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4490300000016

第16章 晚年时光(1)

一、侨居圣雷莫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晚年主要是在意大利的小镇圣雷莫度过的,直到去世。诺贝尔在法国遭到不公平的对待后,便决定离开居住长达18年之久的法国,迁居意大利。他选中意大利维埃拉地区附近的圣雷莫作为新的工作场所。那时圣雷莫只是个坐落在地中海边上的僻静的小乡村,临近法国边界,遍布亚热带植物。诺贝尔购置了一座两层楼的乡村别墅,四周宽阔的园林,一直延伸到海边。别墅里面有一个大花园,周围环绕着桂圆、棕榈树和花坛。诺贝尔可以在此俯视碧蓝的地中海。他希望那里的气候对他的支气管有益,并且能有助于治好他的慢性中风。

在意大利,诺贝尔仍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而是因为工作需要没完没了地奔走着。他访问了他的工厂和公司所在的十几个国家。旅途中他总是携带着一只特别的手提箱,里面装有笔记本、信笺以及他自己设计的自来水笔。即使在火车、轮船和旅馆的房间里,诺贝尔都在埋头工作。

勤奋和努力--一直是他不变的工作信条。

诺贝尔在圣雷莫也建立了一个研究实验室。新的实验室的面积要大得多,设备更加先进。从德国订购了一批新的仪器、机械设备,加上从塞夫朗实验室运来的珍贵设备,摆满了两大间屋子。一间房子里是装置配有发电机的机械设备,用来做电解实验;另一间里放着各种各样的测量仪器。还有一间小的做图书室,书都是从法国运来的。诺贝尔移居圣雷莫时,他的私人助手法伦巴赫留在巴黎,另聘英国人贝克特,1893年又聘请了青年瑞典工程师索尔曼。另外,阿尔弗雷德在他别墅的前方,建造了一个从岸边延伸到海里的长长的铁码头,用做试验场。在这里他曾做过飞行距离达4公里的火箭试验。

在这里,诺贝尔进行了最后6年高度紧张的工作。他在炸药领域的最后发现,即所谓“改进型无烟炸药”,那种为了适应某些特殊目的而进一步改进的混合无烟炸药就是在圣雷莫研究出来的。

诺贝尔作为一个发明家的兴趣决不限于炸药,他具有天才的想象力,这是真正的发明家必不可少的品质。在圣雷莫6年时间内,诺贝尔除了做出与炸药有关的新发明外,还做出了其他许多重要发明。这些发明涉及到化工、机械、电气、医疗等领域。仅这一时期在英国所获的专利就多达53项,占他在英国申请专利的全部111项中的近48%,可谓是他发明的高产期。例如:

1891年专利证书第2562号:焰火及其发生方法。

1891年专利证书第11212号:氢气发生及应用法。

1891年专利证书第13188号:军用弹丸制造法。

1891年专利证书第19055号:焰火的一种新的发火方法。

1892年专利证书第12387号:氧气的一种新制法。

1892年专利证书第17240号:氮化物的一种制法。

……

1893年专利证书第10224号:铁甲板的代用物。

1893年专利证书第12148号:人造丝制法。

1893年专利证书第20234.号:人造橡胶制法。

1893年专利证书第20891号:留声机与电话的改良。

1893年专利证书第2274号:电池的改良。

二、最后的归宿

1863年10月21日,诺贝尔60岁生日,当天他的实验记录和日记表明,在那个和平时一样忙的工作日里,他打算办理“无声发射武器”和“消除唱片上的干扰噪声”的发明专利;并且考虑购买瑞典的钢铁公司“博福尔斯”。乔治·法伦巴赫,法国化学家,诺贝尔的得力助手,是一位诺贝尔终生都非常信任的人。他与诺贝尔共事18年,直到诺贝尔被迫离开法国。诺贝尔认为报效祖国最好的途径就是投资办厂,以推动瑞典工业的发展。

人到老年,诺贝尔开始考虑自己的归宿。一生四海为家的他,甚至没有一处真正意义上的家。虽然在意大利的圣雷莫和法国的巴黎,他拥有自己的别墅,但陪伴他的始终只是寂寞与孤独。自从移居圣雷莫之后,诺贝尔陷入了一种难以解脱的失落和孤独之中。这里远离伦敦、巴黎、汉堡,实验室所需的化学药品和机械零件在这里采购极为不便。此外,工人也不易找到,当地人对他在自建的长铁桥上试制火箭发射时发出的噪声也颇为不满。他在当地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诺贝尔对法国人的评价是:“所有法国人都认为只有他们才有头脑!”德国虽能提供优秀的器材及化学品,但他讨厌内政不安定,军国主义盛行及德皇威廉二世。他认为德国人性情固执,作风古板。诺贝尔曾说:“德国人连卖弄学问都很仔细。”

诺贝尔自从9岁随父母离开瑞典移居俄国,此后只是在1863年至1864年回瑞典住过两年。这时虽然他的长兄罗伯特还住在瑞典,但自他的母亲罗琳娜于1889年去世之后,他在瑞典也就没有相对稳定的住所了。他在国外工作和生活已快50年了,但从他心底仍然觉得自己是一个瑞典人。正是出于这种强烈的祖国之恋,诺贝尔决定踏上他的归国之路。

诺贝尔并没有像别的富翁那样购置一处别墅以安享富裕的晚年。1894年,他斥资130万克朗买下位于瑞典韦姆兰省的博福尔斯--古尔斯邦股份公司的一家钢铁厂及一家弹药厂。为了扶持博福尔斯公司的发展,诺贝尔以购买股票的形式付给该公司250万克朗。诺贝尔委托助手索尔曼聘请了一大批优秀的瑞典工程师来这个公司工作。博福尔斯公司之所以能在20世纪初成为瑞典一家拥有一万余名职工的大企业,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诺贝尔生前为这家公司所奠定的资金基础和技术基础。

“如果有可以完全依赖外国之产业部门的话,那该是国防产业了。瑞典已有的火药工厂不加以维持,那是件愚蠢的事……我们目前虽还靠外来的订购而生活着,但我们的目的在于创新,并非像蜗牛那样亦步亦趋。”

诺贝尔居住在博福尔斯工厂附近柏格博的一所贵族庄园里。博福尔斯的试验室在1895年建成,比圣雷莫的大得多,这里除4间试验室和2所厂房外,还有制作炸药的厂房和机械室、电解试验室、水煤气厂、大蓄电池房,备有供各种试验用的特别器械。聘请了知名工程师和化学家在这里搞研究。索尔曼担任了监督,费里特译、拉奎斯特、西德荷姆(他的主要工作是做电解试验)、隆格斯特罗姆和朗勒姆等为了实现一些试验设计而辛勤工作着,1896年夏天,诺贝尔安排贝凯特从圣雷莫到柏格博,而索尔曼在前一年冬天回圣雷莫。诺贝尔无疑是想保持两个试验室同时运转,圣雷莫的试验室最初准备是供小规模试验用的,柏格博试验室是供能得出较复杂结果的试验用的,但是这些计划因诺贝尔逝世而中断了。

在买下博福尔斯公司不久,诺贝尔又把韦姆兰省的比尔波路易铁工厂买了下来,主要从事开发高炉、贝塞麦特炉等。与此同时,他还购买了附近的卡拉斯大瀑布,他计划开发这条河流的水电资源。这是瑞典利用所谓“白煤”的早期先例。而水电开发,成为现今这个国家拥有的最重要的电力资源。

诺贝尔也曾想过在祖国定居。但瑞典严寒的北欧气候使诺贝尔病弱的身体很难适应,因此他只能在每年夏秋季节返回瑞典居住一段时间,而冬春两季就在圣雷莫度过。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自幼体弱,他的父母在信中常提到他身体不强健。他在20岁那年就去矿泉疗养,在他整个一生中常接受同样的治疗。他工作的疲劳和经常旅行自然也伤害了他的身体。死神已经夺走了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深爱的几个人的生命,现在心绞痛又威胁着他自己的生命。1893年发生了一件事情,却使他感到非常幸福和自豪。历史悠久的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授予他名誉哲学博士的学位。他一向推崇那些一心专攻难题,毫不考虑其商业价值的科学家。这项荣誉使他深受感动,他仔细思索,为了真理而寻求真理是否仍然行得通。他给里德贝克写信说:

“现在就死未免有点可惜,因为我正在考虑一些非常有趣的问题。自从大学评议会授予我哲学博士学位以后,我几乎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哲学家,而且开始觉得‘实用’这词只不过是个幻觉而已。”

1888年4月12日,路德维希去世,诺贝尔非常伤心,报纸上的差错更使他沮丧,一名粗心的法国记者把路德维希说是阿尔弗雷德,称他为军火商:一个靠兜售杀伤力不断提高的武器发了大财的商人。诺贝尔一生有过许多崇高的理想,有过大量的善举,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友爱,现在用这一句冰冷的话来概括他一生,当然对他来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谈到这件事:

“……我这儿发生了一件事,对别人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不过它提醒了我,使我清晰地看到了一个非常凄凉的情景:一个孤苦伶仃的人,临终时没有一个人在他耳旁温柔地说一句话,咽了气也没有一个亲人为他合上眼皮。我得找到这样一个人,否则,我就搬到斯德哥尔摩,去同我母亲住在一起。她至少不会对我的钱财打主意,捞好处。……事情发生的经过是这样的:大约在半夜两点钟,突然间我感觉难受极了,简直无法挣扎起来按铃或是打开房门。我这样熬过了几个小时,心中琢磨着这是不是我生命中的最后几个小时。看来是心绞痛复发,但这病决不是在化学实验室里得的。自那以后,我的心感到沉重,并且像这张纸一样,四周框着黑边。”

在此后他的信中反复说到死这个话题,例如1889年他写道:“正如你所说的,我应当考虑几件大事,至少有一件大事--从光明过渡到黑暗,从生命到未知的永恒,或者如斯宾塞所说,这个不可知的。你一定还记得英国诗人坎贝尔的警句:‘未来的事件先投下它们的阴影。’结束进一步事件的情况是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