的眼光均投注在华盛顿身上。因为,大伙对他那英勇的精神一直是敬佩不已。可是,战场上的疲惫使得他的热病再度复发,脸色也苍白了许多。

“虽然军队马上又要出发到蛮荒地带,但我认为这也无济于事。况且,你的身体状况欠佳,暂时不要再为国家大事操劳了,好好保养,等健康恢复了再说。”

莎丽夫人虽然对华盛顿予以很大的希望,但是,华盛顿的健康情形却令她日夜牵挂。

“可是,夫人,你不知道呀!目前山脉附近的殖民地已经陷入困境,就连费尔费斯公爵的周围也已受到威胁,这样严重的国境危急状况我怎么能置之不顾呢?”

由于果敢的决心,华盛顿仅仅以几百人的兵力,计划防卫大约560千米长的边境线,这在一般人看来几乎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8月14日,弗吉尼亚州议会将华盛顿提升为上校,并且决定任命他为弗吉尼亚民军的总司令官,凡是华盛顿所提出的建议都一一被采纳。

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华盛顿,能够拥有这样的人气呢?关于这点,绝不是由于他曾经有过辉煌的战功,相反地,他从没有战胜的记录。他之所以深获人心,反而是由于他战败的结果,这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由于华盛顿不断地接受战役的考验,他始终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英勇果敢的行动突破一切困境。这就证明了华盛顿的耐力高人一等,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人钦佩!

这期间,边境地区的混乱情势越来越严重。

“分分秒秒都必须珍惜,现在就得出发!”于是,华盛顿就率领着仅仅400名的兵力,悲壮地朝着“死亡战场”前进。

到达边境地区后,他发现当地的居民惶惶不安。围绕在华盛顿身旁的女人们无助地哭泣着,高举双手拼命向华盛顿求救的男人们恳切地哀求着……

“既然我已经来到此地,你们就别再担忧。我将尽力保护你们的生命财产,即使不幸捐躯也在所不惜,请你们放心。”

华盛顿虽然如此鼓励着当地的居民,但是,距离募集新兵的组织正式成立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何况,募来的新兵还需要新的装备、完整的武器以及严格的训练等。

处于这样的非常时期,唯独费尔费斯公爵仍秉持坚韧不拔的至高情操。

费尔费斯公爵的宅邸修建于希兰特溪谷间,是标准的森林地带,对于善用埋伏战术的印第安土著而言,这是个最佳的攻击目标。

“危机迫在眼前,请赶快搬到城镇去吧!”部将们劝着公爵,可是他却坚决要留下来。

“我已经年迈体衰,无论是被印第安人的斧头劈死,还是因病去世,都是生死由命,听凭神的安排。你们都还年轻,想做些什么事,就不要犹豫不决。如果我离开此地,想到这一大片辛勤开拓的田园将再度变为蛮荒地带,我将于心难安。”

费尔费斯公爵把当地的佃农、猎人、樵夫等齐集一起组成自卫队,屯驻在那片广阔的土地上。

沉溺在这样危险的空气中,司令官华盛顿更坚定地要成立“国境防护军”。但是,州议会却蓄意拖延经费的拨付,就连付出的薪金和粮食也经常中断,而且往往是朝令夕改,没有原则。

华盛顿身为上校,却远比英国正规军上尉的地位低。尤其是中队长甚至不认为他是自己的上司,而且,正规军的将校也以轻蔑的态度对待当地百姓。

这种不平等的待遇并没有使华盛顿沮丧退缩,他终于组成了一支将近1900人的弗吉尼亚部队,而且,还有700名印第安人加入。

六、喜结良缘

5月,是一个格外绚烂的季节,但是任何地方都不及弗吉尼亚州绮丽。山野、树林、田原都笼罩着一片新绿,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地绽开着。

1758年,在弗吉尼亚州5月里的乡间小路上,华盛顿带着一位侍从乘坐马车,正准备前往威廉?史帕克与德威迪州长的接替人佛盖亚先生磋商军政要务。

途中,巧遇一位名叫张伯仑的绅士。

“华盛顿上校,请你到寒舍吃个便饭,务请赏光啊!”

既然是热诚地邀请,若是加以拒绝,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华盛顿便如约前往了。

当天晚上,前来张伯仑家的宾客之中,有一位名叫玛莎?卡斯蒂斯的年轻寡妇,艳光四射,风度脱俗。自从丈夫卡斯济士先生去世之后,她便领着两个幼子为夫守寡。

“这位是我的好友华盛顿先生,你认识吗?”张伯仑先生为双方简单介绍。

玛莎微微一笑,频频点头。这位守卫美洲边境的著名司令官华盛顿先生,他那响亮的名字在弗吉尼亚州早已是家喻户晓了。

当华盛顿的目光与玛莎相接时,就觉得有种莫名的吸引力,几乎使他无心再浏览其他的景物。门外,侍从毕修普把玩着马鞭在等待着。毕修普可以说是华盛顿的心腹侍卫,他们曾经在布雷多克将军率领的战役中同甘苦共患难,是一对死里逃生的老战友。他等了许久仍不见主人华盛顿的踪影,在问明原因之后就只好准备在张伯仑宅邸留宿一晚了。

吃完晚餐,华盛顿和玛莎天南地北地聊得正起劲,忽然有一位黑人女佣推门进来,左手抱着可爱的婴儿,右手则牵着活泼的小女孩。

“哇!来!来!华盛顿上校,这就是我的两个宝贝。”

生性喜爱孩子的华盛顿,很快就和名叫芭蒂的小女孩以及名叫杰克的男婴成为好友。他把杰克抱在膝盖上逗乐,两个可爱的孩子也好奇地玩弄着华盛顿军服上亮晶晶的纽扣以及威武的军刀。

“叔叔,你要用这把军刀杀死印第安人吗?”

“不!叔叔不会做这样残忍的事,不过,你看……”

说着,华盛顿就将剑鞘上的弹痕展现在芭蒂眼前。

“这就是枪弹的痕迹!”华盛顿一面笑着说,一面凝视着玛莎的神采,心里暗自想着:这样的年轻寡妇和孤苦幼儿,的确需要一位身强体健的保护者。

第二天,当他到达威廉?史帕克时,在行政长官官邸门前遇到了朋友尼可拉斯。

“瞧你还是专心致力于军事要务,为何不拿出些精力来充实你的感情生活呢?”尼可拉斯打趣地说着。

华盛顿略感惊异地说:“我也正有此打算。我到这里来的途中曾去拜访张伯仑,在他家遇到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士。目前她迫切需要精神的慰藉及实质的帮助,就像我迫切追求爱情和家庭一样。”

“好极了,她的芳名呢?”

“玛莎?卡斯蒂斯。”

“哦,是她呀。她是这儿最为富有的年轻寡妇,性情温柔,很重感情,而且气质高雅,风姿绰约,可算得上是著名的美女呢。”

尼可拉斯也为朋友的艳遇感到兴奋不已。

“我可要提醒你哦!想追求玛莎小姐可不能有丝毫怠慢,向她求婚的人几乎排成长龙,可千万不能让别人捷足先登啊!”

华盛顿频频点头微笑。于是,他接受了友人的劝告,待下次见面的机会立即向玛莎展开追求的攻势。

不久,华盛顿终于如愿以偿。玛莎小姐接受了他的求婚。他们的婚礼举办得盛大而隆重!在此期间,英、法两军的战役正紧张地展开着。

七、法军投降

1758年4月初,华盛顿回到伦敦堡接任指挥官一职。这个时候的弗吉尼亚总督已经不再是德威迪,弗朗西斯?福基尔将接任他的职务。在福基尔先生到来之前,总督一职暂时由行政委员会主席约翰?布莱尔先生担任,他非常赏识华盛顿。

不仅如此,在英国国内的形势也令人鼓舞,当时的内阁由威廉?皮特主持,他干练的作风和果敢勇猛的个性,正在率领英国将士走出美洲战役的痛苦深渊。在劳顿勋爵任职期间,人们对他寄予厚望,没想到他却让人们如此失望。其实,与其说是劳顿勋爵毫无作为,还不如说是各个殖民地之间互不合作。勋爵无功返回英国后,美洲军区总司令一职就落在了艾伯克少将身上,部队也从此分成了独立的三支,分别由阿姆赫斯特、艾伯克和福布斯三位将军指挥。三支军队各有自己的任务,阿姆赫斯特少将准备在北方完成攻占路易斯堡的任务;艾伯克将军则准备率军进攻王冠角;至于福布斯准将率领的部队,任务是夺取杜凯纳堡。

华盛顿看到自己攻打杜凯纳堡的计划终于有了眉目,心里非常高兴。这也促使他下定决心留在军中,直到目标实现的那一天。现在已经晋升为少将的斯坦威克斯在福布斯将军面前没少为华盛顿美言,后来福布斯将军也的确非常信任华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