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轮椅总统:罗斯福(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4489800000024

第24章 二战风云(4)

1941年12月22日,在罗斯福的邀请下,丘吉尔出访美国,到白宫做客。两位领导人会晤的主要目的是审议盟国反法西斯的作战计划,确定基本战略方针。丘吉尔先乘坐“约克公爵”号军舰横越大西洋,到佛吉尼亚州登陆,然后从那里转乘飞机到华盛顿。登机前,丘吉尔听说罗斯福会到机场迎接自己,就给他发了电文,请他不要来接。因为当天天气状况不是很好,就连机长也无法保证飞机能够准时到达。但罗斯福还是不愿意有丝毫怠慢,亲自驾驶他那辆改装过的福特轿车,前往机场迎接丘吉尔。

对于丘吉尔的到访,埃莉诺显得十分高兴。这是萨拉去世后罗斯福家将要过的第一个圣诞节,她希望家里热闹一点。罗斯福这几个月的状态都很消沉,经常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静静地悼念自己的母亲。美国正式宣战后,罗斯福的公务越来越繁忙,已经很少有时间能够过多地考虑个人悲伤,但还是不能从那种哀痛的心情中走出来。

1941年12月24日,平安夜,白宫南侧草坪上站满了宾客,罗斯福和丘吉尔共同点亮了挂满装饰物的圣诞树。虽然全国已经进入战时紧张状态,但是华盛顿的节日气氛依旧。在寒冷的冬夜里,人们都轻轻地哼唱着圣诞颂歌,仿佛忘记了世界上的诸多纷乱。罗斯福向宾客们隆重介绍道:“女士们,先生们,这位就是我的伙伴、我的老相识、我的好朋友英国首相丘吉尔先生,让我们欢迎他的到来!”

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丘吉尔走到麦克风前,用他精彩绝伦的演说打动了在场的3万名听众,也让罗斯福更深刻地认清自己背负的使命。丘吉尔先是说明,由于英美两个国家有着共同文字、共同语言和共同信仰,再加上两个国家历史上的渊源,所以他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异乡之客:“我和各位之间原本就有手足之情,能够和大家共享圣诞欢乐,我感到非常荣幸。”接着他又提到了战争的阴影:“今年的平安夜,是个不同寻常的平安夜,整个世界都卷入一场残酷搏斗,人们正在用科学家们能够设计出的最恐怖的武器相互屠杀。战争的狂潮在各地肆虐,让我们都胆战心惊。”然后他又谈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今晚,我们可以把恐惧和忧虑暂时抛开,为可爱的孩子们准备一个快乐的平安夜,让他们能够尽情享受这宁静的幸福,让他们能够为得到父母的礼物而高兴。而我们这些成人,也要让自己享受一下这种轻松的愉悦。然后,我们就勇敢地承担起明年的艰苦任务,付出全部努力,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享受文明社会的自由生活,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够继承应继承的产业。”

在接下去的三周中,代号“阿卡迪亚”的美英两国首脑会议在华盛顿召开。罗斯福希望会议不仅要协调同盟国的战略计划,还应阐明相应的政治目标,起草一份能够号召所有反法西斯国家团结起来的声明。他和丘吉尔再次确定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把打败德国当成同盟国的首要任务。为了更好地统筹同盟国的战略物资供应,两人决定在西南太平洋战区成立澳大利亚、英国、荷兰和美国四国联军司令部,简称ABDA。美国和英国还单独成立了联席参谋长委员会,总部分别设置在华盛顿和纽约。两国军方陆海空最高指挥官为该委员会委员,通过这个联席参谋长会议制定重要的战略决策。

在阿卡迪亚会议期间,在罗斯福的倡导下,还出台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除了重申《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外,还规定,各签字国保证使用全部军事力量,抵御和对抗法西斯国家;保证不同敌人单独签订停火协议,保证与其他签字国政府合作。

1942年1月1日,罗斯福在白宫举行了新年招待会,邀请英国、苏联和中国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的代表参加。在招待会后,各国代表联合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宣告成立。在反法西斯的共同旗帜下,不同社会制度、种族和语言的国家走到一起,实现了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联合。

1942年1月14日,阿卡迪亚会议圆满结束,丘吉尔离开华盛顿,返回英国。此时,欧洲战场传来好消息,希特勒的对苏“闪电战”被彻底粉碎。经过4个月的艰苦奋战后,苏联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共歼灭敌军55万人,击毁和缴获的坦克数达1500辆。莫斯科保卫战使德军遭遇了“二战”中的首次重大失败,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士气,为战争形势的扭转奠定了基础,因此它被称为“20世纪冬天的神话”。

自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罗斯福就主张支援苏联,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41年7月30日至8月1日,他派霍普金斯以总统特别代表的身份访问苏联,和斯大林进行亲密会谈。虽然斯大林生性多疑,但还是被霍普金斯的诚挚打动,并且相信他所代表的那个人也真心愿意帮助苏联。霍普金斯离开莫斯科后,分别说服罗斯福和丘吉尔相信苏联政府有能力打胜这一仗,只要他们肯出手援助。就这样,在霍普金斯的多方奔走下,苏联同意和美、英两国结盟,并且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援助。

在出入白宫的诸多客人中,有一位美丽端庄的瑞典公主玛莎·索菲亚·路维莎,她是罗斯福晚年重要的女性友人之一。玛莎公主1901年出生,1929年嫁给她的表哥奥拉夫,成为挪威的储妃。婚后,玛莎公主生下两女一子,儿子就是后来的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1939年6月,玛莎公主随同丈夫来到美国参加纽约世界博览会,并且和罗斯福亲切会谈,彼此留下了良好印象。1940年,在纳粹德国占领挪威前夕,玛莎公主带着三个孩子到瑞典避难。罗斯福知道她的处境后,邀请她们来到美国。玛莎公主和孩子们到美国后,被接到了白宫,住在主楼二层的高级客房里。

玛莎公主不仅温柔贤淑,还拥有埃莉诺和利汉德小姐所没有的高贵气质。她和罗斯福很谈得来,两人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看法都非常相似。虽然玛莎公主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但依旧是个极具魅力的女人。在公众场合,她高贵典雅,带着储妃的风范和威仪;在私下里,她活泼好动,有时候可爱得像个小姑娘。罗斯福很快就被她迷住了,两人经常一起喝下午茶,讨论世界局势。罗斯福还邀请公主乘坐自己的私人游艇,一起去海上兜风。

在美国避难期间,玛莎公主始终没忘挪威人民正处于纳粹奴役中。她凭借着高度的爱国热情,得到了美国人民的尊敬。她四处发表演说,积极参加红十字会的工作,向美国人民显示挪威为自由而战的决心。她还在挪威大使馆前举行活动,声援国内的抵抗运动。在玛莎公主的影响下,罗斯福为了让美国人民认识挪威独立的重要性,发表了《关注挪威》的重要演说。

玛莎公主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埃莉诺的反感,却引起利汉德小姐的不安。虽然名义上她是白宫的主管秘书,但是实际上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充当“白宫女主人”的角色。她和豪一样,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罗斯福的政治事业。她没有结婚,没有自己的家,也没有自己的儿女。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精神也变得脆弱敏感。不可否认,罗斯福对她很好,从不在她面前摆架子,也从不和她发脾气,两人一直在温情的氛围中相处。罗斯福很像是个体贴的丈夫,给她很多尊敬和关爱。很多时候,罗斯福只有在利汉德小姐面前才能够得到放松,才能够展现其脆弱或天真的一面。

对利汉德小姐,罗斯福应该是充满感激的。在他患病后,是利汉德小姐一直陪伴和鼓舞他,用女性的温柔和善良呵护他。可是利汉德小姐知道,罗斯福的心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露西。尽管这对情人已经分开多年,但彼此的思念和爱却从没中断过。罗斯福曾经对豪说过:“这份地下情真苦,可也真甜!”罗斯福初次竞选总统时,他年轻时的这段恋情也被共和党对手散播开来,全美国人民都知道他曾经爱过一个叫露西的女子。还有一个共和党记者写了篇具有童话风格的假想文章,那就是罗斯福与埃莉诺离婚,迎娶了露西,退出了政坛,罗斯福重新做回了律师,夫妻俩过着幸福的平民生活。

罗斯福对玛莎公主流露出的热情,让利汉德小姐觉得很伤感,这让她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有的时候,她会有种挫败感。她很羡慕玛莎公主,因为她不仅是个高贵的女人,还是个漂亮的妈妈。当罗斯福和玛莎公主在孩子们的簇拥下悠闲地喝着下午茶时,利汉德小姐就抱着小狗法拉悄悄地回避。

尽管利汉德小姐什么也没有说,但罗斯福还是察觉出她的伤感。不知道是出于对自己总统身份的顾忌,还是对利汉德小姐的愧疚,罗斯福放弃了这段精神之恋。他叫人在白宫附近帮玛莎公主找了住宅,并且几经周折安排奥拉夫王储和她们母子团聚,表现得像个仁慈的长者。

同玛莎公主相比,罗斯福和另一位受人关注的白宫女客人的交往则带有更多的政治色彩,这位客人就是中国国民政府委员长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罗斯福的外祖父曾在华经商,所以对罗斯福来说,中国并不陌生。珍珠港事件后,罗斯福对中国战场日益关注起来。他希望中国政府能够积极对日作战,牵制日军主力,这样可以缓解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压力。另外,考虑到地区和经济原因,罗斯福希望能够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让它能够成为同苏联和英国并驾齐驱的国家,想借此牵制苏联和英国的大国政策。

蒋介石让罗斯福失望了,在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这位委员长依然奉行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集中主要兵力对付共产党。在1941年致罗斯福的信中,蒋介石这样写道:“国民政府抗战背负双重使命,不仅要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境,还要阻止共产主义在境内的蔓延。”

为了利于对日作战的共同目标,罗斯福试图有效地介入中国国内政治,希望把国共两党撮合到一起。出于这个原因,他派威尔基为自己的特使出访中国,希望能够找到两党合作的契机,减少国共爆发内战的可能性。由于中国内部革命的复杂性,威尔基的出访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可是通过威尔基,罗斯福知道了中国国民政府第一夫人宋美龄是一位睿智又具有东方魅力的女人。为了让美国人民能够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战场对美国的重要性,罗斯福邀请宋美龄来美访问。

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宋子文不愿意妹妹插手自己的外交事务,极力反对宋美龄访美。在罗斯福的安排下,宋美龄最后以治病为由,搭乘美国陆军部向环球航空公司租来的新式波音客机从重庆出发。

1941年11月27日,宋美龄乘坐的专机到达纽约长岛军用机场,霍普金斯代表罗斯福到机场迎接,并安排她住进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院。在宋美龄住进医院第二天,埃莉诺即冒着严寒到医院探视。埃莉诺在回忆录中提到两人的第一次相见,这样写道:“蒋夫人似乎很痛苦的样子,也似乎很敏感,不能让任何东西接触她的身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医生都没有办法舒缓她的痛苦。我想,她身体虚弱的原因,是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她躺在床上,显得那样娇小和纤弱。我心想,如果她是我的女儿,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她。”在长老会医院,宋美龄一直住到1942年2月12日,然后应埃莉诺邀请,到了海德公园斯普林伍德庄园休养。

1942年2月17日,宋美龄抵达白宫,对美访问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罗斯福和宋美龄的第一次会面,是在白宫总统办公室。罗斯福亲切问候的时候,宋美龄用优雅的姿态递上一本厚厚的邮册,她说:“尊敬的总统先生,这是我亲自挑选的一点小礼物,希望您能喜欢。”

罗斯福笑着接过邮册,向宋美龄表示感谢,他没有想到这个举止优雅的东方女性不仅说着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还这样心思缜密,他这才有点明白为什么威尔基对她会赞不绝口。埃莉诺为宋美龄的到来感到高兴,亲自为她准备白宫的住处,真如心中所想当成女儿般照顾。

1942年2月18日,在埃莉诺的陪同下,宋美龄穿着别着中国空军军徽的黑色旗袍走进了美国国会大厅,成为第一个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中国人。在演说过程中,宋美龄凭借爽朗的笑容,流利的英语,略带幽默的言辞,得到了国会议员们的阵阵掌声。宋美龄还提到了自己少年时代在美国12年的生活和学习经历,表达了自己对这里的眷恋之情,强调到美国就好像回到家一样。尽管她身上流露着出身世家的雍容华贵,但却没有拒人千里之外的傲气。她的演说时而柔声细语,时而激昂愤慨,积蓄着打动人心的力量。等她演说完毕,埃莉诺忍不住把她搂在怀里称赞不停。

1942年2月19日,在罗斯福和埃莉诺的陪同下,宋美龄出席了专门为她召开的白宫记者招待会。《纽约时代》周刊把宋美龄列为封面人物,并且报道了这次招待会的情况:“蒋夫人坐在总统夫妇中间,如初次登台演出的小女儿般。罗斯福总统一直在抽烟,而总统夫人将一只手臂放到蒋夫人的椅子上,好像要保护她。总统像个纵容孩子的叔叔一样,用袒护的口气对记者说:“‘蒋夫人是非比寻常的特使,请大家不要提为难的问题。’”

在白宫做短暂停留后,宋美龄在美国各大城市进行巡回演说,为中国募集抗日捐款。虽然美国社会普遍对有色人种存在歧视和排斥现象,但美国民众还是被宋美龄的优雅折服,一时之间大家捐款热情高涨,纷纷为被日本压迫的中国人民慷慨解囊。宋美龄回国的时候,不仅带着美国政府援助的军用物资,还带回不菲的募集款项,这次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

七、局势逆转

在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国内掀起一股声势浩大的反日运动。美国军方为了推卸责任,声称夏威夷的日裔居民和日本军方互通信息,因此美方才对日本的袭击措手不及。但是岛上没有过破坏行为,也没有居民谍报行为的记录。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表明,岛上的居民和日本军方有过通讯联系。

1941年12月7日晚,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来到白宫,他从1924年开始担任这个职务,已经有着17年的工作经验,可是有的时候经验也会出错。他来到总统办公室,交给罗斯福一份提案,主要内容是提到对涉嫌谍报行为的770名日裔平民的处置方式。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前,这些人有的在咖啡馆和美军驻地探听军事情况,有些人在港口眺望驻地的基建分布情况。由于上述原因,埃德加认为有必要将他们进行拘留讯问。